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封神第一部》观后感范文(精选8篇)

来源:收集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1

看到电影结尾那么多人员,不难想象这部属实属于奇幻之作。总体创作上还是很给力的。特效什么的超过五毛。剧中演员除了老戏骨等不脸盲,众小生很让人脸盲。陈坤演的元始天尊很赞,演活了。黄渤大卖点费翔演技可以。新的狐妖也不错。李雪健挺让人难受的说话。感觉有点出戏。

其中蕴含的思想如题所示,懂得都懂。

我对封神系列,孙悟空系列都无抵抗力。所以看起来还是挺爽。尤其是仙人飞舞等看起来恨死花钱,没有很假的感觉,符合我心目中的玄乎世界。每一帧都很丝滑,不像之前的特效什么的,尬的抠脚,诛仙一类,让人真的无语。

另外,姜子牙确实可能是最平常的那一类,不是出类拔萃,但是那个为苍生的心,那种胸怀。所以他成为了封神榜的最佳人选。

同样姬发亦是如此,其心光明,所以他能成为天下共主。

另外纣王和妲己的感情也是很真挚,整个故事脱离不了因果。西伯侯救雷震子,雷震子救西伯侯。成汤封印九尾,纣王解封九尾。有始有终,因果轮回。

所以人现在的境遇以及以后的命运早已注定,便是因果。铸好因,结好果。铸坏因,结坏果。所以一切都是你应得的。运气不过也是因果长期运作的结果包括遇见烂人等等,皆是因果。

期待第二部,第一部打斗太少。故事设计还是用心了的,本子虽然老但是创作有新意。这部我给满分。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2

这部电影的开头是殷寿征战冀州平反苏护,从开场攻打冀州城的震撼,到忽悠苏护之子自尽,扇呼士兵攻城,不得不说,能成帝王之人,都是有两把刷子的,每一次pua质子的话何尝不是他自己在内心与父权君权斗争后领悟的道理。当他征伐完冀州,带着军功和战利品回来时,还是发现原来再多的讨好都换不来父亲的偏爱,这么多年的出生入死都不如大哥随便比划两下剑让父亲高兴。电影中将一个成为帝王的的隐忍、伪装刻画出来了。

以前的封神榜里,纣王因调戏女娲庙塑像,被女娲放妲己下山去祸害纣王的天下。

乌尔善这一版封神电影中,因为狐妖是危险的,所以被成汤祖先封印,只有成汤子孙的血液可以解除封印。狐妖阴差阳错被纣王的血液唤醒,附身在已经死去的苏妲己身上,死心塌地追随纣王。妲己看出来纣王的野心,为回报解封之恩,狐妖愿意帮他。

纣王对权力的渴望,他淡漠亲情,对霸占王位的父亲,对未来继位的兄弟,他借苏妲己妖力杀之。他淡漠爱情,他和姜王后不是没有感情,苏妲己反击她致死,他眼里有惋惜,但是更多的却是阳碍我前进的人死了就死了的转瞬即逝遗憾。给予这个角色丰富的情感,让人物角色更饱满。

电影中前期纣王还让人心存幻想,以为这是妲己自己的恶毒主意,那么后期在宗庙上,狐妖被比干逼出真身,纣王却迟迟不肯动手除掉,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妲己并没有那么工于心计,纣王也不是一味沉迷美色的昏君。纣王是心甘情愿与妲己合作,甚至于更多是他在利用妲己,妲己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自己想要的。

电影中的费翔饰演殷寿的作为最后一位人皇他演出了帝王的雄才大略,冷血无情,让角色有血有肉。电影刻画殷寿的残暴不仁并不是因妲己而带来,也不会因为妲己死了,殷寿就会变成圣主明君。想做天下共主的心,即使没有妲己,他也会这样。也是自古以来的光荣传统。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3

上周末就看了《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点映,实在是对这部电影有太多期待。整体感受是非常好的,炫酷震撼的试听效果、饱满的人物,对亲情人伦的赞颂,与“西岐三万里”的归乡主题,着实拍成了东方的“奥德赛”。其中,对这部电影的艺术特色和故事性是我最想聊的地方。

神话史诗的大银幕首献,挺成功

《封神演义》一直是个自带流量的故事。对于电影观众来说,大家太想看到这个故事被拍成电影了,但原著人物之多、故事的复杂性都让这个期待一直被搁置,偶有一些单个角色向的故事出现,但少有将整个故事一下搬上银幕的尝试,当然这一操作也有难度,毕竟很难把那个天马行空的神话世界彻底呈现在观众面前。直到乌尔善导演几乎用了十年的时间才把第一部呈现在观众眼前,拍摄和制作周期之长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148分钟看下来对观众来说其实挺不容易的,看完后个人认为《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四个要素上做到了极致:

-价值观取向的“正确”

讨论价值观确实有点“扫兴”,但毕竟故事是以前的故事,观众是现代的观众,不适合的价值取向必然会伤害到电影本身。商王殷寿和九尾狐这对CP,在电影中改编得十分丝滑,殷寿不再是一个昏淫无度的暴君,电影更多凸显其宏大的野心、欲望,被九尾狐附身的妲己刚好是理解他、帮助他的那个“女人”,两人互相利用、彼此成全,又“勾结”出一些感情,这和现代人不乐于仅仅沉溺情爱的取向有一致性。

除此之外,片方在启用演员上也颇为正确,“质子团”的荷尔蒙气息隔着屏幕都溢了出来,跳舞那一段更是震撼;商王殷寿的欲望、心机、残忍,被费翔演绎得淋漓尽致;李雪健饰演的西伯侯姬昌,有种老戏骨来撑场子的霸气感,将家国情怀与个体亲情的表达做到极致。

过往,《封神演义》在彼时的创作内核有一些“宿命论”的意味,是比较过度的客观主义,强调了一切皆为天意安排,这显然与我们此时强调个人价值、个体力量的时代不同。所以,《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就将个体的成长历程放在了第一位。姬发的成长变化这条主线,从信奉成汤人的天命到揭竿起义,故事上把人物弧光完整化了,呈现的价值观念也更现代(故事中的殷郊也是,只是结局不同)。即便是反派商王殷寿,在得知自己的朝代“寿数已尽”时,仍然试图“逆天改命”,从另一个角度把个体能动性放大了。

-人物的着重表达

相较于《封神演义》眼花缭乱的神魔登场,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148分钟中的人物表达没有一点是浪费的,登场角色和重点桥段都做到了很好的平衡。比较经典的桥段如:比干的“菜无心能活,人无心得死”在电影中并没有出现,仔细想也确实合理,比干的角色重点在于推进商王殷寿和九尾狐这对CP的关系更进一步,同时促进正面角色们的觉醒,至于比干的个人向故事快进也无妨,同时本片整体走的是“人化”的故事,并非神话的情节,所以这一“人化”处理也恰到好处。再比如姜王后的作用亦是如此(可怜我袁泉打酱油了),也省去了挖眼酷刑的桥段。还有姜子牙、哪吒、杨戬,大多数改编自《封神演义》的故事常常以此三人为主视点,而本片则把其改编成“搞笑天团”,也为一部商业大片增加了轻松诙谐的意味,同时也为接下来的几部作品埋下伏笔。

-沿袭原著的“奇”

这一点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效果实现。《封神演义》最好看之一便是奇思妙想的神怪造型,《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让我印象深刻的也是这一点。雷震子——生肉翅可飞,巨大的体型似能遮天,故事结尾带着西伯侯回到西岐,画面颇有一种报恩还乡之感。申公豹——鬼面黑袍,邪术加身,人物性格同样也和原著描述相似——“话说申公豹赶上子牙,打一开天珠来,正中子牙后心。子牙坐不住四不相,滚下鞍鞽。”这是他全书中唯一一次的成功战绩,逗x又鬼魅的形象影视化改编得很成功。当然,这种外化表达的成功离不开服化道的用心,大家可以在豆瓣里的电影花絮中找到团队对于道具场景制作的过程。

故事性——完整并满怀期待

《剧本》一书里提过,关于电影故事,最经典的原理依然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它可以看成是一部手把手教会人们如何解决讲故事难题的书。简言之,电影故事可以遵从其“三段论”的说法:开端、发展、结尾。这个看似及其简单的理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部电影是否能讲好故事的标准之一。细细地拆解,可以发现每个桥段、对白都可以用“开端、发展、结尾”来衡量,再对其进行细化,比较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是否在应该开端/发展/结尾的时候发生”。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做好了前两个。

在故事开始,商王殷寿带领质子团攻打“造反”的苏护家族,苏全忠被教唆自杀,商王殷寿执意将苏护家族团灭,凸显其残暴的同时,引出重要人物殷郊和姬发及质子团,也留下了九尾狐的故事线,完成定调和主角的介绍。之后庆功宴上,故事被上好了“定时锁”,即商王殷寿密谋为王触动天威,他要开始找到永生为王的办法(他的欲望),后面的故事都将由这一“定时锁”而展开。当欲望无法继续的时候便是大决战的时刻。之后商王殷寿与九尾狐合谋的一段,更像是一种表述,表示电影要继续进入到故事急转弯的中段。

发展部分,故事的视点主要落在了姬发身上,他的个人成长结合了故事的波折,从绝对相信商王,历经“为国牺牲家人”、“被生父打动”、“得知商王内心的真相”等诸多桥段后完成觉醒,同时巧合地遇到了“搞笑三人组”,完成正派联盟开始“组团”的任务。大的低潮也就是西伯侯被赶回西岐,他个人被欺辱,正派联盟看似无力回天的部分,从而为反击、结尾做铺垫。

最后的结尾也是影片相对没有那么完美的部分,即姬发觉醒,返回西歧与父王相见,此处就该是结尾,大家都知道下一部就是他们要揭竿起义建立正派联盟。最后申公豹和姬发团队的那场大战,较之前的故事部分就显得没那么紧凑。“魂穿石狮子”的创意反而显得申公豹技能点错了地方,这场大战的紧张程度松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姬发一定会逃出去)。但主创团队也是足够聪明,结尾的部分把商王殷寿“写死”,为其复活做足准备(也是彩蛋之一),同样以彩蛋的形式交代了闻太师、魔家四将、邓婵玉等角色即将登场,做了一些第二部电影开端要做的工作,吊足了观众胃口。除此之外,第二部的视点落在哪更是引人好奇,个人猜测仍以姬发为主,而朝歌这边则是商王殷寿(复活版)派闻太师出征西岐,到第三部再把视点打得更散,西岐连接昆仑众人剑指朝歌,实现一个神仙大乱斗的效果,期待值确实拉满了。

不论从任何维度上讲,《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可以说是国产电影里程碑式的国民神话史诗大片,即便积压了几年,仍能以绝对出色的视听效果和更现代化的故事取向冒头。希望这个片子的票房能高一些,这样我们也能更快看到后面两部作品。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4

封神第一部其实是神话思维。人物的欲望,行动,予取予求,都是基于神秘力量的挟持,助推和操控。因而,这故事里其实看不到多少“人”,大多是“偶”。

那腥风血雨,人头滚滚的情节,都不过是明亮幕布上的“皮影”。皮影后面才是让人类始终迷惑,惶恐,无法逃脱又不明所以的存在。它始终歌咏着最残酷,最纠结,最绚烂又最无情的故事。

只是,这样的故事在人间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它们在千年甚至万年里反复上演,用血与泪写满那永远写不完的史书。

因此,反而是那些清醒地认识到人类陷于被捉弄的境地,要在反思,追问和抗争中划破那皮影,望见那幕后真相的努力,才最见“人”的性格和生命的价值。

所谓“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理解就是,即便最后的结局是输掉所有,也绝不向神秘的力量屈服。人应该做一匹烈马,扯断缰绳,努力挣脱命运的钳制,哪怕最后失败了。这大概才是神话故事应有的精髓——即不把人、人性作为矛盾的对立面,亦不咏叹命运,而是把“神”,把神对人的诅咒作为斗争的对象。

人类不是神祇的信徒。人类是神创造出来的对手。膜拜不是神赋予人的使命,挑战才是!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5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是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的史诗巨作。影片以商王殷寿的暴虐统治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充满阴谋与斗争的古代朝代朝代的崩溃和重生。

影片中,商王殷寿与狐妖妲己勾结,残暴地统治着朝歌,引发了天谴的灾难。姜子牙作为昆仑仙人,带着封神榜下山,他的目标是寻找天下共主,以拯救苍生。在这个过程中,西伯侯之子姬发逐渐揭露了殷寿的真面目,并与众多势力一起反抗朝歌的暴政。

影片中的各方势力暗流涌动,风云变幻,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惊喜和紧张刺激。每个角色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复杂的心理,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宏大的画卷。尤其是姜子牙和姬发的角色,他们的成长和奋斗让人为之动容。

影片的特效和场景设计非常精美,将古代神话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给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享受。而音乐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电影中角色的情感起伏和内心的冲突。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不仅仅是一部娱乐大片,更是一部寓意深远的作品。影片通过展示殷商朝代的崩溃和重生,告诉观众权力的腐化和人性的复杂。同时,影片也传递了正义与邪恶、勇气与胆怯之间的斗争,以及团结与拯救的力量。

总之,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部视觉盛宴,更是一部思考人性和社会的作品。它让我思考了权力的本质和人性的复杂,同时也给了我勇气和希望。我期待着《封神》系列的续集,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精彩的故事和角色的成长。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6

《封神第一部》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电影以中国神话故事为背景,通过壮观的视觉效果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向观众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奇幻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有着各种神奇的生物和法术,这些场景和角色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代中国的神话世界中。

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姜子牙、雷震子、哪吒等角色都被塑造得栩栩如生,他们的情感和动机都非常明确。特别是姜子牙的角色,他的智慧和决断力让我印象深刻,成为影片中的一个亮点。

另外,影片的剧情非常紧凑,情节跌宕起伏,让观众一直紧张地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影片中也穿插了一些幽默元素,使得整部电影在紧张刺激的同时又不失轻松愉快的气氛。

总体来说,《封神第一部》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它以中国神话故事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奇幻的世界。观众在这个世界中感受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被电影中的各种神奇生物和法术所吸引。这部电影让观众完全沉浸在这个古代世界中的奇幻冒险,令人难以忘怀。

以上就是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相关内容介绍,以上内容都是适用的范文,希望能够解决你们的燃眉之急。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7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是一部扣人心弦、令人热血沸腾的电影。影片以商王殷寿与狐妖妲己的勾结为开端,展现了一个充满黑暗与阴谋的朝代。殷寿的暴虐无道引发了天谴,这让人们倍感压抑与绝望。

然而,就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时刻,昆仑仙人姜子牙携带着神秘的“封神榜”下山,他希望能够找到天下共主,以救苍生。姜子牙的出现给了人们一丝希望,也为整个故事注入了一股神秘的力量。

影片中,西伯侯之子姬发逐渐发现殷寿的本来面目,他看到了殷寿残暴的一面,决定反抗朝廷的统治。姬发的勇敢和正义感让人们为之振奋,他的出现为整个故事注入了一股革命的力量。

影片的剧情紧凑,扣人心弦。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紧张和悬念,让观众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同时,影片还融入了大量的动作戏,打斗场面精彩刺激,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与主人公一同战斗。

除了剧情和动作,影片的视效也非常出色。神秘的仙界和恢弘的朝歌城市都被还原得栩栩如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的世界中。特效的运用也非常到位,让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背后的神秘力量。

总的来说,《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动作片,更是一部充满正义与勇气的故事。影片通过展现殷寿的暴虐统治和姬发的反抗,让观众思考权力与正义的较量。同时,影片还散发出一股神秘的力量,让人们对仙界的存在充满了好奇。我相信,这部电影将会成为封神系列的经典之作,让人们对封神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封神第一部观后感篇8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非常值得突出的点,就是在电影的视听语言无论是从配乐的震撼,还是在镜头的运用,都较为优秀,在选择道具以及服装和妆容上面,能看出来非常用心,是在这方面花了不少心思的,当然所给我们观众呈现出来的效果也能看出来还是不错的。

再其次,我认为这部电影在人物性格,人物塑造上面也是较为突出的,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殷寿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且能使观众铭记于心,气愤不已,也足以看出他人物塑造的成功。还有一个个年轻小将们,赤胆忠心,的形象更是表明了中华华夏5000年的历史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一个个年轻有为的小将,一个个有志之士所换来的。在其次在演员的选择上面也较为严谨,从一个个年轻小将舞剑的过程中就能看出他们肌肉线条的完美,以及苏妲己演员的选择,无论是肤貌还是神态都极其相似,尽可能的还原了神话小说里的情节。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是有突出点的,但是从最重要的故事情节来说,还是较为平庸生硬,给观众也没带来多大的惊喜,有了上一步即将就能猜出下一步也缺乏了很多实质性的趣味。

总的来说,可能是我们把这部电影的期望抬的太高,导致出来的成品一直没有达到自己心里期望的高度。但不得不说,从电影本身能看出导演拍摄这部电影确实很用心!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