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小雪花》教案(精选4篇)

来源:网络

大班语言小雪花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让幼儿熟练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学习。

2、学习即兴打节奏。

3、会听信号有节奏的飞舞,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敏捷感。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小雪花头饰每人一个,桌面玩具小雪花插塑若干,玩具筐、长方形卡谱各四个。塑料大圈8个。

活动过程

幼儿带小雪花头饰版扮小雪花听音乐飞进教室成圆圈站好。

1、玩游戏——下雪了

以教师击鼓为信号,小雪花在场地飞舞,听鼓声的节奏,鼓声快——快飞,鼓声慢——慢飞,声音轻,鼓声停,幼儿飞到座位上。

2、集体复习已认知的节奏

3、幼儿创编节奏

幼儿分为四小组,在长方形卡谱中,幼儿随便放入雪花片,每格中最多不超过2片雪花,以小组即兴说节奏或拍打节奏,形成四个声部节奏,教师巡回抽查各组,同时不断鼓励小组创编不同的节奏。

4、练习合奏

听小雪花音乐,幼儿先分组拍节奏,在熟练的基础上看图谱合奏,形成四声部拍打节奏。

5、游戏——雪花找家

场地摆好8个塑料圈,幼儿分组玩游戏小雪花听音乐飞舞,音乐停下来,小雪花飞到塑料圈找自己的家。

规则:塑料圈内最多有两片小雪花,小雪花到室外找家,游戏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进入大班第一学期后,在音乐活动中,我发现幼儿整齐单一的节奏掌握的基本不错,在教多声部时,由于节奏的枯燥和易跟风,幼儿难以学习,因此设计了本节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利用各种感官学习节奏,激发其注意力和敏感力。在活动中孩子们始终扮演小雪花身份在游戏中、操作中学节奏、说节奏、拍节奏,以小组的形式,以自主投放雪花片形成新节奏,体验主体意识,有自主创编节奏的成就感。充分体现《纲要》中的教师的主导性和幼儿的主体性,分组创编节奏使孩子们有了集体主义思想和荣誉感,在即兴拍节奏中注意力特别集中。而游戏小雪花找家,让幼儿扮演雪花形成新节奏,更是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念,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当然学习节奏不是一招一时,需要教师持之以恒,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孩子,才能达到爱学、乐学、会学节奏。

大班语言小雪花教案篇2

目标:

1、感知一片雪花和一层雪花的概念和美感。

2、通过观察,联想平时生活,能自主创想出不同样式的雪花。

重点:

感知一片雪花和一层雪花给视觉带来的不同美感。

难点:

在描绘雪花的过程中,体会雪花的美丽。

材料准备:

物质准备:

修正液、白色毛线、水粉、棉花、棉签、油漆笔、白粉笔。

经验准备:

幼儿有观察过雪花。

具体过程:

一、导入

观看ppt(黑)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了这幅画想到了什么?

生:黑纸,黑夜······

师:对了,这里的黑色啊,其实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你们说,在这漆黑的夜晚,会发生些什么事呢?让我们看一下吧!

师点击PPT,出现许许多多白点,摇曳而下。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白点点是什么呢?

生:雨滴,烟花,雪花······

师:对了,就是一片片的小雪花,今天啊,就带小朋友们一起创作一幅美丽的雪景,好不好?

生:好!

二、场景讨论

1、讨论场景一,幼儿自由讲述雪花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出雪花的颜色、形状等)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雪花吗?观察过雪花吗?你见到的雪花是什么样子?

生:一片片的,雪白的,像小花瓣······

2、出示各种雪花图,让幼儿观察发现雪花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但是都是六角形的。

师:刚刚小朋友们说了许许多多雪花的印象,老师,也带来了许多雪花的样子,你们来看看吧!形状一样吗?有没有共同点呢?

生:形状不一样,有的上面有尖尖角,有的上面的小圆点点······都是六瓣的。

3、幼儿操作一:用现有材料表现雪花。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许多多的材料,你们能不能自己用这些材料表现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小雪花呢?

生:能!(开始操作)

(操作中,是否还要孩子们观察准备的材料呢?)

4、观看场景二。打开PPT。

雪越下越大,沙沙沙沙,把什么变白了呢?

师:你们知道吗?这个时候啊,小雪花啊越下越大了,沙沙沙往下落,越落越多,你们看看,把什么变白了呀?

生:屋顶变白了。

师:除了把房子变白了,还会把什么变白呢?

生:小树,小花,河水,各种小动物······

5、幼儿操作二:添加背景,用现有材料表现出一层一层白雪。

6、欣赏幼儿作品,请幼儿评价

(具体的话你自己想吧)你喜欢雪花吗?为什么?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兴趣浓厚,选材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冬天的快乐,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知道冬天的特征以及雪花有六个花瓣,整合语言讲述、环境创设、交流互动、动作展现、识字活动、认识了有关雪的文字,并能用语言来表达,使整个活动形象生动、活泼有趣。在活动中,幼儿对油水分离的美术效果十分感兴趣,她们对颜料刷子刷刷刷后的美丽的冬天景色回味无穷。结合儿歌,运用多种方法撕撕、贴贴、涂涂的方法制作美丽的雪花。采取了分组的形式,每一组都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方法也不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能力的差异,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的积极性。不足的是一组涂色幼儿动作较快,好象完成了没事了,幼儿有些闲着,这时可以引导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相互欣赏自己的作品有些什么不同,让他们有一个交流的过程,通过这个活动,我会在以后的活动中会更加注意。

大班语言小雪花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小雪花的特点,理解歌词,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

2、学习用轻柔的声音和创编动作来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

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音阶歌》、《豆浆真好喝》、《玩具兵进行曲》、《小树叶》。

2、律动练习:《小猫叫、小狗叫、小鸡叫》、《手腕转动》、《这是小兵》《鞋匠舞》《头发、肩膀、膝盖、脚》。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冬天来了天气很冷的时候会怎么样呢?(下雪)你们看过下雪吗?雪花是什么样子的呢?(引导幼儿说)

2、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小雪花》,你们想听听歌曲里是怎么唱的吗?

3、教师演唱歌曲,幼儿倾听。

小朋友,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从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引导幼儿用歌曲的句子来回答)

4、除了刚才你们说的,还有听到了不一样的吗?那请小朋友再听老师唱一遍。

5、教师再次演唱歌曲。

6、幼儿跟随老师有感情地念歌词。教师领诵,幼儿回答。

7、启发幼儿像小雪花飘落一样用稍慢、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8、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9、集体演唱歌曲。

三、结束部分。

1、律动《鞋匠舞》。

2、小结活动下课。

大班语言小雪花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懂得小雪花散文中“比喻”手法的特殊作用,学习并理解“洁白”、“松软”等词汇.

2、通过欣赏散文小雪花,使幼儿对散文诗感兴趣,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3、根据小雪花散文原有的格式,引导幼儿学习适当的仿编。

活动准备:

课件、配乐散文诗磁带

活动过程:

1、出示:“小雪花”你们看到过小雪花吗?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的`它?老师把小雪花请到教室来了,你们想不想看?

(1)幼儿观看课件,完整欣赏散文诗。

(2)提问:诗里说了些什么?听了有什么感受?

2、再次欣赏散文诗、体验作品

(1)欣赏第一自然段,问:小雪花是怎样落下来的?

(2)欣赏第二自然段,问:雪花分别落在哪些地方?那里会有什么变化?

理解词汇:雪花像“美丽的白纱”、“闪光的银瓦”、“松软的棉絮”?

(3)欣赏第三自然段,问:“为什么能让空气更加清新?

3、集体朗诵散文诗。

4、迁移作品

(1)提问:你看到小雪花还会落到哪里?那里会有什么变化?

(2)幼儿回答发表自己见解。

(3)请幼儿自己说说:如果你是小雪花,你想落在哪?

5、幼儿创编师:你们喜欢小雪花吗?请你们像诗中说的那样也说一句话好吗?

幼儿练习仿编,教师引导。

6、“你们想和小雪花一起跳舞吗?那我们一边唱歌,一边来和小雪花做跳舞,好吗?”

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觉得大班《小雪花》教案合集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我们非常希望您能够将其分享给更多的人。最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