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玲珑塔》教案(精选5篇)
来源:网络
大班语言《玲珑塔》教案篇1
目标:
1.了解玲珑塔的作用以及结构(08年奥运会在奥林匹克中心建的电视转播塔)
2.学习内缩和外扩结构.四角支撑结构的运用
4..培养小朋友的合作意识(如果不合作的话可以减少球体的搭建)
5.培养小朋友的奥林匹克精神
搭建步骤:
1.七个球体
2.底座
底座
3.球体的安装
整体的搭建
4.完成搭建
大班语言《玲珑塔》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内容
2.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1.玲珑塔的故事书
2.彩色卡片
3.课堂教具
教学过程
1.引入:老师出示玲珑塔的故事书,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并介绍故事的背景。
2.阅读:老师逐句朗读故事,并与学生一起回答问题,确保学生理解了故事的内容。
3.表达:老师出示彩色卡片,让学生描述卡片上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4.练习:老师让学生分组,模仿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并展示给全班。
5.总结:老师再次朗读故事,让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内容。
课堂作业
请学生在家中朗读《玲珑塔》故事,并描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
大班语言《玲珑塔》教案篇3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理解故事《玲珑塔》的情节;
–认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教学准备
–《玲珑塔》故事书
–玲珑塔模型
–画纸和颜料
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出示玲珑塔模型,让学生们猜测这是什么。引入故事《玲珑塔》的主题。
2.故事讲述
老师讲述故事《玲珑塔》的情节,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并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故事中出现的事件和情节。
3.绘画活动
学生们用画纸和颜料绘制他们心中理想中的玲珑塔。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故事《玲珑塔》的情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希望这份大班语言《玲珑塔》教案能够帮助您的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这个古老的传统游戏,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我们相信,通过这些有趣的活动和练习,您的学生们将会对这个游戏充满兴趣,并在学习中获得乐趣。祝您和您的学生们玩得愉快!
大班语言《玲珑塔》教案篇4
课程主题:玲珑塔
课程目标:
1学习玲珑塔的建筑结构和特点(建筑的抗风能力)
2学习塔形结构,学习了解避雷针对于高层建筑的作用
3动手能力一一车厢和轮子的安装
4想象力一一创意搭建玲珑塔的塔身和底座
5解决问题能力一一如何保存玲珑塔的平衡
6培养儿童交流合作的能力及现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乐高课是以乐高教具为载体,针对3一13周岁的儿童科技,动手,创新,让孩子们学习知识,动手动脑,提高专注力,自信心,抗挫能力,耐心拓展思维,培养习惯等~
我们是来自【乐高能力思维培养中心】的老师,我们中心比较注重儿童个性化发展,从照片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的作品是不同的,每个孩子听老师讲课时都是全神贯注的,非常认真的,乐高课因为有趣会吸引孩子们的专注力,经常上课的孩子们专注力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老师是不会帮助孩子搭建任何一块积木的,全程都在动手,动手的过程也是儿童在动脑的过程,经常动手会让儿童的智力比同龄的孩子更卓越,乐高课更注重培养孩子的解决问题能力,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老师不会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会引导他们解决问题,首先面对问题−再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孩子们的思维是跳跃的,老师采用的是引导式的教育模式,当儿童从第一步跳到第三步时,老师会将将儿童的思路进行整合,做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未来学习数理化,理性的学课有很好的帮助,我们还会增加儿童的认知,我们不是死记硬背的,而是通过一次次的探索,让孩子自己得出答案。
大班语言《玲珑塔》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让幼儿学会观察、发现、表达。
2.让幼儿学会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让幼儿学会通过观察和想象创造自己的故事。
教学准备
1.《玲珑塔》绘本。
2.玩具积木。
教学过程
Step1:导入新知
1.教师播放玩具积木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视频中的积木,让幼儿学会观察。
2.教师问幼儿:你觉得这些积木可以组成什么样的东西?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Step2:讲解故事
1.教师向幼儿讲解《玲珑塔》的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中的插图,让幼儿学会发现。
Step3:创作故事
1.教师让幼儿使用玩具积木创造自己的故事。
2.教师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故事。
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学会了观察、发现、表达,并且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