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的蹈是什么意思
编辑:高中作文网【拼音】:fù tāng dǎo huǒ
【解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奋不顾身。
【成语接龙】:赴汤蹈火——火耕流种——种学织文——文章经济——济窍飘风——风雨凄凄——凄风冷雨——雨散云飞——飞龙乘云——云泥之别——别无长物——物至则反
【近义词】:冲锋陷阵、粉身碎骨、历尽艰险、出生入死、奋不顾身、肝脑涂地、
【反义词】:贪生怕死、
【出处】: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
【成语典故】: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后来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从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骑常侍时,想请嵇康出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郎官职,遭到了嵇康的坚决拒绝。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门人递上的一封信。拆开一看,是嵇康给自己的一封绝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举老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孔子等先圣,说自己“志气可托,不可夺也”。
接着又写到自已倾慕尚子平、台孝威(后汉隐士),不涉经学,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视虚伪的礼教,公然对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见有驯育服从的,大的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汤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马嚼子来装饰它,拿佳肴来喂它,它还是思念树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马氏请他做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糜鹿“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表达了坚决不在司马氏政权中任职的决心。由于嵇康时常发表一些讥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论,司马氏统治集团对他十分忌恨。景元三年(262),曾经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隶校尉钟会,以言论放荡、毁谤朝廷等罪名对嵇康横加诬陷。嵇康被司马昭下令逮捕入狱,不久便被杀害。
【造句】:
1、在这个和平而文明的时代,过去那种赴汤蹈火、刀光剑影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
2、为人民服务,我们情愿赴汤蹈火。
3、忠诚的士兵愿意为他们的国王去赴汤蹈火。
4、他愿意为我赴汤蹈火,我自然是感到非常欣慰。
5、为了崇高理想而赴汤蹈火,对于人生来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6、为了祖国的利益,我愿赴汤蹈火。
7、只要是您老交代的事,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8、杰克对玛莉十分?迷,为了满足她,不惜赴汤蹈火。
9、此后赴汤蹈火,但凭大总管差遣!
10、为人民服务,他们愿意赴汤蹈火。
11、如果Android使用者中有一批挑剔人物等着为应用花钱,开发者们会赴汤蹈火的开发这个市场。
12、他非常爱玛丽,愿为她赴汤蹈火。
13、哪怕是赴汤蹈火,我们也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4、他英勇对敌,不避艰险,赴汤蹈火在所不计。
15、“为了你,我可以赴汤蹈火,公爵夫人。”亨利勋爵鞠着躬回答。
16、他愿为国家赴汤蹈火。
17、这些年来,为了争取农民的权益,他不惜赴汤蹈火,冒险犯难。
18、许多年轻的战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赴汤蹈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19、他一向总在她屋里跟她见面,从没敢邀请她一起出过门,这时就在他站在电话机旁跟她说着话时,他便毫无道理地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欲望:愿意为她赴汤蹈火。
20、马卡尔卡他们都这样称呼马卡林这个人毫无私心地愿为你赴汤蹈火,分文不取。喂,就这样清账了。
21、你愿意为这个国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22、为你赴汤蹈火并非不可能。
23、这些人个个都是英雄好汉,赴汤蹈火,何所畏惧?
24、为了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而赴汤蹈火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25、巴黎的工会领导人跟我说,他们在他面前高兴得落泪,同志们愿意赴汤蹈火,帮助他实现那个宏伟计划。
26、这一层,不烦圣虑,他们是赴汤蹈火的老兄弟,何况国家如此,不至于还闹义气。
27、真正的爱情,这首先是崇尚真理、诚实、正直、原则性,对伪善和欺骗行为持不调和态度,为维护真理就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28、他总是假惺惺地对别人说,他愿意为别人赴汤蹈火。
29、为了早日建立新中国,解放军战士赴汤蹈火,不惜牺牲生命地投入到战斗中。
30、我赴汤蹈火的原因只是为了让她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