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叶贴画教案设计(精选8篇)
来源:整理
树叶贴画教案设计精选篇1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北方一些常见的树叶。
2、感受大树和树叶的亲情,从内心激发关心大自然的情感。
3、在拼贴画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搜集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树叶,并将树叶擦干净、压平整。
2、剪各种形状的树叶。
3、范画:树叶贴画范例2-3幅。
4、辅助材料:剪刀、固体胶、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做手指操:《数数歌》。
2、小朋友们,昨天老师让你们搜集一些秋天的落叶,你们搜集到了吗?带来了吗?带来的小朋友就给大家展示一下吧!谁愿意说说你是在哪儿捡到的?知道是什么树的树叶宝宝吗?什么颜色的?长的像什么?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些树叶宝宝他们为什么会飘落下来呢?(风吹落的)
二、给树叶分类并感受大自然的美。
1、给树叶分类:
师:秋天到了,这些树宝宝被秋风吹落下来了,他们被吹落到了各个角落,在也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我们能帮助他们找到妈妈吗?
(1)、我是柳树的妈妈:宝宝们,快回到妈妈的身边来。
(2)、我是枫树妈妈,枫叶宝宝,妈妈在这呢,你们快来呀。
2、感受秋天的美: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树叶宝宝,有的是红色的,有的变成了绿色,有的变成了紫色,还有的变成了黄色。真是漂亮极了,现在我们就来当小树叶活动一下吧!(教师朗诵儿歌:小树叶真美丽,飘到东来,飘到西,哗哗啦啦把歌唱,小朋友们喜欢你。)
三、欣赏讲解:
1、师:这些可爱的小树叶,她们不但长的漂亮,还有过硬的本领呢?能变很多好看好玩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教师依次出示范画,幼儿欣赏)
2、观赏讲解:(这些画美吗?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些画是怎么做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本领:《树叶粘贴画》。
四、幼儿动手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录音机放钢琴曲秋日思雨)
1、指导幼儿粘贴方法,在贴画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手的卫生,多余的树叶不乱扔,并做到画面干净、整洁。
2、对能力差的幼儿确定主题,完成任务。
3、提醒幼儿制作出自己喜欢的造型,并作出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造型,要团结协作不要争抢。
五、作品展示:
从主题、构图、色彩、创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好的作品得星鼓励。老师给拍照。
以上是关于幼儿园树叶贴画教案大全的相关内容分享,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感谢您的阅读!
树叶贴画教案设计精选篇2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树叶进行拼图、粘贴,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重、难点:
重点: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树叶进行拼图、粘贴,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难点:幼儿在创作贴画时能注意树叶大小、颜色、形状的搭配,画面的完整性强。
活动准备:
1.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室;在活动室中间的桌子上分类摆放各种制作材料。
2.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观察和实践活动中对树叶的颜色、形状和名称有所了解。
3.物质准备:压平后的树叶、花瓣以及树枝、树果等自然素材;胶棒、双面胶、勾线笔、油画棒、剪刀、白纸、篮筐;电脑、电视、秋天的摄影作品、“树叶贴画”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欣赏秋天的摄影作品。
1.讨论作品所表现的季节特征。
师:小朋友们,这些作品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觉得这是哪个季节?
(摄影作品是经过精心挑选、比较有代表性的,夺目的金黄色给予幼儿视觉上的冲击,也为幼儿提供了一次美的体验。)
师:秋天都有哪些特征?
(幼儿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秋天会刮风;有的说树叶会变黄、会掉在地上;有的说秋天很美、很漂亮。)
2.设置情境:对落叶进行情感体验。
师:秋天到了,风婆婆把小树叶和树妈妈分开了,但小树叶并不害怕,它们飘落到地上,有的为小昆虫过冬当棉被;有的和泥土作伴,给禾苗当养分;有的喜欢漂亮,想让小朋友给它化化妆。
二、认识各种树叶的形态特征并初步展开想象。
1.依次出示不同的树叶,请幼儿仔细观察树叶的颜色、形状等。
师:你见过这样的树叶吗?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呀?
(看到我手中的树叶,幼儿的小眼睛一下亮啦,思维也被触动了,珂珺小朋友忙抢着说,“老师,这种叶子我见过的,黄黄的、像扇子一样,是银杏树的叶子。”真棒,孩子不知不觉中已经习得了这方面的知识。)
2.为幼儿明确不同树叶的名称。
师:树叶和我们一样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哦,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依次介绍梧桐树叶、银杏树叶、枫树叶、杨树叶、柳树叶等,在日常生活随时随地巩固幼儿这方面的认知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展开联想,根据树叶原有的形状初步设计形象。
师:今天呀这些树叶朋友对自己的样子不是很满意,要请小朋友用笔给它们化化妆,你们愿意吗?你会怎么添画呢?
(这个环节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而且为下面幼儿的具体想象创作环节奠定了基础。孩子富于爱心,从帮助别人的角度出发,他们自然成了活动的主人,添画这一活动也变得有意义起来,幼儿的想象有了明确的方向性,如彭勃小朋友把枫叶当做小鱼的尾巴,然后想要添画小鱼的脑袋、身体等。)
三、欣赏“树叶贴画”范例,再次引导幼儿想象创作。
1.激发创作兴趣。
师:瞧,老师手上的“树叶贴画”美吗?你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呢?
(所有的范例作品都是出自同龄幼儿之手,代表了大班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特点。作品有“海底世界”、“小鸡扑蝶”、“龟兔赛跑”等,幼儿看到后欣喜万分,跃跃欲试。)
2.讨论具体制作方法。
师:这些作品是怎么完成的呀?
(通过讨论,让幼儿感知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树叶经过不同的组合、修剪、粘贴和适当添画后,可以变成不同的物体,我们还可以利用树枝、花瓣等辅助材料拓展创作的广度。)
3.师示范进行“贴画”,交代具体制作细节与要求。
师:老师想完成一幅“狐狸抓蝴蝶”的作品,黄色的银杏叶呀既像狐狸的脑袋,又像蝴蝶的翅膀,椭圆形的树叶可以变成狐狸的身体和尾巴哦!
(示范的过程是鲜活、灵动的,教师的语言描述是为了让幼儿能有意识的去选择制作材料,幼儿还能通过观察摸索一些拼图、粘贴、画面布局的技巧。)
四、幼儿自主创作。
1.确定选材方式。
指导幼儿以小组的形式有序、自主的选择所需制作材料。
(这种选材方式较开放,真正放手把任务交到了幼儿的手中,对幼儿的自主性要求很高。比起教师一股脑儿的为幼儿分发好材料,幼儿更享受自选的过程。)
2.幼儿利用手边的材料进行“树叶贴画”,师巡回指导。
(任务一下达,活动室马上热闹开了,同组的小朋友相互讨论个不停,心燕说要制作“海底世界”,甜甜说要拼出美丽的蝴蝶,晨叶一声不吭,认真的设计着自己的作品。此时,教师只是以合作者、参与者、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制作,为他们出谋划策。)
3.幼儿作品交流与展示。
(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创意作品、为作品取个名字,从中体会创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并引导幼儿进行彼此评价、相互欣赏,幼儿独具审美情趣,看到优秀的作品忍不住惊呼、拍起手来。)
4.活动结束,整理各种制作材料和幼儿的作品。
活动反思:
《树叶贴画》是一次生动有趣的艺术活动,对幼儿的动手、想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班幼儿经过中小班的过渡,剪剪、贴贴、拼拼、画画的技能得以发展,同时也积累了很多实践操作经验。因此,活动前我对孩子们的表现就十分有信心。
本次活动准备充分,首先,幼儿在观察、收集落叶的过程中,对树叶的形状、颜色等有了充分的感知。其次,丰富的材料为幼儿的发散性创作提供了物质基础。一开始,考虑到材料的纷杂,我打算随机为幼儿分组准备材料以节约时间,可如此一来,幼儿缺乏了一个在头脑中对树叶原有形象加工改造、按需求挑选材料的过程,所以最终我把幼儿吃“自助餐”的经验迁移到了活动中,效果较好,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有序的完成了任务。今后,我会继续沿用这种选材方式,进一步发展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好模仿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我们经常需要借助一些范作开展教学。“树叶贴画”的范作较典型,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咋一眼就能捕捉到。然而范作提供的只是一个表象,为了让幼儿把握制作细节,我示范贴画,引导其注意树叶颜色、大小、形状上的搭配。示范完成,孩子们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可真不赖。有的模仿能力强,智慧的“小乌龟”可爱极了,鹏悦的“小白兔”也惟妙惟肖;有的富有创新精神,允哲将树叶绕圈、重叠做成了一个温暖的鸟窝,里面还住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呢。最令人欣慰的是我发现孩子开始关注他人的需求、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东西了,梦雪主动把银杏树叶分了些给思圆。作品完成,孩子们互相欣赏起来,开心极啦。
在整个活动中,我仅以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引导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动手操作,从做中玩、玩中乐,注重幼儿情感的交流。总体来说,活动是成功的,但难免有不足之处,如“树干、树枝”等辅助材料的使用不够充分;个别幼儿能力有限,作品无鲜明形象特征;活动耗时稍长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仍会不断的钻研,从教材出发,从幼儿主体出发,以幼儿的发展作为衡量自己教学成果的标尺!
树叶贴画教案设计精选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枫叶、梧桐、银杏等各种常见的树叶。
2、能够根据收集到叶子的不同外形进行想象创作。
3、体验创作树叶贴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树叶若干、胶水、剪刀、白纸。
2、树叶贴画作品。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了解树叶的形状及颜色。
——组织幼儿讨论,观察叶子的形状及颜色。
——引导幼儿根据叶子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想象。
师:刚才我们的树叶宝宝被秋风吹到了许多地方,让小动物们给捡到了,现在这些树叶又飘呀飘的,飘到了幼儿园,飘到了我们小朋友的面前。请你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桌上的这些叶子,然后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叶子?它是什麽颜色?什麽形状的?它们像什么?
2、引导幼儿欣赏树叶画并激发幼儿创作树叶粘贴画的愿望。
师:我们有这麽多好看的树叶,可以用它们来干什麽呢?
师:这边有几个小朋友他们把树叶拼贴在一起,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树叶变成了什么?(出示几幅树叶粘贴画,引起幼儿兴趣)
师:金鱼的尾巴是什么叶子?(枫叶)
师:这个小朋友把枫叶当作金鱼的尾巴。
师:这幅画把什么叶子当作了蝴蝶的身体?(竹叶)
师:现在我们的桌上也有这么多叶子,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作一幅美丽的树叶贴画呢?
师:请你看一看你桌上的叶子像什么?你可以把它当作什么?
3、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树叶粘贴(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尽情创意)。
4、展示幼儿作品。
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的作品?
师:说一说你把什么叶子当作了什么?
树叶贴画教案设计精选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树叶进行拼贴作画,并能适当添画,丰富画面。
2、根据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表现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收集各种树叶,幼儿已认识许多不同形状的树叶。
2、浆糊或胶水、画纸、*笔、**颜料若干盘。
3、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教师拼贴树叶,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秋天到了,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树叶,这些树叶一样吗?
教师取两片树叶摆放在一起,拼成帆船的样子,提问:你们看像什么?(像帆船)。
(2)教师把两片树叶拼贴好后,用*笔添上旗子,在周围画上海水。海鸥,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3)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状的叶子,启发幼儿想象,还可以做成什么?
二、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告诉幼儿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有不同的图形,小朋友可以先选自己喜欢的树叶,再在纸上拼出图形,最后用浆糊粘贴固定。注意提醒幼儿浆糊不能太多,启发幼儿用*装饰画面。
三、幼儿*作,教师巡回指导。
带领幼儿打开用书,欣赏画面上的树叶拼贴画,了解作画方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选用合适的树叶拼贴画,了解作画方法,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选用合适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四、欣赏作品。
(1)共同欣赏全体幼儿的作品,对大胆想象、画面整洁的作品给予表扬。
在活动之前启发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树叶。
在活动的第二部分我还引导一部分孩子在树叶上涂颜料,再压印到纸上,拼出各种有趣的饿图形。
活动反思: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随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他们对大自然产生了好奇心。我班幼儿在动手能力、想象力等方面也有了较快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对动手*作也有较高兴趣。通过引导幼儿对树叶的摆弄,让幼儿动手动脑,发展幼儿主动探索的能力。在交流讨论中介绍自己的发现,这不仅提高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而且对思维、语言发展也很有益。本次活动中解决了重点: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用不同形状的树叶拼贴。并掌握了难点:学习树叶粘贴的方法。
树叶贴画教案设计精选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不同形状的树叶进行拼图、组合,并能表现出物体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学习正确的粘贴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引导幼儿认识并和家长收集各种不同的树的叶子。
2、物质准备:事先准备几副树叶拼贴画的作品。几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彩笔、画纸、糨糊。背景墙:“美丽的秋天”有枫树,大雁,向日葵等,麦田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树叶拼贴画,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副画,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幼儿欣赏)
这些画有个小秘密,它们是用什么制作成的?(树叶)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是的,这些画是用树叶拼贴而成的,所以叫做树叶拼贴画。
二、教师示范操作,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1、师:小朋友捡到了很多树叶,我们也来制作漂亮的树叶拼贴画好吗?看看这些树叶一样吗?(不一样)有什么形状的呢?
师:树叶形状有桃形、卵形、扇形、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每一片树叶和不同的树叶组合就会有不同的图形……
2、现在,老师要变一个魔术,看,把这两片树叶放在一起,你们看像什么?(像帆船、小伞等)这么漂亮的树叶拼的图画我们要拿出去展览给别的小朋友,小弟弟,小妹妹看一看,但是会掉下来,你有什么好办法?(幼儿回答:用胶水,用双面胶……)嗯,你们真聪明。我们拼好树叶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画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这样一幅漂亮的树叶拼贴画就好了。
3、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状的叶子,启发幼儿想像。
师: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那谁来告诉老师你想用树叶做成什么?
三、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
师:小朋友可以先选自己喜欢的树叶,再在纸上拼出图形,图形拼好后,再一片片在树叶后面抹上糨糊,贴在纸上,再用手轻轻压一压。最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和装饰,但不能太多,不要涂在树叶上,要突出树叶拼图的特点。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并选用合适的树叶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
2、师提醒小朋友使用浆糊时应注意保持桌子及衣服的清洁。
五、结束贴画,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
师:请完成的小朋友,把图画贴在背景墙上,互相看一看,你最喜欢小朋友拼的哪一幅图,你看出来他拼的是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好朋友。
幼儿已有经验:
1、引导幼儿认识树叶的形状并和家长收集各种不同的树的叶子。
(有桃形、卵形、扇形、柳叶形、枣核形、圆形、掌形等)
2、请家长帮助与幼儿共同拼贴树叶画。
树叶贴画教案设计精选篇6
设计思路:
秋天到了,在与幼儿出去散步时发现不少树叶都已经变黄,有的树叶已经飘落下来,洒落一地。我班幼儿对飘落下的树叶都十分感兴趣,之前也组织过幼儿一起去捡落叶回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装饰落叶。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落叶装饰后,发现幼儿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落叶装饰,因此设计了此次的树叶贴画学习活动,让幼儿感受落叶不同形式的组合美。
本次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通过欣赏一些树叶贴画,激发幼儿对于拼贴树叶的兴趣,同时启发幼儿的想象力。第二环节:介绍树叶贴画的方法,让幼儿发挥想象力与创造*,自己进行动手*作,感受落叶也可以变成美丽的图画。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树叶进行拼贴作画,并能适当添画,丰富画面。
2、体验创作过程中的乐趣和成功后的自豪。
活动准备:
1、课前带领幼儿收集各种树叶,幼儿已认识许多不同形状的树叶。
2、胶水、画纸、*笔、**颜料若干盘。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教师拼贴树叶——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秋天到了,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树叶,这些树叶一样吗?让你们看看老师怎样把这些树叶拼成美丽的画。
教师出示范画提问:你们看,这幅画上有什么?(长颈鹿)是用什么拼成的?(树叶)
2、教师示范把两片树叶拼贴好后,用*笔添上脖子,腿、犄角、眼睛和嘴巴,在周围画上鲜花,小鸟白云等。让幼儿了解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3、教师重新出示一些其他形状的叶子,启发幼儿想象,还可以做成什么?(幼儿自由表述,鼓励幼儿的充分发挥想象力)
小结:原来我们的小树叶好神奇,能变成好多东西。
二、介绍树叶拼贴画的方法——幼儿*作
1、先在画纸上涂上胶水,然后贴上小树叶,变成你们想变成的东西。完成后还可以画一些其他的东西,让画面变得更加美丽。
2、幼儿*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创作不一样的东西。
总结:哇,我们的小树叶真厉害啊,变成了各种东西,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做游戏吧!
树叶贴画教案设计精选篇7
活动目标:
1、能大胆地尝试用点、线、色块等来装饰树叶。
2、感受色彩的美,体验玩色活动的乐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音乐
2、涂好背景色的广玉兰树叶
3、展示用的草盘、红黄蓝绿水粉及棉签
活动过程:
一、树叶宝宝来了——激趣
教师用视图、声音把幼儿带入色彩的世界,引出树叶宝宝。
二、树叶宝宝穿彩衣——操作
1、第一次尝试
简单认识作画材料和工具,引导幼儿用棉签在小树也身上进行打扮:你会用什么方法打扮呢,赶紧去试试。
2、选几张小树叶集中看一看,引导发现幼儿的装饰方法:看看这几片树叶是怎么打扮的?
3、第二次操作:引导幼儿学学同伴的方法再次给树叶打扮。
三、树叶宝宝变花朵——展示
1、欣赏作品,感受美:树叶宝宝待在这里变成了什么?
2、重点引导幼儿看些作品,然后进行评价:你觉得哪片小树叶好看?哪里好看呢?
树叶贴画教案设计精选篇8
教学目的:
1、学生熟悉各种树叶的名字。
2、学生利用树叶组合出各种东西。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1、收集各种树叶。
2、教师制作几幅粘贴画。
3、各种粘贴用具:胶水、棉棒、小盘、8开白纸。
教学重点:学生有目的的粘贴出自己喜欢的画。
教学难点:学生具有创造性的粘贴出一定的图案。
一、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秋天到了,到处是金红的果子,翠锦斑斓的红、黄树叶。平时同学们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很少能看到这些美景。现在就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欣赏。
(出示课件)
2、(出示课件)同学们这些景色美吗?秋风、秋水、秋雨、秋阳、秋树……秋天的一切都就有撩人的美感。使不少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赞颂秋天。
3、同学们这麽美的景色我们除了用相机、画笔将它们留下,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将它留住吗?(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进行树叶粘贴画创作。
二、探讨新知
1、请同学们拿出收集到的树叶,谁来说说他们的形状、颜色?
2、每种叶子能粘出不同的物体,欣赏树叶粘贴画作品。(课件出示图片)
3、刚才的作品中都有什么物体?
4、你知道怎样制作吗?(先拼摆再修剪粘贴最后压片)
5、教师演示制作步骤。
三、创作启发
1、你想制作什么内容的粘贴画?
2、下面请同学们选几种好看的落叶粘贴成画。
3、学生创作:(学生听音乐)
(1)教师对学生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教师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
四、展示与评价
1、为你的作品起名字
2、互评
3、教师总结评价
(1)学生完成作品,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个别学生对作品讲解,说说作品的内容,其他学生指出它的优点与不足。
(2)教师启发学生给以分类点评,对有创新的作品进行鼓励。
(3)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鼓励。
(4)对画面整洁的学生进行鼓励。
(5)学生在评价作品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