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牛比赛》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精选5篇)
来源:网友
《骑牛比赛》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篇1
一、导语引入。
小朋友们,昨天我们随着作者来到南美洲(屏幕出示世界版图,了解南美洲所处的位置),初步了解了那里的骑牛比赛。今天我们继续走进《骑牛比赛》这篇课文。
二、复习旧知。
这些词语你们还认识吗?(屏幕出示)
特别几个曾经尽管这位
两三个上千次技艺高超
野性大发的公牛热烈的掌声
兴致勃勃地观看疯狂地蹦跳牢牢地骑
献上一束鲜花
分类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长句子,你也能读顺吗?(屏幕出示)
1、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2、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出示红字:只
第一句:只
你感到这位骑手在牛背上的时间怎么样?(很短)读出来
第二句:只有
都读zhi,意思一样吗?(不一样)
这句话里,告诉我们技艺高超的人——(很少)
指点学法:学语文就得揣摩每个词语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文是怎样记录那次比赛的呢?打开书,读读课文看看吧!
生自由读文。
四、逐段理解课文。
(一)出示第一段。(以读代讲。)
这段话,咱们只要读好一个词,就可以知道南美洲人对骑牛比赛的浓厚兴趣了!(红字显示:特别)谁能给特别换个词,意思差不多?(很,非常,十分)
指名读!(有点喜爱,还不够强烈)
指名读。
齐读。
(二)学习第二段:(顺学而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还等什么!到赛场上看看去!
整段出示第二段文字。(红色标志句号,引导留心数准句子)
一天,赛场周围挤满了人,大家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自由读一读。要求: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交流一:
生质疑:“热烈”不懂。
出示此句: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红字显示:热烈
小朋友们,吴骥同学敢于提问,咱们来为他鼓掌!轻点儿儿!
生鼓掌,轻。
师:这是“热烈”的掌声吗?
生:不是。
咱们给他送去“热烈”的掌声。
学生再次鼓掌。问:吴骥,热烈,你懂了吗?
读“热烈的掌声”,指导读出味儿。
读句子: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交流二:
看全段文字,继续交流:
你还懂得了什么?
赛场上人多。
出示相关句子:一天,赛场周围挤满了人,大家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
红字突出“挤满”“兴致勃勃”
我们教室里也挤满了人吗?(没有)为什么?(“挤满”是指人多,一点儿空档都没有。)
是啊,我们这儿行子里还能站人,后面也还有空地呢!
读出这人的多?
指名读前半句。评价:赛场上的人真多!只看见一个个脑袋紧紧挨着了!
理解人们对骑牛比赛的兴趣:
小观众,你们为什么都挤在这儿观看骑牛比赛呢?
我们这儿的人特别爱看吗!多好玩,多刺激啊!
奥!怪不得你们个个——指读红字:“兴致勃勃”
组织教学促进词语理解:看看我们班谁在“兴致勃勃”地听老师讲课?
齐读第一句:一天,赛场周围挤满了人,大家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
交流三:
看全段文字,继续交流:
你还懂得了什么?
说不出来?再用心读读!看谁有自己的发现?
生再读全段文字。
交流:我知道有一位骑手技艺高超。
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红字显示:技艺高超疯狂牢牢
“疯狂”的牛儿会是什么样子?
生做出各种疯狂的动作。他会不停地蹦跳,不停地甩动身子,不停地甩尾巴。
读出“疯狂”(指名读词)
小朋友们,想想看,如果咱们去当骑手怎么样?
用不着一秒钟就会掉下来!可能都跨不上去呢!
这名骑手技艺多么高超!他的屁股下面好像——
生:有胶水粘在牛背上。
从哪儿看出来?(牢牢)
读出来!
指名读这一句。指导读出“高超”
交流四:
看全段文字,继续交流:
你还懂得了什么?
我知道了“野性大发”这个词的意思。
相机出示相关句子
师:“野性大发”这个词的意思与哪个词的意思差不多?
生:“疯狂”
读全句,结合课堂分神的学生,教育:班上有好几个同学容易分神,只十来分钟就坚持不住了!
分神的林心怡等同学立即回过神儿来。
读读这句话!
积累词汇。
小朋友们自己提问题,自己交流自己发现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想不想再看看那真实的场面?
想!
欣赏视频,内化积累的词语
好!你们学得这么主动,算是奖励,送给你们欣赏!不过,还得答应我一个条件——用上刚才学的一些词喊一喊!
学生欣赏画面,喊出:蹦跳、疯狂、摔了下来、野性大发……
你还想到哪些词:(强壮……)
读全段文字,引导质疑。
一起读读这段话!
整段出示第二段文字。(红色标志句号,引导留心数准句子)
一天,赛场周围挤满了人,大家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板书:好几个骑手只两三秒摔了下来
一个骑手技艺高超牢牢
师:画出一个大问号,你们心中产生问题了吗?
生:为什么只有他成功,其他人都失败了呢?
(三)学习第三段。(分角色朗读,角色体验助理解)
一位小姑娘跟我们一样,也想得到答案,他快步跑到这位骑手身边,向他询问——
出示第三段文字:
一个小姑娘跑过去,给这位骑手献上一束鲜花。她问骑手:“你怎么没从牛背上摔下来呢?”骑手说:“小姑娘,你不知道,我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
咱们来表演当时的情景,你们就是那位小姑娘。我是那位骑手。
师生对话。
红字凸显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这次骑手也总是失败呀,这次胜利是碰巧的吧?
生齐答:不是!
追问:为啥?
生:他在一次次失败中已经练成了真本领。
五、升华主题,理解文本内涵。
师:是啊,只有刻苦锻炼才能练成“高超”的“技艺”
师:老师想起了一句名言:失败是成功之母。
屏幕出示此句。
请跟老师一起端端正正地抄写在课题旁边,记住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咱们别怕失败,这次失败了,还有下次,坚持到底,就能获得胜利!
六、写字指导。
屏幕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自主选择一两个字,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背诵名言,下课。
作业:背诵课文。
《骑牛比赛》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篇2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
一、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指名借助拼音拼读课题。
3、简介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过上海市市委书记兼市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经理兼外交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职务。
4、过渡。
二、初读指导。
1、轻轻读课文,读后仔细看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是写图上内容的,把他们画出来。
2、再次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自由拼读,并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1)揭示生字词:
母亲元帅故乡多少今天应该
陈毅探母询问一盆五十岁替
(2)指名拼读生字词。重点指出前鼻音的字和后鼻音的字。
(3)有哪些生字的意思已经懂了?同座相互交流。
(4)教者抽查。
3、默读课文,给各自然段加上序号。
三、作业
1、读拼音写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顺长辈。
一、复习检查
1、朗读生字词:故乡母亲多少应该今天
2、写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多()小()
3、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练习题,要求口头填空。
(1)第一自然段写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后,()。
(2)第二自然段写陈毅()询问母亲病情,替母亲()。
(3)第三自然段写陈毅说,替母亲洗衣服是()的。
2、教师:陈元帅是很孝顺母亲的,请画出课文中写策划难以元帅孝顺母亲的语句,说说你为什么要画他们,
学生发言,肯定如下答案:
“赶回;一……就……;一边……一边……;你也五十多岁了,还……。”
3、继续自由读课文,读后口头填空。
陈毅元帅知道母亲生病了,立即()。一进家门,就(),还替母亲(),他是一位()。
三、作业
1、练写生字。
元少今母乡应该故
2、用下列生字组词。
母()()故()()
乡()()今()()
3、读一读,再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4、正确流利、有个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2、陈毅探母
一、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新偏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顺长辈。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光盘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三课时
教学要求: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巩固课文内容。
一、复习检查
1、读一读,再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生字指导。
1、记忆字形。
揭示本课生字,自主学习,看谁能够想到好的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记忆字形方法。
(1)猜谜法:
少:“步”字去掉“止”,加上一点、不多。猜一个字:少。
应:“兴”字去掉“八”字底,走进“广”字里。
(2)部件法:
元:二和儿,合成“元”。
故:十、口、反文旁,“故乡”“故事”长。
乡:绞丝去一提,加撇变成乡
2、指导写字
(1)自主学习,看看写这些字的特别注意点是什么。
(2)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特别提醒。
3、学生描红。
三、作业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部首的字。
人()()()
2、把生字和音节连起来。
《骑牛比赛》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认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1个多音字,认识1个偏旁。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高超的技艺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才能得到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生字词语卡片、课文录音、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就一句话,你想读好这句句子,应该抓住哪个词语?
(让学生抓住“特别”一词,来体会人们对骑牛比赛“喜爱”的程度,也知道骑牛比赛在当地的盛行程度)
2.指导朗读,把这喜爱之情读出来。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挤满了人兴致勃勃)
2.出示挂图:你看,骑牛比赛开始了,人们怎么骑牛的?
(1)相机出示第二句句子
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有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①引导学生想象,感受激烈争斗的场面。理解“野性大发”、“两三秒钟”。
②指导读好这句话,抓住“野性大发”、“两三秒钟”。
(2)出示第三句句子: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①你看,这头牛肯让人骑吗?从哪里看出来?(疯狂、上下蹦跳)那这位骑手摔下来了吗从?这句句子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师小结:的确,不管是看他自己骑牛的情况,还是拿他跟别人比,我们都会发现他的技艺很不一般,这就是“技艺高超”。这个人的技艺为什么这么棒呢
②你从哪儿看出这个骑手的技艺非常高超?找找相关的句子。
交流:(a)这是一只野性大发的公牛,它疯狂地上下蹦跳——骑手牢牢骑在牛背上。
(b)别人摔下来——骑手牢牢骑在牛背上。
4.指导有感情地齐读这一段后,感受当时热烈的场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师范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听懂些什么?
(小姑娘在献花,并问骑手怎么不会从牛背上摔下来)
2.那么这个骑手是怎样回答小姑娘的?(指名读骑手的话)
3.交流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哪些词语你明白?(师指导:上千次)
师总结:这位骑手是因为长期刻苦锻炼出来的。
4.看了骑手的表演,听了骑手的话,你明白了什么?讨论后交流。
(四)、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
2.想想你今后遇到困难的时候该怎么做?
《骑牛比赛》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课文故事。
3.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刻苦锻炼获得的,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一次比赛的场面,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理解骑手说的话是难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搜集,汇报引题
1.课前你都搜集了哪些有趣的动物比赛,谁来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介绍、补充的规则和南美洲的风土人情,出示句子“南美洲人特别爱看”并指导朗读。
3.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南美洲去看一场精彩绝伦的。
二、反复读文,讲读有法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标好自然段。
2.检查读文,随机指导本课生字新词的读音。
3.再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出示图,辨析哪一幅图正确画出了“赛场周围挤满了人”;联系生活理解“兴致勃勃”)
三、巧妙创境,入境感悟
1.小朋友们读书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坐上开往南美洲的飞机,去看看当地的吧!(配乐表演“***”)
2.南美洲到了,大家快看!(播放动画制作,师读“比赛片段”)
3.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图文结合,扩散说话:野性大发的公牛会怎么样?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并演一演。
(2)对比朗读骑手的表现:你读懂了什么?
(3)回味这场比赛,你觉得怎么样?当你看到骑手牢牢地骑在这样疯狂的公牛背上,你会说什么做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为这位骑手欢呼、呐喊、叫好!
4.你能通过你的读让大家再经历一场惊险、刺激的比赛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读下面的句子,把括号内不正确的拼音画去。
(1)一只只(zhizhi)羊儿蹦蹦跳跳地出了羊圈(juanquan)。
(2)只(zhizhi)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
2、赛时这位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摔小来?(技艺高超)
3、“曾经从牛背上摔小来上千次”是什么意思?
二、诱发想象,讨论明理
分角色朗读对话,骑手的画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骑手苦练的画面吗?
三、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来学字。(生自学)
2、谁来做小老师?
3、认读生字并组词。
4、指导描红。
四、课后延伸,迁移练说
播放西班牙的斗牛比赛片段,要求以小组位单位学着书上的语言说说斗牛的经过。
《骑牛比赛》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篇5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课文故事。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重点是第3自然段骑手所说的话。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4、师简介南美洲的骑牛比赛。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词,重点读一读。
3、检查自学效果。
(1)自读生字词。
(2)正音。
翘舌音:术、束、洲、致、超、掌。
平舌音:曾
后鼻音:掌、曾
边音:烈
只: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5)检查读书情况。
4、出示长句子,指导朗读。
好几个骑手/骑在野性大发的/公牛背上,只两三秒钟/就摔了下来。
5、指导停顿,领读、练读,指名读。
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7、再读课文
(1)再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其它同学边听边想:每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生互相交流。
(4)齐读课文。
三、教学生字
1、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引导用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
3、反馈检查。
4、你用什么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
5、指导书写。
“术”、“末”:中间的’竖要写直,而且都要写在竖中线上。
“热”、“烈”:下面的四点底要写得宽一点,能托住上面的部分。
“特”、“观”、“技”、“位”:要写得左窄右宽。
生描红、临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热”、“烈”两个字很难掌握,读长句停顿不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2、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练习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口头扩词。
2、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特别”可以换成什么词?
(2)把这喜爱之情读出来。
2、自读第2自然段。
(1)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3)挤满了人兴致勃勃指导读词
(4)谁能读出人们爱看骑牛比赛的那种感情?
练读,指名读,评议。
(5)从哪里看出这个骑手“技术高超”?
A、看图理解:疯狂、上下蹦跳、牢牢。
B、再读两、三遍,体会“技术高超”?
C、不管是看他自己骑车的情况,还是拿他跟别人比,我们都会发现他的技术很不一般,这就是技术高超。这个人的技术为什么会这么高超呢?师范读第3自然段。
3、自读第3自然段。
(1)这个骑手是怎么回答小姑娘的问话的?
(2)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只有……尽管……他还是……
小姑娘……我曾经……上千次……
(3)男女生分读句子,说说“上千次”说明什么?
(4)你从骑手的话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说。
4、指导朗读
(1)小姑娘的话读出兴奋、惊奇的感情;
(2)骑士的话要读得沉稳、有力、亲切。
5、范读
6、生赛读,评议
7、讲述故事
8、齐读课文。
(1)这么好的课文,应该牢记在我们脑中。
(2)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吗?
(3)同座位互讲。
9、指名讲。
三、总结课文
1、学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后,出示,练习填空。
高超的本领是经过()得来的。只有(),才会有()。
板书设计
7、骑牛比赛
教学后记:
1、学生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的语气。
2、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懂得了高超的的技术是经过艰苦训练努力的来的。
3、“热烈”学生较难读准字音。“洲”“勃”“献”“管”这些字学生交难认读。

四年级绿豆发芽观察日记字(6篇)
- 阅4四年级绿豆发芽观察日记400字听说绿豆泡入水里就可以长出豆芽,我非常好奇。于是,我就在装好水的盆子中泡了一....

欢乐的元宵节作文(6篇)
- 阅4欢乐的元宵节作文6篇1今年的元宵节过的是比较开心的,因为我前天做了个小手术,所以我不能干活啊,只好看着他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