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育观后感字范文(精选4篇)
来源:其他
江西教育观后感500字范文精选篇1
观看纪录片《筑梦之基》之后,我慢慢地回忆过去的历史,《筑梦之基》正是讲述了历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这些奋斗都将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牢固的基石,描述各种优秀的共产党员如何坚信为劳苦大众革命,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将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以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坚持信念的重要性。影片再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历程,深刻诠释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让我感受深刻,又一次认识到:当前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
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今天,近乎100年。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三个重要时期。实现梦想,我们信心百倍。信心来源于“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来源于“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来源于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筑梦之基》开篇明义,“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依靠人民,是中国梦的筑梦之基。中国梦的提出,展现了大国自信,它不是虚幻的梦想,而是应该用脚步丈量的希望。在全党上下大力开展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今天,改进作风,求真务实,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时刻想着“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是每个共产党员的使命与责任。
中国梦是什么?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加在一起,就是中国梦的全部内容。安居乐业、身体更健康、城市更美丽……不同岗位,不同阶层的市民的梦想汇聚在了一起,每一个人的幸福感堆积在了一起。虽然不同人梦想的具体内容不同,但“人同此心”,共性是中国梦的核心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每个人都活得更好。因此,我们可以说,来自普通百姓的民生愿景,是中国梦的筑梦之基。正是诸多百姓梦想的汇聚,让我们庆幸,这是一个有梦的时代,也让我们欣慰,这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时代。因为,百姓的每一份努力都将汇聚成国家的力量。圆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参与。当每一个个体都想着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做些什么的时候,中国梦实现的日子也就更近了。因为,百姓的每一份期盼都应该成为国家前进的方向。圆中国梦,需要国家为百姓更多地创造实现梦想的条件。当百姓的一个个期盼不断得到满足,蕴藏在群众之中的力量才能成为助推时代前行的洪流。
为梦想,凝聚共识;为梦想,汇聚力量。美丽的中国梦并不遥远。
江西教育观后感500字范文精选篇2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我乡组织大家观看了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广播电视台、中共江西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摄制的《筑梦之基》宣传片,它讲述了历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这些奋斗都将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的牢固的基石。
观看之余,感觉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中国梦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梦,我们每人都有为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大学生村官,我的梦就从这开始。
告别大学校园,身上还保留着“书生”的稚气的我背起行囊走向了人生工作的第一站,成为众多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我来自农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农村长大的我对农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熟悉农村生活,也知道农民的朴实,但对于如何搞好农村工作还是一头雾水。九月份上岗后,我来到了我的服务村黄坑乡龙口村。从此,我的成长梦就开始了。
依然记得,大学毕业时老师说的“即将步入社会,不管第一份工作是什么,一定要珍惜,他会教会你怎么做事,如何做人,真正历练你们成长”。面对第一份工作,我倍加珍惜工作机会。工作中,由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梦就是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大学生村官的我们就是要为广大农民群众办事,让农民群众有幸福感。为此我非常重视群众的利益,群众需要办的事,答应的事一定做到、做好。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一定也要树立起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理念,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家长里短的杂事、小事做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农民群众最朴实,最实在的人,他们评判工作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能不能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
走出校门步入社会,人生才真正开始,农村虽然条件相对艰苦点,没有城市的繁华与便捷,但我相信我的理想已起航,我的人生定辉煌。
因为,梦就从这里开始!
以上是江西教育宣传观后感汇合的所有内容,希望读者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信息和启示。谢谢阅读!
江西教育观后感500字范文精选篇3
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有诗为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就有“书中自有**屋”之说,朱熹也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无不强调了多读书的好处。阅读《江西教育》这本书一直是我的爱好,它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读了《江西教育》心中颇多体会,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没有经验,没有教学技巧,没有管理方法,这本书给了我许多这方面的知识经验,更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们教师,怎样教书育人。
爱是教师人格力量的核心,《放飞美国》的作者别出心裁,把教师分为四类:以谋生为目的,以教育为己任;以自傲为动力;以爱为根本,我想《江西教育》这本书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吧!
《江西教育》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而这种爱源于心正,因为这种爱成就了辉煌,任何成功背后都需要艰辛付出,从该书中我发现许多教师身上有许多值得文明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了独特人格魅力!
有人将学生比作花朵,脆弱而敏感,稍微照顾不周就会开出令人不满意的花朵,如果我们多一些关爱与细心,就会开出又大又美的花朵来,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一颗爱心,和学生像朋友一样,继续着“教与学”,这获得了桃李满天下的硕果,我想作为教师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要想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在教学上取得的成就更让人羡慕,通过阅读《江西教育》诸多方法我体会如下:
首先在课堂改革中,有了新的教育质量观,还需要重建新的教学评价标准,重建新的好课标准,只有这样,课堂改革才有方向。金伟局长认为:“在好的课堂上,教师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教师不仅仅关注教学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坚持知行统一”,“不仅关注学生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交流与合作。
”要达到这一好课标准,笔者认为教师应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如发现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因为这种教学策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交流和合作。众所周知,教师是课堂改革最基本的执行者,是最贴近学生的。
如果没有好老师,课程改革会成为空中楼阁吗?那么,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金伟局长认为:
“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必须重新定位课堂中的角色,切实换“师本位”为“生本位”,沉入课堂的底部,变教师“教”为学生“学”,变“师长”为“学长”,真正从学生的成长出发,为学生成长提供必需的阳光与营养,发展学生的能力,彰显学生的智力,展示学生的魅力,将自身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紧密对接,这样,离好教师的距离可能会越来越小了。”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由“权威型”向“民主型”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应从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传授型教学”,向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勤于动手的“互动型教学”转变。只有这样,课堂改革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和有效实现。
其次情感交流。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在于学生谈心时,通过观察学生的举止言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在于学生谈话时要平等对话式,多点鼓励、少些责备,以便有针对性的教育他们,当学生有了进步时,应给与肯定、赞扬、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学生犯错误时,应与学生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和危害,帮助学生制定纠正错时。陶行知先生说过: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真诚的热爱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信任和亲近,使学生对你传授的知识感兴趣!
江西教育观后感500字范文精选篇4
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的确,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沟通交流、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