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考察报告(收集5篇)
来源:
培养考察报告篇1
关键词:中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培养
对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细致、艰巨的任务,通过实验来学化学是中学化学课程共同追求的一条线索,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它不仅需要广大化学教师在教学第一线上努力实践、探索,更需要从理论的高度来探讨、研究,使我们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工作有一定成效。
一、强化课堂演示实验、提高学生实验兴趣。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基础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新课标规定的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都安排了课堂演示实验。对这些演示实验,要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可作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由于演示实验是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教师在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上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演示实验必须是规范的,它能对学生起到潜在的楷模作用。另外,化学演示实验要有启发性,因为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好奇心强。因此,就要求化学教学中的演示实验要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得到充分激发。在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将知识一观察一操作等联系在一起,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讲述氢氧化纳化学性质时,可以补充了氢氧化钠与C02、S02反应的两个演示实验,然后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烧瓶中的小气球会自动胀大?大试管中红色的喷泉是如何形成的?由于实验现象饶有趣味,所提出的问题富有思考性,既使学生认识氢氧化钠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又与所学的物理知识联系起来,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落实学生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途径
在化学实验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严格要求学生是必须的,教师韵教育策略不当,是妨碍学生兴趣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造成他们完成同一实验的时间不一样。能力强的学生速度往往做得快,而能力差的学生时间就老是不够用,于是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实验。在分组时,要尽量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和动手能力差的学生进行搭配,让能力强的学生帮助差的学生,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速度快的学生不至于无所事而过早离开。还要告诫学生,操作的速度应该建立在规范、安全的基础上,同时要注意那些操作快的学生有无违规操作。如,碱金属钠的性质演示实验,若教师用刀切去钠外皮给学生展示银白色时,只有前排学生能看清楚,而后排的就不容易看清,也没有可能拿大块的金属钠去切割演示。于是,可以将这个演示实验同钠受热、钠与水反应等三个演示实验相合并,让前后桌四人一组进行学生实验。实验中教师讲学生操作,做一个实验,填写一个实验的笔记和结论。三个实验做完了,三个结论也整理好了。这种措施,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生不但理解得既快又深刻,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避免了教师一人讲解或演示,学生被动听看的局面。
三、培养学生写实验报告。是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重要手段
培养考察报告篇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所有真理和理论知识都来源于人类社会的反复实践。高职基础课实验的设置既体现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规律,也体现着国家的教育方针。国家对高职教育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加强基础实验课教学对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专门人才有着重要意义。正因如此,众多教育工作者就如何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从转变教学观念与模式、实验室管理与设备、实验内容与时数、实验考核与方法、撰写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高职医学基础课实验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善于操作的实践能力,以便为其实验与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提高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必须组织好以下3个重要教学环节,即设计与准备、实验与观察、报告与点评。
1设计与准备
设计(预习)与准备是基础实验课的重要教学环节,由师生共同参与。教师应准备2件事。其一,向学生布置实验课题,提出指导意见,介绍有关资料。其二,备齐实验所需仪器用品。教师的实验命题是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市场所需和学生水平,经过深思熟虑精选经典的、创新的(或改进的)、综合的实验内容为课题。学生则根据教师布置的实验课题,通过查阅有关资料,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应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操作步骤和方法、所用仪器和用品、注意事项和问题等。实验方案于实验前交教师审阅。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可加深对所做实验内容的理解,调动实验积极性和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这为实验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2实验与观察
实验与观察是基础课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准备工作就绪后,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的过程。坚持2个“结合”和2个“必须”是这一环节的重要原则。2个“结合”:一是理论与实验的结合,即实验操作要有理有据,二是实验与观察的结合(即做实验时要会察会记)。没有理论的实验是盲目的实验,没有观察的实验是无果的实验。2个“必须”:一是必须按计划、分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二是必须遵守则、按规程、一丝不苟地规范操作。
实验中还要强调实验与观察环节的目的性、规范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因为这是上好实验课的前提条件。!目的性要求学生所做实验要有目的、结果,并对实验要采取的措施心中有数。规范性要求学生对所用仪器、药品、器材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了解透彻,并掌握要领,可准确操作。科学性要求学生要科学严谨地进行实验操作、设定实验条件、采用观察方法,冷静分析问题,做到判断有据。客观性要求学生对实验过程所发生的现象、遇到的问题、出现的结果如实记录、分析,实事求是地得出结论。
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发挥辅导、督导作用,把学生的实验准备、规范操作、实验态度、安全教育、实验结果纳入督导范围,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对规范操作结果准确者给予表扬鼓励,对操作不认真或结果有误者给予教育或辅导。
实验与观察是在规定实验课时内由师生积极参与的双边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实验课探究科学实验的规律和奥秘,不仅能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创新思维,还能训练自身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促进操作技能的提高。
3报告与点评
报告与点评是实验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教学环节,是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再认识、再提高。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应根据实验记录把握重点,将重点放在实验结果的分析上,并从理论与实验的结合上找答案、作结论,认清事物本质,把握变化规律。对其他内容,如题目、原理、器材、方法步骤等应从简描述。报告要层次清晰、文字简明、重点突出、分析有据,并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和科学性。
教师点评的内容来自实验课学生实验情况和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点评要抓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应突出共性或典型的问题,数目不宜超过3~5个。点评内容要生动、深刻、有理、有例子,以引起学生共鸣并能使其铭记在心。
培养考察报告篇3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和方法,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为基础,计划和安排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的活动。通过多年来的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我们可以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中去,亲自感知实验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提高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学生实验报告的设计与记录。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一份好的实验报告设计,就像是一盏明灯,能给学生指引实验的目标、方向,能提供给学生形成结论的分析数据,进而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基本素养,使学生的科学实验效果达到最优化。
一、观察实验报告的填写,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验的责任心和有序观察能力。
教科版四下《油菜花开了》解剖花的实验中,我设计了如下实验报告,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解剖花》实验人
花的名称
实验方法:用镊子把花的各部分,从外向里一层层撕下,整齐排列并贴在相应的名称左边,数一数,填在相应的空格上。
个萼片
个花瓣
个雄蕊
个雌蕊
在班级(1)上课时我没有设计实验报告,就按照书本上的要求,先介绍解剖花的方法、花的结构,然后让学生按照书本要求独立解剖油菜花。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且相当活跃,但检查结果时,学生雌雄蕊不分,萼片、花瓣不分,桌上、地上掉落的都是花瓣,实验效果之不佳显而易见。
后来,我根据班级(1)出现的情况,设计了如上实验报告,实验的效果就相当出色。在这个实验报告中,我并没有限制学生解剖何种花,但学生可以根据实验要求很清楚地完成解剖的任务。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思想;而且在实验的过程中,桌上有了这份实验报告,便时刻提醒着学生做实验究竟是何目的,做实验时必须仔细观察什么,做实验的观察步骤是什么。在解剖花的过程中,动作快的同学还可在老师的同意下,多取一两张实验报告单,多解剖几种花,因此既避免了学生在一旁闲着无所事事而打闹的局面,又进一步提高了这些学生的科学素质。至于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在巡视的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辅导,让他们也能够尝到独立成功的喜悦,而避免了跟在其他同学后面蒙混过关的心理,以扎扎实实地学会实验操作要领,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实验的责任心。
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控能力差是小学尤其低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的神经系统较脆弱,感知事物还比较笼统,观察事物往往只注意大概轮廓与整体形象,不能精确地感知事物,也容易忽略事物的某些细节。他们的感知活动较少受目的控制,较多受兴趣控制。[2]他们选择对象往往从兴趣出发,不按老师的要求去感知。比如,老师要求观察花的形状、结构、颜色,他们却会被叶子上的昆虫所吸引。所以,这部分孩子的感知、观察能力只有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训练下才能逐渐培养起来。对三、四年级刚刚起步学习科学的孩子来说,老师如果能够为特定的实验设计好观察实验报告,这对培养孩子的观察事物的责任心和有序观察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探究实验报告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教科版四上第3单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书前面几个小实验都非常简单,教师如做一个实验讲一个实验,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主观性不能充分体现出来。为此,我就专门为这课设计了一份实验报告,如下:
实验观察记录表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
器材
实验步骤
观察现象并记录
归纳共同点
1
锯条
一手将锯条一端按紧在桌子边缘,另一手向下用力压锯另一端,后放手。
(1)(有,无)声音,
(2)锯条发声时
2
空盒、橡皮筋
把皮筋绷在盒子上,用手指拨动皮筋
(1)(有,无)声音,
(2)皮筋发声时
3
队鼓、上有少许豆粒、小槌
用槌把队鼓敲响
现象:小豆
说明:鼓发声时鼓面
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便可独立完成实验,也不受限制,多余时间可多做一遍,多研究一遍。
在课堂实验中,教师一般都喜欢采取边讲边实验的方式。教师一边讲解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领,一边示范过程,学生一边听,一边看,仿照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验,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做同一实验步骤,要求一致,步调一致,课堂次序较易把控。但这种方式下,学生做实验比较被动,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如果能培养学生进行独立实验,则能取得边讲边实验的方法所无法得到的效果。但如果由学生自己独立实验,教师则不易控制纪律,往往无法达到预定目标。在这课中,我设计了以上实验报告后,实验目的、注意事项学生一目了然,学生完全能够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实验中总结规律。
三、探究实验报告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不仅可以使小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而且可以使他们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必须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③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探究要求虽然不高,但如果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实验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探究的全过程或部分过程经过实验报告的填写、设计由扶到放地反复训练,那么学生对整个探究过程的基本方法便能初步地掌握,这便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有以下八个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4.观察、实验、制作5.搜集整理信息6.思考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3]而一份较完整的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这些部分:1.实验内容2.实验目的3.实验器材4.实验方法5.实验结果6.问题与讨论。将科学探究的实施和实验报告的填写两者相结合,老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有意识地从扶到放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教科版四下三食物单元《面包发霉了》为例来设计:
问题的提出
霉菌的生长与有关吗?
霉菌的生长与有关吗?
猜想与假设
霉菌的生长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容易霉菌长得快。
制订实验计划
进行实验
实验方法:
相同条件:两块同样大小的面包,挑同样多少的菌丝,同时滴上10滴水,放入相同的保鲜袋扎紧。
不同的条件:一块放在厨房任一地方,一块放入冰箱
实验方法:
记录实验数据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
结论
如果说“面包的发霉与温度有关”这一探究实验老师需要扶着走,那么另一个问题“面包的发霉与水有关吗?”学生完全可以模仿老师给出的模式自己来进行实验。这不仅能让孩子清晰地了解整个探究的过程,了解了探究的一般步骤,也教给了孩子科学的探究方法,今后再遇到相类似的科学探究问题完全能独立地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实验报告的设计与填写,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创新,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科版5上《蚯蚓的选择》这一课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报告:
实验验证
蚯蚓适宜生活在
明亮还是阴暗的地方
潮湿还是干燥的地方(自己设计)
实验用品准备
一长方形纸和内涂黑,将盒低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塑料薄膜,一块黑湿布,5条蚯蚓。
实验环境准备
桌上铺一块黑湿布,布上放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在明暗交界处
观察记录
蚯蚓爬向的地方。
(选择:(1)明亮(2)黑暗)
蚯蚓数量:高处暗处
(填“=”“<”“”
得出结
论
蚯蚓适宜生活在环境中
以上实验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的环境中。
这张实验报告我重点设计了验证“蚯蚓适于生活在明亮的环境还是阴暗的环境”这一环节。上课前一天我便把实验报告发下去,学生可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自行先准备实验材料,而且还可自己设计验证“蚯蚓适于生活在潮湿还是干燥的地方”实验所需的材料,而后根据上课的实验结果进一步验证自己实验设计的正确性,或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如何改正。通过多次实验,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大大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学生实验报告的填写,还便于教师掌握信息反馈,进而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仍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例。第一年带学生时并没有准备实验报告,因此,在问及学生声音产生时皮筋和鼓有何新的现象,学生均能回答出“震动”。我以为学生所说的“震动”便是我想传授的“振动”,想当然地就写了“振动”两个字,便以为学生都理解了。第二年再上这课时设计了上述实验报告,许多学生根本不能写出“振动”这个词,许多学生经过细致观察能够写出“上下不停地动”“左右来回不停地动”。个别学生填写的是“震动”,“振动”这一词能填出者几乎没有。正是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我才猛然惊醒,上届的学生岂不是稀里糊涂学了个“振动”,真的有必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告诉学生何为“振动”,此“振动”非那“震动”。
虽然教科版科学教科书相比原先的人教版自然教材有了一些实验记录的表格雏形,但也有一些内容并无实验报告设计,且由于科学书属于循环使用教材,学生不能在书本上随意填写,所以很多实验报告还需要老师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实际重新进行设计,这就给科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使用实验报告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实验报告必须以课本为基础,在尊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巧妙地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融入到实验报告中。实验报告要精而细,切忌粗而广,让学生无从下手;不能过于死板,应有让学生发挥自我,创造自我的空间。
2.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必须认真批改,及时表扬并作出示范,切忌用后便置之不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对待而不马虎了事。
培养考察报告篇4
[关键词]NCATE;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评估
Abstract:ThepaperdiscussesNCATE,theevaluationofteachereducationinstitutionsofUS,includingitsevaluationscope,standardsandprocedure.AnditalsoputsforwardsomeimplicationsfromtheevaluationsystemwhichisofvalueandcanbeusedtotheresearchintheoryandpracticeinthisfieldinChina.
Keywords:NCATE;US;teachereducationinstitution;evaluation
NCATE(NationalCouncilforthe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是为美国教育部和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所认可的第一个全国性教师教育评估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对美国全国的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一般而言,获得NCATE的认可,就标志着一个教师教育机构的学术地位得到了确立。
一、NCATE的评估范围
在美国,接受NCATE评估的“教师教育机构”主要是综合大学和普通高等学校里所有负责培养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学校教育人员的学校、学院、教育系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等。通常,一个教师教育机构的教师培养计划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职前培养计划(InitialPreparation),为准备第一次考教师资格证书的学生制定。二是高级培养计划(AdvancedPreparation),即本科层次后的教师培养。全国教师教育评估机构对美国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的办学水平评估,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职前培养计划和高级培养计划的质量评估,包括各种单项培养计划的质量;对教师教育机构实施这两类教师培养计划的办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估[1]。前者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质量、毕业生的质量来反映;后者主要通过综合大学为保证教师培养计划的质量所提供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专业设置、管理状况、资金状况、办学条件等的水平来反映。
二、NCATE评估的基本程序
教师教育机构可以向NCATE申请两种评估:初步评估(InitialAccreditation)和继续评估(ContinuingAccreditation)。所谓初步评估,是指NCATE对教师教育机构的第一次认可。继续评估则是指通过初步认可后,NCATE对教师教育机构每5年进行一次继续评估,确认教师教育机构是否对初步评估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革,或是制定了新的改革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等。如果教师教育机构通过继续评估,保留初步评估的结果;如果没有通过,则是延缓鉴定或是取消初步评估的结果。
在初步评估和继续认可过程中,一个教师教育机构一般要经过以下的评估程序:
第一步:获得被评估的资格。申请认可的教师教育机构,应具备三个条件:①向NCATE提出评估申请,成为预备待评机构。②一旦教师教育机构成为待评机构,就必须提交“AACTE/NCATE联合年度报告”。③从预备待评机构过渡到正式待评机构。
第二步:教师教育机构成为正式待评机构之后,将准备两年后NCATE的实地考察。教师教育机构在NCATE进行实地考察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熟知NCATE的评估标准和程序;②对实地考察进行经费预算;③确认所在的州与NCATE是否有合作关系;④做好“认可程序中第三方证词”,并将证词寄给NCATE作为参考;⑤根据NCATE的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交书面报告;⑥确定考察日期。第三步:初步评估。NCATE由评估委员会组成考察小组,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委员将访问教师、行政人员、学生、中小学合作教师、校友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审核该机构的自我评价报告;进行文件审查,查看的文件包括评估计划、数据以及概念框架等。另外,评估委员会还向该机构提出建议,指明需要改进的地方及各项标准(主要包括6个标准项目:教师候选人的知识、技能和特性;评估系统和机构评价;教学实习和临床实践;多样性;教师的资格、成绩和专业发展;机构的管理和资源等)的达成情况。在此基础上,评估委员会将最终的考察报告提交给NCATE[2]。
第四步:由NCATE的机构评估董事会最后做出初步评估决定。机构评估董事会做出的初步评估决定的依据是评估委员会的报告、教师教育机构的书面回馈以及包括机构自我评价报告在内的相关参考资料等。初步认可的决定有三种:①评估合格(Accredited);②暂时评估合格(ProvisionalAccreditation);③评估不合格(DeniedAccreditation)。
第五步:继续评估审查。教师教育机构在通过NCATE的初步评估之后,为了继续确保已有的评估,就需要每5年再接受一次继续认可审查。NCATE继续评估的步骤与初步评估相似,在继续认可实地考察之后,机构认可董事会将会做出以下几种评估决定:①评估合格(Accredited);②有条件地评估合格(AccreditationwithConditions);③延缓评估(AccreditationwithProbation)[3]。
三、几点启示
1外部教师教育机构质量评估体系亟待建立
我国正在由独立定向型师范教育向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评价制度是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而急迫的问题。现在已经有许多重点综合大学开始加入师资培养单位的行列。由于初次加入师资培养的行列,再加上有些大学在教育课程上所投入的师资和经费设备有限,办学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将难以避免。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外部的教师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保证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质量[4]。建立教师教育机构评估体系,一方面可以在教师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制定全国教师教育标准,保证师范生在职前培养阶段达到教师资格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原先的教师资格制度。
2保证评估机构的相对独立性
由于美国典型的地方分权制以及其文化传统决定了它只能通过建立一个非官方、民间的认可机构NCATE来对全美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全国性认可。在我国应该建立类似NCATE这样的专门认可机构,负责对全国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认可与评估。由于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同于美国,所以评估机构应是一个半官方、学术监控性的评估组织,但在受教育部职能部门的制约、协调和管理的基础上,必须保持相对的学术独立性。这种制约性与独立性的统一方能保证评估机构具有一定的公正性、客观性和权威性。
虽然我国对教师教育机构评估的工作在实践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尚不充分,美国的NCATE对于教师教育机构的评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与借鉴的窗口,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石芳华.美国全国教师教育评估委员会(NCATE)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2002,(3):60.
[2]张昱琨,张婕.英美教师、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新要求、新进展[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97.
培养考察报告篇5
NCATE(NationalCouncilfortheAccreditationofTeacherEducation)是为美国教育部和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所认可的第一个全国性教师教育评估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对美国全国的教师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进行评估。一般而言,获得NCATE的认可,就标志着一个教师教育机构的学术地位得到了确立。
一、NCATE的评估范围在美国,接受NCATE评估的“教师教育机构”主要是综合大学和普通高等学校里所有负责培养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学校教育人员的学校、学院、教育系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等。通常,一个教师教育机构的教师培养计划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是职前培养计划(InitialPreparation),为准备第一次考教师资格证书的学生制定。二是高级培养计划(AdvancedPreparation),即本科层次后的教师培养。全国教师教育评估机构对美国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的办学水平评估,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职前培养计划和高级培养计划的质量评估,包括各种单项培养计划的质量;对教师教育机构实施这两类教师培养计划的办学能力进行综合评估[1]。前者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质量、毕业生的质量来反映;后者主要通过综合大学为保证教师培养计划的质量所提供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专业设置、管理状况、资金状况、办学条件等的水平来反映。
二、NCATE评估的基本程序教师教育机构可以向NCATE申请两种评估:初步评估(InitialAccreditation)和继续评估(ContinuingAccreditation)。所谓初步评估,是指NCATE对教师教育机构的第一次认可。继续评估则是指通过初步认可后,NCATE对教师教育机构每5年进行一次继续评估,确认教师教育机构是否对初步评估中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改革,或是制定了新的改革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等。如果教师教育机构通过继续评估,保留初步评估的结果;如果没有通过,则是延缓鉴定或是取消初步评估的结果。在初步评估和继续认可过程中,一个教师教育机构一般要经过以下的评估程序:第一步:获得被评估的资格。申请认可的教师教育机构,应具备三个条件:①向NCATE提出评估申请,成为预备待评机构。②一旦教师教育机构成为待评机构,就必须提交“AACTE/NCATE联合年度报告”。③从预备待评机构过渡到正式待评机构。第二步:教师教育机构成为正式待评机构之后,将准备两年后NCATE的实地考察。教师教育机构在NCATE进行实地考察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①熟知NCATE的评估标准和程序;②对实地考察进行经费预算;③确认所在的州与NCATE是否有合作关系;④做好“认可程序中第三方证词”,并将证词寄给NCATE作为参考;⑤根据NCATE的评估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交书面报告;⑥确定考察日期。第三步:初步评估。NCATE由评估委员会组成考察小组,对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委员将访问教师、行政人员、学生、中小学合作教师、校友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审核该机构的自我评价报告;进行文件审查,查看的文件包括评估计划、数据以及概念框架等。另外,评估委员会还向该机构提出建议,指明需要改进的地方及各项标准(主要包括6个标准项目:教师候选人的知识、技能和特性;评估系统和机构评价;教学实习和临床实践;多样性;教师的资格、成绩和专业发展;机构的管理和资源等)的达成情况。在此基础上,评估委员会将最终的考察报告提交给NCATE[2]。第四步:由NCATE的机构评估董事会最后做出初步评估决定。机构评估董事会做出的初步评估决定的依据是评估委员会的报告、教师教育机构的书面回馈以及包括机构自我评价报告在内的相关参考资料等。初步认可的决定有三种:①评估合格(Accredited);②暂时评估合格(ProvisionalAccredi2tation);③评估不合格(DeniedAccreditation)。第五步:继续评估审查。教师教育机构在通过NCATE的初步评估之后,为了继续确保已有的评估,就需要每5年再接受一次继续认可审查。NCATE继续评估的步骤与初步评估相似,在继续认可实地考察之后,机构认可董事会将会做出以下几种评估决定:①评估合格(Accredited);②有条件地评估合格(AccreditationwithConditions);③延缓评估(AccreditationwithProbation)[3]。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描写人物作文范文四百字(收集2篇)
- 阅0守则应急预案课外知识篇1古诗思想品德;口号说明文留言答辩状,慰问信宣言寒假爱岗敬业,流程写作,民主演讲稿道歉信,公司简介李清照赠言自荐书职业了委托书生涯规划对联;了话语规定.....

开学第一周周记范文(整理8篇)
- 阅0开学第一周周记范文寒假过了,又回到了充满温暖的校园里。开学的第一天里,我穿着整洁的校服与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往学校走去,一去到学校,回到教室里,看到同学们个个精神百倍、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