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思危造句
编辑:高中作文网【拼音】:jū ān sī wēi
【解释】:居: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接龙】:居安思危→危言耸听→听风听水→水火无情→情见乎辞→辞严意正→正心诚意→意兴阑珊→珊珊来迟→迟日旷久→久悬不决→决断如流
【近义词】:常备不懈、安不忘危、防患未然、安不忘忧、处安思危、居安虑危、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反义词】:亡羊补牢、出其不意、刀枪入库、及时行乐、高枕无忧、麻痹大意、
【出处】:1、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2、唐魏征《全唐文·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隋元会大飨歌·皇复》:“居高念下,处安思危,照临有度,纪律无亏。”
【成语典故】:这则成语故事讲的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产生的危难祸害的情况。人们用居安思危这个词用来比喻要提高警惕,以防祸患。与“有备无患”近义。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春秋时期,有一次宋、齐、晋、卫等十二国联合出兵攻打郑国。郑国国君慌了,急忙向十二国中最大的晋国求和,得到了晋国的同意,其余十一国也就停止了进攻。郑国为了表示感谢,给晋国送去了大批礼物,其中有:著名乐师三人、配齐甲兵的成套兵车共一百辆、歌女十六人,还有许多钟磬之类的乐器。晋国的国君晋悼公见了这么多的礼物,非常高兴,将八个歌女分赠给他的功臣魏绛,说:“你这几年为我出谋划策,事情办得都很顺利,我们好比奏乐一样的和谐合拍,真是太好了。现在让咱俩一同来享受吧!”可是,魏绛谢绝了晋悼公的分赠,并且劝告晋悼公说:“咱们国家的事情之所以办得顺利,首先应归功于您的才能,其次是靠同僚们齐心协力,我个人有什么贡献可言呢?但愿您在享受安乐的同时,能想到国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办。《书经》上有句话说得好:‘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现谨以此话规劝主公!”魏绛这番远见卓识而又语重心长的话,使晋悼公听了很受感动,高兴地接受了魏绛的意见,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造句】:
1、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安如泰山。
2、在安乐时居安思危,才能防患于未然。
3、密切关注企业细节,时常居安思危,不要自满,照顾好员工。
4、当你在顺境中,更应学会居安思危,一日三省。
5、美国人只是在战争时期和战后才变成居安思危型的消费者。
6、每年都有不少长者因各种意外而需要入院治疗,影响身心健康,故此长者及护老者都应居安思危,注意安全。
7、居安思危也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
8、居安思危的皇帝,修建这样的地下通道,极有可能是用于避险逃生的。
9、我们必须要互助合作,居安思危。
10、平常就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沉着应付。
11、居安思危才能确保平安。
12、我们因居安思危而成长,因自我满足而灭亡。
13、“居安思危型”理论则认为,在繁荣时期,人们会存钱以备不时之需,在衰退时期则会取出存款使用,以维持生活水平。
14、居安思危,有所准备,就能应付各种复杂的局面。
15、举行消防演习,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觉心,真正遇到灾祸时才能临危不乱。
16、不过,居安思危,考虑一下可能会有什么变化以及最近一波股市上涨会不会戛然而止,这样做并没有什么不好。
17、居安思危,保障保险,风险分担,共度百年。
18、我们应该居安思危,提高警惕,捍卫社会主义的锦绣江山。
19、身处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应该求创新,加强能力,居安思危,无论你发展得多好,时刻都要做好准备。
20、严格的纪律使公司走上正轨,经验性创造让公司充满生气,而居安思危使公司保持活力。
21、居安思危危自小,有备无患患可除。
22、居安思危常备不懈,共铸国防保我河山。
23、平场吠要有居安思危的想法,遇到紧急情况时,才能沉着应付。
24、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
25、尽管我们生活在富裕的现代都市,我们仍需居安思危,珍惜每一分收入。
26、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在顺境中居安思危的好习惯。
27、正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居安思危,这次才能度过这个难关。
28、“平时如战时”的意思不就是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吗?
29、尽管现在的生活很好,但是我们应该学会居安思危,以防危险的到来。
30、作为中期小结,我们清楚见到社会上对税基狭窄的问题,共识趋向一致,即使我们的经济持续改善,市民亦认同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