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离婚精辟观后感(精选5篇)

来源:整理

中国式离婚精辟观后感篇1

这段时间看了一部老剧《中国式离婚》王海鸰写的。看过她编剧的很多部作品,比方《牵手》《新结婚时代》前段时间刚看了她的《新恋爱时代》。

《中国式离婚》刚上演时马马虎虎的看过几集,时间不充裕没有好好看,这次趁着闲暇,又重温了一遍。王海鸰不愧被誉为是中国婚恋作品第一写手,每一部作品都是那么的精彩,能让人从中悟到很多爱情和婚姻的真谛。

《中国式离婚》里写了三对夫妻,着重写的是宋建平和林小枫,捎带了林小枫父母和宋建平朋友刘东北和娟子的婚姻状况。

在婚姻面前,每个人都是白痴,一个人一个性格,一个做人处事的方式,在这方面,没有谁可以完全借鉴别人的做法,去处理自己的婚姻。剧里说的好,两个各方面都很好的人不一定能成就一个人人叫好的婚姻家庭。

看宋建平和林小枫把自己的婚姻弄得越来越焦头烂额,这其中的原因是为了什么呢?一集集的看下来,似乎是怪林小枫了。她爱慕虚荣,思想狭隘,疑心病重,导致宋建平越来越反感她,以致有家不愿回,有妻不愿抱。最终提出离婚。

可是公平一点讲,真的都怪林小枫吗?一个巴掌拍不响,可以说,如果按百分比来划分,林小枫的错处可能占到百分之七十。宋建平虽然只占百分之三十,但是遇到林小枫这样的人,这三十也是致命的。

电视剧从夫妻间审美疲软,最容易导致婚变的七年之痒开始。宋建平在一个正规医院上班,虽然名望很大,但是工资待遇不好,林小枫爱慕虚荣,让他去合资医院上班,宋是一个极容易满足的人,觉得在这里朝九晚五,工作清闲,拿着固定工资,家人吃穿不愁的就挺好,没必要拿自己跟别人攀比。林小枫看丈夫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还没有自己挣得钱多,一直骂丈夫没本领,不能让老婆孩子过上优越的生活。

宋建平很反感这个看不起丈夫的妻子,但为了家庭,为了单位不能公正待人的做法,更为了自己不堪其扰,最终去了合资医院。从3000元的死工资涨到年薪十万,一下就把家里的生活档次提上来了。但林小枫不光爱慕虚荣,还疑心病重,看丈夫飞黄腾达了,又怕他会嫌弃她这个黄脸婆,和别的女人勾三搭四。偏偏宋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又加上喝了酒,结果在刘东北的婚宴上让所有同事认为去找他的美女邻居是他的夫人。

要命的是宋建平怕事情闹大,没有知错就改,及时向妻子解释怎么回事,反而让大家都帮他隐瞒此事。他错误的认为妻子知道这件事会生气,会让他难堪,却不知女人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如果真的没有什么,你及时解释,即使跟你吵一架,也不会往心里去,但你这样隐瞒着那么是纸包着火,总有包不住爆发的时候。

所谓无巧不成书,作家虚构选材都是极富个性的人物性格。剧中的刘东北的想法是,人生在世,就应该及时行乐,做事一定要先对得起自己,然后才想别人。他和娟子结婚后,在娟子怀孕期间,耐不住寂寞把妓女领到家里来。被娟子发现不原谅他还跟宋诉苦,说他不是不爱娟子了,只不过是逢场做戏,解决一下生理问题,娟子太不理解他的寂寞了。

并且还说的头头是道,说什么夫妻背叛有三种,第一种是身体背叛,第二种是心里背叛,第三种是身心俱叛。说人们往往只注意第一种和第三种,其实第二种比第一种还要严重。如果感情都没有了,身体还在一起就是不道德。其实第一种是最轻的,严格意义上讲,不算背叛,只是出于一种动物的本能而已。这是什么逻辑,人为什么要高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有思想,有情感,有理智,果真是欲望无法控制,解决的方法有很多种,都照刘东北这种说法,难道在妻子怀孕期间的男人都该去嫖妓不成吗?最后娟子把孩子做了离开了他。做的好,虽然对孩子有些残忍,但有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时常让家庭根基动摇,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受苦,才是对孩子更大的残酷。

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这方还未唱罢,那方就要登场了。因为劝解刘东北和娟子的感情问题,林小枫滞留在刘家,无意中从电脑上看到了他们的婚宴录像。这才明白为什么宋不让她到他们单位,原来在他的同事心目中,女邻居才是他的妻子。林小枫的怒火彻底被点燃了。刘和娟子看到事情暴露,赶快给宋

打,说嫂子有可能到医院找他去闹。宋苦笑,刚刚还在看别人那边的风景,一转眼就轮到别人看自己这边的风景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宋和林的关系最终导致到不可收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造成的。林老是疑心宋和别人有奸情,经常无事生非。宋也成认自己对林确实不像以前那么好了,才可能导致她总是疑神疑鬼的吧!但知道症结所在,不是想方法解开这个结,而是采取躲的方法。最后都对林小枫烦到不想碰的地步,实在推托不过去了,竟拿自己的男性尊严开玩笑,用ED来搪塞她。这还能怎么缓和夫妻关系啊!

做夫妻做到这种地步,还有什么继续下去的必要啊!但林小枫不甘心,这可能是一部分女人的通病,觉得我为你付出了一切,我就应该得到我所想要的,即使是一个不幸的婚姻,但只要拖住你这个人,我不能好过,让你也不要好过,心理就平衡了。

剧中还描写了林小枫父母的婚姻状况,这是一个典型的夫唱妇随的和谐例子,林小枫总是羡慕父亲对母亲好,以至于迁怒到宋建平身上,想宋建平如果能这样对待自己,此生夫复何求?但最终母亲死后,父亲告诉她当年自己一时糊涂和一个女人生了一个孩子母亲都能包容了他,而且这个孩子就是她自己。让林小枫震撼了,想不到父母幸福的婚姻里也会有这么一段插曲,想着这么多年母亲拿自己当亲生女儿一样的对待,这该是一个多么博大的胸怀才能做到这一点啊!

最后林小枫在宋建平的单位聚会上讲,自己已经明白了应该如何经营婚姻,但知道的太晚了,她说她同意和宋离婚了。

电视剧以这样的结局完毕了,看完电视剧的我们该明白哪些道理?婚姻里该收的得收,该放的就得放。而且对对方都要做到起码的信任,而不是像剧中那样,宋不相信妻子会原谅他,无论什么事,觉得妻子该敏感的一律隐瞒,而妻子因为不相信丈夫掏口袋,查,甚至对他盯梢,本来想牢牢的把握自己的婚姻,结果却适得其反,背道而驰,离结婚的初衷越来越远……

中国式离婚精辟观后感篇2

最近刷了由陈道明和蒋雯丽主演的《中国式离婚》,这部剧是04年上映,距今也十几年了。如果这部剧看的太早,估计也只是看个热闹,甚至看完后,还可能会觉得剧中的女主是个SB,会骂上两句。而今,或许是旁观者清,看完后,只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男主宋建平刚开始是一个公立医院的优秀医生,女主林小枫是一个小学老师,有一个七岁的儿子,日子过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男主挺满足。

而女主对现状却总是不满,希望自己的老公去私立医院,可以多挣一点钱,所以对自己的老公总是冷嘲热讽。后来由于宋建平没有评上职称,加之林小枫的影响,男主最后决定去私立医院。

到了私立医院后的宋建平,事业顺风顺水,在医院做的越来越好,平台越来越大,见的人越来越多,当然也会越来越忙,家里更多的责任落到了林小枫的身上。

而女主林小枫因为又要上班,又要照顾孩子,渐渐体力不支,最后决定辞职,而这个决定是一切错误的开始。或者说,这个决定让女主那个本来就存在的心里的黑洞开始显现,并且越来越大……

在四十岁左右这个年龄,男人在外表上看起来确实比女人要显得年轻,如果这个女人再不注重自己的外表,那更是像姐弟俩。

林小枫开始注意到自己的老公因为事业有成,越发显得年轻,而自己却越来越老,当年的风华已不再,除了叹息,她并没有想着如何去改变自己,去丰盈自己,却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老公的身上。

老公到办公室了,必须汇报,而且每过几个小时就要往家里打一个电话,也就是说,你必须要时时刻刻告诉我,让我知道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女主经常说的话就是:我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多少,我伺候你们爷俩,伺候你,你现在事业有成,别人都知道你是谁,而我呢,我是谁?我只能靠你来当我的说明书:宋建平的太太……

女主的无中生有,胡乱猜忌,让两个人渐行渐远,渐渐失去了婚姻当中的一些基础的东西,比如信任,比如包容,比如爱。

女主的声嘶力竭,无中生有,到底是为什么?

是为了要证明,证明自己被爱,证明自己有价值,说到底就是为了所谓的安全感。

安全感除了必须的物质上的需求外,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需求,我们心里层面的安全感主要来自于对自我地位和价值的认可与确定。

我们需要确定自己的重要的,是值得被接纳、值得被认可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的生存得到了保障,才会觉得有安全感。

所以女主才会一遍又一遍的诉说自己的付出,才会让男主不断给自己打电话,才会去翻看男主的手机和衣服……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自己被爱,证明自己有价值,可是女主不知道的是真正的安全感只有自己才能给自己。

而女主可以做的就是去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因为现实当中发生的任何一件事,这件事本身并不直接决定我们的感受和行为,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解释这件事。

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也是自己的修行。

以上是中国式离婚精辟观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中国式离婚精辟观后感篇3

你向我抱怨,泪水滑落时说了这样一句话:“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这句歌词反映了婚姻的现状多少呢?这个问题无从得知,但可以确定的是爱情绝非像韩剧或日剧中那般浪漫,两个人相处中难免会遇到许多困难。

《中国式离婚》以平淡的生活为背景,揭示了婚姻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一个普通家庭走向离婚的过程,剧中放大了婚姻生活中不和谐、不宽容、不理性所造成的伤害和痛苦。该剧于2004年首播,经过14年的时间洗礼,再次观看仍然别具一格,因为它所反映的问题至今仍值得关注,并引发人们深思。

该剧的画面一直以偏青色为主,给人清晨的清冷感觉,与《蜗居》有些相似的画面风格。然而,《蜗居》相比之下,该剧的故事更加伤感。

陈道明饰演的宋建平是一位技术高超、风度翩翩的外科医生。他以其温文尔雅的品格而闻名。蒋雯丽饰演的林小枫则是他的妻子,一个勤奋的小学教师。她性格坚强,有时候也有些任性,在某种程度上有点虚荣心,但她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女人。

夫妻二人当初婚礼之时,家境虽然贫寒却情深意浓。然而,随着林小枫步入中年,家庭观念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物质需求的演变而发生了新的转变。

林小枫希望她的丈夫不仅要挣足够的金钱,还要对自己负起足够的责任,并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伴侣。为了家庭和支持丈夫全心投入工作,林小枫舍弃了她钟爱的职业,全身心地担任起了家庭主妇的角色。

当她亲眼目睹丈夫的事业蒸蒸日上,本应该让她感到安心并愿意承担更多责任的时候,林小枫却逐渐失去了安全感,变得越来越多疑,越来越爱无理取闹。

她给她的丈夫提供了特别的”照顾”。她相信一旦丈夫事业有所成就,他就会走上与社会上大多数家庭相似的道路。林发现那些取得事业成功的男性往往渴望重新选择年轻漂亮的女性,以至于当宋建平和朋友聚餐时,她竟然给他所有的女同事打电话。

于是,林心中充满了”一无所有”的感觉,她不禁开始怀疑丈夫是否会背叛他们的婚姻。由此引发的林与宋在婚姻观念上的分歧导致了他们不断争吵和争执,最终他们选择了离婚的道路。

事实上,每个女人都渴望终身被呵护,而林小枫也不例外。她一直以来都羡慕父母之间的感情,因为她的父亲对她的母亲非常细心体贴,即便到了老年仍然称呼她母亲的昵称,陪伴她用餐,并一起跳舞和唱歌。对于母亲拥有如此幸运的福气,她心生羡慕之情。

在母亲去世后,她的父亲坦白了所有真相,告诉她她并非是母亲亲生的,而是在父亲服务支队期间与一个乡下女人所生。母亲在婚后得知这个事实后原谅了父亲,并把她视为己出,让她回到身边。

林小枫渐渐领悟到,任何一段婚姻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付出努力。她曾以为母亲很幸运,没想到母亲在婚姻中所付出的远超过她自己。此刻,她终于明白,宽容和信任是婚姻中最为重要的元素。

这部戏以平凡至极的人物为主线,但观众却在观看后感到极度恐惧。他们的情感能够抵挡贫困的考验,却无法应对琐碎事物的侵蚀。

在婚姻生活中,我们并非追求改变伴侣,而是应该给彼此合适的空间。不要随意地操控对方,始终保持自我,这是维系良好关系所必需的基本要求。有一句话说得很精辟:当你紧握住自己的手时,什么都没有;而当你张开双手时,却会发现拥有整个世界。

中国式离婚精辟观后感篇4

首先这个故事应该是把生活艺术化,所谓的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的注解罢。人物刻画的鲜明,各有特色,语言生动。故事的情节辗转起伏,很是有趣。

林小枫,其实这人的样我身边也有,她的偏执,她的歇斯底里,其实都因为她心对宋的爱,不大得法。而且她的爱,占有的成分居多。而且,她遗忘了自己。还是我的那句老话,她犯了一个在恋爱和婚姻中,女人通常都会犯的错误,把对方看做是自己的整片天空。

我其实挺能理解这个人物,(她的一些想法我也曾经有过,也曾经有过和LG吵架,恨不得杀了他的冲动,西西,后来才发现,这样的想法,很多女人都有。)她就是爱的太用力了。其实大可不必。爱一个人其实是要给对方空间,而自己,也需要不断的成长。

人世间,其实男女之爱是最为功利的一种感情,施方总会希望受方能够投桃报李,可是爱情里面,根本没有公平二字可言。所以,广东人有句俗话:“吃的咸鱼抵得渴。”意思是,如果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那就该为其后果负起责任。谁也别怪,谁也别怨。

出现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就好。否则,就算再离N次婚,再结N次婚。问题也还是解决不了。

宋建平,在我看来,其实是个好男人了。换了我是林小枫也知足了)其实,小枫的作,宋自己也要负起一部分的责任。小枫其实是那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夫妻间应该有良性的沟通。沟通是打开让彼此打开心扉的最佳途径之一。

顾莉:其实挺佩服她的,虽然有点工于心计。这个社会其实就是这样,人们并不会因为你是弱者而同情你,惟有自己变得强大,尽管:“在夜里,睡在一米八的大床上,她还是会感觉荒凉。”可是她还是能把父亲能带给的荣耀和母亲能给的温暖都赋

予了她唯一的女儿。能够把这两点都做到的女人,确实不多。最叫我感动的是,她唱着:“ONLYYOU。”哄着受了小朋友欺负的女儿睡觉的这一幕,真叫我感动。顾莉,应该是那种被受伤害后,看通世情的那种女子吧。

我觉得中国人讲究熟不拘礼。不管是男人女人,婚后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一劳永逸。几年下来,男人会埋怨女人渐渐变成罗罗唆唆的老妈子,女人会怪男人越来越不在乎她。其实,在乎自己就是对对方的最大在乎。

而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感情和婚姻,其实一样适用。男女双方普遍会犯的错误是把对方对自己的付出,熟视无睹,认为是理所当然。其实甜言蜜语谁都爱听,试想想,我们出门在外,面对着我们的客户,领导,同事,上司,下属,因为关乎了我们的前途饭碗命运尚且彬彬有礼。

可是家里的另一半呢?大多男人为了一家老少吃好穿好在外努力辛苦打拼,而大多女人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含辛茹苦。是不是,更应该得到赞美和感谢?

当然,家庭是个可以放松的港弯,可我还是感觉,应该松而不懈。周总理说:“活到老,学到老。”婚姻也应该是这样。学习怎么去爱一个人,以便让自己具有爱人的能力,和被人爱的能力。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安定团结,希望大家都不要患了“爱无能。”

中国式离婚精辟观后感篇5

在探讨“中国式离婚”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中国式离婚”。本片的编剧王海鸰女士用她“中国式”的聪明与精巧,创造性地发明了“中国式”一词,并聪明的把它用作“离婚”的定语,于是乎,我们不禁要问了,“离婚”便“离婚”,难不成还有什么“中国式”、“美国式”、“欧洲式”之类?退一步讲,即便有,那么究竟何为“中国式离婚”?再退一步讲,即便有“中国式离婚”,那么也就该有“中国式婚姻”。按照创造者的逻辑,我们先来探讨一下什么是“中国式婚姻”。

自古至今,“中国式婚姻”大体有两种模式:一曰“包办婚姻”,二曰“自由结合”。回到开篇所提出的问题,婚姻是解决人类欲望的一种途径,并且看来似乎是一种最经济最合法的途径之一。“最经济”,是因为“搭伙吃饭总比一个人吃饭开支小”,是因为家庭是行之有效的“规模经济”模式;“最合法”,是因为婚姻为人类的性冲动提供了稳定而合法的解决途径,是因为家庭实体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注意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婚姻,对于自然而言,它合乎常理;对于社会而言,它合乎伦理。如果说经济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保障,那么,婚姻便是促使人类社会发展的保障中的保障,基石中的基石。在《中国式离婚》一片中,婚姻模式的主体是“自由结合”,片中为观众展现了娟子、东北二人所代言的青年夫妇从恋爱到结婚的全过程,对于宋、林二人所代言的中年夫妇,我们也能从片中得知他俩的婚姻也是建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的。西方人的婚姻大多也是“自由结合”的,不过是在教堂里,由新人双方按着《圣经》在牧师的主持下完成;而中国新人则是在宴请亲朋好友的宴会上结为夫妇。故此,我们可以推知,“中国式婚姻”比“外国式婚姻”少了“神性”,多了“世俗气”;没有外在的信仰的束缚,只有双方的口头的承诺。按此逻辑,“中国式婚姻”建立的基石是夫妻双方的责任感与世俗的伦理道德的束缚,那么“中国式离婚”便是这责任感的散失以及在打破这种世俗的束缚时所经历的“千辛万苦”。

在本片中,创作者将夫妻双方责任感的散失定义为“背叛”,并借由片中刘东北之口,讲述了三种背叛,“身的背叛”,“心的背叛”以及“身心的背叛”。宋林二人的婚姻之所以失败,是出于林感到宋对其“心的背叛”,并进而去怀疑宋对其“身的背叛”,在怀疑过程中,林变得“歇斯底里”,最终导致宋“心力交瘁”,两人的隔膜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东北,娟子二人的婚姻之所以失败,则是由于娟子无法容忍东北对其“身的背叛”。总而言之,这两段婚姻失败的共同的原因,用作者的话说就是“太较真”。《中国式离婚》竭力要告诉我们的便是:在婚姻问题上,不必太较真,包容一点,宽厚一点,放轻松一点,一切问题便迎刃而解。在片中,林小枫父母所“代言”的老年一代的夫妻,之所以能度过风风雨雨,能相濡以沫白头到老,靠的便是林母当年对林父“出轨”的包容与谅解。作者所提倡的婚姻中的大智慧便是“宽容”。在处理婚姻问题上,“宽容”是矛盾的“润滑剂”。

然而,宽容真能解决所有的家庭矛盾吗?宽容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宽容?

在片中,林母之所以能对林父宽容,是因为林母对林父的爱,并且是一种无私的真爱,根据“感情对应原则”,林母意识到林父是深受自己的,他的“出轨”不过是时代历史的错误;林小枫之所以不能对宋建平宽容,是因为她首先就质疑并否定了宋对她的爱,并且她自身还爱上了网上的一个“子虚乌有”的人,可以说她俩的背叛是双方的,林无法理解宋,也无法与其同心同德。在故事的开始,林不停怂恿宋为了金钱放弃可以为宋带来名誉的国有医院的职务去私立医院谋职,即便她的出发点是为了整个家庭,为了孩子当当,但在内心深处,恐怕她更是为了“夫贵妻荣”,如果说她对宋有爱,也只能说是一种自私的有所求的爱;娟子对东北不能宽容,是因为青年人对感情的“投机性”,娟子可以爱东北,也可以爱别人,比如说宋建平,“从一而终”对于她们来说是“远古的笑话”。

宽容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宽容,没有了爱,宽容无从谈起。

【持子之手,与子携老?】

“当岁月失去阴影的时候,我们就在黑暗里拥抱,并且安然入睡。雨滴敲打着坟墓上的青草,那是我为你弹奏的夜曲”。

在前面部分,我们探讨了宽容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那么,这宽容究竟是谁对谁的宽容?

自古以来,大都是男人犯错,女人宽容。“家”是个阴性的词,正如子宫、月亮、大地、坟墓之类。男人是阳,女人是阴;生是阳,死是阴。人类作为地球上的过客,其最终的归宿是死,是坟墓;男人作为“母亲的顽皮的孩子”,其最终的归宿是女人,是“家”。男人的犯错,只是一时的“迷路”,而“迷路的羔羊”终会“知返”,只是需要“指引”,需要“牵绊”,更需要女人的宽厚的心胸。女人的子宫孕育了男人,女人的乳房哺育了男人,女人的心胸最终也将接纳男人。

人类的历史发端于母系氏族社会,中间经历了漫长的父系氏族社会,包括现在正在经历的男权社会。男人属“性”,女人属“灵”;男人性“刚”,女人性“柔”;男人是“有”,女人是“无”,“无”生“有”,“柔弱胜刚强”。也许,将来理想的社会模式,仍旧是女人占主导地位。这样说,我不怕得罪“男权主义者”,男人与女人本来就不一样,各司其职,才能各得其所。

《中国式离婚》中重点展现了四位女性的形象:宅心仁厚的林母,尖锐苛刻的林小枫,温柔敦厚的肖莉,清纯善良的娟子,这四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代表了自古以来女性的四种形象。如果说性格决定事业的成败,那么同理可得:性格决定婚姻的成败。三位年轻女性在对待婚姻的态度上,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林母的“从一而终”、“宽厚大度”形成鲜明对比。这似乎可以得出作者对待婚姻的态度是要回到“老路子”上去:婚姻成功是由于妻子的宽容,婚姻不成功是由于妻子的不宽容,不谅解。这也是作者最为人所诟病之处:王海鸰是站在男人的立场替男人说话。我们先不去讨论这些人是出于何种目的去指责作者,但至少可以说这些人是由于对本剧的“误读”,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本片采用开放式的结尾,创作者没有直接展现宋、林二人离婚的场景,即便离婚,也并不意味着宋、林二人的恩断义绝。当片尾宋、林二人再度拥抱,再度亲吻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俩“剪不断,理还乱”的深情。林小枫醒悟了,宋建平也透彻了,只要两人还有真爱,分开了,还能再和好;离婚了,还能再结婚。

在现实生活当中,幸福何其少,痛苦何其多。在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当中,偏偏是这两个人相遇了,相爱了,并且结婚了,生子了。这是一种何其难得的机遇与缘分,当我们感叹“相爱容易相处难”的时候,不如反思这是因为我们爱得不够深,或是这爱里的私心杂念太多。

“能牵手的时候,请不要只是并肩

能拥抱的时候,请不要只是牵手

能亲吻的时候,请不要忙着呼吸

能在一起的时候,请不要轻言放弃。”

为了爱,我们相守,到老。天长地久,不是远古的神话,也不是痴心妄言,只要我们心中还有爱,还有善。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