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精选5篇)
来源:收集
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篇1
教学设计
课题: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课型:欣赏评述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教学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生:搜集占有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用分组抢答的形式来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的同学上课最认真、观察最仔细、回答最积极,老师将同学们划分成了六个组,并给各队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皮皮虾队、小海螺队、八爪鱼队、大鲨鱼队、大螃蟹队、小海星队)让我们一起鼓鼓掌为自己的队伍加油吧!PPT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比赛规则(我们找同学来大声朗读一下):规则二、引导阶段:
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下面让我们根据给出的信息来猜一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呢?哪个队能够最先抢答。
PPT:师:1、雕塑2、陕西省西安3、第一位皇帝4、世界上最大5、第八大奇迹生:抢答,师:回答正确,恭喜某某队旗开得胜获得一颗星!其他队伍要加油啊!PPT: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兵马俑(板书)师:秦始皇简介,下面选项中哪一项对秦始皇描述的不正确?
PPT:1、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2、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3、公元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师:开始抢答!回答正确恭喜某某队加上一颗星PPT师:兵马俑来历简介三、发展阶段:
1、师:什么是俑?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始皇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这也是雕塑的一种形式。
PPT师: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两种。猜猜它们哪个是圆雕?哪个是浮雕?开始抢答!生:抢答。师:回答正确加上一颗星师:圆雕、浮雕简介。
PPT师:秦始皇兵马俑是如何被发现的?下面我们找一位声音洪亮的小导游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师找生朗读兵马俑发现过程)
PPT师:通过一个短片来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短片简介1
2、①初谈感受。师:短片看完了,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生:大,多,威武,宏大。师:“规模宏大,数量众多”板书:大,多。
②具体体会大和多的特点。师:那么,兵马俑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呢?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个短片进一步了解一下。师PPT视频2
师: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呢!兵马俑平均身高1.80米,共计8000件!多么宏大的工程啊,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么多高大的兵马俑,是怎样制作出来的?生:想!师:兵马俑的制作过程。PPT
PPT师:秦俑都在哪些地方进行了精雕细刻呢?他们之间又有哪些不同呢?请同学带着这两个问题,从桌子上兵马俑的模型中找找答案。队长把讨论结果填写在《兵马俑调查表》中。生交流,师巡视。
PPT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秦俑都在哪些位置进行了精雕细刻?队长回答其他补充:兵俑:头发、五官、衣服、马俑。
PPT师:这么多的细节说明兵马俑还有什么特点?(生:细致、精美、逼真)师板书:特点—逼真师:同学们观察的都非常仔细,我们给每个队都加上一颗星!
PPT师:那么,兵俑之间又有哪些不同呢?哪个队来分享下你们的答案?生:发式、表情、服装与动作:……学生充分汇报。
PPT师总结:总的来说兵俑之间有三个方面的不同
PPT1、发式:发式是区分兵马俑身份的重要标志。连线题:根据兵俑的发式来判断一下他是将军?士兵?军官?(教师发纸,学生连线)
师:通过短片来寻找答案。PPT视频简介3答对的队请举手,加上一颗星!
PPT2、表情千人千面:他们有的年轻稚嫩、有的老练沉稳。。可谓喜怒哀乐,表情各异。你能分析一下这两位人物表情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谈。师:你分析的真棒!恭喜你为你们队赢得一颗星PPT3、师:兵马俑另外一个不同之处就是-服装和动作:
师:根据铠甲的不同分析一下,他们两人哪一个是骑兵?哪一个是步兵?师: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吗?回答正确加上一颗星!师:骑兵铠甲短小,动作敏捷,便于上马。
PPT师:通过不同的发式、服装,我们可以看出兵马俑在制作过程中,充分的表现了当时秦朝军队的精神风貌!让我们不得不对古人的雕塑技艺肃然起敬!PPT师:那么,根据前面的分析,下面三个俑中,哪一个是将军佣?师:能说一下你的理由吗?回答正确加上一颗星!PPT动作与兵器。师:兵马俑动作个个神武,你能根据动作猜出他们使用的是什么兵器吗?回答正确加上一个队标!
PPT:有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弓弩手有的站立有的半蹲?师:原因PPT师:接下来做一个小游戏:你来模仿我来猜。生模仿兵马俑,生猜
PPT秦始皇兵马俑是完全模仿-真人真马制作的。他们一丝不乱的头发、坚硬的铠甲、历历可数的甲钉,生动逼真的动作表情,都给人强烈的真实感,显示了秦代高起的写实技艺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这也是兵马俑另外一个特点-(板书,写实)。
PPT正因兵马俑如此宏大、精美、逼真,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国组织把秦陵兵马俑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全世界的人们都应该保护它。
师: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兵马俑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你能谈一谈对兵马俑的感受吗?生:兵马俑太宏大了;兵马俑象活的一样;古代劳动人民太了不起了……。四、拓展阶段
PPT师:今天呢,我们对秦陵兵马俑的欣赏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只是着重地欣赏了兵俑,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欣赏的。比如这件铜车马。(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网上详细了解一下。)师:接下来,请各队队长举起你们的记分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PPT师总结:同学们,秦始皇陵兵马俑真不愧是一个宏大而又精美的地下珍宝库,兵马俑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大国力量之美,一种民族的团结和创造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它让我们不由的呼唤:PPT师:预备起: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篇2
教材分析:
如果说史书兵马俑用文字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文物兵马俑则以物质存在向我们展示出先辈的智慧、创造和成就。
本课兵马俑充分利用学生对考古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物的欣赏评述活动中来。从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的秦兵马俑进入学习活动。教材兵马俑主图展示了气势恢弘的秦俑兵阵,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兵阵庞大的气势。挖掘整理的情景以及挖掘现场环境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通过这几幅兵马俑图片让学生对考古的一般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在教材的右下角有彩绘铜车马刚出土时伞盖碎成三百余片的情景和修复后光彩照人的形象,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考古工作者劳动的艰辛。教材上角图片为一尊“将军俑”,双手互握,稳健风雅。秦俑艺术手法细致、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泥塑艺术的顶峰,它给世界艺术史增添了。无限的光辉。本活动要求学生在了解考古过程的同时,对秦兵俑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欣赏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了解其造型特点,尝试用泥仿造陶俑的形状捏制一个泥人。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2、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3、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点:
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
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教学准备:
幻灯片,泥块等。
板书设计:
7.兵马俑
艺术成就:
(1)表情:千人千面
(2)服装和动作:铠甲和布衣
制作步骤和要点: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
(4)头与躯体黏结。
(5)黏结上肢,调整姿势,添加、刻画、装饰细部。制作要点:先做大体形状,再做细部修饰。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提问:你知道中国古代的建筑中哪些属于世界奇迹吗?
(万里长城、秦兵马俑?)
2、你知道秦始皇吗?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1974年3月,位于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西杨村的农民,在一片荒寂的沙石地上挖井,偶然发现了一些陶俑的残片和青铜兵器,接着轰动中国、震撼世界的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与世人见面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这一项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举。
3、板书课题:兵马俑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像,如:陶俑、女俑等。)
二、民主导学
(一)欣赏、分析
1、了解三个俑坑。
(1)一号坑。一号坑最大,是战马和步兵组成的主体部队。
(2)二号坑。二号坑是骑兵,战车和弓箭手组成的混合部队。
(3)三号坑。三号坑最小,是统领一号坑和二号坑的军事指挥所。
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兵俑和马俑共计8000件!
*学生讨论:这些艺术珍品分成几类?(总结:有陶俑、陶马、兵器三大类。)
2、让我们一起去参观参观。
欣赏《陕西秦始皇兵马俑一号》
3、同学们通过欣赏、了解,能说说自己想了些什么吗?
(规模大;数量多;雕塑精美)(考古任务艰巨)??
排列有序“高超艺术”。
(二)体会感知
1、选择部分陶俑、陶马,让学生体会感知,并说说其精美的艺术特点。
(1)将军俑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燕尾长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身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2)军吏俑
(军吏俑,头戴双版长冠,或穿战袍,或披铠甲,手执兵器,目光炯炯,神情严峻,表现出刚毅勇猛的性格。)
(3)武士俑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头发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目光炯炯,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4)跪射俑
(5)骑兵俑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统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6)一号铜车马
(一号铜车马,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上立一圆伞,伞下站立一名高91厘米的铜御官俑。)
2、讨论:
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兵马俑雕塑艺术上的精美体现在哪些地方。
3、以陶俑为例,从“表情”与“服装和动作”两方面欣赏其艺术上的精美。
(1)表情。可谓是千人千面。他们有的年轻稚嫩、有的老练沉稳、有的开朗机警,有的威严凝重,表情各异。(点名说一说)
(2)服装和动作。服装不同,铠甲和布衣。动作不同。
这些兵马俑是完全模仿真人真马制作的。生动逼真的动作表情,都给人强烈的真实感,显示了秦代高超的写实技艺,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三)尝试制作
1、欣赏了这么多艺术品,请试分析陶俑形体结构。
学生总结:陶俑由头、颈、躯干、四肢几个部分组成。
2、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迫不及待想自己尝试了,别着急呀,能试着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吗?
(学生自由发言)
3、那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按照大家说的步骤尝试制作一个俑人,要抓紧时间哦,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4、完成了,谁能帮老师发现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言)
5、师生共同总结制作步骤和要点
(1)团泥。
(2)整体捏塑脖子与头。
(3)捏塑躯干和下肢。可以把躯干和下肢作为一个整体来捏。
(4)把头与躯体黏结起来形成大体造型。
(5)黏结上肢部分,调整陶俑的姿势,添加、刻画、装饰各部位。制作要点:先做大体的形状,再做细部的修饰。
5、下面就请大家赶快动手尝试做一个陶俑吧。
三、检测导结
现在老师看到大家都完成了作品,请把他们放到老师准备好的俑坑里来吧,要仿照秦兵马俑给他们排好队哦,请把军吏放到前边的位置。
1、请小作者说说你做的是哪类型俑人,并简单介绍.
2、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是哪个,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表情、动作、服饰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三件作品评价。
兵马俑不愧是一个宏大而又精美的地下珍宝库。今天对兵马俑的欣赏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只是着重地欣赏了陶俑,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兵马俑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力量之美,是一种民族的团结和创造精神。
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课是欣赏课,主要是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此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制成课件。
谈谈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感受。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欣赏
教师把搜集到的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幻灯片、投影片、录像带、VCD等各种图像资料,播放给学生观看,提高他们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我们祖国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
二、理解
教师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点,以及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方法。
1.根据自己查阅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墓俑?人们为什么要造它?你知道的墓俑有哪些?
2.看书上有关秦兵马俑的文字介绍。
3.在引导学生观看、讨论秦始皇兵马俑的图文资料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功绩,以及了解这些兵马俑在秦始皇陵墓周围所起到的作用。
执教时间:6月22日——6月23日
第二节
本节课在网络教室上,鼓励学生正确上网自学习。
一、上网学习:
利用电脑进入人民画报网网址:xxx
点击“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再选择“秦始皇兵马俑”,电脑上就会出现秦兵马俑的多幅图片,当鼠标指向某一幅图时,就会出现与此图有关的文字介绍。引导学生在网络的帮助下进行欣赏。
二、了解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每一组同学向大家展示、介绍一幅自己搜到的秦兵马俑的图片或文字,
总结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对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以及主要发展过程作一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了解有关“世界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了解中国目前已经有多少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评价
能否积极地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看法。
能否主动地收集有关图片资料或文字资料。
能否了解欣赏雕塑艺术与绘画艺术之间的不同之处。
执教时间:6月26日——6月27日
札记:利用网上资源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优秀雕塑是个不错的办法。由于网站上的图片不可放大,我就采用了分成五组,轮流上来观看,其它组讨论书上的作品的组织方式,效果较好。
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能简单说出兵马俑主要的艺术特色。
2、能以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兵马俑的了解和感受。
3、能分析兵佣的外形结构特点,描绘兵马俑的线描图。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兵佣的外形结构特点。
2、描绘兵马俑的线描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仿制兵佣、有关资料图片、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造趣,交流导入。
1、师生对话导入。
2、分享一个30多年前的神奇故事,三个因为干旱缺水打井的农民来到这片长满了荒草的
黄土地,(视频发现)他们还是没有找到水源。但是,他们却引发了一个神奇的秘密呢,谁
来猜一猜?(生答)
二、观察分析,了解考古
1、正如大家的猜测一样,消息不胫而走,引起考古部门的极大重视(视频考古)。通过视
频观察,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考古知识?(生答)师总结:考古是由调查、发掘、整理、陈
列这四个程序组成,是一项艰辛的工作。
2、揭示课题艰辛的考古过程,成就了一座世界雕塑艺术瑰宝——秦始皇陵地下军团《兵马
俑》(课件图片),今天我们着重欣赏兵佣。
3、解读“佣”字——陪葬用品。
三、分析成因,远观整体
1、了解历史观看秦朝人物形象、服饰的视频。
2、远观秦俑请学生用词语写下远观兵马俑的感受。
四、近看局部,填图训练
1、近观整体,了解塑型让学生观摩兵佣模型,感受兵佣是陶泥制成。(课件图片展示)从
兵佣头部的塑型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工匠们首先是借用简单的模具将黄土塑成头的粗坯。
接下来堆、捏鼻子,贴上耳朵眉毛。再借助工具用刻、画的方法,细雕兵佣的表情和发式,来丰富它的细节。然后阴干,再放到950至1050摄氏度的窑中进行烧制,这样,我们的泥
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3.通过赏析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艺术,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
(教师)相关图片或工艺品、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
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
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
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所有的奴隶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
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课件图片展示)
(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体分布图。
(2)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
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
(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
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
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
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
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
老师小结补充:课件。
跪射俑造型的特征:
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衣服的纹理也伴随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上身挺直,臀部紧贴左足跟,从而使身体的体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当射击时,则重心稳,用力省,容易射中目标。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神态威严的将军俑。
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別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非常少。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
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
(4)赏析铜车马。
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铜车马的知识。
老师补充小结:
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车马全长317厘米,高106.2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
3.学生练习。
(1)作业要求:尝试用浮雕的方法临摹一个自己喜欢的武士俑的面部或防止一件喜欢的兵器。
(2)巡视辅导。
(3)作业展评。
4.课后拓展。
(1)欣赏缩小的陶俑工艺品。
(2)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器。
(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古之谜。
(4)对陶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欣赏各年代的陶俑,收集关于陶俑的邮票。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秦陵兵马俑美术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但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切勿原样照搬,要把握好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修改!

四年级绿豆发芽观察日记字(6篇)
- 阅4四年级绿豆发芽观察日记400字听说绿豆泡入水里就可以长出豆芽,我非常好奇。于是,我就在装好水的盆子中泡了一....

欢乐的元宵节作文(6篇)
- 阅4欢乐的元宵节作文6篇1今年的元宵节过的是比较开心的,因为我前天做了个小手术,所以我不能干活啊,只好看着他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