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星期大班教案设计及反思(精选8篇)
来源:网友
认识星期大班教案设计及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31天。
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一年有12个月,会看月历,能够正确说出月历上的日期和星期。
3、对看月历和阅读活动有兴趣。
4、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2、2012年的挂历。
星期一~星期日的字卡共7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通过提问引出星期。
师: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星期几?(幼儿回答)那你知道一星期有哪几天?
2、教师出示挂历(本年本月),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挂历内容。
(1)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诉幼儿这是今年的挂历,每一张表示一个月,这是几月份的挂历?这个月有几天呢?教师边指日期。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边带领幼儿念日期1-30。
(3)认识星期。认读汉字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儿找一找1日在哪?教师用红笔圈起来。并引导幼儿向上看1日是星期几。
(5)请幼儿圈出今天的日期,再说说是星期几?
3、初步了解星期与人们的关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个星期这几天是怎样排列的?
(2)星期与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3)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老师请幼儿把眼睛闭上,抽掉一张,让幼儿猜一猜星期几不见了?)
4、让幼儿观察台历,通过观察进一步巩固对星期的认识。
(1)观察自己带来的台历,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个月有几天?
(2)教师任意说出日期。让幼儿找一找是星期几?
(3)教师说出具体的位置,让幼儿圈出日期,再告诉大家。如:第一个星期三是几号?第三个星期五是几号?
(4)一年有几个月?请幼儿翻翻数数再告诉大家。
二、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月历,请你给第一个星期日涂上红色;给第三个星期二涂上黄色,再给小鼠咪咪的生日——第四个星期四画上一颗五角星。
2、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请你将同类实物圈在一起,在写上相应的数字。
活动反思:
让幼儿初步认识日历,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数。对日历感兴趣,初步感知时间概念,懂得珍惜时间。发展推理能力。
认识星期大班教案设计及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2、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星期妈妈和七个星期宝宝的图片。
2、两个孩子一个转盘。
3、每位幼儿一个星期卡片。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1、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念一首关于星期的儿歌,好吗?(朗诵儿歌)2、你们知道儿歌里的星期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星期来历的故事。
二、新授:认识”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教师讲述故事。
2、故事里讲到了谁?星期妈妈一共生了几个孩子?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叫什么?第三个孩子又是谁?星期四是第几个出生的?第五个孩子叫什么?第六个孩子叫什么?最后一个是谁?
3、他们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什么?
4、星期宝宝们没有排好队,星期妈妈找不着了,谁来帮星期妈妈排排队呢?
5、星期宝宝排好了队,心里可高兴了,他们想和小朋友玩”谁不见了”的游戏。
三、游戏”谁不见了”。
请你找一找谁不见了,我们看看是不是星期X啊?
四、转盘游戏。
1、看,这七个调皮的星期娃娃又来到了转盘上,他要和小朋友继续玩游戏。
2、介绍转盘。
小朋友看一看,这个转盘上有些什么?指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3、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探索。转动指针后,指针停到几,就请小朋友说出星期几的邻居分别是谁?两个小朋友玩一个,一个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另一个小朋友做小老师,检查他说的对不对,然后交换。
4、个别幼儿交流。你刚才找的是星期几的邻居?
5、(教师示范转动转盘,请个别幼儿讲述)星期六的邻居是谁呢?星期日的邻居又是谁和谁呢?
6、小朋友说的很好,请刚才没有玩过的小朋友再玩一玩,玩过的小朋友做小老师。
7、你知道星期和小朋友有什么关系吗?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我们起来看一看,我们一起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呢?上学的是哪几天?休息的是哪几天?请小朋友上来将上学的打勾,休息的画圈。
小结:原来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小朋友上学的.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是休息的时间。
8、你知道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后,第二个星期是从星期几开始的呢?对了,第二周又要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那第三周呢?这样一星期一星期的循环,小朋友也在一星期一星期的长大。
小结:看来小朋友都理解了星期,那星期还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找邻居的游戏。
五、结束部分。
星期娃娃还藏在了日历上,我们再去找一找。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孩子们理解星期的来历,随后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循环性,最后,让幼儿形成”星期”的概念,对星期更感兴趣。
整个活动,我从始至终遵守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的想法尽量多的表达,然而在孩子玩转盘游戏的过程中,也让幼儿进行自由探索,让幼儿充分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在最后通过提问”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那接下来的一星期又是从星期几开始的呢?”这样让幼儿明白星期是一周周循环的,有周期性的。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因为星期幼儿接触的比较多,所以在提问时对幼儿的难度也较低,在发现没有难度时,教师应该适时进行调整,如在问到”星期二的邻居是谁?”幼儿都能清楚地说出来时,教师可以增加难度,可问”星期一和星期三是谁的邻居?”让幼儿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在活动中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不流畅,通过本次活动,让自己有所提高。
认识星期大班教案设计及反思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31天。
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一年有12个月,会看月历,能够正确说出月历上的日期和星期。
3、对看月历和阅读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2、2005年的挂历。
星期一~星期日的字卡共7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通过提问引出星期。
师: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星期几?(幼儿回答)那你知道一星期有哪几天?
2、教师出示挂历(本年本月),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挂历内容。
(1)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诉幼儿这是今年的挂历,每一张表示一个月,这是几月份的挂历?这个月有几天呢?教师边指日期边带领幼儿念日期1-30。
(3)认识星期。认读汉字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儿找一找1日在哪?教师用红笔圈起来。并引导幼儿向上看1日是星期几。
(5)请幼儿圈出今天的日期,再说说是星期几?
3、初步了解星期与人们的关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个星期这几天是怎样排列的?
(2)星期与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3)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老师请幼儿把眼睛闭上,抽掉一张,让幼儿猜一猜星期几不见了?)
4、让幼儿观察台历,通过观察进一步巩固对星期的认识。
(1)观察自己带来的台历,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个月有几天?
(2)教师任意说出日期。让幼儿找一找是星期几?
(3)教师说出具体的位置,让幼儿圈出日期,再告诉大家。如:第一个星期三是几号?第三个星期五是几号?
(4)一年有几个月?请幼儿翻翻数数再告诉大家。
二、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月历,请你给第一个星期日涂上红色;给第三个星期二涂上黄色,再给小鼠咪咪的生日——第四个星期四画上一颗五角星。
2、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请你将同类实物圈在一起,在写上相应的数字。
三、活动评价。
以上是幼儿园大班认识星期活动教案的所有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谢谢阅读!
认识星期大班教案设计及反思篇4
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一个月各有几天。
2、通过探索、比较等方法,学会看月历,能正确地说出月历上的日期、星期。
3、对看月历感兴趣。
准备:
幼儿台历人手一本、月历一本、星期字卡
过程:
一、导入,引出台历
1、提问:小朋友,你知道今年是几几年吗?今天是几月几号星期几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2、我们教室里挂着一本日历,小朋友可以从日历上了解日期
你是怎么从日历上看日期、星期的?
二、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台历、日历的不同,从而认识台历
1、出示台历
台历和日历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幼儿观察桌上的台历
3、日历和台历日期数不同
(1)日历一张是一天,台历一张是一个月
(2)出示一张放大的10月份月历
这是几月份的?从哪看出来?10月份有几天?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从台历上认识星期和日期
1、台历上的星期在哪?一星期有几天?他们是怎么排列的?
(1)请一幼儿排列星期字卡。
(2)教师:星期日是一星期的开始,在第一个,后面是星期一……,星期六排在最后,是周末。
(3)教师领幼儿读一遍
2、你能在台历上找到今天的日期吗?请你把它圈出来,再说说它是星期几。
(1)幼儿自己操作
(2)请一幼儿在集体面前找日期。你是怎么找到的?(重点提示:找到日期后向上看)
(3)请小朋友找到10月17号。(方法同上)
3、日期是怎么排列的?
(1)教师:日期排成一条一条,一条有7天,表示一个星期。
(2)与幼儿一起数:10月的第一个星期、10月的第二个星期……
(3)请小朋友在台历上找到第三个星期。幼儿操作,然后请一幼儿上来找。
4、请小朋友找找看第三个星期的星期二是几号?把它圈出来。
(1)幼儿寻找
(2)请一幼儿上来找
(3)教师指导:先找到第3个星期,然后找到上面的`星期二,顺着往下看。
(4)还有什么方法?
(5)请小朋友找到第二周的星期六、第四周的星期四……(方法同上)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台历,回家后,可以从家里的台历或挂历上找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自己的生日,用笔圈出来,到了那一天就可以给他们送一份小礼物,他们一定很开心。
认识星期大班教案设计及反思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2.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星期妈妈和七个星期宝宝的图片。
2.两个孩子一个转盘。
3.每位幼儿一个星期卡片。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1.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念一首关于星期的儿歌,好吗?(朗诵儿歌)2.你们知道儿歌里的星期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星期来历的故事。
二、新授:认识”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教师讲述故事。
2.故事里讲到了谁?星期妈妈一共生了几个孩子?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叫什么?第三个孩子又是谁?星期四是第几个出生的?第五个孩子叫什么?第六个孩子叫什么?最后一个是谁?
3.他们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什么?
4.星期宝宝们没有排好队,星期妈妈找不着了,谁来帮星期妈妈排排队呢?
5.星期宝宝排好了队,心里可高兴了,他们想和小朋友玩”谁不见了”的游戏。
三、游戏”谁不见了”。
请你找一找谁不见了,我们看看是不是星期X啊?
四、转盘游戏。
1.看,这七个调皮的星期娃娃又来到了转盘上,他要和小朋友继续玩游戏。
2.介绍转盘。
小朋友看一看,这个转盘上有些什么?指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3.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探索。转动指针后,指针停到几,就请小朋友说出星期几的邻居分别是谁?两个小朋友玩一个,一个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另一个小朋友做小老师,检查他说的对不对,然后交换。
4.个别幼儿交流。你刚才找的是星期几的邻居?
5.(教师示范转动转盘,请个别幼儿讲述)星期六的邻居是谁呢?星期日的邻居又是谁和谁呢?
6.小朋友说的很好,请刚才没有玩过的小朋友再玩一玩,玩过的小朋友做小老师。
7.你知道星期和小朋友有什么关系吗?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我们起来看一看,我们一起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呢?上学的是哪几天?休息的是哪几天?请小朋友上来将上学的打勾,休息的画圈。
小结:原来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小朋友上学的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是休息的时间。
8.你知道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后,第二个星期是从星期几开始的呢?对了,第二周又要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那第三周呢?这样一星期一星期的循环,小朋友也在一星期一星期的长大。
小结:看来小朋友都理解了星期,那星期还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找邻居的游戏。
四、角色游戏:
找邻居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2.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卡片,请小朋友排好队到每一组的篮子里去拿一张卡片,挂在胸前说一说,你拿的是星期几的卡片,你的好朋友是星期几,然后按照星期一到星期日的顺序拉成一个圆圈。
3.我们一边转圈一边念儿歌”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念完儿歌就蹲下不动。
4.老师说到”星期几的朋友在哪里”,星期的两个邻居就站起来将手举高,其他星期宝宝蹲着不动。
5.请一组幼儿示范。
6.幼儿游戏。
五、结束部分。
星期娃娃还藏在了日历上,我们再去找一找。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大班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孩子们理解星期的来历,随后通过游戏让幼儿理解星期的顺序性,循环性,最后,让幼儿形成”星期”的概念,对星期更感兴趣。
整个活动,我从始至终遵守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的想法尽量多的’表达,然而在孩子玩转盘游戏的过程中,也让幼儿进行自由探索,让幼儿充分了解星期的顺序性,在最后通过提问”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那接下来的一星期又是从星期几开始的呢?”这样让幼儿明白星期是一周周循环的,有周期性的。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因为星期幼儿接触的比较多,所以在提问时对幼儿的难度也较低,在发现没有难度时,教师应该适时进行调整,如在问到”星期二的邻居是谁?”幼儿都能清楚地说出来时,教师可以增加难度,可问”星期一和星期三是谁的邻居?”让幼儿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在活动中自己的语言不够精炼,不流畅,通过本次活动,让自己有所提高。
附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妈妈一连生了七个孩子,她皱着眉头说:”我还得给他们取七个好听的名字呢!”星期妈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可爱,非常漂亮,于是她高兴地说:”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梅花、桃花、兰花……”可是她只报了三个名字就停止了,”唉!不行,不行,这不是跟花儿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又看着孩子们,想呀想呀,觉得它们非常聪明,非常伶俐,于是他又快乐地喊起来:”有了,有了,好听的名字有了。”她边说边伸出手指,轻轻地点着孩子们的脑袋说:”宝宝、聪聪、明明、伶伶、俐俐……”可是念到这儿,她又停住了,”哎呀,不行、不行,这不是和小朋友们的名字一样了吗?”星期妈妈有想呀想。突然,她拍着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的地说:”啊哈!有了、有了,我的孩子是一天接一天生的,就按他们出生的次序来取名吧!””、星期六、星期七,”星期妈妈说到最后一个孩子的名”星期七”时,感到这个名字很别扭,她想了一下说一天生一个孩子,一天就是一日,星期七就叫星期日吧。星期妈妈取好了七个名字,嘘了一口气,高兴地说,”好啦,好啦,七个好听的名字总算取好了。”过了一会儿,星期妈妈拿来两件红衣服说:”星期六、星期日是我七个孩子中这最小的两个孩子,就让他们穿上最漂亮的红衣服吧!”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这五个孩子长得白白胖胖,星期妈妈说:”给他们穿上黑衣服最漂亮”,于是她又拿来五件黑衣服,一边给他们穿一边笑嘻嘻地说:”黑衣服、黑衣服,黑里衬出白皮肤,衣服黑,皮肤白,人人见了都喜爱。”星期妈妈的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不但学会了走路,而且,还经常受拉手围在妈妈身边,跳起快乐的”圆圈舞”呢!
认识星期大班教案设计及反思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2.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星期妈妈和七个星期宝宝的图片。
2.两个孩子一个转盘。
3.每位幼儿一个星期卡片。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
1.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念一首关于星期的儿歌,好吗?(朗诵儿歌)2.你们知道儿歌里的星期是怎么来的吗?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星期来历的故事。
二、新授:认识”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教师讲述故事。
2.故事里讲到了谁?星期妈妈一共生了几个孩子?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叫什么?第三个孩子又是谁?星期四是第几个出生的?第五个孩子叫什么?第六个孩子叫什么?最后一个是谁?
3.他们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什么?
4.星期宝宝们没有排好队,星期妈妈找不着了,谁来帮星期妈妈排排队呢?
5.星期宝宝排好了队,心里可高兴了,他们想和小朋友玩”谁不见了”的游戏。
三、游戏”谁不见了”。
请你找一找谁不见了,我们看看是不是星期x啊?
四、转盘游戏。
1.看,这七个调皮的星期娃娃又来到了转盘上,他要和小朋友继续玩游戏。
2.介绍转盘。
小朋友看一看,这个转盘上有些什么?指针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3.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探索。转动指针后,指针停到几,就请小朋友说出星期几的邻居分别是谁?两个小朋友玩一个,一个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另一个小朋友做小老师,检查他说的对不对,然后交换。
4.个别幼儿交流。你刚才找的是星期几的邻居?
5.(教师示范转动转盘,请个别幼儿讲述)星期六的邻居是谁呢?星期日的邻居又是谁和谁呢?
6.小朋友说的`很好,请刚才没有玩过的小朋友再玩一玩,玩过的小朋友做小老师。
7.你知道星期和小朋友有什么关系吗?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我们起来看一看,我们一起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呢?上学的是哪几天?休息的是哪几天?请小朋友上来将上学的打勾,休息的画圈。
小结:原来星期一到星期五是小朋友上学的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是休息的时间。
8.你知道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后,第二个星期是从星期几开始的呢?对了,第二周又要从星期一开始到星期日结束,那第三周呢?这样一星期一星期的循环,小朋友也在一星期一星期的长大。
小结:看来小朋友都理解了星期,那星期还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找邻居的游戏。
四、角色游戏:找邻居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2.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卡片,请小朋友排好队到每一组的篮子里去拿一张卡片,挂在胸前说一说,你拿的是星期几的卡片,你的好朋友是星期几,然后按照星期一到星期日的顺序拉成一个圆圈。
3.我们一边转圈一边念儿歌”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七个娃娃在一起,快快乐乐做游戏”念完儿歌就蹲下不动。
4.老师说到”星期几的朋友在哪里”,星期的两个邻居就站起来将手举高,其他星期宝宝蹲着不动。
5.请一组幼儿示范。
6.幼儿游戏。
五、结束部分。
星期娃娃还藏在了日历上,我们再去找一找。
认识星期大班教案设计及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31天。
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一年有12个月,会看月历,能够正确说出月历上的日期和星期。
3、对看月历和阅读活动有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2、20xx年的挂历。
星期一~星期日的字卡共7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通过提问引出星期。
师: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星期几?(幼儿回答)那你知道一星期有哪几天?
2、教师出示挂历(本年本月),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挂历内容。
(1)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诉幼儿这是今年的挂历,每一张表示一个月,这是几月份的挂历?这个月有几天呢?教师边指日期边带领幼儿念日期1-30。
(3)认识星期。认读汉字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儿找一找1日在哪?教师用红笔圈起来。并引导幼儿向上看1日是星期几。
(5)请幼儿圈出今天的日期,再说说是星期几?
3、初步了解星期与人们的关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个星期这几天是怎样排列的?
(2)星期与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3)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老师请幼儿把眼睛闭上,抽掉一张,让幼儿猜一猜星期几不见了?)4、让幼儿观察台历,通过观察进一步巩固对星期的认识。
(1)观察自己带来的台历,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个月有几天?
(2)教师任意说出日期。让幼儿找一找是星期几?
(3)教师说出具体的位置,让幼儿圈出日期,再告诉大家。如:第一个星期三是几号?第三个星期五是几号?
(4)一年有几个月?请幼儿翻翻数数再告诉大家。
二、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月历,请你给第一个星期日涂上红色;给第三个星期二涂上黄色,再给小鼠咪咪的生日——第四个星期四画上一颗五角星。
2、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请你将同类实物圈在一起,在写上相应的数字。
三、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一、紧扣幼儿的生活经验,凸显数学活动中的挑战性。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星期的周期性和序列性占了主要的比例,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发现,孩子们基本已经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经验,教师只需帮助其提炼经验即可,如果还只是延续此类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对于幼儿来说,真正的.学习动力来自于活动本身,想让他们稳定地沉浸在数学探索、操作活动中,就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有一定挑战性的,需要通过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情境,而这个挑战性又不能脱离生活,因此结合”昨天今天明天后天前天”的推算活动,能极大的满足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并且此类推算也能为生活服务。
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凸显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很多时候,我们会简单地认为,用教语言的方法来教数学,尽量多讲,多操
作,多练习,孩子自然就会了,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幼儿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依靠自己的经验,才能真正地理解数学,而这种主体的理解必须基于内在的需要和兴趣,整个活动,我都是以童趣的手法,引用了星期妈妈和她的宝贝,小猪送蛋糕等形式,让孩子在一定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教与学其乐融融,相得益彰。
认识星期大班教案设计及反思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值日生卡认识月份、星期几,能区分今天、昨天和明天;
2、增进时间概念,尝试用数字记录。
环境创设:
挂历,幼儿每人一张值日生记录卡,蜡笔等。
重点与难点:
对星期、月份、昨天、今天和明天等时间有基本的概念。
活动过程:
一、介绍
1、出示值日生卡,向幼儿介绍卡的内容:上面有一个月的日期,星期,还有天气情况这些内容。
2、认识日期:出示挂历,请幼儿看看一个月有几天,它们是怎么排列的,在观察中认识月份。(可与幼儿每天记录区角活动情况联系起来)
3、认识星期:请幼儿先说说一个星期有几天,分别是什么,然后再看看卡片进行验证。
二、记录
1、与幼儿一起在长方格中画出天气的情况标志,在小方格中填写一周晴天、阴天、雨天的天数。
3、记录方法:可以用数字或者图画表示;
三、写写画画
幼儿各自在练习纸上填写一周的值日生卡,四周空白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图案和花纹来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