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日记好作文推荐,钓鱼的日记怎么写500字(整理3篇 )
来源:网络
精选钓鱼的日记通用篇1
钓饵宜荤不宜素
鱼儿经过一冬的消耗,需要补充自身的蛋白质。
所以,钓饵要尽量不使用素饵,应选用营养丰富的线虫(红虫)、红蚯蚓等动物饵料。
因早春气温低,鱼儿食欲差,对鱼饵味道比较挑剔。
线虫、红蚯蚓穿上钩后,具有动感,能起到刺激和逗鱼上钩的作用。
钓位宜浅不宜深
立春以后,气温开始逐渐回升,鱼儿也开始了一年新的生活。
“春钓滩”是众多钓手的共识。
原因很简单,水草要先从浅滩长出,鱼儿游到浅滩才有食源;浅滩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上升快,这时的鱼儿必奔浅滩觅食。
在通常情况下,早春除早、晚的深水外,其余时间应钓浅水部位。
这种“钓浅不钓深”的钓法,是根据这个时段的气温变化和鱼儿的活动规律来决定的。
水域宜小不宜大
早春,钓小水面要优于大水面,因小水面窝风,水体不受什么风吹浪打的影响,在阳光照射下,易于聚热,水温上升快,鱼儿会更活跃;小水面一般水质肥沃,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肥水水温高于瘦水;小水面鱼的密度相应大一些,从多鱼儿的游动,既容易使水质变浑,增加水色的隐蔽性,又能使鱼儿进入兴奋状态,刺激鱼儿咬钩,提高上钩率。
打过窝后,若是早春时节,鲫鱼得半小时后方能慢慢聚集到钓位上。
到了仲春和暮春时,只要10分钟便会快速地将鱼引来,故有早春“食等鱼”和暮春“鱼找食”之说。
找好钓点后,就要先撒诱饵将鱼引来。
为使诱饵集中,尽可能用撒窝器把碎米轻撒在钓位上,做好记号。
有时候钓点上水草很厚不容易下钩,但又可以看到有鱼儿活动,可将草挑开一点,洞口有小碗大即可。
自然形成的间隙叫天然窝子,不要刻意去改变,往往近岸钓起的大鲫鱼正是从这不起眼的草缝里钓起的。
为提高上钩率,可多做几个窝子,诱饵一次不要撒的过多,过多让鱼吃饱了,反而不会积极地咬钩,也就失去了诱鱼的目的。
早春水还较凉,鲫鱼刚度过寒冷的冬天,还需大量补充蛋白质。
素饵在早春的垂钓效果还不很理想。
而使用细如火柴梗的红蚯蚓和鲜红的红虫更能投鲫鱼所好。
下钩之前选择合适的钓位尤其重要,钓位选择好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鲫鱼有集群活动的特点,喜欢在草丛、芦苇、蒲草、木桩、乱石中游弋觅食,所以尽可能选在这些地方做钓位。
诱饵使用碎白米加点白酒或香蕉香精浸一下闷几天,使其香味被碎米吸收,诱鲫上窝很快。
因为米碎,它一时半时很难被鱼吃完,加之再适当补窝,更能留住鱼群。
春钓的技巧
钓具:软竿、细线、鱼钩小。
春钓宜用手竿,竿宜软3.6-4.5米长为好。
浅水:春天,垂钓必须选择在浅水区、岸边、滩头、水草处才能钓到鱼。
活水:带来食物和新鲜氧气,鱼爱在活水区,钓点应选择在流动的活水边、进水口的两旁、水草处施钓。
草洞:鱼儿常在水草底下栖息、寻食、钓点选择草洞、草边,定能有较好的收获。
南风:春日刚刚开暖,东风、东南风、西南风都好钓鱼,西风、西北风不宜钓,春钓应选择南风有阳光的天气,或久晴初下雨,又刮一二级南风时,正是春天钓鱼的大好时光。
荤饵:鱼儿经过漫长冬休静卧之后,阳光的照射下,气温回升,腹中空虚,急需填补饥肠,鱼类所需的素食,大大还没有生长出来,所以,一般杂食性鱼类,都靠寻觅荤食为主。
春钓的特点及对策
早春,乍暖还寒。
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冰层由于刚刚溶化或溶化不久,水温大都在15℃以下,在冰下度过了一冬的鱼儿结束了冬眠,重新接触到大自然的新鲜气息。
但这时的鱼儿因为冬眠和长期与外界隔离,对垂钓来说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一是身体发硬,行动缓慢,不够活跃。
这是鱼儿越冬后的最基本的特征。
鱼儿不仅游速慢,吃饵缓,而且挣脱力也弱。
二是胆小。
春季的鱼是在深水区安静地渡过了漫长的冬季之后回归大自然的,因而特别习惯于安静,惧怕外界的惊扰。
不论是响动还是影子,稍有惊吓,都会促使鱼儿逃窜。
三是胃口小,开口也小。
鱼体较为死板,虽然肚子很饿,却体力不支,表现在咬钩上就是非常轻微,有风浪的时候很难找到咬钩的`感觉。
四是喜荤不喜素。
鱼儿在5℃以下时很少进食,即使吃食在冰下能找到的食物也仅少量的微生物和泥中的虾虫而已,见不到草籽等粮食性食物。
时间一长便养成了食荤的习惯。
此外,由于冷暖空气的对流,春天的风不仅多而且大,五六级风的天气也经常出现。
春风既吹绿了大地,也给垂钓增添了麻烦。
那么,如何才能在春钓中出奇制胜呢,具体应把握以下几点:
1、选准对象鱼。
相对来说,早春吃饵比较活跃的有鲫鱼、翘嘴白、白条、小麦穗等,鲶鱼、鲤鱼次之。
因此春钓应以鲫鱼为主,鲤鱼、草鱼等顺便钓之。
如用大钩粗线专钓鲤鱼或者鲢鳙之类,则难有收获。
2、钓顺风、钓南风。
夏钓以钓顶风为佳,但春天因为风大且少有水生物,中既不缺氧也没有足以吸引鱼的食物,因而应选择避风的堤岸下、转弯处,尽可能顺风占位,有利于抛竿,也可减少风大所带来的操作不便。
刮南向风时一般会使水温升高,能促进鱼儿活动,故春日垂钓,无风或南风有阳光的天气最好。
3、钓向阳、钓草。
乍暖还寒季节,浅水比深水升温快。
鱼类虽属变温动物,但对水温的变化仍很敏感,所以多栖息和觅食于向阳的一侧。
垂钓向阳,既无人影而又阳光充足,鱼儿在这里没有惊吓又感温暖,有利于觅食。
为了索饵繁殖,淡水鱼类都有恋草的习性,尤其是鲫鱼。
春暖花开的四五月份,在温度、水深等自然环境适宜的情况下,水草之中就成了它们生活繁殖的场所,在贴近水草的地方垂钓自然应当成为首选钓点。
钓谚云:“钓鱼不钓草,等于瞎胡跑”就是这个意思。
4、小钩细线。
“春钓无巧,线细钩小”。
春钓应选用小号袖型和园口型钓钩,如伊势尼3-5号,万能袖3-4号。
钩条在同类型钩中尽可能选择细一些的,韧性要大,富有弹性。
鱼线宜细,主线0.8—1.5号,脑线以0.3——0.6号为佳。
这是由春季低温状态中鲫鱼活动量小、鱼嘴张口小、行为呆滞、摄食动作轻微等特点决定的。
细线配小钩,其灵敏度远优于粗线大钩。
柔软细小的钩线不易引起鱼的警觉,又有助于鱼的吞食,自然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
5、用荤饵小饵。
一般杂食性鱼类经过漫长冬眠静卧之后,腹中空虚,急需进食补充营养,但对素饵却不感兴趣,以觅食荤饵为主。
红虫是春钓的首选饵料,它本身就来自水底,鱼儿在水中经常能吃到它,慢慢地养成了一种口癖。
单个或几个红虫一束挂钩,对鱼的诱惑力最大,唯感不足的是上钩困难。
蚯蚓为饵时不能象夏季那样用整条蚯蚓挂钩,应针对鱼张口小的特点将蚯蚓剪成1cm左右的小段穿钩,钩尖外露。
否则鱼吃到蚯蚓吃不到钩,信号明显也提不上鱼来。
6、小漂小坠钓灵敏。
使用浮漂以1号小漂最为理想,要求轻、灵、流线型,七星漂效果也不错。
7、提竿以钓第一信号为宜。
第一信号是指鱼把钩吸到嘴里还没等吐出来的一瞬间,表现在浮漂上是轻微地上升后向下有力地一顿,仿佛浮漂突然掉下去一样,尺距在半目左右。
由于鲫鱼吃食的习惯一般是先触后入口,然后向上游动,因此浮漂轻托一定幅度(1目左右)的时候也是提竿的较好时机。
如不及时提竿,抓不住第一信号鱼儿稍感不适很可能吐钩而去,影响钓获率。
浮漂轻微地较慢地上下抖动不是鱼咬钩的信号,不宜提竿。
当然,出现送漂、领漂、闷漂等也应及时提竿。
因时选钓窝
春钓,特别是初春钓,浅滩水温在早晚偏低,鱼难以适应水温,不宜选钓窝。
只有当出现适宜水温时,才有利于选钓窝。
因此,春钓时间是以“钓中间,不钓两头”为宜。
精选钓鱼的日记通用篇2
《钓鱼的启示》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专题是“生活中的启示”。本文是由"钓鱼"和"启示"两部分组成的。主要讲述了作者34年前的一天晚上和父亲去钓鱼,好不容易钓到一条大鲈鱼,此时正是离捕捞鲈鱼开放时间仅差两个小时,父亲竟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启示----那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五年级的学生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是本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仍有难度。特别是启示部分爸爸告诫的话,学生受年龄、经历的局限,领会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交接、沮丧、诱惑、告诫、实践”等词语。
2、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父亲对“我”的教导,作者受到启示部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名言警句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本文的特点,我选择教法如下:1、以读为主,读思结合法。在教学钓鱼和放鱼的部分,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从而体会人物心理。2、小组合作交流法。在教学“启示”部分,由于是本课的难点,我采用小组交流、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合作,学会解决问题。
下面我说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这节课应以培养学生发现美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通过课件的适当穿插,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主动。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我的教学设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美妙的画面往往叫人赏心悦目。欣赏美、品味美将能净化人的灵魂。”此时出示月夜图,学生欣赏着皎洁、清柔似水的月夜图。同时提出:“在这样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会有一个怎样美丽的故事发生?”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在此我设计的默读环节,是因为默读是小学高年级培养学生快速读书的一种方法。在此让学生得到练习。并让学生找出有关描写月夜的片段,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然后提问:“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下,作者的心情也很美,是为什么呢?”学生能够说出“因为作者钓到了一条大鲈鱼。”我紧接着问“作者是怎样钓到的鱼?”要求学生找出描写作者钓到鱼的句子:“过了好长时间……”让学生读出钓到鱼是很不容易的。这样为后面作者舍不得放掉鱼做铺垫。
3、接着我再次引出:“作者这么费力钓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鱼?”要求学生找出描写作者钓到的鲈鱼的句子:“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地翕动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作者此时的心情。
在这一部分朗读时,同样一个句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朗读起来也就不一样。只要把自己感悟到的读出来,老师就及时给予肯定。学生把欣赏文字美,想象画面美,甚至字里行间的意境美都通过感情朗读给展现了出来。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是理解父亲说的话,父亲的话中蕴含着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内在美。如何让学生去理解发现这种最崇高的美呢?”教师必须把学生自学、自悟,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会发现。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自由读4――9自然段。
课文中有大量细致入微的心理活动描写,我引导学生体会父亲、儿子说的话的语气,感知人物心理活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在学生入情入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读读、议议、想想。这样学生就更深入课文内容了。小组再讨论:如果你就是这位父亲,在此情况下你怎样劝这个孩子放弃这条鱼?学生各抒己见,会找到更多、更充分的理由来说服儿子。从而深刻地体会出父亲此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是对儿子的关爱,另一方面又要态度坚定地严格要求儿子,在道德是非面前必须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学生再读这段时,把“儿子”内心感受淋漓尽致地给表现了出来。从而体会到父亲的言行是多么的高尚多么的美丽。
通过组织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从小应该不贪便宜、诚实守纪、有道德。
在学生还沉醉在感悟父亲的行为美,感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美的时候,引入“正是父亲的严格教导,为作者了一个美丽的人生。34年后作者事业有成,那是因为他的人生旅途中遇到过很多的“诱惑”,但是回想起父亲的话他学会了放弃。”(学生讨论:“诱惑”可能指什么?)我启发学生:“在生活中,你们很可能遇到过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和作者34年前的选择一样吗?”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这样,将教书与育人,读书与做人,读文与明理,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读进去再走出来,启迪学生的人生。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出示孟德斯鸠的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老师和学生一起注视着,默念着这句话。我相信道德美的丰碑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筑起。
《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让我们的学生领略到美的故事,走进文中人物美的人生,感悟道德实践之美,做一个带给祖国,带给他人美的人;
1、摘录文中优美词句。
2、将文中某句话改写成自己的一句格言警句。
3、搜集有关道德的名人名言。
13.钓鱼的启示
钓鱼启示
大、美(得意)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
爸爸要我放鱼(急切)与非的问题,实践
再三肯求(委屈、难受)起来却很难。
放鱼(依依不舍)
精选钓鱼的日记通用篇3
二月三日,我与爷爷奶奶一起去公园钓鱼。
一路上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了莲湖公园。公园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常。不远处腊梅花开了,那一朵朵花儿像一颗颗的黄色小星星挂在枝头上,随风摇摆,和着春风跳着优美的华尔兹。
到了钓鱼的地方,我迫不及待的跑了过去,老板已经事先在两个大池子放养了好多金鱼,池子边围了几个小朋友正在体验垂钓的乐趣。很快,我拿了鱼竿,配了鱼食,坐到了池子旁边。
我将鱼食挂在鱼钩上,将线甩了进去,很快,鱼儿们就游了过来争先恐后的来吃食。这时,有一条鱼上钩了,我把鱼竿一提,一条小鱼挣扎着从水面出来了,我小心翼翼的将鱼钩从鱼嘴里拿出来,避免将鱼嘴挂烂。然后赶紧把它放进了装满了水的盆子里。
接着,我又装了鱼食,甩线,哈!又有鱼上钩了!
一甩,一提,已经成了我的标准动作了,一会的功夫,我已经钓上来十几条小鱼了,身边装鱼的水盆也由一个变成了两个。
这时,来钓鱼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许多孩子都穿上了小围裙,戴上了套袖,那样子还真像一个个小渔夫呢。
当我又钓上一条鱼时,我听见旁边的阿姨小声的对自己的孩子说:“宝宝,你看姐姐又钓上来一条!”听到夸奖,我心里面美滋滋地!
已经快五点了,奶奶催我回家了,但我还意犹未尽呢!
于是,我挑了一条小黑鱼,一条金银相间的小鱼,开心地回家了。
晚上,爷爷把他们放进了鱼缸里,很快新来的小鱼们就和大鱼们一起在鱼缸里畅快的游来游去了,看着它们,我真想也变成是一条小鱼,在水里快活玩耍嬉戏……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