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八角楼上教案及板书(精选3篇)

来源:网络

二年级八角楼上教案及板书篇1

课标内容:

本课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体现的内容如下: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

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

阅读: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教材分析:

《八角楼上》是统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看图学文,图画和课文密切配合,相得益彰,共同描绘了毛主席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年代里,不畏寒冷,深夜著作,指导革命的动人情景。这是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原来在小学《语文》第6版(人教1988年版)就被选录过。

学情分析:

本课语言平实,通俗易懂,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学生在阅读上难度不大。但是,学生生活距离文中环境差距较大。文中的“星星之火”有表层和深层含义,学生对其深层含义的理解难度较大,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介绍,帮助学生体会、理解。

教学目标:

1.能按一定的顺序抓重点观察图画。

2.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忘我工作的精神。

3.学会本课的“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生字,会写“八角楼、深夜”等词语。

4.会用“每当……时候……就……”造句。

5.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记10个新字,会写6个生字,会写6个新词。

2.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在观察图画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了解战争年代环境艰苦,体会毛主席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学策略(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及理解词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通过图文对照,从画面人物的动作、神情以及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来解决重难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初步了解内容

1.出示图片(课件)提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简介:毛主席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旧社会、开创新天地的伟大领袖。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画面,启发学生思考:

(1)他正在干什么?(图中画的是毛主席正在灯下写文章)

(2)毛主席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有什么动作?他的神态是怎样的?(毛主席穿着单薄的衣服,正在用手拨灯芯,神情很严肃,好像在想问题。)

(3)桌子上有什么?(桌子上有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几张稿纸。)

引导:结合插图,细看毛主席的穿着与简陋的环境,谈谈自己的理解。

预设1: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毛主席克服重重困难坚持革命。

预设2:毛主席生活特别简朴。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在茅坪村八角楼上工作的毛主席。

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并齐读。

【设计意图:以图片导入新课,由主要人物到环境,仔细观察画面,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了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毛主席忘我的工作精神奠定基础。】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八角楼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咱们一起走进井冈山,去看一看八角楼,去感受毛主席的光辉形象。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正音。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个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薄毯子()夜幕降临()

【设计意图:先出示自读要求,再引导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三、分组识记生词,巧用方法理解

出示字词,认读理解字词。

第一组:八角楼、斗争、年代、夜幕降临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3)交流方法:你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吗?你能用什么识字方法记住其中的生字?

预设1:“楼”是个形声字,“木”表示和树木有关,楼大多是用木材筑成的。

预设2:可以用“净”减去“两点水”的方法识记“争”的字形,“斗争”就是指和敌人战斗。

预设3:“代”的意思与时间有关,除了“年代”,还可以组词“古代、现代、当代”等。

预设4:“临”有来到的意思,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欢迎光临”。

讲解:到了夜晚,天色渐渐变黑,天空仿佛被幕布盖住一样,所以称为“夜幕降临”。

(4)引导学生想象:读了这组词,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景象?

预设:读了这些词语,我仿佛看到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会亮起来,毛主席一直在工作。

第二组:握、凝视、察觉

(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做一做动作,说说这三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引导运用:你能试着用“凝视”或“察觉”说一句话吗?

预设1:王老师静静地凝视着纪念碑,身边人来人往都没有察觉。

预设2:大家凝视着这幅美丽的画。

(3)引导学生读词语的同时想象画面,说说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时可能在思考什么。

预设1:毛主席在想,革命什么时候才能胜利。

预设2:毛主席在心里说,我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胜利。

第三组:腊、章、油

(1)出示生字“腊、章、油”,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字。同桌先互相交流,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腊”用换一换的方法,借助熟字“错”来识记;“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油”借助形声字规律识记。

(2)引导学生给这三个字组词:腊肉、腊八粥;文章、公章、盖章;加油、汽油、奶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自学字词,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

四、练习书写生字

1.出示“楼、年、夜”三个生字,请学生观察字形,并按照结构分类。(“楼”是左右结构,“年”是独体字,“夜”是上下结构)

2.学写“楼”字。

①课件出示“楼”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范写“楼”字,引导学生注意汉字笔画的避让,“木”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成点。引导学生注意“娄”的上下两部分都要写得略扁。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③学生描红、临写,提示要求:看清位置、明确笔顺、练习临写、对照品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巡视指出学生书写中的问题并纠正。

④教师展示书写的优秀作业并评价;学生再练写。

3.学写“年、夜”。

①教师范写“年、夜”,提示书写要点:“年”字横画较多,注意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最后一横最长,注意笔顺,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是短竖;“夜”注意右下部分的笔顺是撇、横撇、点、捺,不要写成“夕”。

②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再次练写。

【设计意图:分步骤引导学生学习会写字,降低学生学习会写字的难度,使学生完全、彻底地掌握会写字书写。】

五、回归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预设: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介绍了时间背景和地点,引出人物毛主席;第二句写了每天晚上八角楼上的灯都会亮。

2.出示句子“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分层次理解句意。

(1)指名读句子,画出“每当……就……”这一组关联词语。

(2)提问:句子中的“每当”是什么意思?联系本段内容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预设:“每当”指每到了这个时候。这句话告诉我们,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办公的。

(3)点拨:去掉“每当”行不行?

预设:不行,“每当”表明毛主席每天都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点燃灯火,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表现了毛主席为了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3.启发思考:八角楼上的灯亮了,毛主席在怎样工作呢?引导学生联系插图想象画面,练读第1自然段。

4.指导朗读。

(1)要求:读好停顿,注意连贯,边读边想象毛主席夜以继日工作的状态。

(2)教师范读,提示:找出老师着重突出了哪些词语。(艰苦斗争、毛主席、夜幕降临)

教师重读这几个词语,学生边听边体会。

(3)指导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六、课堂小结

小结: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坚持工作。毛主席是怎样在八角楼上工作的?课后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关于毛主席的资料,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人物:毛主席

八角楼上年代: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星星之火

地点:茅坪村八角楼

做什么:写光辉著作

备课反思

本单元围绕“伟人”的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展现了伟人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是在学习了一单元“借助图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三单元“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基础上的发展提高。训练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同时,逐步引导学生提高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八角楼上》是一篇革命传统教育篇目,通过革命领袖的事迹传承红色文化经典。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学生在阅读上难度不大。但是,学生生活距离文中环境差距较大。整篇是分两课时完成的,我选择第一课时,所以在课堂伊始,由图片导入介绍清楚当时的历史背景,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十分必要,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识字写字仍然是二年级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所以我用了多种识字方法并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既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又加深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写字教学,我采用的是教师范写,学生书写练习,自我评价,再次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完全掌握写字的方法,做到书写规范,干净整洁。

在教学时,在观察图画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让学生充分读书,谈读书感受,来充分唤起学生的想象,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向长辈了解,或在家长帮助下搜集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感悟人物品质奠定基础。

以上是二年级八角楼上教案及板书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二年级八角楼上教案及板书篇2

课时目标:

1.认识“楼、争”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夜”3个字。初步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第1自然段,理解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工作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看图,初步了解内容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启发质疑:通过课题,你想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故事吗?

2.出示局部插图,提问:你知道他是谁吗?

简介:毛泽东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旧社会、开创新天地的伟大领袖。

3.教师出示整个插图,引导学生整体观察画面,启发学生思考:

(1)图上画的是谁?他正在干什么?

预设:图中画的是毛主席正在灯下写文章。

(2)毛主席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有什么动作?他的神态是怎样的?

预设:毛主席穿着单薄的衣服,正在用手拨灯芯,神情很严肃,好像在想问题。

(3)桌子上有什么?

预设:桌子上有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几张稿纸。

(4)引导:结合插图,细看毛主席的穿着与简陋的环境,谈谈自己的理解。

预设1:当时的条件很艰苦,毛主席克服重重困难坚持革命。

预设2:毛主席生活特别简朴。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在茅坪村八角楼上工作的毛主席。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合作读,一人读一段,相互正音。

3.指名读课文,师生及时正音。

薄毯子()夜幕降临()

三、分组识记生词,巧用方法理解

出示字词,认读理解字词。

第一组:八角楼、斗争、年代、夜幕降临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3)交流方法:你知道这些词是什么意思吗?你能用什么识字方法记住其中的生字?

预设1:“楼”是个形声字,“木”表示和树木有关,楼大多是用木材筑成的。

预设2:可以用“净”减去“7“的方法识记“争”的字形,“斗争”就是指和敌人战斗。

预设3:“代”的意思与时间有关,除了“年代”,还可以组词“古代、现代、当代”等。

预设4:“临”有来到的意思,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欢迎光临”。

讲解:到了夜晚,天色渐渐变黑,天空仿佛被幕布盖住一样,所以称为“夜幕降临”。

(4)引导学生想象:读了这组词,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景象?

预设:读了这些词语,我仿佛看到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会亮起来,毛主席一直在工作。

第二组:握、凝视、察觉

(1)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做一做动作,说说这三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2)引导运用:你能试着用“凝视”或“察觉”说一句话吗?

预设1:王老师静静地凝视着纪念碑,身边人来人往都没有察觉。

预设2:大家凝视着这幅美丽的画。

(3)引导学生读词语的同时想象画面,说说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时可能在思考什么。

预设1:毛主席在想,革命什么时候才能胜利。

预设2:毛主席在心里说,我要带领中国人民走向革命的胜利。

第三组:腊、章、油

(1)出示生字“腊、章、油”,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字。同桌先互相交流,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腊”用换一换的方法,借助熟字“错”来识记;“章”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油”借助形声字规律识记。

(2)引导学生给这三个字组词:腊肉、腊八粥;文章、公章、盖章;加油、汽油、奶油。

四、练习书写生字

1.出示“楼、年、夜”三个生字,请学生观察字形,并按照结构分类。(“楼”是左右结构,“年”是独体字,“夜”是上下结构)

2.学写“楼”字。

①课件出示“楼”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

②教师范写“楼”字,引导学生注意汉字笔画的避让,“木”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捺变成点。引导学生注意“娄”的上下两部分都要写得略扁。学生认真观察并书空。

③学生描红、临写,提示要求:看清位置、明确笔顺、练习临写、对照品评。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巡视指出学生书写中的问题并纠正。

④教师展示书写的优秀作业并评价;学生再练写。

3.学写“年、夜”。

①教师范写“年、夜”,提示书写要点:“年”字横画较多,注意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最后一横最长,注意笔顺,第三笔是横,第四笔是短竖;“夜”注意右下部分的笔顺是撇、横撇、点、捺,不要写成“夕”。

②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再次练写。

五、回归课文,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预设:一共有两句话。第一句介绍了时间背景和地点,引出人物毛主席;第二句写了每天晚上八角楼上的灯都会亮。

2.出示句子“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分层次理解句意。

(1)指名读句子,画出“每当……就……”这一组关联词语。

(2)提问:句子中的“每当”是什么意思?联系本段内容说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预设:“每当”指每到了这个时候。这句话告诉我们,毛主席每天都是这样办公的。

(3)点拨:去掉“每当”行不行?

预设:不行,“每当”表明毛主席每天都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点燃灯火,天天如此,从不间断,表现了毛主席为了革命忘我工作的精神。

3.启发思考:八角楼上的灯亮了,毛主席在怎样工作呢?引导学生联系插图想象画面,练读第1自然段。

4.指导朗读。

(1)要求:读好停顿,注意连贯,边读边想象毛主席夜以继日工作的状态。

(2)教师范读,提示:找出老师着重突出了哪些词语。(艰苦斗争、毛主席、夜幕降临)

教师重读这几个词语,学生边听边体会。

(3)指导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

六、课堂总结

小结: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夜以继日地坚持工作。毛主席是怎样在八角楼上工作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二年级八角楼上教案及板书篇3

教材分析

《八角楼上》是讲述的是毛主席在茅坪村八角楼上深夜工作的景象,在艰苦的条件中,在“一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

教学目标

1.会认“争、代”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八角楼、年代、深夜”等6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是怎样忘我工作的。

3.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

4.通过课文中重点段的学习,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工作,对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难点:

通过课文中重点段的学习,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播放《八角楼的灯光》的音乐(或视频)。

2.背景介绍:1927年,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在井冈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时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井冈山上的一个小村子里。这个村子叫茅坪村,村子里有一座小楼,毛主席就住在那儿。楼上有一个八角形天窗,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毛主席白天和战友们一起战斗。晚上,在八角楼上忘我地工作。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下面我们一起学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八角楼上)

3.请大家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过渡:八角楼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咱们一起走进井冈山,去看一看八角楼,去感受毛主席的光辉形象。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运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个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八角楼斗争年代夜幕降临腊月文章握笔凝视察觉清油灯

八角楼年代深夜披着轻轻胜利

5.词语我理解。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猜猜我是谁: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1夜晚来临,天空像被幕布盖住一样。

2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3与“厚”相对。

4集中注意力看。

⑤深思。

⑥发觉、感觉。

6.生字我会写。

楼年夜披轻利

(1)识记字形。

①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披”:“扌”是形旁,表义;“皮”是声旁,表音。

②加一加:“木+米+女=楼”“禾+刂=利”。

③运用字谜:一点一横长,单人在下方,夕字多一捺,人们入梦乡。(夜)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年、夜”,学生练写。

“年”和“夜”分别为独体字和上下结构,其中“年”字注意结构要紧凑,最后一笔“竖”要写得舒展。“夜”字注意上部横要短;下部要紧凑,捺画伸展。这两字都要按正确笔顺规范书写。

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认读、识写。

7.再次巩固字词。

把表示“夜幕降临、清油灯、八角楼、寒冬腊月”的图片和相应的词语连线。

8.同桌相互听读课文,在读中巩固识字。

三、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1.观察图画,品悟课文。

刚才同学们再次品读了课文,那么,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呢?哪个小朋友最勇敢,敢第一个站起来,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展示成果,老师相机指导

2.深入探究,升华主题。

就在这站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引导:毛主席在清油灯下写下了哪些光辉著作?为什么说这些光辉著作指明了中革命胜利的道路?

点拨:我们可以放大插图右上角的小字,毛主席当年在井冈山艰苦的八角楼,在一根灯芯的小油灯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他不畏艰苦、忘我工作,著作字字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3.让我们一起再完整地听一遍《八角楼的灯光》。

四、课堂总结

黑暗的旧中国,犹如寒冬腊月的深夜,而毛主席以他那忘我的工作精神写下了许多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光辉著作。同学们,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更应该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发一分光、献一分热!

五、布置作业

找一找毛主席忘我工作的小故事,和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

每当……时候……就……

八角楼上条件艰苦

忘我工作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四年级绿豆发芽观察日记字(6篇)

    - 阅59

    四年级绿豆发芽观察日记400字听说绿豆泡入水里就可以长出豆芽,我非常好奇。于是,我就在装好水的盆子中泡了一....

    欢乐的元宵节作文(6篇)

    - 阅59

    欢乐的元宵节作文6篇1今年的元宵节过的是比较开心的,因为我前天做了个小手术,所以我不能干活啊,只好看着他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