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只道是寻常作文(整理10篇)

来源:

当时只道是寻常初二作文篇1

大苇坑总闪着我妹妹的身影。

她住我家隔壁,烂漫九月里,金叶一片片落下,如一叶扁舟漂在水上。她爱跑到我家来玩,奶奶也叫得亲切,“妞妞。”她也回一句:“大奶奶。”

妹妹不像别人蹦蹦跳跳,走在前面,就像一只小兔子紧紧跟着,时不时探出脑袋,而我也寻常地走在前,为她开拓前面的路。

“哥哥!”铜铃般的叫声总像定时闹钟准时,只见她的头发总编成了一个个糖葫芦,我也常买糖葫芦,她小心地接过,望着表面泛着的糖,慢慢享受这得之不易的极品。吃到最后一个,“哥,最后一个给你。”“现在想起哥了,糖葫芦还是配你这只小馋猫。”我刮刮她的鼻子。

雨珠从屋檐滑落,空气弥漫着湿润,“哥再带你去大苇坑吧!”

我轻轻牵起她的小手,跑到船前,一下蹦到木船上,把船停稳,再接妹妹。松了绳,撑起篙,她见有小鱼在河里吐泡泡,趴在船边上,我叮嘱道:“你可小心,别摔了。”小鱼像几滴会动的黑墨水,时往东,时往西,妹妹只用手指在水面一点,那鱼群便迅速散开。“哇!多像烟花呀,这就是水中烟花。”

“对,漂亮的水中烟花。”

两岸的梧桐越行越远,像绿色的蚂蚱往后跳去,船则像一只棕色的大白鲨穿梭着。忽然,一个大转弯,便发现芦苇丛中窝着个鸭蛋。一摸,递给妹妹,她一看又白又大,两眼直放光,盯着蛋挑去尘土,放水里洗洗,显得更加白亮,像一块巨大的白宝石,别提有多快乐。

船靠在一边,高高的芦苇荡,进去可淹没整个人。她轻轻踩着软和的泥,浅浅的脚印却格外清晰,她走在前,我寻着印跟在后。长裙上映着的花瓣的妹妹,在芦苇坑映衬得清新。许多人一到秋季,又凄婉又悲凉,而这本荒芜的芦苇坑,倒像专为妹妹打造的一座天然游乐园,无忧无虑。

岸边惊起水鸟,洁白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镶了一层金边。一转眼,妹妹不见了,我蹦起,看哪儿的芦苇摇摆,大步向前,她倒也玩起捉迷藏,脚印还连续不断。手里不知哪儿采的小花,像白色灯笼似的,我拣来一枝,慢慢插在她乌黑长发中。她找一水摊,露出甜蜜的微笑,如此寻常。

如今芦苇坑早已被一大户承包做了鱼塘,妹妹似乎就在一夜之间消失地无影无踪,有人说父母带她去了城里,我坐在河边,随风晃荡的小木舟,空无一人。

我几次回去,她似乎还走在芦苇前头,可刚一伸手,一切就如飞动的碎片。半壁芦苇待旧忆,很多事情大概都是当时寻常吧。

当时只道是寻常初二作文篇2

又是一个春天。春天的阳光暖暖的晒在身上,很是舒服。

我懒懒得靠在躺椅上,眯着眼睛。眼前飘过几片柳絮,我笑了,这几天似乎已经是柳絮的世界般,到处是洁白的景象。我伸出手去,想抓住一片,可那小东西却轻巧的从我的之间溜走,逃脱了,再也没有回来,任凭我怎么想挽留住,它还是像时间一样匆匆流过……

高中期间,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不是那种连上厕所都要拉着手的小女生,我们是少见的彼此交心的。在我们之间末期已经不能单单用这个词来形容了。我们欢笑着我们的欢笑,我们忧伤着我们的忧伤。

很奇怪,性格截然不同的我们却总是拥有相同的爱好,于是我们便一起在吃辣辣的火锅,冬天跑上山坡写生,春天一起睡懒觉,秋天踩着落叶散步。她显然是个唯美主义者,做什么事情都要讲究诗一般的意境:看书时她要挑在朝阳升起的时候,让阳光微微的斜洒在身上;散步时她会选择在林荫道,任凭斑驳的光影在身上流过;唱歌时,她会拉着我到天桥上,她说只有在人来人往的高处唱歌,才能体会到个人的孤独。

她的许多做法和行为方式都和我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我很喜欢和她一起营造出来的这些意境,我喜欢看她那如冰晶一样剔透的文字,我喜欢听她胡乱哼起的声音,的确,在匆匆的人流中,听者耳边的歌声,我能感受到,这个世界似乎只有我们两个人,无法融入着另一个世界……

不过,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生,她和我一样,会对着诱人的广告流口水,会为了买一件母亲节的礼物拉着我满世界跑,会对着几个新来的老师评头论足。我们为此兴奋着,我们快乐着,我们仗着年轻便什么事都敢做,却忘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只因为高考,我们便停止了一切杂事活动,平时见面也只是点头,然后又奔入题海中,虽然有时我想说一些话,可马上又有新的习题压过来,让我来不及意识到我已经失去了什么。我想着,把这些事都推到高考后再处理吧,却没有想到有些事时间一过可能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高考结束的那天,我在大街上遇上她,她惊诧地看着我,我看着她,张口想说些什么,却突然发现我们之间已经有了一层隔膜,许多以前顺口就能从嘴边流出来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在匆匆的人流中,挽紧了彼此的手。我们都想找回以前,努力的想找回。可是我们心里都清楚,一些事已经是不可能了。

我从躺椅上站起来,却发现衣服上不知道什么时候沾上了一片柳絮,我低声地笑起来,许多事情,当时只道是寻常,如今却都只能成为回忆珍藏下来,只能说当时的我们不懂得珍惜,幼稚的我们不懂得怎样去呵护它罢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初二作文篇3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窗外的雨流转无力,夜半的风消散又起。沉沉的是对往昔的追忆,款款的是对往昔的深情。

你打江南走过,那等在记忆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当我回首寻觅你的远去的身影,惟见你的孤帆在我的天际里。

人生若只如初见,我还会选择走这一步。不过我会更加谨慎,更加珍惜。我会在你的风雪之中留下我的足迹,在你花了三年时光精益求精的画上落下我精心雕刻的印,在你比钢铁还要坚强的心上固执地刻下我的名。

你有一张很俊俏的脸,你总是会花很长的时间料理头上的发。我仍然不明白一个大男生为什么要那么注意形象,你说你只是想在镜子里看见最春风满面的自己。你生活的态度,叫追求卓越。

我以为自己属于那种吃东西吃得很快的“吃货”。每当我们班的“淑女数学家”拨弄着碗里的面条,准备行为乖张地施展行为艺术将面条放入樱桃小嘴细嚼慢咽时,我碗里已只剩下一江五味杂陈的汤水波澜不惊。而当我碗里还有一把把的面条待我挥霍之时,你已结完账开始背诵《孔雀东南飞》了。你生活的效率,叫速战速决。

你平时穿的衣服总会带上一股好闻的味道,我不知道这是乳臭未干还是洗衣粉没洗完。我只知道有这股味道在身边就不会孤单。你爱在篮球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一连串的变向运球突破后再加上一个急停跳投只听得见篮球应声入筐,一连串的得分后是一回头的潇洒。虽然下场之后那种好闻的味道被分泌而出的尿素一扫而光,只剩下满身的汗臭祸国殃民。你生活的宗旨,叫玩“味”人生。

你狂放,你潇洒,你说你要指点江山。我不懂得量力而为,我也满怀希望,我说我要执笔书写江山如画。你说你我会一同走向未来一同光芒万丈。我竟然不假思索说十年之后我们会一起功成名就笑谈时光。那年那岁的轻狂依稀浮现在你我的笑容之上,夕朝今岁的梦想一如既往的如花开满山。

我们一同经历了中考,经历了一个冗长的暑假。高一到了我们没能如愿以偿走进同一个班。我时常会追忆初中有你在一起的日子,不知曾经和我在一起嬉笑怒骂的你是否也会回忆。当时只道是寻常,以为你会同我一起开开心心走下去,却没有料想到一道洪流过后今非昔比,你一身的荣光被我藏在心底铭记,请你也一定要好好珍惜。

曾经我们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真的不想被自己的颓丧糟蹋。分班后的日子我差点没了力气去努力,高中的数学好像真的如传说中那么不见天日。没有你的鼓励我该怎么前进下去。但愿新的时间里你也要竭尽全力,我盼望着将来一起回首时你我都没有悔意。请一起努力,我的好兄弟!

三年过后,我们都要考取功名。

当时只道是寻常初二作文篇4

时光的列车匆匆而去,在一起的日子是一天天的少了。我很是珍惜这三年修来的缘分,今生能够做您的学生,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幸福、与感激。——题记

忘不了讲台上您的意气风发,忘不了昔日里在一起的谈笑风生,忘不了一直谦爱着我们的老班,忘不了平易近人而又带点严肃的您,忘不了曾为我操心操肺的您。不知何时起,我喜欢叫您老班,也愿您能够接受。过了这个暑假,或许,我们就分别了吧!

我还是记得,中考前那最后短短的如炼狱般的一个月,您的神色也一天天淡漠,而我也感觉到时间的紧迫,也担心升学的问题,但是您一直没有说些什么,还是一如往常的相信我,教导我,争取用仅仅剩余的“半条命”去换我一辈子的境遇。

或许我就是在这样严酷的日子里,才发觉您的鼓舞与操心,时光亦是无情的吧?它也不顾及我们的频频回望,也不顾及我们心里的眷恋与不舍。心沉沉地下坠,不过也期待着化茧成蝶般的日子。早就已经习以为常的幸福,在我心间荡漾。

老班,谢谢您。谢谢您一直以来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当对于那些整天都缠在家里,花费他们父母心血的同学而言,您任凭我大哭大闹,却仅仅只是用手掌覆在我的头上,假装狠狠地揉揉几下,对于我一个内向的男孩来说,这样的“惩罚”,就已经很重了。我怯生生地望着您,出乎意料,望见您眼底的笑……

我就这样充盈在您的关爱下,迎接中考的到来。

中考来了,中考又走了。中考前路便是黑的,只有破釜沉舟,奋力而战。于是,我就努力的尽全力去搏。幸运的是,上天眷顾您的的苦心经营,我考上了高中。您也可以放下心,稍作休息。

老班,真的很谢谢您。您的好,让我真的很害怕,害怕就这样失去这看似平淡的幸福,因而更加珍惜这三年的时光;您的好,让我真的很担心,担心万一我没考上,怕辜负您的期望。纵使我心里万般无奈,也实属愧疚。我多想让时光停留下来,不愿别离,不忍看到您脸上的苦压一天天增多。虽然我也一天天长大,可是内心里却只想做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子,愿做您的学生到永远。那样我可以终日都见到您的笑靥。

愿芳华永驻,我希望可以留住这如花美眷般的日子,留住这习以为常的幸福……

当时只道是寻常初二作文篇5

那些寻常的往事,当你有一天回想起来,会不会突然让人觉得很怀念?

今天,放学时暮色已浓。坐在公交车上,意兴阑珊地看着窗外,可是窗外的流光溢彩只从眼前划过,丝毫未勾起我的注意。到是刚上车的一群小学生叽叽喳喳地吵个不停,我不满地转过头瞪了一眼。可是,她们似乎无视于整个车厢的人,自顾自地欢乐地聊着、笑着,像群欢快地鸟儿。我不屑地看着她们,公众场合她们竟如此喧闹,全然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看着,看着,我恍惚看到了那时的自己。

那时的我是在老家读的小学,学校的操场只有一个院子大小,四周有一圈粗壮但很寻常的树,对它的印象仅此而已,因为它太过寻常。但我却经常想起在那棵大树下的一起玩耍的伙伴们,想起炎热的夏天躲在树下踩着地下透过树叶照射下来的光圈嬉戏,想起老师带着我们围坐在树下教我们唱那些有关童年的歌曲。那时的我也是这样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想笑就笑……

那时的我何尝不是这样?肆意地笑,高声地说,从来不知道害羞,也不知道胆怯;从不在乎别人的感受,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现在的她们在那时的我看来不是很寻常的吗?可不知从几何起?我越来越沉默,越来越在乎别人,越来越害怕。我竟有一点点羡慕起她们,可以笑得那么灿烂,活得那么自我。这是不是就是青春的光芒,青春的绚烂?

可是那时的我只能在她们身上看到点影子了。我再次看向窗外,窗子里看到现在的我,面临着中考,面临着毕业,面临着分别,脸上是一脸木然。初三紧张的学习让我们喘不过气来,每天的日子都是寻常的不能再寻常,我们来不及伤感,也来不及珍惜,更来不及精彩。可是,我知道这些寻常的日子会在将来再次成为不寻常的岁月,因为我们在为自己的将来的精彩努力,因为我们在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告别了那个看似寻常却充满笑声的童年,又将告别自己寻常的初中生涯;告别了那个张扬懵懂的少年,也告别了那个青涩轻狂的青春。虽然那些曾经的寻常,现在想伸手去抓住,却只能任它一点一点从指缝间流失殆尽。

清晨飘零的落花,花儿不管是否辗作尘,依旧存在;那些遗落的流年,回忆仍在脑海里潜藏等待我回眸。我勾了勾唇,拾起落花,拾起等待已久的寻常,只是多了些遗憾,多了些回味……但也更让我懂得珍惜。

当时只道是寻常初二作文篇6

小小的孩子呀,躺在吱吱呀呀唱着歌的摇椅上,一旁的老人带着慈祥的笑轻轻摇着手中的蒲扇,为睡梦中的小人儿送去清凉。

院子里有棵梨树,满树的梨花开得正盛。树下火炉上有个小白锅,咕噜咕噜地煮着肉,诱人的香气飘呀飘,飘进小姑娘的梦里。那个时候,小院有花,有我,还有奶奶。

奶奶有个小竹篓,那是小姑娘的“专属物品”。梨树下,老人嘴里噙着笑,巧手娴熟地在竹丝间翻转。小姑娘坐在小凳上拄着小脸看得痴。过了一会儿,小小的竹篓精而巧,已经背在了小姑娘的背上,看上去沉甸甸的。篓里有什么呢?有奶奶做的牛乳糖,有奶奶做的鲜花饼,还有奶奶为小姑娘准备的小水瓶。小姑娘背着它,和一群孩子去过树林,去过麦田,去过草地。每次回来小竹篓总是空空荡荡的,可是奶奶还是会用各种各样的东西又填满它。奶奶总是对小姑娘说:“这小竹篓不会空,不会空。”小姑娘嘴里塞着满满的鲜花饼,应着:“好啊,好!”

奶奶有个小白锅。小白锅里总是冒着诱人的香气。锅里炖的都是小姑娘爱吃的鸡、鸭、鱼、肉。树下小姑娘欢快地跑闹着,老人坐在一旁的小椅子上,手中不停地搅拌着小白锅里的美味。嘴边带着笑意唤着:“慢点,慢点。”小姑娘跑累了,小白锅也端上了桌。桌对面的老人给小姑娘盛了一碗又一碗,小白锅见了底。小姑娘满足地继续在花下闹,老人依旧笑着看小姑娘跑。老人总是对小姑娘说:“这小白锅不会冷,不会冷。”小姑娘满足地喝着汤,含糊地应着:“好啊,好!”

奶奶有个大蒲扇。大蒲扇摇啊摇,摇啊摇。小姑娘总是在蒲扇下,凉席上摇着小腿看画册,大蒲扇摇啊摇;小凳上晃着脑袋背唐诗,大蒲扇摇啊摇;摇椅上慢慢入梦乡,大蒲扇摇啊摇。奶奶总是对小姑娘说:“这大蒲扇啊不会停,不会停。”小姑娘半梦半醒间轻声应着:“好啊,好!”

小小的孩子呀,慢慢长大了。她离开了小院,离开了梨树,离开了奶奶。现在,她又回来了。可小院里却没了奶奶。小竹篓还在,小白锅还在,大蒲扇还在。可是小竹篓里的东西、小白锅里的美味、大蒲扇边的凉爽再也不在了。“当时只道是寻常,不知万事不寻常。”奶奶啊,您给予我的一切美好,就是寻常之中的不寻常啊!

奶奶小院里的梨花还开着,虽然已经不是当初的花朵,但芳馨依旧。

当时只道是寻常初二作文篇7

挑起一指尖儿的薄荷糖酱,抿了抿嘴巴,一缕清甜悠悠的荡漾开去……

苏式的小瓦屋里,老外公用小木棒轻轻捣弄着刚采摘来的薄荷叶,随意握住的手却显得颤悠,兴许是那松弛的老皮,如一波又一波的涟漪,荡漾开去。

再寻常不过的捣酱。

虽说一双老手多少有几分粗糙,但做什么手艺活都不在话下。外公最爱做的薄荷蒸糕,也是正宗的苏式小点——早市的“常客”,更是我的心头爱,有时竟会一动不动地在案板上趴上一整天,就为看那小小的蒸糕如何摇身一变。偶尔一出神,连饭也忘了吃,莫非这是“废寝忘食”的另一层真谛?

再寻常不过的等待。

白白嫩嫩的糯米粉被一双黝黑的大手抚平在木质的深色模具里,意外显得可爱,而刚刚从自家小院儿篱笆杆下摘来的薄荷叶则特殊待遇的盛在一个青花瓷的碟子里,同样活泼的嫩绿与湛蓝,相映成趣。捣成碎末儿便浸泡在蜂蜜中,舌尖只要轻轻一点,令人回味的清新便再也无法淡去。

上了蒸笼,一老一小便排排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托着腮帮子,这剩下板凳的吱呀声和蒸汽的舞动。相对,却是寻常的无言。

“薄荷蜜”事先便点缀在白糕的凹槽儿中,随着清香飘过,围聚院儿里的邻居多了起来——薄荷的清爽在夏日的炎热中,似乎找到了空隙,从厨房的竹窗缝儿里溜了出来,却碰巧撞着了石子路上的邻居们,约莫一刻钟过去,当白雾如牛奶般均匀地从竹笼的缝隙间溢出时,便打开笼盖,裹挟着清爽气息的蒸汽将所有人包裹,竟都异口同声地:“哦——!”地欢呼。老外公依旧不忙不乱,将蒸糕放在案板上,用扁竹板麻利地将它抚得有棱有角,手起刀落,白瓷盘中便均匀地白上了花形而的薄荷蒸糕,精致而小巧。搬到大客厅,十几号人团团坐,享受着美味的同时聊起家长里短。

再寻常不过的热闹。

“要几份?”“一盒,薄荷味的。”

手指着柜台上一小盒“薄荷蒸糕”,她却从身后纸箱里拿出一盒更小的、用保鲜膜紧紧覆盖的薄荷糕。我撇了撇嘴,付了钱便马上离开,手里拿着冰冷的糕点盒,还是忍不住尝尝——甜腻的糖浆味,没有清爽,没有热腾腾。

在高楼间穿梭,唯有安静的乐曲能使内心平静。“泸州月光,洒在心上——月下的你不复当年模样——太多的伤,哦,难诉衷肠——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家乡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再寻常不过的薄荷蒸糕,在朦胧的视野中——不再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初二作文篇8

冬天如期而至,凛冽的寒风拍打着车窗,呼啦作响。玻璃也止不住的颤抖,惊扰临窗人的美梦。不知是哪里溜进的风狡黠地钻入人家的衣领,不由得使人捂紧大衣。随着一声铃响,一对老夫妇佝偻着腰,举步维艰地挤上公交。我注视着他们手中从超市买回的樱桃,泪洇湿了眼眶。

记忆里,那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微风拂过阳光照耀下的樱桃树叶,又倏地钻进风铃,撩拨出了一片清脆。爷爷慵懒地仰躺在摇椅上,脸上映下一片片斑驳的树影。我拿起蒲扇不住地扇,想要扇去那光影,却只听得爷爷幽幽地开口:“小孙女真是闲不住啊”说完,顺手将一串樱桃稳稳地投到我的怀里。爷爷挑着眉,从我手里劫去蒲扇,缓缓抬起手,指了指樱桃树的位置。唉,这分明想要我做个劳动人民。心里抱怨着,可身体却还是服从地搬来板凳,伸手去摘那饱满多汁的樱桃。

奶奶来到院子里看着这温馨的画面,又笑着转身进了厨房端来一篮小米,将懒散的人儿哄了起来,笑盈盈地摇头道:“你也真够懒的,那树底下的坑刚填上新土,孩子踩不稳,摔下来怎么办?你也起来干点儿活,去,筛米去。”爷爷自知太懒惰了,就真的默默地蹲在墙角筛米,丝毫不耽搁。奶奶回过头,朝我示意,做了个“嘘”的动作。“哎,老顽童。”我不禁低声道。

就这样,当斜晖铺满小小的院子时,我依偎在奶奶的怀里轻嗅她鬓角的米香甜甜睡去,爷爷依旧在他的老木椅上休息,缓缓扇动蒲扇,扬起茶香。随口朗声背道:“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后来,我与许多人都共度过休闲的午后,可再也没有那么令人温暖的感觉和那么甜的樱桃了。

目送老人相互搀扶着下了车,我没有久坐也便跟着下去了。我来到那个小小的院子,静得出奇,没有风铃的响动也没有落叶作响。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我不由得一怔,原来那树早已不在了。从前,每次暴雨过后,树根周围都会被冲成一个大坑洼,树根被虫蛀的地方一览无余。

那时,爷爷定将松土压实,再添新土,施上杀虫药,樱桃树的生命才得以延续他的小孙女也能年年吃到酸甜的樱桃。可当爷爷离开后,由于大家疏于管理,根早已千疮百孔,不再发芽结果。不久,也随逝者而去了。

后来,父亲干脆找人把树连根铲除了,只在院子中留下一处更大的坑洼。如今,物是人非,老院对于还在的人已无大用。我把院子的杂草除去,杂物也整理到一处。环顾四周后紧锁大门,将手中早已被揉皱的出租告示贴了上去,封住这萧瑟的景象,也封住了逝去的童年。

和老人在一起时,我们总嫌时光漫长。可是长大后,却只希望岁月宽容,允许我们偷些闲散的时光去陪伴他们,去慢慢抚平樱桃树下——那遗憾的坑洼。

当时只道是寻常初二作文篇9

轻轻捧于手心,静静感受从指尖传至心底的温热。小喝一口,让满嘴的香甜直蔓延至全身,袅袅的清香,带着自然最本质的气息在空气中播洒。那一刻,时光流转,一切又似乎回到从前,那些寻常的早餐,那一碗碗寻常的糁儿粥。

一个寒冷的早晨,当太阳还蜷缩在被窝中未能展露笑颜时,大地似乎还在沉睡。浓郁的清香便在室内温润地传播开来。揉着惺轻的双眼,匆匆离了舒软的被窝,寻找着那份清香,开始又一天新的旅程。几乎是无论寒暑,早晨醒来,洗漱完毕,已有一碗热乎乎还散发着腾腾热气的糁儿粥放在桌前,旁边放了几碟小菜,便成了美好一天最甜美的开端。

捧住青瓷花碗,让那一点温热从手心手指柔柔地传至心田,宛若一缕和煦的春阳,暖暖地唤醒沉睡了一夜的心之万物。蒸腾的清香携来股股源自五谷本质的气息,散落于清冷的空气中,诠释出世间永恒的温暖。“快喝啊,待会儿就要上学了。”奶奶轻声催促着,将刚刚煮熟的粥用棉布盖好,留着爷爷起床后再一起吃。我笑笑,小喝一口,满口的香甜从口间直传遍全身,暖了身,也暖了心。

那一碗寻常的粥,成了心里最暖的期盼,那一刻,只道是寻常的瞬间,却成了未来日子里最美丽的怀念。

奶奶开心地笑,对于她来说,每天给自家孙子煮上一碗热腾腾香气缭绕的粥似乎成了她人生最值得回味的点缀。袅袅清香在眼前盘旋缠绕,一切似乎仍是如此美丽。奶奶恬适的笑,苍老的面容上恍惚多了些自然的活力。哦,那也只是一种寻常,只是自然的眼睛未曾捕捉到那一直存在的一份活力罢了。当时,只是静静地望着,却忘却了、忽略了一份温情、一种动容……

岁月总像无情的流水,从指间淌过,便不再回到最初的模样。奶奶老了,我亦不再是那个守望在桌旁的孩童。温糯的粥早已被柔软的面包和一杯白得似乎不含丁点杂质的牛奶所替代,却再找不到那份交递于心的温暖与匆匆。亦曾去早餐店专门点上一碗粥,可喧烦的世界里,却再找不到那份特殊的香与美。粥亦依旧,当时的人儿却已不是,当时的味道也再寻觅不到。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的词里亦有如此细腻的感慨。于我而言,一碗寻常的粥,却品出不同的美。那么,世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时以为是极其平淡寻常的人与事,只有在岁月的几番流转后,才能感受到它们独特的美丽与珍贵,然后却再难以拥有。

当时只道是寻常,如梦掠过,心间只剩一缕暖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初二作文篇10

为什么只有失去了它,才会懂得珍惜。

石榴还是那个石榴,安静地躺在桌子上,裂开了一道口子。可是我却再也不是曾经的自己了。那个喜欢在田埂边奔跑的小孩,早就随着记忆碎去。只有奶奶还会用碗盛着拨好的石榴,宠溺地对我笑。

只是碗中的石榴,还停伫在岁月。

初见石榴是小叔送给我们的。一大箱子,圆滚滚地躺在纸盒中,我在一旁兴奋地又喊又叫,奶奶嫌多,话到嘴边,转头便被我的泪眼硬是憋了回去。慷慨地全部接受了。

纸盒还未放到地上,我便迫不及待地拿下来一个,随手在衣上擦了擦,有些疑惑地望向奶奶。不等回答,伸手扣了扣石榴顶上的花骨。犹豫片刻,不待小叔将我拦住,便试着用力抠了一把。石榴没什么变化,手指却是钻心的痛。手一松,石榴从手上滚落到地上。奶奶跑过来,对着我的手又是哈气又是念叨的。罢了,还塞给我一粒糖。尽管如此,也没能阻止我对石榴的恐惧。

直到上了小学,才渐渐淡忘当年的不快。在此之前,奶奶从未再提起过,可我依旧吃石榴,吃了好多年,而我并不知道。

那天小叔走后,我独自一人关在房间里,闷闷不乐地看书。奶奶突然推门进来,将一只小碗放在桌上,又把另一只空碟子放在旁边。我赌气,没说话。她有些犹豫,尴尬地站在我旁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的,只听到门叩上时止不住发出的一声“咔嗒”。我又向四周看了看,确保无人后,才小心翼翼地看向小碗。里面的东西堆的很高。一层一层整齐地排列着。捡起一颗,呈半透明的红色,因为好奇,愣是把弄着对着阳光,突然手一松,径直掉进了嘴里。

滑溜溜的,没敢咬下去,小心翼翼地用牙一嗑。它竟炸开了,甜丝丝的味道弥漫入了嗓间。最后吐出来一颗白白的核。只想着神奇,又抓起一颗,再一颗,书也不知道被丢到哪里去了。最后一把把地抓,手都被迸出的汁液染得红一块白一块。奶奶正巧推门进来,见着我花猫似的脸,没忍住,扑哧一声乐了。

于是天天,奶奶都会将一只碗盛满,待我吃完,又进来带我去洗脸,维持着一种默契。久了竟也习惯了,习惯了每天将石榴塞入口中的日子。

直到奶奶腿摔坏了,行动再没有以前方便,自然也没有石榴吃了,才感到有多不习惯。过去那么多年,几乎天天可以吃到石榴。也只是觉得平平常常。突然间伸手摸不着了那只小碗,好像梦都醒了。

当时只道是寻常,今日却语老来防。

可我依旧爱吃石榴,只能自己去拨。拨久了,手指隐隐作痛。看着小碗中越垒越高的果肉,忍着手指的创痛,敲响了奶奶的房门。——就像奶奶当年敲响我的门。退出房门时那声“咔嗒”,久久敲在我的心上。

“孩子,来吃石榴。”

“奶奶,石榴拨好了,快吃吧。”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龙湖公园作文400字(整理14篇)

    - 阅2

    龙湖公园作文400字篇1我的家乡在蚌埠,那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其中我最喜欢龙湖公园。提起家乡的龙湖公园,那可是....

    冬日暖阳作文650字(整理16篇)

    - 阅1

    冬日暖阳作文650字篇1母爱是清泉,滋润着心田,母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照耀着我的心房。那是一个北风呼啸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