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表演活动方案范本(精选5篇)

来源:网友

课本剧表演活动方案范本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鼓励学生个*特长的持续发展,为学生个人风采展示提供舞台;同时进一步提高课文的演读能力,体悟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感受文本的艺术魅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特开展课本剧展演活动。

二、展演形式及时间

第一阶段:20–年4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班内的初评,每班评选出一个优秀的节目。

第二阶段:20–年5月,各班的优秀节目在学校进行展演。

三、展演要求

(一)演出内容与形式

以课本和《语文经典读本》为主,既忠实课本,又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可以是小话剧、小歌剧、小歌舞剧、小品等,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内容要健康向上。

每个节目表演时间最长不能超过5分钟,演员人数为小组内所有成员。

(二)要求

1.本次活动,班主任、语文教师均不参与指导,选材、排练等一切活动均有学生自主完成。

2.舞台背景、道具以简练、明快为主,不能过于复杂和铺张,如需要配乐,要自备。

3.服装、道具要求自备,能符合时代特点。

四、展演地点

多媒体教室

五、参演对象

一至六年级各班。

六、评分标准

1.选材于本年级所学课目或《语文经典读本》,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对学生有启发、引导、教育作用。(2分)

2.剧目编排有新意,能深刻地表现剧目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分)

3.剧目表现形式有创新,表演过程流畅、紧凑、完整。(2分)

4.表演者服装、道具、舞台、音乐、背景设计有特*,有利于表现主题。(2分)

5.表演者精神饱满、有*、声音宏亮、吐字清晰、语言有感染力。(2分)

课本剧表演活动方案范本篇2

一、比赛时间

5月9日(星期四)下午第七节课。

二、比赛办法和要求

(一)演出内容和形式

以课本为主,既忠实于课本,又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可以是小话剧、小歌剧、小歌舞剧、小品等,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内容要健康向上。

表演的节目必须是初中语文课本中取材改编的课本剧(含小话剧、小歌剧、小歌舞剧),每个节目表演时间最长不能超过8分钟,演员人数不限。节目间的出场退场时间合共不超过2分钟。

(二)评分标准

剧本创作:30分;表演艺术:40分;语言:25分;服装、道具:5分。表演超时要适当扣分。

(三)要求

(1)道具以简练、明快为主,不能过于复杂和铺张,参赛的节目,如需要配音或配乐的,要自备卡带或CD碟。

(2)各参赛班级自行安排好上、下场更换布景道具的工作人员。

(3)5月8日前上交节目单,上交给李凤兰老师,并注明教材册次、课文的名称。

三、奖励办法

比赛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另外设精神文明奖一个。

请各参赛各班级作好参赛准备(特别是课本剧编写工作),认真排练,踊跃参加。

四、评委:曹志昱、李凤兰、王平、郭云飞、陶海燕、杜静、李中川。

课本剧表演活动方案范本篇3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们将开展校级活动——“大课间”活动之课本剧表演。该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内容,体验书中情节,感悟作者情感,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为了更好地落实这项活动,我们将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明确对象:以课本为主,既忠实于课本,又可以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可根据需要对人物的语言(对话)及相关情节作调整充实,但不能改变主题和主要内容情节。

二、抓实课本剧教学的基本环节。课本剧教学的基本环节可分为:选读素材——解读、完善剧本——分配角色——观看视频——排练剧情——剧务策划——落实表演——评价反馈

选读素材。一般选择故事情节较为曲折、趣味性、可读性较强的叙事作品作为教学的素材。简单的叙事作品可以作为局部或单项教学训练的内容(如:对话表演、神态表演、动作表演等)。材料选择后,要引导学生自己赏析故事情节特色、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准确把握作品主题;要注重品味具有表现力的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语言,以把握作品的精髓。有些精彩的片段可以在阅读赏析过程中随机模拟表演,以检验和锻炼学生的表演才能,为分配角色、正式表演打下基础。

解读、美满剧本。教师给学生分发剧本,引导学生了解剧本主题、故事情节、人物表演的动作神态言语、舞台说明以及转场技巧。剧本的改编美满要考虑到实施表演的相关条件,因情制宜,因校制宜,以保证表演活动的有效实施。

分配角色。角色演员的选择与分配以自荐、民选、轮流相结合的方式产生。努力使人人有上场表演的机会。暂时没有分配到角色的人员,尽量安排剧务的各项任务,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形成一个服务表演的大团队。

观看视频。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组织学生观看与课本剧相关的影视剧,为学生排练剧情提供帮助。

排练剧情。排练,主要靠学生的兴趣与自觉性。老师必须随时随地观摩与指导。每次排练,剧情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局部或片段。排练必须集中在每周二、四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尽量不占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时间。排练一段时间后,可以组织中期交流活动,分析进程与得失,策划改进措施。

剧务筹谋。在排练的同时,剧务组成员应参与观摩、以便构思与剧情表演相适应的布景、道具、化妆、音响等。剧务筹谋的过程,尽量发挥学生的专长。布景、道具的制造以学生制造为主。剧务组努力争取他科(美术、音乐等)教师及相应专业人士的指导。表演使用的东西以因陋就简、节约环保、便利适用为原则。

落实表演。课本剧的正式表演要纳入学校中心活动的议事日程。定期或分批开展汇报表演或表演竞赛活动。在大型的节日活动中,要给予课本剧表演一定的席位。在即将表演的时节,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表演活动方案。表演的观众规模尽可能扩大,尤其要邀请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参加;有条件时可以将课本剧表演送入社会,以扩大其社会影响。

评价反应。评价反应环节十分重要。这环节有利于反思过程、明确得失、总结经历、吸取教训;有利于发觉人才、为促进学生可延续发展创造条件。评价反应的主体是学生,发起学生自评与互评。兼以请指导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专业人士、其他观众评价。可以仿照片子艺术节评比的方式设计出各类奖项:最好男女主角、最好配角、最好布景设计、最好道具设计、最好音响设计……,这样,有利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后续活动的开展。

三、分工合作、各司其责。这主要针对这项活动的负责人与授课人。

1、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预先选择确定课本剧素材,并筹办好剧本。

课本剧表演活动方案范本篇4

一、比赛宗旨:

为深入开展读书节活动,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加深对课本、对生活的理解,增加与教材、社会的互动,多方位地汲取文化营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比赛活动组织和负责人

总负责人:诸益华

各年级负责人:三年级:诸益华四年级:陈利民

三、比赛时间和地点

时间:2009年3月27星期五下午第三节课到写字课。

地点:报告厅

四、具体要求

1.先由三年级和四年级进行年级内比赛,各选出三个节目进入决赛。

2.内容以课本为主,既忠实于课本,又需在原文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内容要健康向上。每个节目表演时间6~10分钟,演出人数不限。自报课本剧题目。

3.所有表演人员集中在比赛地点观看并按时演出。头饰、服装、道具需贴近活动主题,节目如需要配音或配乐的,自备cd碟并提前做好准备。

4.抽签决定比赛出场顺序。

五、评分标准:

剧本创作:(20分)表演水平(40分)服装道具(20分)现场效果(20分)

六、评委安排:

杨**孟荣祥诸益华陈利民杨庆锋周颖

诸益华为评委组组长,负责发放与收集评分表,根据评委打分,去掉最高分与最低分,结算出最后得分。各评委自己调换好课务,准时到场进行打分。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课本剧表演活动方案范本篇5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课本剧的表现形式,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进一步活跃和丰富学生的课外文化艺术生活,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和创造欲,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感受“我体验,我快乐”,语文组决定举行学校课本剧比赛。

二、活动目标

1、提高全校学生的文明素养,使全校学生的语言更文明,行为更规范。

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内容与形式要求:

1、课本剧的类型可有:童话剧、小话剧、寓言剧、音乐剧等,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可师生同台演出。

2、课本剧的选择以课本为主,既忠实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可在现行教材、课外阅读材料、童话名著中产生,也可自编自创。基于课文的内容展开合理想象,适当地充实和丰富故事情节。鼓励对课文进行再创作,将课文改编成小剧本,展示师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注重人物的性格、作品。剧本力求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简练,耐人咀嚼。

3、剧目内容应健康向上,格调高雅,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4、参赛剧目所需服装、布景、道具、音乐、配音等由各班级自行解决。

5、情节设计合理,人物形象鲜明(包括人物语言、动作、情感、服饰等),道具和音乐选择要为剧情服务,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从中获得真切的体验。容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让观众获得审美享受。

四、时间和时限

1、比赛时间:10月25日

2、节目演出时间8——15分钟,上下场总共时间不超过2分钟。

五、评奖办法:

本次比赛由评委根据台词、表情、形体、人物刻划、相互配合、主题体现等表演水平和创作水平进行当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为最后得分,以分数高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

六、参考标准

1、剧本创作:

(1)有剧本,情节完整;选材于本年级所学课文或相关课程领域,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对学生有启发、引导、教育作用。

(2)能较好地体现原作的神韵并有创新元素;

(3)剧本语言个性化,容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

2、节目编排:

(1)节目编排合理,有明确健康的主题,演出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明显;编排有新意,能深刻地表现剧目主题,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演员扮相、动作和舞台道具、音乐等符合剧情要求;表演过程流畅、紧凑、完整。

3、演员表演:

(1)表演者服装、道具、舞台、音乐、背景设计有特色,有利于表现主题。演员举止大方得体,精神饱满,表演自然、生动、优美、形象,配合默契;

(2)演员吐词清楚,声音宏亮,发音标准,吐字清晰、语言有感染力,且具有个性化和幽默感;

(3)上场、转场、下场自然流畅;

(4)表演总体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和观赏性;

(5)比赛时间严格控制在3~15分钟。

七、安排

10月24日下午上报表演剧目及简介,10月25日早晨第二节课下在二楼办公室抽签。

定西小学

2018年10月

课本剧表演人员安排表

1.主持人:陈多娇

2.会场布置:王丽娟

3.设备准备:刘建祯

4.评委:赵丽、吴希龙、柴永军、高瑞苏、王丽娟、罗天祥、刘建祯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