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心得体会范文,关于钓鱼的心得文章(整理3篇 )
来源:网友
2022钓鱼心得体会范文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做事耐心、仔细的品质。
2、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小猫钓鱼》、电视机、展示仪
2、室内用垫子布置一个大池塘。
3、猫妈妈头饰一只。
活动过程:
一、钓鱼游戏。(为幼儿理解故事做铺垫)1、教师带上头饰,引导幼儿进入情境。(小猫最喜欢吃鱼了,今天猫妈妈就带小猫到池塘边学习自己钓鱼。)
二、让幼儿边看电视边听故事《小猫钓鱼》,并组织幼儿讨论。
1、提问:猫妈妈钓到鱼了吗?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呢?
2、小猫一开始钓到鱼了吗?为什么?
3、为什么后来钓到鱼了呢?
4、小朋友们说说怎样才能钓到鱼?
5、教师小结:只要一心一意,认真仔细、耐心地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好。
三、组织幼儿继续玩钓鱼的游戏。
四、延伸活动
1、在日常教育中继续教育幼儿做事要有耐心。
活动反思
活动与生活相互融会贯通,孩子不但对意思简明易懂,也明白了在生活中该如何做,不过还得有家长平时在生活中多引导、教育,否则孩子在实际行动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做到。
2022钓鱼心得体会范文篇2
那是发生在五一的一件事。我与母亲和她的同学一起去威海钓鱼。
我们上了船,穿上救生衣,坐稳后,船便开动了。
船老大是威海本地人,嘴里叼着一根烟,跪蹲船头,默默地注视着平静的海面,衣袖未遮住的地方,露出黑黝黝的肌肤。
过了一会儿,他的烟吸完了,我本以为他会将烟头扔入海中,但他站了起身,径直向驾驶舱走去,他的助手在里面掌舵,他将烟拧灭在烟灰缸里。
这里的水说不上十分清澈,但却不见大都市港口的漫山遍野的垃圾,令人舒心不少。
极目远眺,不少岛屿耸立于海面之上,难见几处土黄之秃色。却不禁惊讶于那似长蛇般盘绕于山岛之上的绿树了。
不过多长时间,船停再一个海湾之中,待船停稳后,我们便开始钓鱼了。
不时微风掠过平静的海面,激起一片片水涟。
周围一片寂静,静得让人心里发毛。就在此时,一句不知谁嚷的话"我钓上来了!"首先打破了宁静。于是又是一串的"我也钓上来了。"陆陆续续地打破了这片宁静。
船老大也是个热心肠。我们钓上来了不少"黑鱼",听他说这种鱼蛰人,能麻醉,他便帮我们把鱼从钩上取下。
又过许时,别人似乎都有不少收获,只有我这里,却是一无所获。我便想了个以逸待劳的方法_把鱼线系在身旁的栏杆上,用一只手把着线,倚在栏杆上闭目养神。
我们一直钓到中午,方才收锚返航。船缓缓的开着,满载而归的我们在一路上,留下了一阵淡淡的笑。
2022钓鱼心得体会范文篇3
1、学习根据物体大小进行配对和分类。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活动的快乐。
:
小河背景图一张,大小不同的3只猫、3根钓鱼竿、3条鱼、两个锅、两个盘子。大小不同的两条鱼人手一份,篮筐两个。大小不同的兔子和长颈鹿人手一个,自制房子操作纸一张,大展板一块。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师:今天的天气真好,小动物们要出去玩了(出示大猫和小猫图片),它们是谁啊?(引导幼儿向猫咪问好)
二、情景导入,学习按大小不同对应摆放物体。
1、提问:小朋友猜一猜哪个是猫哥哥?哪个是猫弟弟?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出示两根大小不同的钓鱼竿)师:猫兄弟来到了河边,它们玩累了,肚子饿了,想要钓鱼吃,这里有几根钓鱼竿?它们是什么样的?(一根大、一根小)猫哥哥用哪根?猫弟弟用哪根?(将钓鱼竿按大小分别放在猫兄弟的手中)
3、(出示两条大小不同的小鱼)河里游来了2条小鱼,谁钓大鱼?谁钓小鱼?(请幼儿对应摆放)
4、(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锅)鱼儿钓上来了,猫哥哥和猫弟弟要把鱼儿煮一煮,看看这里有两个怎么样的锅?大鱼放在哪个锅?小鱼放在哪个锅?(请幼儿对应摆放)
5、(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盘子)鱼儿煮好了,大鱼放在哪个盘子?小鱼放在哪个盘子?(请幼儿对应摆放)
三、幼儿分类摆放,喂猫兄弟吃鱼
1、请幼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大小鱼,说一说哪条是大鱼,哪条是小鱼。
2、每个幼儿将鱼分别放入贴有大猫和小猫的相应箩筐内,为猫兄弟吃鱼。
四、幼儿操作练习,初步学习分类摆放大小物品。
指导幼儿完成“送小动物回家”的练习,学习区分大小。
五、延伸活动,初步认识并尝试区分大中小的物品。
教师出示“猫二哥”,尝试区分大中小三种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