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精选5篇)

来源:其他

牛和鹅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篇1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2、学生学会分层次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慎重地对待疑问。

3、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时,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单元主题,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来想像一下: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有两个人,一个人站在树底下仰望它,另一个人在山顶上俯视它,他们看到的情形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一棵树看上去会这么不同呢?因为两个人看树的角度不同。我再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天气炎热好不好?说不好的同学说得有道理,天气热,我们会觉得难受,当然不好。可有人会说好。谁?卖冷饮的人。因为天气热,他们的生意就好啊。同学们平时有没有注意到看事物的角度的问题呢?从刚才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了。遇到事情能不能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很重要。不信我们来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就叫《牛和鹅》。

二、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牛字和鹅字有意识地写得一小一大,问:同学们猜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

2、指名猜,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第5-7自然段。

1、师: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庞大的牛把自己看得比人小,小小的鹅却把人看得比人大。那么当人遇到这两种动物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2、提出阅读要求:朗读全文后,划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段落再多读几遍。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点。

(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能是课文的3、5、6、8等自然段)

4、根据巡视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引导学生读好5-7自然段。

(先学生自由读这一部分,边读边模拟“鹅”和“我”的神态、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十足和“我”的害怕狼狈,再让学生分组合作阅读,擅长读的同学读课文,擅长表演的同学边听边表演。教师巡视学生朗读的情况后,挑选合作得较好的小组用朗读和表演竞赛的方法给全班同学示范朗读。)

5、体会这一段小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仅仅是因为这个孩子还很小吗?

(回到课文开头,让学生明白,这是因为我相信了大家的观点,也就是看问题的角度造成的,这个角度去看待牛和鹅显然是不对的。)

四、研读课文8-13自然段。

1师小结上文过渡:因为鹅看人比它小,所以它不怕人,而我反过来很怕它。后来我终于知道该如何看待鹅了,是什么原因使不再怕鹅了呢?

2、指名回答。(金奎叔的话给了我启发。)

3、划出课文中金奎叔对待鹅的情景描写,用边读边模拟动作神态的方法朗读这一部分,体会金奎叔对待鹅的态度,以及鹅此时的狼狈。

4、把金奎叔看鹅和我看鹅的态度比较一下,体会两种不同的态度带来的不同的结果。

5、课文中哪些句子很耐人寻味,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如: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说明了,同一事物,看它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或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6、拓展思维:我们知道的故事中,有没有像这样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导致处理问题的结果不同的例子?如,《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中对河水深浅这个问题的看法。

7、联系实际,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观察角度。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8、小结:通过学习阅读故事,我们第一次注意到了看待事物会有不同的角度,而且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希望同学们今后遇到一些复杂的问题的时候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想一想,然后找到一个最正确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处理问题,千万不要片面地看问题,下结论。

9、作业:积累本课优美的词句。抄写本课生字。

牛和鹅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内容得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设计一堂优质的课程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等等。

牛和鹅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篇2

一、教材解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生活”。有一个重要的阅读训练要素: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情。这个要素如何落实?一是要与批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针对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进行批注。这时候,批注的过程,就是一个走进人物内心的过程。二是要理解人物所处的境遇,争取能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感受和心情。三是要多读,要抓住重点词句读,要想象情境读,要代入角色读。因此,本文的学习,还是要以学生的阅读为主,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通过批注的方法来深入理解课文。

《牛和鹅》是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第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关于批注方法的运用和习惯的养成,这个单元的编排可谓是颇费心思。这从三篇课文后的思考题可以看出来——具有一定的梯度性。其次,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给出了更多的批注方法提示,还指出了如何借助批注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和主题。设计中一篇带多篇,以《牛的写意》为例巩固批注角度,并丰富牛的形象。

二、电子课本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通过预测和提问单元了解过什么是批注,而且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有效的探究性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已得到充分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书写、朗读、课外阅读和习作的学习能力。但是真实落笔对课文内容进行批注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能会用关键词代替批注语言。

四、教学目标

1.学会从不同角度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2.说出“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金奎叔的话”的原因。

3.能从不同角度自主批注《牛的写意》。

【教学重难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演讲

刘晓昕同学演讲《童年趣事》

内容选择契合本单元人文主题,演讲过程中学生表达流畅,表演投入,赢得同学们一片喝彩。

二、激情导入

鲁迅先生曾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牛在人们心中,一直是默默奉献的形象。也有人这样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事情真的是这样吗?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牛和鹅》。(师板书课题)

【回忆文章脉络】

学生交流:

1-4欺负牛,害怕鹅

5-12被鹅追赶

13-15改变态度:不怕饿,不欺负牛

【回忆批注角度】(师板书)

学生交流:

疑问、写法、内容、启示、生活经验、人物评价、联想。

今天,让我们用学到的多角度批注,走进文本认识一下“鹅”。

三、民主导学

呈现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学习。

学生根据学习活动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习进度慢的小组,发现学习质量高的学习小组,时间到后组织分享。

请奉献小组进行汇报,其他小组注意质疑、补充和评价。

【奉献小组汇报】

1号组员:大家好,我是一号组员,请大家跟我看第四自然段,我们组经过交流,勾画的第一处是:“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批注是:从这里看出我们对鹅十分惧怕,还可以看出这与第三自然段对牛的态度不同。批注角度是内容。请大家做笔记。

教师介入:同样的地方有不一样的批注吗?你还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批注?

如果从联想角度批注,你会批注什么?

学生补充:我仿佛看到孩子们躲得远远的,听他们窃窃私语。

2号组员:请大家跟我看第五自然段。我们勾画的第一处是“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批注是:从这里看出我们很怕鹅。角度是内容,请大家做笔记。

教师介入:此处有不同的批注吗?从写法角度你会批注什么?

学生补充:这是动作描写。

3号组员:我们勾画的第二处是“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批注是:这是心理描写,写出我见到鹅时很紧张,角度是写法。请大家做笔记。

我们勾画的第三处是“竖起头来、侧着眼睛一摇一摆、神气、嘎嘎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批注是:从这些词语感受到鹅的目中无人、自高自大,(师板书)角度是人物评价,这一部分是对鹅的神态、动作描写,角度是写法。请大家做笔记。

教师介入:同样的地方有不一样的批注吗?你还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批注?

教师提示:这里为什么要写鹅的神态和动作?能不能删掉?

组外学生:不能去掉,它是为了突出孩子们的害怕。

教师讲解:这叫侧面描写。(生笔记)

4号组员:请大家跟我看第六自然段,我们勾画的第四处是: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批注是:孩子们被鹅袭击时惊慌失措。角度是内容,请大家做笔记。

第五处是:我就又哭又叫,可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批注是这是语言描写,写出我的紧张。角度是写法。

教师提示:此处有补充吗?

组外学生:我是从联想角度批注的,我仿佛看到了几只鹅追着我跑,我鞋子都掉了,脸上挂着泪水,仿佛听到我大喊:“救命啊,妈妈,救我!”(此处有掌声,鼓励孩子们想象画面)

教师评价:大家批注的这么精彩,老师也忍不住想批注,中间描写鹅的这几句有什么作用?可以去掉吗?

组外学生:不可以,这几句写出了鹅的嚣张

组外学生:这几句有鹅的动作、声音描写,写出鹅很厉害。

教师跟进:你们的思考很深入,继续汇报。

学生汇报:请大家跟我看第七自然段,我们勾画的第六处是:其他几只鹅在后面嘎嘎大叫着助威。批注是:鹅实在太嚣张了。

组外学生:老师,我有补充,我从联想角度进行批注,我仿佛看到几只公鹅扭动着身体朝我跑来,嘎嘎地叫着,好像在说:“加油,加油!”

教师评价:你的想象真精彩!

教师总结:孩子们,我们通过从不同角度批注,了解到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将我被鹅袭击的场景写的生动具体,让我们认识到一只不可一世的鹅,欣赏视频,感受鹅的嚣张。

就是这样嚣张的鹅,有人却不害怕,谁呢?(金奎叔)那金奎叔是怎样对付鹅的呢?请其他组汇报。

【扬帆小组汇报】

1号组员:你大家跟我看第八自然段,我们组勾画的第一处是: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这只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批注是:在金奎叔面前,鹅很弱小。角度是内容。

组外学生:我有补充,“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这是比喻句,写出鹅的弱小,角度是写法。

组外学生:我也要补充,“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从这句看出金奎叔很强壮,所以能打败鹅。

组外学生:我也有补充,我联系前文批注,鹅的形象和现在形成对比。角度是内容。

教师跟进:你们的补充真精彩!你们组继续补充。

2号组员:请大家跟我看第十二自然段,读了金奎叔的话我的批注是:不能害怕比自己强大的力量,要反抗。角度是启示。我们组汇报完毕,请大家做笔记。

教师跟进:其他组有补充吗?

3号组员:请大家跟我看十三、十四自然段,我们组的批注是:从这里我们知道大家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角度是内容。

组外学生:我有补充,这两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不能欺负弱小。角度是启示。

教师介入:孩子们,通过刚刚的批注和理解,想想为什么直到现在我们还记得金奎叔的话?

4号组员:因为金奎叔告诉我们不要欺负弱小。

组外学生:金奎叔的话对我影响大。

教师总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批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接下来进入学习活动二:用学过的批注方法自主完成阅读链接《牛的写意》。思考:李荣汉笔下的牛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追梦小组汇报】

1号组员:第一自然段是排比句,写出牛的善良。角度是写法。(师板书:善良)

2号组员:“牛的眼睛是诚实的”批注牛很诚实。(师板书:诚实)

4号组员:“牛的眼睛是美丽的,有好看的双眼皮”批注牛是美丽的

教师介入:送你们一个词:有灵气。(师板书:有灵气)

组外学生:“他相信自己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走过去的。”批注牛很忠诚。角度评价。(师板书:忠诚)

组外学生:“牛因为探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批注牛是无私奉献的(师板书:无私奉献)

教师总结:通过刚刚的批注,我们再一次加深了对牛的了解。

孩子们,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从不同角度批注,希望我们把这些方法运用到平常的阅读当中。

六、课后反思

本单元进行的是单元整体教学,围绕“成长故事”展开。《牛和鹅》是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主要任务是通过阅读了解不同的批注角度,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比如疑问,写法,内容,生活经验,启示,人物评价等角度。并通过批注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将“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的心情写生动的。

【优势】

1.任务目标设定准确,环节紧扣目标。

2.小组合作,学习长文,分配任务,放手学生自主批注。

3.学生从不同角度批注,尤其是联想角度,效果良好。学生思维得到提升。

【不足】

1.汇报话术第一次尝试,不够熟练,应该更精细,加入批注角度更能放手学生。

2.时间关系,一篇带多篇的批注略显紧张。

3.学生声音低,不够大胆,自信。

牛和鹅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篇3

教学目标:

1.掌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了解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如:吁、吭、臂)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①(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②男女生赛读

③指读象声词

④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4.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5.指名回答,适时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是的,作者一开始就点明大家的这个认识: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那么作者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读,师巡)

2.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回答)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作者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作者却害怕极了。后来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请你认真读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小组内互说)

3.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作者改变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作者改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的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鸭子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体会到鸭子的不可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害怕鸭子!

你能读出鸭子的不可一世和作者的狼狈不堪吗?自己练一练!

同学们练习的很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5.我们害怕鸭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请你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牛和鹅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体会作者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上受到启发。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回顾全篇。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谁能说一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师:是呀,课文开始就告诉大家,“我们”深信这句话。所以我们对牛和鹅的态度就不截然不同,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作者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用喜欢的符号勾画,朗读)

二、细读探究,引导感悟。

1、“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因为“我们”用了牛和鹅看人的角度,所以人轻视牛,而害怕鹅。

2、后来作者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

过渡:作者终于明白了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鹅)应该平等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负牛,也没有必要害怕鹅。

3、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使作者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部分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品读感悟,释放主题。

1、快速浏览5-11自然段,找出在这件事中有几位主角?(指名生说:鹅、“我”和金奎叔)板书:金奎叔“我”

2、谁能用一句话告诉我们,围绕这三位主角发生了什么故事?(指名概括:“我”被鹅追赶,吓得狼狈不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并教育我不要怕鹅。)

3、自由读5-11自然段,把你觉得最有趣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作好批注。

4、交流汇报,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朗读写作中心)

(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负“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不堪。

①指导读第5段: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负“我”的句子,读一读,这鹅真是(太嚣张、太飞扬跋扈、太不可一世、太傲慢、太自以为是......)这时候鹅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指名说)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

②指导读第6、7段,读出被鹅欺负时“我”的狼狈

师: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我”当时的狼狈不堪?(指名说)你来读出这种狼狈。

(指名读齐读)

师:我当时真是__(狼狈不堪抱头鼠窜软弱可欺任人宰割......)

师: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自然段)

小结: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③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指名汇报读第1自然段)

(回到课文开头,师:因为“我”相信了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才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3)师:情况发生了大逆转,刚才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板书:不再怕)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指名说:金奎叔说的话。)

(4)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5)作者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谈理解: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说)

过渡: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有些时候换个角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乐观。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的事?你是怎么看待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然后写下来。(生汇报)

四、总结凝练,升华主题。

师:说的多好呀,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地震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灾难带给我们痛苦和不幸,但换个角度讲,灾难不正是激发了全国同胞众志成城、携手并肩、战胜困难、重建和谐生活、重建美好家园的决心和信心吗?愿我们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给生活更准确的答案!

板书设计

牛和鹅教学设计优质课一等奖篇5

教学目标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发现作者对牛和鹅前后态度的变化。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4、让学生明白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教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我很少来人民路小学,对这里很陌生,你们能告诉我:你们学校哪儿最美吗?师相机板书:地点名字。

你们说得都是同一个学校,可为什么大家说的结果不同呢?今天我们学完《牛和鹅》这一课,相信大家能找到满意的答案。板书课题。

二、整体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前后有很大的变化。

三、精读品味

(1)探求我对牛的态度

1、最初我对牛是什么态度?谁能很快找出来读一读?

2、课件出示牛的图片:这头牛这么大,这么壮小作者是一个小孩子是却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胆子的确够大的的。咱班有胆大的吗?谁来读一读这段话。师相机评价

(2)体会我对鹅的态度

1、导语:我不怕牛,那鹅呢?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的,请你们找一找。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看图发现我怕鹅。

3、课文中也有许多地方写了我怕鹅。你们谁来说一说。

4、生交流,师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朗读,体会我对鹅的害怕心情

a、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l我怎么走过去?从这两个词语可以体会到我动作很—–(轻、慢),

为什么要这样走呢?是因为——

l谁能扮演小作者来读。谁还能比他的动作更轻更慢呢?

b、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l我已经被鹅鹅逼得没有办法了,我只得——,

l现在你就小作者,谁能把你的心情读出来?还有谁想读?齐读这句话师相机评价。

l小结:看来,我怕鹅的程度,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怕到——,怕到——-。

(3)感悟鹅对我的态度

1、导语:我那么怕鹅,那鹅对我又是什么态度呢?

2、用—画出我对我的态度的句子

3、自主交流:你想读哪句?你感觉这是一只怎样的鹅?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不怕比我大很多的牛,却怕却我们小很多的鹅。这是为什么呢?

(4)理解金奎叔的话

1、后来我不再怕鹅,这是为什么呢?

2、找出金奎叔说的那些话。仔细读一读,你是怎么想的?

3、课件出示:虽然它看得比我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4、小结:站在鹅的角度看,我比鹅小,可实际上我比他强多了,可以掐——–把它扔——-。因为站在人的角度看,我比鹅强,所以不再怕鹅了。也正因为我站在人的角度看牛,我的确比牛小,所以我不再——-。

看来从不同的角度看牛和鹅,结果是不同的。

5、说到这我想起刚开始我们谈到“你们学校哪儿最美”的话题,现在你们能说说有那么多不同的结果,是因为你从哪些角度来说的呢?

6、总结:看来,这节课大家真真切切的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结果也是不同的。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三、拓展思维

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谁来和大家说一说。

结束语:学完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会不同的角度来看事物,那样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就会对事物有一个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了解,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