幼儿园小班科学气球变大了教案及反思总结(精选4篇)

来源:整理

小班科学气球变大了教案篇1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活动中得到的经验又将服务于生活,这就构成了幼儿学习与生活的循环往复。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教学活动生动化、游戏化是最能体现他们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本次活动的材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气球,孩子们对气球有着浓烈的兴趣,愿意去探索气球变大变小的科学道理。因此,我设计了此活动,让幼儿在玩玩乐乐中体验到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观察充气过程,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2、能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活动准备:

1、气球若干(充好气的、不充气的各若干)。

2、吸管、气球打气筒若干。

3、相关课件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自由玩的形式让幼儿认识充气玩具。

1、导入。

吹泡泡游戏。

2、师幼共同玩充气玩具。(放自由玩音乐)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玩气球时不要太用力。

二、观察充气过程,并讨论。

1、说”充气玩具”名称。

2、讨论:

(1)、我们玩的气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2)、根据生活经验说说在哪里见过气球。(出示课件图片)

3、师幼共同探索气球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1)、出示没有充气的气球,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不同。

(2)、讨论怎样让它变大呢(用嘴吹气)。

(3)、师幼共同探索各种让气球变大、变小的方法。(提供工具,可以合作,用打气筒给气球充气,并让幼儿知道气球气冲的太多会爆了)

4、总结:

(1)、气球充气呼—–变大,漏气哧—–变小。

(2)、充气的时间长,漏气的时间短速度快。

三、用动作表示气球大小。(注意安全及充气、漏气的速度)

1、幼儿自己用动作变大变小,知道充气变大,漏气变小。

2、合作围成圆圈变大变小。

3、随音乐强弱来变大变小。(放游戏音乐,适时放爆炸音乐。)

四、用身体部位来变大变小。(眼睛、嘴巴、手)等。

五、延伸活动:

1、根据幼儿生活经验谈谈还有那些东西是充气变大、漏气变小的?(放课件)

2、现在我们就用睁得的大大的眼睛到外面去发现更多的能变大变小的东西吧!

小班科学气球变大了教案篇2

课题:小班科学气球变大了

教学目标:

1.了解气球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观察和描述气球变大的过程。

3.发展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气球

2.风筝线或细绳

3.塑料小瓶子

4.小型喇叭或塑料漏斗

5.水

6.老师准备好可能参与讲解的问题和相关知识点。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普通的气球,并询问学生对气球的了解。

探究活动:

2.老师向学生解释气球在充气时的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当我们往气球里吹气时,气球会发生什么变化?

3.将一个气球的一端绑在风筝线或细绳上,另一端固定在教室的某个地方。请学生观察并描述气球随着气的注入而变大的过程。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4.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气球为什么会变大?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气球的变化?请学生尝试做一些预测。

实验活动:

5.老师将一个塑料小瓶子从其底部剪开成一个口子,使其变成一个喇叭状。然后将这个小瓶子的开口套在气球的一端上。

6.老师让学生用嘴或用小型喇叭或塑料漏斗往小瓶子里吹气,观察气球的变化和感受。

7.学生们将观察和描写他们观察到的现象。

讨论与总结:

8.小组内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描述。老师引导学生将观察结果进行分类和整理。询问学生他们观察到的共同点和规律。

9.老师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总结气球变大的原因和相关知识点。问学生为什么气球会变大?气球变大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使用小瓶子会让气球变大效果更明显?

拓展活动:

10.老师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方法让气球变大。例如,在气球一端套上一个小塑料瓶的盖子,然后往瓶盖孔中注水。询问学生预测结果并观察实验过程和结果。

11.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尝试总结和解释其他方法和因素对气球变大的影响。

评估:

12.通过学生的观察和描述,以及他们对问题的回答,评估学生对气球变大原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延伸学习:

13.学生可以设计自己的小实验,探索其他因素对气球变大的影响。例如,探究不同气球和充气管道的大小对气球变大的影响,或者探究充入气球的气体种类的影响。然后学生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科学实验报告。

教学反思:

本课程为小班科学课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课程设计注重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在实验中,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并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总结。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可以适当添加或修改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

以上是小班科学气球变大了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小班科学气球变大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观察充气过程,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能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充气玩具,如气球、塑料袋、游泳圈等,打气筒。

轻松欢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出示玩具气球,与幼儿一起讨论:气球如何变大?

二、给气球充气

教师给气球充气,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仔细看一下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幼:变大了……

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气球的变化:越来越大。

教师引导幼儿猜想:如果气球一直充气,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教师分给每个幼儿一只气球,请幼儿尝试给充气玩具充气并提醒幼儿不要充的过满。

小班科学气球变大了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气球是孩子们熟悉且喜欢的游戏玩物。在幼儿获得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气球是用嘴吹大或用打气筒打大的,而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操作,通过比较探究,发现白醋和苏打混合在一起会产生气体让气球变大的现象,实验结果明显易于调动幼儿的探索欲望,拓宽了幼儿的知识经验。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探究,发现白醋和苏打混合在一起会产生气体让气球变大的现象。

2.学会看步骤图,并能大胆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3.体验与同伴合作实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白醋、苏打、糖、盐、塑料刻度瓶、漏斗、吸管、气球、小汤匙、步骤图一张、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出示操作材料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奇奇科学屋,今天奇奇博士为小朋友准备了好玩的.材料?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出示苏打粉、糖、盐、醋,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实验材料。

3.启发幼儿猜想:我们在糖、盐、苏打粉里分别加入醋,你猜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二、第一次操作探索

观察醋分别和糖、盐、苏打粉加在一起的不同现象。

1.提出操作与观察要求:

(1)2人一组,分别将醋倒入装有糖、盐、苏打粉的瓶子里。

(2)观察糖、盐、苏打粉分别和醋混合后的不同现象,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2.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3.师:小朋友刚刚发现的秘密是我们用眼睛可以看见的,还有一个我们看不见的秘密,它对我们的生活帮助可大了,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更神奇的秘密呢?(出示步骤提示图)

三、第二次操作探索

“气球变大了”,学习与同伴合作按步骤操作、观察和记录。

1.出示步骤提示图,了解实验操作的步骤。

(1)幼儿观看步骤图,简单说一说步骤图的操作提示。

(2)教师结合步骤图,讲解示范实验操作的步骤。

师:“气球里的糖、盐、苏打分别倒入醋里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呢?我把秘密留给小朋友们去发现吧!”

2.提出实验的要求:

(1)学会协商,按步骤提示两人相互配合进行实验操作。

(2)操作完认真观察三个瓶子上气球的变化,然后把你们的发现记录在记录表上,最后把你和你的好朋友的号数贴在圆圈里。

(3)操作完把你们的材料收到盘子里坐下来。

3.幼儿两两合作,学习按步骤图提示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指导要点

(1)特别关注套在瓶口的气球是否牢固,有困难的幼儿适时给予帮助。

(2)引导幼儿观察实验变化,提醒幼儿做好记录。

4.幼儿大胆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苏打粉倒入醋里后气球会变大呢?”

5.教师小结:平时气球都是用嘴吹大或用打气筒打大的,今天我们用苏打粉加醋产生的气体就把气球吹大了。

延伸活动

师:原来苏打粉有这么大的本领,小朋友回家后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苏打粉还有什么本领呢?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