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的教务工作总结(精选2篇)

来源:网友

第一学期的教务工作总结篇1

一学期以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的领导组织下,积极实践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提高师资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开展学校的特色建设,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紧抓常规管理,深化课程改革

1、落实常规检查。以月检为制度的教学常规检查方式,由教研组长对教师备课、教学反思、上课、作业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进度等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做到检查一次,总结一次,反馈一次,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切实转变。

2、实行推门听课制。鉴于我校新教师较多的现象,有针对性的随堂听课,在听、研的过程中,力求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夯实校本教研。落实“周四教研日”“每听必评”制,并做好相关教研记录,本学期共开展了九节研讨课;发挥骨干教师先导作用,由颜婉青老师与李婷婷老师、陈惠心老师与许海滨老师、颜碧娇老师与颜小阳老师结为师徒对子,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促进新教师更快地适应教育教学生活,并在互助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加强校际教研联动。本学期继续借助“十一校教研协作联动”的集体研究作用,创新教研机制,加强教研互动,形成校际教研的多元模式。

5、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培训。组织教师参与各种讲座、观摩研讨活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促进专业成长,强化队伍建设

1、加强业务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讲座,参与业务培训。如:新教师业务培训会,习作教学专题讲座等。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及考试。

2、促进帮扶结对。鉴于本学期我校新分配、聘任的应届教师人数居多,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将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素质课、中老年教师传经课等,通过发挥骨干的示范引领作用,从而真正地落实“师徒结对”帮扶工作,促进教师快速成长。本学期,我校新教师素质课获得了教委办的肯定。

三、立足校本教研,提升办学品位

1、加强特色建设。开展周三快乐拓展日,全面开展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以“木偶实验”为校本课程,继续开展继承及推广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

2、落实书法教学。本学期我校一、二年级开展了写字课程,三至六年级则开设以毛笔为主的书法课程,并安排教师参与书法学习,提高全体师生书写水平。在镇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我校许海滨老师获得硬笔、粉笔一等奖,毛笔三等奖;李婷婷获得简笔画二等奖。许宏伟同学在“万祥杯”泉州市中小学生规范汉字软笔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四、下学期工作思路

1、严格教学的常规检查,重在过程地落实。

2、深入课堂听随堂课,完善各种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结合教委办第二届青年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开展相应研讨活动;继续加大骨干教师、未来名师的培养力度,并发挥相应示范、引领作用。

4、继续开展书法教学工作,促进汉字的规范化书写。

5、以抓毕业班和一年级的教学为重点,带动全校各班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一学期的教务工作总结篇2

本学期的教务工作中,我校认真学习教委办,在上级领导的关心与精心指导下,在学校各部门的共同配合下,教务工作把重点放在了“明确职责,完善制度,科学管理,热情服务”这十六个字上,以“规范教学管理,狠抓教学质量”为中心,经过教务处和各教研组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交办的各项任务,保证了学校各项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教学质量获得稳步提高与发展,现将本期的教务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规范常规管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一个部门没有行之有效的规章或制度,其运行将是混乱无序的,其教育教学的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的。为了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的老师分工明确,团结协作,重点做好了以下工作:

1、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改革,在较短时间内对学校的课程安排、教师的任课进行较为合理的安排,整合了全校教师的力量,让课程安排与设置更加规范、合理。

2、规范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规范学籍办理程序,建立学生电子学籍档案,准确记录学生档案资料,使学校的学籍管理更加规范、合理、科学、准确。

3、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教务处—教研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

4、根据学校领导研究的方案,主持修改了学校教师量化考评细则、绩效工资考评细则等方案,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5、进一步加强教务处工作作风建设,形成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的氛围。

二、加大教师培训,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本学期加大了对教师培养的力度,使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尽早使其成为教学骨干。同时,学校还派出部分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对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充分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全面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各教研组均认真定时检查教案,课后反思,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本学期青年老师的成长速度明显提高了。

2、派出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观摩。学习先进管理和教学方法。

3、开展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的评比,继续实行教师业绩考评,达到以评促教。

三、规范教学常规,保证教学正常秩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中最经常、最基本的工作,以教学为重点是办好学校的基本规律,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途径。重点做好了以下工作:

1、教务处严把备课关,各门课都有科学的进度计划,总的教育教学目标。每个教学单元都备有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单元授课节数等。教案不仅要备教材教法,还要备学生,每节教案都是在新理念指导下完成的,都能做到备课的各个环节齐全,内容具体,切合本班实际。教师人人写出了教后反思。

2、教务处进行月查。且有详实记录,全体教师基本上能超额完成备教批辅考的工作任务。杜绝无教案上课,无人上课,无人辅导现象。教务处常规检查采取抽查与全校检查结合,首先是不定期抽查,及时纠正,及时处理。其次是期中、期末分别进行全校彻查。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并按相关制度考核。除外,教务处加大了平时教学秩序检查度,发现无人上课、迟到等现象,进行严肃处理。对音、体、美、科学、英语课堂进行了整顿,使教学秩序井然有序。

3、继续坚持每学期各年级期中期末举行两次考试,每次考试必须进行质量分析,总结成绩、查找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以达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以考促评、以考促练的目的。有力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进一步加强了非统考学科上课质量的管理,严禁教师私自调课,规范了室外课的教学行为。

四、浓厚教研氛围,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认真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教研活动,加强了交流与沟通。本校的教研活动在继承以前好的做法前提下,有了新的举措。

1、本学期来,教务处实行“周四教研日,每听必评”两项制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能够采用新教法,让学生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了学习过程,教学内容围绕教材,注重了课堂的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做到了按时上下课。教务处经常组织空堂教师听课、评课,教务处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评课不得少于15次,班子成员不得少于30次,查听评课笔记。教务处认为,教师们都能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上课的积极性高,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有力的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要求每个教研组一学期必须组织学科竞赛,把广大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3、加强了备课的作用,对备课、上课、试题研究等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4、组织了各学科教师撰写论文和参加各类比赛,并有多位教师获奖。其中林燕花老师荣获2011年度安海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片段比赛二等奖;许纯仁老师荣获安海镇三笔一画简笔画现场比赛三等奖;许纯仁老师在安海镇第四届德育论坛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五、以毕业班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毕业班的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评价的重要标志,学校通过抓毕业班的质量带动各年级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学校的管理安排,教务处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规范毕业班的教学常规管理。配备了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带毕业班,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益。

2、加强了对毕业班的教学过程管理。教务处定期对毕业班任课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解决毕业班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师生排忧解难。

六、今后工作设想

学校现阶段正处于高速和强势发展的绝佳时期,因此,学校教学工作要一如既往地保持积极向上、奋勇当先的精神,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勇夺佳绩的必胜信心,精心策划全校教学计划,落实各阶段工作,及时改进发现的问题,提高管理效能,为实现新目标而不懈努力。

1、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力度,进一步扭转教师的教育观念。

2、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奖惩方案,还要进一步探索并加以完善。

3、积极联系兄弟学校,横向比较了解自身不足,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期做得更好。

4、针对毕业班当前的实际情况,应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特别措施。

5、转差工作落实到实处,争取我校更好的口碑。

总之,教务处工作是十分艰巨、繁琐的,必须从头至尾坚持!过去的一学期,教务处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与上级领导和部门职能的要求尚有很远的距离,我们一定正视不足,继续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