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有哪些传统习俗(9篇)
来源:其他
元宵节的风俗作文篇1
元宵节起源于西汉王朝。相传汉惠帝死后飞扬跋扈吕后篡权,任用了大量吕氏亲信,宦官当权。吕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在老忠臣协助下登基,博采众议,在正月十五这天,一举扫除了诸吕残余势力。因古代“夜”与“宵”同义。正月又叫“元月”,为了纪念正月十五这一天,汉文帝就将此日定为“元宵节”。从此,经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时,为显示大唐兴盛,国泰民安,逐沿用旧俗,每到“元宵节”这天,张灯结彩,欢庆狂欢,“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使这一节日更加兴盛。
每个地方都有过元宵节习俗,下面我就把我所在城市过元宵节习俗写个大家,好吗?
每当过元宵节,人们都会想起一句古话;“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一天,是让在五湖四海亲戚、朋友相聚时候。在这一天里每个人都要吃上一碗热腾腾汤圆。路边彩灯各式各样,张灯结彩。有鱼灯、有白菜灯、有莲花灯、有龙凤灯等等。区政府广场霓虹灯装点得向仙境一样,再举头望去,那在天空中你追我赶礼花。就仿佛飞到在某种境界中。
啊!多美元宵节呀!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篇2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梁简文帝曾写过一篇《列灯赋》:“南油俱满,西漆争燃。苏征安息,蜡出龙川。斜晖交映,倒影澄鲜。”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隋炀帝时,每年正月十五举行盛大的晚会,以招待万国来宾和使节。据《隋书·音乐志》记载:元宵庆典甚为隆重,处处张灯结彩,日夜歌舞奏乐,表演者达三万余众,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戏台有八里之长,游玩观灯的百姓更是不计其数,通宵达旦,尽情欢乐,热闹非常。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唐代是实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响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处罚;唯独在上元节,皇帝特许开禁三天,称为“放夜”。沿至宋朝,张灯由三夜延长至五夜,灯彩以外还放焰火,表演各种杂耍,情景更加热闹。《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每逢灯节,开封御街上,万盏彩灯垒成灯山,花灯焰火,金碧相射,锦绣交辉。京都少女载歌载舞,万众围观。“游人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音喧杂十余里。”大街小巷,茶坊酒肆灯烛齐燃,锣鼓声声,鞭炮齐鸣,百里灯火不绝。
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金陵即位后,为使京城繁华热闹,又规定正月初八上灯,十七落灯,连张十夜,家家户户都悬挂五色灯彩,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翩翩,鸟飞花放。龙腾鱼跃,花灯焰火照耀通宵。鼓乐游乐。喧闹达旦,这是我国最长的灯节,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舞龙灯。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篇3
当然是吃汤圆喽。汤圆的陷各式各样,有芝麻陷,有豆沙馅……用筷子一戳,豆沙就像甜浆一样涌了出来,我用勺子挡都来不及。一边吃着美味的汤圆,一边想着下去玩灯,吃汤圆的速度立即加快。只一会儿这些圆呼呼的汤圆就在我的口中被“消灭”了,就等着父亲母亲快点吃完。为了节约时间我用等他们的时间来换鞋。拧起亲手制作的兔子灯三步并作两步直往楼下冲去,父亲母亲随后也下来了。点燃了蜡烛,我拉了起来。阿姨家刚学会走路的小弟弟也来了,开心的趴在兔灯的尾巴上。我大声的叫了起来:“啊,我的尾巴,我的尾巴要断啦!”大人民顿时哈哈哈大笑起来,小弟弟也跟着他们“咯咯”的大笑起来。随着小弟弟“哦哦”的声音,我们扭头一看,原来有人在放洋灯。仔细一看,上面还写着“一帆风顺”,洋灯渐渐的上升了。望着越来越小的洋灯,我也在心里送上了我的祝福,祝大家在兔年里“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意犹未尽的回到了家,在这美好的节日夜晚我甜甜的进入了梦乡!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篇4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划旱船流行于我国很多地区。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篇5
爆竹声中,迎来了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佳节。
元宵佳节,早晨起床当然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元宵用黏黏的面搓成,有大有小,放在笼里,毛巾盖着,铺着红纸。煮好的元宵,活像一个个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滚入心脾,舌头上留着那种甜蜜蜜的。情思和味道,代表着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元宵佳节又称“花灯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看花灯,花灯的品种很多,有的是加菲猫形的,尖尖的耳朵,粉红色的小鼻子,樱桃似的小嘴。一打开开关,加菲猫中的风车“呼”的一声,风车旋转起来。泡沫球也上蹦下跳的,站在中间拉着小提琴的小女孩还唱着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有的是蜻蜓形的,大大的眼睛,小黑点般的眼珠,薄纱似的飞翼,一节一节的尾巴,只要推一下开头,蜻蜓绿色的飞翼就有节奏地跳起舞来。我买了一个莲花形的灯,小巧精致的莲花,叶子上白里透红,闪着明亮的光。
元宵佳节猜灯谜也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走在南峰服饰广场里,到处都是灯谜。“飘雪下雨(打一成语)”,“落花流水”,爸爸兴奋地说。“回答正确”售货员小姐说。“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打一字)”,会是什么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了答案:孙。
这个元宵佳节过得真有趣!
.元宵节观灯篇6
还未进公园大门,目光就被门前号称“天下第一灯”的巨型灯——“龙凤门”吸引住了。那是一个亭子形的大灯,八根柱子上分别盘绕着四条青龙、四条金龙,灯的最上端是“二龙戏珠”的图案。灯的右上方,有一只雄纠纠、气昂昂的大公鸡,它有着火红的鸡冠,圆而有神的眼睛。它正“扑闪”着“翅膀”“打鸣”呢!大有“雄鸡一唱天下白的感觉”
进大门向右看,是“十八罗汉”。庄重典雅的如来佛祖端坐罗汉中间,真是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向左看,是“龙灯送福”一个昂首摆尾的巨龙!龙背中间,是一个大大的“福”字,“福”字的左右两边都是红鲤鱼、大寿桃和金元宝,象征着福、禄、寿、喜“四喜临门”。再向前走,还有“大鹏展翅”、“桃园结义”、“常回家看看”、“螳螂扑蝉”、“森林酒吧”……火树银花,鞭炮声响,观灯的人笑着,指着,如痴如醉,仿佛走进了仙境一般。要问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花灯,还是“糊涂官”和“花果山”。
瞧!那边还有唱戏的。远远看去,只见舞台上跪着两个人,一个正哭天喊地叫屈,另一个则镇定自如地跪在那里,好像这场官司他赢定啦;旁边的衙役虽知道那个哭天喊地的人是冤枉的,但又敢怒不敢言;坐在椅子上的县太爷正悠闲地看着那个叫冤者;站着的师爷正眯着眼看着他们;想必他们收了不少好处,才如此对待这个喊冤者,走近一看,啊!原来是一组名叫“糊涂官”的花灯。制作者的精湛技艺一定会让你油然而生敬意吧!
“花果山”这组花灯讲的自然是“美猴王”的故事。看!他正威风凛凛的站在“山”中间最高的地方,环视着他的“猴子猴孙”们;旁边还有两只负责守卫的小猴子正警惕地向原处眺望;“山”的两边,还有两棵桃树,上面结满了让人垂涎三尺的大桃子,两只小猴子正在树上摘桃。“花果山”上还有不少调皮的`猴子,它们在追逐、嬉戏、打闹,玩得可欢啦!看样子今天八成是个好日子,要不怎么“花果山”上下一片欢腾呢?
玩了好长时间,我们才恋恋不舍的回家了。在路上,我回味着刚才的美景,不禁赞叹制作者的高度智慧,他们用平凡的双手,为阜城人民在节日里带来了美的享受。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元宵节的习俗作文篇7
元宵节,这是一个好日子!一个热闹的日子!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一个令人陶醉的日子!一个令人欢乐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谈论谈论吧!
先来说说元宵节的习俗吧!有哪些呢?有吃元宵、送花灯、猜灯谜、踩高跷、耍龙灯……好多好多好玩的游戏呢。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猜灯谜了!知道为什么吗?因为猜灯谜不仅有趣,还可以培养语言能力呢?你们呢?喜欢哪一个呢?
那么,元宵节有哪些诗句呢?欧阳修的元夕、崔液的上元夜、李商隐的诗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还有李白的……有空一起去欣赏欣赏一下这么多古人写下的这些好诗好词吧!
怎么样?你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喜欢这个热闹的元宵节呀?
元宵节的介绍
因为元宵节是星期一,所以爸爸、妈妈就提前带我到水街去看花灯,这次灯会的主题是:“盛世中华、和谐盐城”。晚上7点多钟我们打的到了水街附近,那儿人山人海,还没到水街站台,交警就不给往前开了,我们只好下车步行。走了好远才到了售票处,一看傻了眼,那排了五、六条长长的队,都在等着买票,还好老爸机灵三下五除二就买到了3张票,我激动地抱住了老爸的脸亲了又亲。
进了水街,我好像身处灯的海洋里,水街处处都是喜洋洋的灯笼和彩灯,让人们提前感受到了元宵节的热闹气氛。我们首先看到了代表盐城的各个景区――丹顶鹤、麋鹿的灯组,我们继续向前走又看到了一组龙凤花灯。随着人流我们来到了一组代表着地方戏的淮剧灯组面前,看着淮剧灯里栩栩如生的人物,让我们立刻有一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
就这样我们边走边看,忘情地徜徉于灯火辉煌之中,不知不觉我们开到了最后一组灯面前:这组灯生动形象描绘了我们盐城人过去晒盐、卖盐的场面,我立刻为有这样勤劳勇敢的祖先而感到无比自豪。爸爸说:“现在我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也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今晚虽然没吃到元宵,然而我已提前过了元宵节。
元宵节的风俗作文篇9
今天是元宵佳节,早上媽媽我们一起到超市买了好多元宵,我对媽媽说我想学煮元宵,媽媽就给我讲了煮元宵的方法,我认真地记住每个步骤,大显身手的时刻到了。
我按照媽媽给我说的方法,先把锅里的水烧开,然后我小心翼翼地顺着锅边把元宵放了进去,不过,还是有几滴热水溅到了我的手上,下次一定要更小心些。我又用勺子按顺时针的方向搅了二圈,媽媽说这是不让元宵粘着锅底。然后我盖上锅盖,过了一会儿,我打开锅看到元宵都漂了上来,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儿你追我,我追你。我把火关小了一点儿,它们就安静了许多,只是偶尔翻一个跟斗。过了几分钟,元宵变得又鼓又圆,媽媽说,这是元宵熟了,可以吃了。
我把元宵先给媽媽盛了一碗,媽媽直夸我,吃着自己煮的元宵心里乐滋滋的,希望我们家的生活在新的一年也像元宵一样甜甜蜜蜜、和和美美。

节日习俗作文(精选19篇)
- 阅0节日习俗作文篇1每年春节,奶奶都要给我们做枣花馍。枣花馍各种各样,不仅好看,而且好吃,今天上午,我和奶奶就蒸起了枣花馍。奶奶先和了一团面,过了一个小时后,面已经发好了,我和奶奶.....

春节习俗作文(精选19篇)
- 阅0春节习俗作文篇1每年春节都许多传统的春节习俗,比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给压岁钱……而每年最难忘的春节习俗应就是扫尘了,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

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整理3篇)
- 阅0家乡的习俗作文600字篇1我的家乡的春节习俗有很多很多,有大扫除、购年货、包饺子、拜年等等简直数不胜数。我和爸爸也按照习俗去购年货。大街小巷里,买年货的人们数不胜数。.....

“漫画”老师 - 描写老师的作文字(8篇)
- 阅2“漫画”老师-描写老师的作文450字篇1我的“笨”老师,她高高的个子,眼睛像樱桃一样小,笑起来眯成了一条线。没....

珍惜时间的作文(6篇)
- 阅0珍惜时间的作文篇1鲁迅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可见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