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教案(精选3篇)
来源:网友
拓展训练教案
拓展训练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拓展训练教案(精选6篇),欢迎大家分享。
拓展训练教案篇1
一、导入
问题情境1
归纳: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要靠和别人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的。完成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众人合作。小到日常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都需要合作。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合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学会跟他人合作!
导入新课——学会合作
二、感悟与分享: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你是不是也常常和别人合作?你对合作的理解是怎样的呢?你会合作么?(学生先谈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活动)
1、什么是合作:
归纳:
合作:为了共同做好一件事情,各有分工、互相商量、相互配合。
2、良好的合作需要哪些条件:
(1)怎么做好自己的工作?
要有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每个人首先要定位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2)合作伙伴的想法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怎么办?
对待同样一件事情,每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分析,都有自己的想法。合作中要有必要的宽容和理解,要彼此信任,相互支持。
(3)自己的做法跟别人的有分歧怎么办?
要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要从大局着眼,树立整体观念。
(4)你怎么看待合作的成果?
合作的成果是大家努力实现的,要实现共享。
三、践行:学会合作
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认识了合作的重要意义,那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要有合作精神,因为你学会了合作,也就学会了成功的秘诀!
拓展训练教案篇2
一、活动背景
生活中常常发现,孩子对蹦蹦床、席梦思之类具有弹性的物品情由独衷,他们最喜欢在上面蹦跳、翻滚。晨间体育锻炼时,也常发现孩子们除了将垫子作为翻、滚锻炼的器械外,还经常将垫子叠放、竖排等玩弄着。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我组织了这一次《翻垫子》,满足孩子好奇、好玩的心理,锻炼孩子的机体,激活创新思维。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积极探索垫子的不同摆放方式及玩法,增进创造性运动思维。
2、能愉快地参与活动过程,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及平衡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大海绵垫子6-8块。
2、节奏明快、柔和的音乐各一段,录音机。
3、垫子集中平铺在场地上。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①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
幼儿A:海绵垫子,软软的。
幼儿B:有弹性,在上面跳很有趣。
②师:今天我们就在垫子上做运动,感受一下跟地上运动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和老师一起听音乐做热身操,要求幼儿尽力使身体保持平衡。
③组织幼儿交流垫上运动的感受:
幼儿A:容易摔跤。
幼儿B:摇摇晃晃的,站不稳。
幼儿C:往上跳时比在地板上跳得高。
幼儿D:摔倒后不容易站起来。
2、基本部分
(1)玩平铺的垫子
①师: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除了可以在垫子上做操外还能怎么玩?
幼儿A:可以在垫子上滚。
幼儿B:可以在垫子上跳。
幼儿C:可以在垫子上跑。
幼儿D:可以在垫子上翻跟斗。
师:自己找空地方试试,比比谁的玩法多。
②幼儿尝试各种玩法,老师注意观察幼儿活动情况,给予动作及安全上的指导、提醒。
③组织全体幼儿交流各种玩法,并选取具有一定锻炼价值、安全系数较高的动作进行集体练习。
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玩法?大家最想学哪种玩法?
幼儿讨论、商议后,进行动作练习。
(2)玩竖放的垫子
①师:垫子除了可以平铺着玩,还能怎么玩?
幼儿A:可以竖起来玩。
幼儿B:可以叠起来玩。
师:我们先玩竖放的垫子好吗?
②幼儿合作探索垫子竖放的方法,老师注意观察并积极给予帮助、建议。
③师:大家有什么好的玩法?
幼儿A:可以在里面走着、跑着玩。
幼儿B:可以爬来爬去玩。
幼儿C:可以退着走。
幼儿D:可以坐在地上用手向后撑。
师:你们可以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一个接一个地过“迷宫”,注意不要碰倒垫子。
(3)玩交互叠放的垫子
①师:现在我要变个魔术,请大家齐声数“一、二、三……”,
②师:这些躺倒的垫子像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又快又安全地过去?
幼儿A:像楼梯,可以跑着过去。
幼儿B:像山坡,可以像小兔子一样跳过去。
幼儿C:可以爬过去。
③幼儿尝试以最快的速度过垫子,老师提醒幼儿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4)游戏:小小特警员。
游戏方法:幼儿分成三队,站在交互叠放垫子的一边,听信号,以鱼贯的方式分别以快跑、手脚着地爬、跳跃的方式过垫子,哪组先完成为胜。
3、结束部分
师生一起平躺在垫子上,随着优美的音乐做身体放松动作。
三、活动评价:
1、器械运用的独创性:大胆地将常见的运动辅助器械——垫子作为本活动的主要运动器械,并贯穿、运用于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一物多用”、安全简便的优势。
2、幼儿活动的自主性:本活动改变了幼儿园体育活动较多的在教师的示范与口令下练习的现状,给了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活动的空间。幼儿在与器械、同伴、老师的积极互动下,各种玩法别出心裁,有效地扩展了运动思想,提高了运动兴趣与能力。
3、活动过程的层次性:本活动由幼儿自发的好动好玩开始,逐步引导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在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之后,通过变换垫子的摆放方式,增强活动量与活动难度,探索多种新颖独特的锻炼方法。活动由幼儿自发变为幼儿主动地学习,幼儿的潜能逐步发挥,不仅机体得到锻炼,也进行了一次思维的体操。
拓展训练教案篇3
一、介绍心理拓展训练营
1、概念
拓展训练的概念源于“OutwrdBound”一词,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
2、意义
(1)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2)发现潜能、明确目标
(3)掌控自己、积极进取
(二)、心理拓展训练的基本形式和技术
以体验式学习为基本途径,以快乐成长为主色调,通过情景创建、教练引导、营造团队、拓展游戏、分享等环节的设置,为参与者量身定做一个适合其心理建设状态的情景和人文环境,促进他们的心理完善。
1、特点:
小组性,活动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大约有5—8人,在教练员的组织下,分别开展活动。
自主性,在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体会自身的变化,以此来改变认知观念,提高心理技能,从而达到学生心理完善的目的。
团队性,活动设计上将团队训练,合作分工竞赛,目标管理特训,与孩子们自我设计项目(队旗、队呼、队歌、十全十美掌声)结合,让孩子们的创意和灵感在活动中展现,使他们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挑战性,鼓励学员去做从前不敢做的事,进行高空、地面、水上、森林、夜间等全方位的挑战。
丰富性,心理拓展训练在活动设置里,包含有游戏、野战、舞蹈、手语、唱歌、晚会、表演、竞赛、PT等等。
2、技术:
教练技术:美国职业与个人教练协会(ACA)把教练定义为一种动态关系,它意在从客户自身的角度和目的出发,由专人教授他们采取行动的步骤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做这种指导的人就是教练(coaches)。简而言之,教练就是以技术反映学员的心态,激发学员的潜能,帮助学员及时调整到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的人。
拓展技术:包含四个方面:营造氛围、创建团队、开展活动、组织分享。
营造氛围,可以分为预先设置营造和随机营造两种方式。
创建团队,团队是一个熔炉,一个顽强的团队是个体心理成熟的基础;教练应当根据学员的个人实际,通过沟通、信任等活动引导学员开放自我、接纳他人、推选、归属团队。
开展活动,教练组织学员参与主题活动和各类辅助性活动,在活动中让学员自己体验和感悟自我,是心理拓展的核心内容。教练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员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是实现训练效果的关键。
组织分享,是深化活动效果的环节,对于学员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意义十分重大。教练通过回顾细节、归纳表现、询问探底的手法,挖掘学员深层的信念,理清紊乱的价值倾向。
二、组合心理拓展小组
三、形成成功心理社团组织机构
1、班长一名:协助老师负责社团日常事务(活动组织、卫生安排…..),以及学生的反馈等。
2、组长5名:负责小组内活动的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