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主的读后感,小公主的读后感怎么写(整理6篇 )

来源:其他

有关小公主的读后感(推荐)篇1

在这个学期里我读了《小公主》这本书,知道了这本书主人公是:萨拉·克鲁。

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看见了这本书题目:《小公主》心里就有了问题,小公主是公主吗?她叫什么?她几岁了?

当我快看完这本书时就知道这些问题该怎样解答了:小公主并不是公主而是萨拉·克鲁,她是女孩,她7岁了。

看完问题后,我又开始往下读,读着读着我就开始喜爱萨拉·克鲁了,正因她有很多别人都没有优点,比如她聪明、爱心、坚强、了解别人、想象力与富有,并且她还很善良。

她不仅仅仅有优点,还帮忙过许多穷人、小女仆贝琪与小乞丐安妮。

她在上学期间有过三次变动,第一次是她很有钱时,第二次是她爸爸死了,她变成了女仆,第三次是她又变成了有钱公主,但是不管怎样变,萨拉都是勇敢、坚强应对。

读完整本书后我又开始看书作者弗郎西丝·伯内特,她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市,她1865年与她家人一齐移居到了美国田纳西州。她还是一位英语世界家喻户晓儿童文学作家。因此她写许多书都受到了读者喜爱。

有关小公主的读后感(推荐)篇2

一、片段一:故事引入

师:从前,在美丽的太湖边上有一个小渔村,村里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有一年,他们从4月1日起开始打鱼,并且每个人都给自己订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要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要休息一天。”有一位远路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看他们,拉拉家常,叙叙旧,同时想享受一次新鲜美味的“太湖鱼宴”。可他不知道选哪个日子去才能同时碰到他俩,你会帮他选一选吗?

学生尝试着寻找日子,有的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有的直接在课前发的日历纸上圈圈画画,有的在交头接耳……过了会儿,有几个学生露出了高兴的神情,但大多数学生显然还没有选出日子。

师:看来选准日子,还得讲究一些方法。老师给你们提个建议,同桌两个同学能否先分一下工,一个同学找老渔夫的休息日,另一个同学找年轻渔夫的休息日,然后再把两人找的日子合起来对照一下,这样试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初步感受问题的挑战性,产生与他人合作的心理需求,教师再启发学生进行有序思考和分工合作,引导学生选出日子,并进行了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板书:

老渔夫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年轻渔夫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二、片段二:探究提升

师:我们进一步来探究上面这些数中的学问。先看老渔夫的休息日,把这些数读一读,你会有一些发现吗?(学生读后相继交流)

生1:我发现这些数都是双数。

生2:我发现每两个数之间相差4。

生3:我发现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4。

生4:我发现这些数都是4的倍数。

师:对了,这些数都是4的倍数,把他们从小到大排在一起,就有了你们刚才找到的规律。(教师把板书中的“老渔夫的休息日”擦去,改写成了“4的倍数”。)

师:我们刚才在30以内的数中,找到了这些4的倍数,现在老师要求继续找下去,30以外的数中,4的倍数还有吗?有多少个?

生5:32,36,40,44,48,…

(学生举例,教师在“4、8、12、16、20、24、28”的后面添上“32、36、…”。)

(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探究了“6的倍数”。)

师:(手指着“12、24”)下面我们来研究两位渔夫共同的休息日,这些数和4与6有什么关系吗?

生6:这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

生7:这些数是4和6共同的倍数。

生8:这些数是4和6公有的倍数。

生9:这些数是4和6的公倍数。

师:对了,4和6公有的倍数我们就把它叫做4和6的公倍数。(教师把板书中的“他们共同的休息日”擦去,改写成了“4和6的公倍数。

生9:这些数是4和6的公倍数。

师:对了,4和6公有的倍数我们就把它叫做4和6的公倍数。(教师把板书中的“他们共同的休息日”擦去,改写成了“4和6的公倍数”。)

师:刚才我们从30以内的数中找出了4和6的公倍数12、24,如果继续找下去,还能找出一些来吗?

生10:36、48、60、72…

(学生举例,教师在“12、24”的后面添上“36、48,…”。)

师:(手指着“12”)请同学们想,这“其中最早的一天”是不是4和6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数呢,而在4和6的公倍数中能否找到最大的一个呢?

(通过交流,学生肯定“12”是4和6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找不出最大的一个。)

师: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你们给它起个名字,该叫什么呢?

生:最小公倍数(好多学生几乎是脱口而出)。

(教师把“其中最早的一天”改为“4和6的最小公倍数”)

三、片段三:反思归纳

师:通过找“共同的休息日”这个活动,同学们分别求出了几组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那么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公倍数?什么叫做最小公倍数?

生1: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就叫做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就叫做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生2:三个数公有的倍数就叫做这三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就叫做这三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生3:两个数、三个数都有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我想四个数、五个数甚至更多的数也有吧。

(最终,在生生交流和师生的交流中,学生概括出“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就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师:想一想上面找“共同的休息日”的过程,说一说我们可以怎样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生4:先找出每一个数的倍数,再找出公有的倍数。就可找出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了。

(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互作补充和修改,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归纳出了方法:一找倍数:从小到大依次找出各个数的倍数;二找公有:对比各个数的倍数找出公有的倍数;三找最小:从公有的倍数中找出最小的一个。)

有关小公主的读后感(推荐)篇3

教学内容: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2、会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

3、会求存在互质和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培养学生观察、迁移、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求新知的能力。

5、经历探求新知的过程,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会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必须包含它们的公有质因数以及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说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约数:

4和918和2413和3910和12

2、我们学习了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的那些知识?

我们主要是从它们的含义、方法、特殊关系来进行探讨的。(板书)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都有哪些方法?(板书:例举法、分解质因数、短除法)

3、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两个数倍数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题: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

二、探求新知

通过大家的自学,你认为这节课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研究比较合理?

我们试着从这三方面来进行研究。

1、研究含义。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还有其他理解吗?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理解。

练习:3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3和5公有的倍数有:

其中最小的一个公有的倍数是

练习:6的倍数9的倍数

6和9公有的倍数

6和9最小的公倍数是(),6和9有没有最大的公倍数?为什么?

小结:什么叫公倍数?什么叫最小公倍数?

2、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最小公倍数,那么怎样求最小公倍数呢?

以30和40这两数为例。说说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求他们的最小公倍数?

(集体练习,指名板演。)

(1)交流反馈例举法。

(2)交流反馈分解质因数法。

练习:

30=2×3×5m=2×2×3×5

42=2×3×7n=2×3×3×5

30和40的最小公倍数是()m和n的最小公倍数是()

用分解质因数法怎样来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为了简便,通常求最小公倍数用短除法。你是怎样理解这个短除算式的?

分别提问:各个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用短除法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练习:用短除法求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

对于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你还有不理解或者还有什么建议?

小结:我们根据题目的难易,有时需要灵活的方法。

练习: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20和307和95和86和123和24

交流反馈:

3、互质关系倍数关系(板书)

具有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具有倍数关系的两个数,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看书,我们的结论和书上的一样吗?

三、练习反馈

1、任意选择两个数组成一组,并说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13、2、4、15、18、6、100、25、9、1、12

2、判断:

(1)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一定大于这两个数。()

(2)两个数的公倍数是无限的,而最小公倍数只有一个。()

3、应用

有一袋果糖,无论分6人,还是分5人,都正好分完,这袋果糖至少有多少粒?

四、总结评价

通过自学和交流反馈,你有什么收获?

有关小公主的读后感(推荐)篇4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朝气蓬勃向上;我们是未来的栋梁,推进技术的增长;我们是少先队员,正处在学习的阶段。因为肩负着父母的期望,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我要从现在做起,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各个方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争当一名五好小公民。

在学校,我要争做同学们的知心朋友,争做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小伙伴”。在同学疑难时给予解答,在同学吵嘴时给予劝解,在同学伤心时给予安慰,在同学犯错时给予帮助。目前,我们班开始了一帮一的活动,我一定要在自己学习成绩稳定的情况下,帮助同学一起进步。针对语数英三门功课,我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学习方案,在课间,在放学后,利用课余时间多给她讲解。

在生活中,我要成为自己的“小主人”。学会自立,能够做自己必须要做的一些小事,不再让家长为我操心。我是家里的小宝贝,有父母宠着,有长辈惯着,什么事都不用亲自动手。一次,爸爸妈妈都去上班,让姥姥来照顾我,可是姥姥乘坐的火车晚点,晚上才能到,我只能自己做午饭。电话一头是妈妈喋喋不休的指导,另一头是我在手忙脚乱的操作着。结果,我只好吃了一顿我亲手制作、并且味道不怎么样的“佳肴”方便面。从那以后,我就开始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我自己坐车去少年宫学习,自己早晨去吃早点,学习上面也不用父母督促。我想告诉小朋友们:学会自立吧!你会发现你已经长大了,能够做自己的小主人,不再让爸爸妈妈担心了!

我不仅要成为“小伙伴”、“小主人”,在家里,还要做一个孝敬父母“小帮手”,主动帮父母分担家务;在学校里,做一个尊敬老师“小帮手”,尽心尽力做好班里的宣传工作。在公共场所,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小标兵”,图书馆里不高声喧哗,马路上不打闹玩耍,维持秩序。在公共场所,做一名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小卫士”,不乱扔垃圾、践踏草坪,并以身作则,劝告别人也要爱护大家共同的家园。

从今天起,我要说到做到,让身边的每个人做我的监督人,争取成为一名五好小公民。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大家都争当五好小公民!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为建设和谐美好的祖国出一份力!

倡议人:

时间:x年xx月xx日

有关小公主的读后感(推荐)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遵守法律,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当我们看到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游,我们会感到他们是多么的自由。于是,有一些人可能会想,如果我们能不受任何限制,那多么好啊。这种想法是不对的。

我们要知道一点,自由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人们可以自由的走在路上,但是如果他们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的走在路上,被车辆撞倒,那么他们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因此,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

此外,纪律限制自由,同时也保护自由。

当你走进阅览室时,里面很安静,你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沙沙声。对于那些想要阅读的人来说,这种按静是多么珍贵,因为每个人都遵守阅览室的规则,每个人都可以享受阅读的自由而不受干扰。

但是,如果有人不遵守纪律,大声说话和大笑,这种自由就消失了。因此,遵守纪律和法律是每个公民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

那么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呢?

作为小学生,我们首先必须自觉遵守中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小学生的日常规范,不打架,不欺负同学,不随便拿别人东西,不要看不健康的书。自觉遵守和维护集体纪律,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马路上玩耍,上下楼梯靠右,注意自身安全。

要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还要在生活中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一些学生在课余时间,无所事事,会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如果交了坏朋友,沉溺于网吧,从违纪到违法,从犯错到犯罪,一步步走向深渊。在做某事之前,学生必须首先考虑它是否对不对,该不该做。

作为一个守法的公民,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校园里,我看到地上的有垃圾,可以伸手去捡起来;看见有人跌倒了,可以扶他起来。看到同学们在打架,可以去劝架;当你看到水龙头开着的时候,可以关上水龙头。给身边的人一份爱,自己就会多一份幸福。

遵守纪律公认的美德,国有国法,家有规则,自律是法律的基础。我们处在长身体和学习知识的黄金时代,我希望学生们认真学习,遵守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纪守法,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开始,成为一个守法的合格公民。

有关小公主的读后感(推荐)篇6

全国人民们:

我们要爱护好环境,不能随地丢垃圾,所以特地写了牌、增倍了清洁工,可是有些人仍然死教不改。我们的一言一行,可能影响到全班、全校、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荣誉。为此,我提出以下倡议:

1、要随时监督别人是否做到不随地扔垃圾、攀折树枝等,看到后应该立即阻止,还要能够限制自己不文明的行为。

2、要积极参与植树,给大自然添上一片小小的绿色,并积极宣传植树造林、绿化城市的益处,让别人一同行动起来,在自家庭院栽树几棵,有条件的还可以种花种草,让自己的生活环境空气清爽、花香四溢。

3、看见垃圾要捡起来,看见丢垃圾的人应立即上前要他主动捡起拉圾,,学会保护好环境。

4、有条件的人应主动做一个小清洁工,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环保计划,例如:早上扫小花坛,中午捡垃圾,晚上给花草树木浇水,除草除虫。

5、不随地吐脏话,吃瓜子把瓜子皮丢在地上,要做一个有身份的文明公民。

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尊严,没有了身份,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也就再也没有现在的地球了,所以,我们要争做一个文明小公民!

谢谢!

倡议人: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