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前滚翻教学设计及教案(精选5篇)
来源:收集
小学前滚翻教学设计及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前滚翻动作质量的高低,团身抱膝是关键。本动作与生活实际相关不大,练习的形式较为枯燥。但前滚翻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一种应急技能,创设相关的情境开展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由于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
2、技术技能基础:学生进行过一些技术动作的学习,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和一种应急技能。
2、了解前滚翻动作的关键是团身紧。
技能目标:
1、通过教学使85%~9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巧、协调和平衡素质。
2、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团身紧
2、身体依次着垫,滚动圆滑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二)、技能学习:
1、老师创设森林遇险情境,同学们被困在一个小土坡上,怎样才能安全地离开?老师把同学们分成勇敢组、团结组、守纪组、合作组,鼓励大家团结一致,学习应急技能DD前滚翻,运用技能摆脱危险。
2、用皮球与砖块滚动的比较,引导同学们模仿“小刺猬”和游戏中的“矮人”动作,体会团身紧的动作要领,复习前后滚动。
3、老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提示重点难点,传授动作口诀:一蹬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同学之间团结协作。
4、学生尝试练习,相互对比,集体研究,大胆展示。学生自评,组内自评,老师评价。
5、老师巡视指导,对于未能完成动作的同学,指导小队同伴帮助完成。
6、老师评价各队学习情况,在表现突出的小队的队旗上加上星星。
(三)、拓展应用:
1、老师带领同学们运用学到的本领,安全地离开了小土坡,穿过了一片小树林,这个时候迷失了方向。老师引导同学们运用二年级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所讲到的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辨清了方向,到达了安全的地方。
2、老师利用教具设计出野外有可能出现的地形(小溪、山坡、山洞、独木桥),引导运用学过的跨越、前滚翻等技能完成练习。
3、老师引导同学们利用教具,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勇敢者之路”,分组比赛。
4、老师评价各组表现。
小学前滚翻教学设计及教案篇2
教材分析
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前滚翻动作质量的高低,团身抱膝是关键。本动作与生活实际相关不大,练习的形式较为枯燥。但前滚翻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一种应急技能,创设相关的`情境开展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由于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
2、技术技能基础:学生进行过一些技术动作的学习,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了解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和一种应急技能。
2、了解前滚翻动作的关键是团身紧。
技能目标:1、通过教学使85%~90%的学生掌握前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巧、协调和*衡素质。
2、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团身紧
2、身体依次着垫,滚动圆滑
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二)、技能学习:
1、老师创设森林遇险情境,同学们被困在一个小土坡上,怎样才能安全地离开?老师把同学们分成勇敢组、团结组、守纪组、合作组,鼓励大家团结一致,学习应急技能――前滚翻,运用技能摆脱危险。
2、用皮球与砖块滚动的比较,引导同学们模仿“小刺猬”和游戏中的“矮人”动作,体会团身紧的动作要领,复习前后滚动。
3、老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提示重点难点,传授动作口诀:一蹬二撑三低头,团身滚动像圆球,组织学生练习,鼓励同学之间团结协作。
4、学生尝试练习,相互对比,集体研究,大胆展示。学生自评,组内自评,老师评价。
5、老师巡视指导,对于未能完成动作的同学,指导小队同伴帮助完成。
6、老师评价各队学习情况,在表现突出的小队的队旗上加上星星。
(三)、拓展应用:
1、老师带领同学们运用学到的本领,安全地离开了小土坡,穿过了一片小树林,这个时候迷失了方向。老师引导同学们运用二年级课文《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所讲到的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辨清了方向,到达了安全的地方。
2、老师利用教具设计出野外有可能出现的地形(小溪、山坡、山洞、独木桥),引导运用学过的跨越、前滚翻等技能完成练习。
3、老师引导同学们利用教具,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勇敢者之路”,分组比赛。
4、老师评价各组表现。
(四)、
1、放松游戏,欢庆成功。
2、学生自评,老师评价。
3、小结:
(1)前滚翻是一项很实用的自我保护方法,在我们*时的球类类活动中也常常用到,例如排球运动员在救球时就会常用到滚翻动作。
(2)参加野外活动时,要做好充分准备,避免出现危险情况,遇到危险情况要镇定,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摆脱困境。
小学前滚翻教学设计及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发展身体柔韧和灵巧素质。
2、发展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
3、培养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
发展身体柔韧素质。
教学难点:
增强幼儿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平衡能力。
教法:组织学习
学法:自主学练
教具:小垫子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上课。
二、准备部分:
1、准备活动
(1)慢跑两圈,徒手操。
(2)游戏:天,地,球。
三、基本部分:
1、动作:蹲撑,两手用力推垫,上体前倒,用力向前滚动。两腿用力蹬地,低头团身抱腿,身体向上腾起,落地成半蹲,两臂斜上举。
2、讲解,示范。
3、分组练习。
4、安全措施。
5、教师小结。
6、游戏:过河。
四、结束部分:
1、整理放松。
2、宣布下课。
教学反思:个别幼儿动作不到位,需加强练习。幼儿积极性较高,整体气氛较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并努力展示自我,锻炼意识增强。教师应多强调时刻注意安全。
以上是小学前滚翻教学设计及教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另外,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本站。
小学前滚翻教学设计及教案篇4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以新课标为指导,力求体现“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努力做到“四新”,即新思维、新内容、新做法、新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前滚翻来源于生产和格斗中的自护,后来应用到生活中的自我保护并成为专门的动作练习。这是一项深受小学生喜爱的技巧类项目,能够培训学生良好的协调、灵敏、柔韧等素质。前滚翻从技术动作来讲,关键的动作为低头、提臀、蹬腿、团身、滚圆。在一年级学习前后滚动的基础上,二年级学生要求能够通过后继的练习,学会并规范单个前滚翻动作,为后继学习连续前滚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但对体育活动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尤其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特别深,在模仿中产生兴趣,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引导、多激励,多和学生互动,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直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
四、设计思路
1、准备部分:用一系列的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又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其中一些简单的动作还为主教材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基本部分:由低头看天这一有趣的动作,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掌握前滚翻这一技术动作。以一些游戏、口诀、童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感知力。在课中通过观察(老师和同伴的做法)——尝试(前滚翻动作)——体验(平衡支撑,蹬地有力,用力均匀)——比较(自己和同伴的动作差异)–领悟(争做滚翻小健将)——超越(同伴PK,超越自我)。素质练习“翻山越岭”,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下完成了身体素质的锻炼。游戏“翻翻乐”,既培养了学生的灵敏、速度等身体素质,又促进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3、结束部分:在舒缓的音乐下,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肌肉拉伸运动,使心率慢慢恢复到常态。
五、主要特色
1、问题的设立,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体验式教学,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练的空间。
3、运用游戏、口诀、童谣对答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巧用苹果和西瓜的标志贴让学生能翻得正,规范动作。
小学前滚翻教学设计及教案篇5
教学课题:
后滚翻水平二(三年级)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后滚翻的动作要领。
2.发展学生身体的灵巧度与柔韧性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相互观察、积极思考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后滚翻推地、后倒、团身滚动动作。
教学难点:
后滚翻夹肘推手。
一、准备部分10’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向教师报告出席人数。
2、师生问好。
3、检查服装,安置见习生。
4、宣布本课任务,提出要求。
5、队列队形练习:三面转法、原地踏步走。
6、准备活动
①游戏:老狼来点钟
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慢跑,学生问“老狼老狼几点啦?”当老师回答“十二点”学生快速的去抢占垫子。
②徒手操:头部运动、肩部运动、腰部运动、弓步压腿、仆步压腿、踝腕关节运动。
设计意图: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常规习惯。
2、使学生的身体充分活动开。
二、基本部分27’
1、后滚翻
动作方法:背向滚动方向蹲撑,两手同时用力推地,团身向后滚动,臀、腰、背、肩、颈、头依次着垫,当肩部着垫时,两手位于肩上(指尖向后),用力推垫成蹲撑。
(1)团身滚动
要求:双腿抱膝,前后滚动。每人练习4次。
(2)蹲撑,肩上夹肘推手后倒。
要求:①蹲撑身体重心前压。
②肩上翻手掌心向后。
每人练习4次。
(3)蹲撑,后倒翻臀双脚触地。
要求:蹲撑推地有力、两脚积极触地。
(4)完整动作练习。
(5)学习保护与帮助。
保护者单膝跪在练习者侧后方,当练习者滚翻至肩部着地时,一手提肩,已收提推臀帮助其向后滚动。
2、游戏:绕物接力
游戏方法:把全班分为六组,站在起点之后,排头第一位同学手持一根接力棒。听到开始哨音后,各队第一名同学出发,绕过四个体操垫再返回,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位同学,以此类推,直至第一名再次拿到接力棒。以用时最短的组为胜。
设计意图:
1、通过多种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后滚翻的动作方法。
2、发展学生身体的灵巧度与柔韧性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
3、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的奔跑能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结束部分3’
1、放松:
柔韧练习法
调整呼吸法
2、课后。
3、下课,师生再见。

四年级绿豆发芽观察日记字(6篇)
- 阅4四年级绿豆发芽观察日记400字听说绿豆泡入水里就可以长出豆芽,我非常好奇。于是,我就在装好水的盆子中泡了一....

欢乐的元宵节作文(6篇)
- 阅4欢乐的元宵节作文6篇1今年的元宵节过的是比较开心的,因为我前天做了个小手术,所以我不能干活啊,只好看着他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