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不怕远征难作文(7篇)
来源:
红军不怕远征难作文篇1
长征,一本无休无止的书。
当成千上万的红军踏上征途时,现代祖国正处于生存的历史关头。《红军长征》以一场慷慨悲壮的血战,一个独特的转折点,一段温暖的友谊,一段悲喜交加的记录,将这首惊心动魄的壮丽诗篇呈现在读者面前。
时至今日,红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雄心壮志仍历历在目。红军涉山涉水,攀冰睡雪,吃草根,喂皮带,在湘江浴血奋战,四次渡赤水河,飞越泸定桥,迁到乌蒙山,强行渡嘉陵江,在独墅镇激战,处处充满了红军战士的热血。
长征期间,感人至深的故事层出不穷。我比较了解的一个故事是《一袋干粮》。它讲述了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军行进时得到了一袋干粮,但在过桥时不小心把包掉到河里照顾一个伤员的故事。她坚持不告诉每个人他们有足够的干粮吃。为了装作什么都没发生,她掏出一大堆野菜塞到书包里。很快,她的身体就不行了。护士长发现她在挎包里吃野菜和“干粮”后,大家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给了她一点干粮,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故事虽小,但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能体现出红军战士——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情。阿小兰还是这样,可想而知,我们伟大的红军整个队伍的素质都没了。
作为少先队员,我们不得不被红军顽强的毅力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所打动。但是,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我们不能陶醉于祖先创造的成就,但我们应该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在21世纪创造伟大的成就。这个一定要做,完全可以做!
我们从红军长征中获得了力量、智慧、勇气、自信、坚韧和团结。那么,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素质融入到我们祖国的建设中去。把自己的成长和成就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爱国报国。我国将成为世界强国,我们的民族将成为宇宙的骄傲。让我们携手书写新的历史,在未来发挥更强的声音!
红军不怕远征难作文篇2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主席的这首气势磅礴的七律《长征》是我最喜欢的。因为红军长征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更因为长征精神在我心中闪耀着金色光芒。
看,泸定桥下水流湍急,汹涌无情!敌人的枪弹更是疯狂而残忍,但战士们并没有因此害怕、退缩,鲜血染红了一根根乌黑、冰冷的铁链,他们仍是前进、前进,终于他们登上了对岸桥头阵地,消灭了全部敌人。
听,在无边的草地上,老班长用和蔼的声音叫小同志把鱼汤喝下。他们的粮食已经断了好几天了,菜地里的野菜也已被挖尽!饥饿,像一只只无形的怪兽,随时吞噬着战士们的生命!老班长用一根生了锈的鱼钩,好不容易钓到了一两条小鱼,用它煮成鱼汤给小战士喝,自己却没舍得喝一口。在其他战士走出茫茫草地的同时,他却永远倒下了!
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那些英烈的`背影也已日渐模糊。每当想起这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依旧会热血沸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中的光辉篇章,红军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他们的英雄气概,他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为世人谱写了一曲气贯长虹的英雄赞歌。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长征的事情。有时学习就像长征,它以“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激励我们,使我们进步。
为奥运备战的运动员们就像在长征,面对着“敌人”,他们总是很冷静的,用自己的毅力和实力,获得辉煌的成就。生活就像长征,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一次次的艰苦挫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让我们永远铭记红军长征的历史,继往开来,在社会主义新“长征”中建功立业!让长征永远在我们心中。
红军不怕远征难作文篇3
在队长徐若愚的建议之下,我们一行六人决定骑自行车前往天马栈桥,去目睹它美丽的风景。
在路上,我们兴奋而又激动,一个个豪言壮志。大海在我们的右边,放眼望去,只见蔚蓝的大海波澜壮阔,远处,海天一色;近处,湛蓝色的海浪扑打着沙滩。海鸥在我们的头顶上盘旋飞翔,还发出响亮的叫声,好像是在为我们的远征加油哩。于是,我们更有劲了,奋力地蹬着自行车。
二十分钟后,我们来到了第一个休息点,这时穆羽翎说:“哎呀!算了吧,咱们别去了,我累了!”“什么?不行了!这可是你带头答应的”我生气地说,“何况现在是顺风的,不用使劲车就能走很远。你就不能坚持一下吗?!我们这是一个团队啊。”穆羽翎的第一次想放弃的念头就这样被我的话打消了,我却丝毫不顾忌她的感受。我们又出发了。
途中由于风大我们不一会儿就累得满头大汗,又经过刚刚穆羽翎的。煽动,大家的兴致减少了很多。
好不容易到了第二个休息点,看着同学们疲惫不堪的样子,我竟然不知道该安慰大家。“实在是走不动了!”吕佳雯抱怨着。
“行啊。”有人在随声附和。
可是我还是不甘心,不想就这样中途退出,就鼓动他们。
“好像不远就到了,再坚持一会吧。”
大家沉默着又上路了,海鸥在身后鸣叫这像是在讥笑我们,风也凑热闹,忽然改变了方向由顺风变成了逆风。还没有走多远,我也放弃了。就此打道回府了。
最后,这次远征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天马栈桥只能成为我心中永远的梦了。
红军不怕远征难篇4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根据课标〈WWW.PAOMIAN.NET〉理念,在学习战争、战役等有关军事斗争的历史时,指导学生一定要掌握读图、用图的基本要求。因此这一节课我设计一个探究题“图说长征,重温长征路”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动态的长征路线,让学生自己去“重返长征路”找到工农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真正体会红军经历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征。这也是课后“练一练”的内容。我按照教参要求设计了课件,用动态的形式设计了走过的“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四川、西康(现在分属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甘肃、陕西11个省。课堂效果也比较不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课后,有两位同学找到了我,说“老师,错了,通过看图,我们组讨论出是十四个省。在他的激励下,另一个同学提出了相同的问题,说十一个省就只是从瑞金出发的中央红军经过的省,而不是工农红军经过的,还有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军团。
对这突如其来的疑问,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另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我的教学设计中根本没想到这一问题,习惯性按照教参的要求,也是以前学习形成的思维定势。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是教参的答案”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而继续坚持原有答案。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改变了原有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下一节历史课堂我提议重新讨论,自已找自己所属军队的长征路线,找出自己所走过的省份,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老师再查一下资料,并与其他历史老师讨论一下,一定会找到一个合理的答案。学生走后我立刻查阅有关资料,发现“中央红军走了11个省,若加上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共走了14个省。11个省是: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和陕西共11个省。加上红二十五方面军经过的河南、湖北两省和红二方面军经过的宁夏。另外,中央红军所走过的省份,是不是只有11个?宁夏在图中显示的非常明显。如果加上宁夏,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省份应该是12个。这样看来,红军长征共经历14省,它们是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湖北、河南和宁夏。”
我又打开了我的课件,我发现了一个具大的错误,是我错了,因为本来的设计意图是按照课本后的的探究题“是数一数中央红军长征走过的省”而却出成了“红军长征走的省”,所以同学们才有疑问。于是下一节上课时,我首先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又对这一问题重新进行了探究,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看起来就那么两个字,却出现了这么大的反应,由于少了这两个字,激发了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正确态度,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老师,错了”这句话,使我认识到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对历史教学的重要性。
(一)转换教师角色,建立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要想使全体学生都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我们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要转变,要积极地将过去的“一言堂”模式变更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体现出以下几个弊端:
1、替代式。教师在教授一个新知识点时,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等学生回答,教师就替学生先说出来了。
2、自问自答式。教师在教授对话时,对学生进行提问,由于心态比较紧张、慌张、匆忙等,在学生回答之前,给出了答案,而且对同样的问题进行3—4次的重复。这样,不仅浪费了课堂的宝贵时间,而且收效甚少,学生几乎没有开口说的训练机会,严重的还会让学生对此教师产生厌烦的情绪,当然也会厌倦学习了。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提倡一种开放式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之间保持双向交往,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强调一种互相合作的精神。教师此时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在相互交往,相互激发。
(二)设计有效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语言水平,才能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享受到“用中学,学中用”的愉悦。这种课堂活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的习惯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三)正确的评价形式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活动的保障
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注重教师的评价,还得让学生都参与到评价中来,进行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促进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真正让学生由被动受试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不断帮助学生,激励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历史能力不断地提高。重要的是改变过去的评价机制,老师也是问题探究的参预者,所以教师要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并接受学生的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老师作出评价,真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激活已有的图式,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把课堂变成一种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向知识领域积极探索的活动。
通过这一事例使我认识到:必须改变教学结构,调控教学关系,建立民主课堂,把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把学生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成为我愿学,我喜欢学,我主动学。使学生能发现老师的失误,并能勇于帮助老师改正错误。师生之间这种互相改正错误,可以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发散思维的火花。
红军不怕远征难作文篇5
角马,也叫牛羚,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草原的食草动物。
每年6月,坦桑尼亚大草原的青草被动物们啃食殆尽,数以百万计的角马会因食物短缺而开始三千多千米的长途跋涉,去到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上演地球上最为壮观的。大迁徙。
迁徙途中,角马们不仅要躲避狮、豹等食肉动物的攻击,汹涌的马拉河更是一道无法逾越的“死亡之河”:正逢汛期,水流湍急、深不可测,稍有不慎,角马就会被洪水冲走;暴躁的河马随时会攻击一切外来者;饥肠辘辘的鳄鱼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饱餐一顿。但是,角马大军集结在岸边,跃跃欲试。观察地势之后,第一只角马先跳入水中,随后的角马蜂拥而上,以力拔山兮的气势横渡河流。它们抵挡住了洪流的冲击,吓跑了庞大的河马,连凶残的鳄鱼也被它们踩在了脚下。最终,大部分角马成功渡河上岸,到达水草丰美的大草原。
角马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冒着生命危险迁徙的过程,在它们克服千难万险完成迁徙后,族群会继续繁衍、壮大,生生不息。
选自《花开不败》
素材解读
人生的道路上,随时会遭遇困境和挑战,要想获得新生,就要像角马那样敢于远征,敢于打破固有的圈子,去开辟一片新天地。披荆斩棘之后,等待我们的一定是另一片懸挂彩虹的天空。
适用话题
挑战、冒险、团结……
红军不怕远征难
1、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是在()
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月D.1935年10月
2、长征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A.四渡赤水B.渡过金沙江C.遵义会议D.强渡大渡河
3、红一方面军渡过下列江河的先后顺序是()
①湘江②乌江③金沙江④大渡河
A.②③①④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①③②④
4、标志着红军长征结束的事件是()
A.吴起镇会师B.红一和红四方面军会师
C.红二和红四方面军会师D.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5、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调集50万军队重点围攻B有帝国主义全力支持
C.的50万军队装备先进D.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指挥错误
6、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毛泽东在全党领导地位的理由是()
A.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C.选举毛泽东为最高负责人D.毛泽东独立负责军事
7、“更喜岷江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的“三军”是指()
A.左路军、右路军、中路军B.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三方面军
C.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D.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六方面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篇7
关于长征,有这样一些粗略的统计:中央红军在路上一共368天,其中有15个整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修整一次,平均每天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座山,其中5座山终年积雪;渡过了24条河流;转战了11个省…看到这些数字,谁不感到震惊呢?红军战士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不怕艰难险阻——高大的五岭山脉、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在他们面前变得像“细浪”、像“泥丸”,他们还勤于思考、英勇顽强的与敌人做斗争,最后终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这是多么伟大的举创!
在生活中,我也会遇到好多困难。有一次,我的作业本散开了,我想钉上就好了。于是我拿来订书器钉了起来,可是刚订了一个钉就摁不动了,原来钉儿卡在里面了。爸妈都不在家,还是自己来处理吧。可是我抠了半天也没弄出来,急是没有用的。于是我静下心来,用小刀慢慢的把订书钉顶了出来。
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时刻激励着我,今后我要用“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去征服学习、生活上的重重困难,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读《红军不怕远征难》有感作文(收
- 阅0读《红军不怕远征难》有感作文篇1这个炎热的暑假,我读了一本红色故事书,名叫《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完后,我产生了许多感想。这本书里面虽然有些词语,我不能理解,描写恶劣的环境句.....

“漫画”老师 - 描写老师的作文字(8篇)
- 阅2“漫画”老师-描写老师的作文450字篇1我的“笨”老师,她高高的个子,眼睛像樱桃一样小,笑起来眯成了一条线。没....

珍惜时间的作文(6篇)
- 阅0珍惜时间的作文篇1鲁迅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可见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