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教案模板(精选5篇)

来源:整理

第3篇1

小学四年级菊花的教案

【篇1:教学设计《菊花结》】

项目:教学设计学校:高碑店中心小学学科:劳动技术年级:五年级课题:《菊花结》

保证:无抄袭、挪用他人的内容,纯属个人智慧结晶!本人签名:郭全森手机号:***12345

【篇2:四年级上手工di教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校本课程

四年级手工di班教案

龙欢欢

目录

1、《手工di》课程计划????????????????22、《手工di》教学计划????????????????33、开学第一课?????????????????44、丝网花——马蹄莲?????????????????85、丝网花——野花??????????????????106、丝网花——玫瑰花???????????????117、丝网花——百合花?????????????????148、丝网花——???????????????179、丝网花——金盏花????????????????2010、丝网花——孔雀草????????????????2211、丝网花——向日葵?????????????????2512、丝网花——小太阳花????????????????2813、丝网花——波斯菊?????????????????3114、丝网花——蔷薇花苞????????????????3315、丝网花——郁金香??????????????3616、丝网花——罂粟?????????????????4117、丝网花——秋牡丹??????????????4318、丝网花——豌豆花?????????????????4517、本学期学生成绩考核?????????????????47北师大株洲附校小学部四年级手工di兴趣

选修课程计划(2012.9—2013.1)

四年级《手工di》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手工方课程的开设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因而学生非常乐意参加。地方课程的开设,在于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现将本学期选修课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一、活动目的本学期开设的手工地方课程活动为一部分有特长爱好的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个性才艺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的一技之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以点带面,促进全校的手工活动。进一步了解手工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及创造能力。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作的乐趣。二、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开始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相应教室。3、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三、活动内容

1、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或独立完成的方式进行教学。2、用丝网作为创作材料

3、给学生自己创作作品的时间和空间。4、欣赏优秀手工作品,开拓学生眼界。5、及时用相机拍摄活动内容。(集体或个人)四、备注

附:教学进程和教案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运用各种电教设备,让学生通过观看影像资料,收听广播,培养良好的语感。

2、用数码相机将学生表演视频拍摄下来,学生观看后进行点评,教室相机进行指导。

3、四人小组进行合作、交流,与别组竞赛。2013年3月1号

【篇3:四年级校本教案上册】

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校本上册教学设计

《校园里的花》教学设计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中卫二小贺海峰一、活动对象:四年级同学

二、活动具体目标:

1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并掌握一些植物知识。2、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渗透理解和扩散思维。3、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生活。

三、活动重、难点

1、难点:使学生掌握校园里花的特点,生长习性。2、重点:丰富学生有关植物的知识。

四、活动准备:学生搜集资料。

五、活动主要部分:

1、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2、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六、活动实施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收集资料1、大量收集资料。

2、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推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可以为自己小组命名并适当分工,填写分工情况表、3、教师和学生共同初步讨论本节课的问题:

(1)、校园里有哪些花?你最喜欢哪些花?为什么?(2)、你知道它们的样子及生活习性吗?

4、再确定研究的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查找资料,分小组自主研究,通过对所选择的内容问题进行分析、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亲身体验实际调查1、学生参观校园。

2、实际调查,解决问题

应用1:了解校园里有多少种花。

应用2:知道校园里每种花的样子。

应用3;知道校园里每种花的生活习性。

中卫二小四年级备课组1

应用4:互相交流。

第三阶段:拓展创新展示评价

出示资料,交流同时归纳整理。

七、评价展示。

第二课:《校园里的国槐花》一、活动对象:四年级同学

二、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校园里国槐花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并掌握一些植物知识。

2、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渗透理解和扩散思维。3、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生活。

三、活动重、难点

1、难点:使学生掌握校园里国槐花的特点,生长习性。1、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2、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六、活动实施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收集资料1、大量收集资料。

2、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推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可以为自己小组命名并适当分工,填写分工情况表、3、教师和学生共同初步讨论并提出本节课的问题:(1)、校园里有哪些国槐花?它是怎样种植的?(2)、你知道它有哪些特点?

4、再确定研究的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查找资料,分小组自主研究,通过对所选择的内容问题进行分析、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亲身体验实际调查2

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校本上册教学设计1、学生参观国槐树。2、实际调查,解决问题

应用1:了解校园里国槐花的特点。

应用2:知道校园里国槐花的种类。

应用3;知道花中君子——月季花的药用价值

应用4:互相交流。

第三阶段:拓展创新展示评价

出示资料,交流同时归纳整理。

七、评价展示。

第三课时:《花中之冠——鸡冠花》

一、活动对象:四年级同学

二、活动具体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并掌握一些植物知识。2、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渗透理解和扩散思维。3、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生活。

三、活动重、难点

1、难点:使学生掌握校园花中之冠——鸡冠花的特点,生长习性。2、重点:丰富学生有关植物的知识。

四、活动准备:学生搜集资料。

五、活动主要部分:

1、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2、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六、活动实施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收集资料1、大量收集资料。

2、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推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可以为自己小组命名并适当分工,填写分工情况表.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初步讨论并提出的本节课问题:

中卫二小四年级备课组31

(1)、花中之冠——鸡冠花是怎样种植的?(2)、你知道它有哪些特点?

4、再确定研究的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查找资料,分小组自主研究,通过对所选择的内容问题进行分析、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亲身体验实际调查

1、学生参观花中之冠——鸡冠花。2、实际调查,解决问题

应用1:了解花中之冠——鸡冠花的特点。

应用2:知道花中之冠——鸡冠花的种类。

应用3:互相交流。

第三阶段:拓展创新展示评价

出示资料,交流同时归纳整理。

七、评价展示。

第四课时:《花中君子——菊花》

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校园花中君子——菊花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并掌握一些植物知识。2、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渗透理解和扩散思维。3、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生活。

三、活动重、难点

1、难点:使学生掌握校园花中君子——菊花的特点,生长习性。2、重点:丰富学生有关植物的知识。

四、活动准备:学生搜集资料。

五、活动主要部分:

1、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2、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六、活动实施过程和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收集资料1、大量收集资料。4

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校本上册教学设计2小组命名并适当分工,填写分工情况表.3、教师和学生共同初步讨论并提出本节课的问题:(1)、花中君子——菊花是怎样种植的?

(2)、你知道它有哪些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4第二阶段:亲身体验实际调查1、学生参观花中君子——菊花。2、实际调查,解决问题

应用1:了解花中君子——菊花的特点。

应用2:知道花中君子——菊花的种类。

应用3;知道花中君子——菊花的药用价值

应用4:互相交流。

第三阶段:拓展创新展示评价

出示资料,交流同时归纳整理。

七、评价展示。

第五课时:《花中皇后——月季花》

一、活动对象:四年级同学

二、活动具体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校园花中皇后——月季花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并掌握一些植物知识。2、指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渗透理解和扩散思维。3、通过教学,丰富学生的生活。三、活动重、难点

1、难点:使学生掌握校园花中皇后——月季花的特点,生长习性。2、重点:丰富学生有关植物的知识。

四、活动准备:学生搜集资料。

五、活动主要部分:

中卫二小四年级备课组5

第4篇2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

老师的教案要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因材施教。###了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模板【】,希望对你有协助!

第十一课时:计算工具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各种计算工具,对算盘和计算器有一定的了解。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教学关键:能够自学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具准备:算盘、计算器。教学过程:

课前参与:查找相关计算工具的资料,准备一下,把你所理解的计算工具用最清楚的方式介绍给大家。一、计算工具的历史

(一)课前参与反馈(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前面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课前同学们实行了相关资料的查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学生发言。

(二)老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情况补充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计算工具的源头能够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更为方便的算盘,并一直沿用至今。很多人认为算盘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而珠算口诀则是最早的体系化的算法。

计算尺的出现,开创了模拟计算的先河。从冈特开始,人们发明了多种类型的计算尺。直到20世纪中叶,计算尺才逐渐被袖珍计算器取代。从17世纪到19世纪长达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一批杰出的科学家相继实行了机械式计算机的研制,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帕斯卡、莱布尼茨和巴贝奇。这个时期的计算机虽然构造和性能还非常简单,但是其中体现的很多原理和思想已经开始接近现代计算机。最古老的计算工具:算筹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的算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工具。计算的时候摆成纵式和横式两种数字,按照纵横相间的原则表示任何自然数,从而实行加、减、乘、除、开方以及其它的代数计算。负数出现后,算筹分红黑两种,红筹表示正数,黑筹表示负数。这种运算工具和运算方法,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人发明算盘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在求解一些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算筹显得越来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约六、七百年前,中国人发明了算盘,它结合了十进制计数法和一整套计算口诀并一直沿用至今,被很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数字计算机。

一般的算盘大都是木制的,算珠也是木制的。后来发展到用铜等金属制作算盘。高档的算盘用玉制作。算珠除了圆柱形的算珠,也有截面为菱形的算珠。的算盘有几米长,最小的只有几厘米。

算盘能够实行加减乘除各种运算。时至今日,用算盘计算加减法的速度毫不逊色于计算器。算盘上粒粒算珠的上下左右移动,能够使计算者直观的看到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算珠互相碰撞及算珠与横档的碰撞发出的有节奏的声音,形成一首美妙的“计算实行曲”。计算者从声音中体会到计算的愉快。这些愉快的感觉反映到俗语中,“三下五去二”、“管它三七二十一”,“劈里拍拉的算账”。

利用算盘实行计算时,不但要用手指持续的拨动算珠,还要用眼睛看数,同时要不停的动脑筋。这是非常典型的手脑并用,对提升智力,开发右脑是一种好方法。有学者指出,学珠算练手指是开发智力的有效途径。

因为用算盘计算有这么多的优点,所以这个在中国已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计算工具,现在在世界各地仍得到广泛应用。在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的日本、韩国、东南亚,珠算技术的传授及普及教育一直受到重视。日本的小学生把读书、写字、打算盘列为三大基本功,日本的珠算教育在世界上处于地位。日本全国的算盘学校高达35,000所。韩国的珠算教育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即使远在南美洲的巴西,也成立了珠算联盟,每年实行4次珠算考核和二次珠算大赛。北美洲的墨西哥有全国珠算支部,美国有珠算教育中心,有1,000多所学校接受珠算教育,算盘正成为美国的一种数学教学工具。计算机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持续更新。当前,速度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十万亿次。计算机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大约有一间房间那么大,现在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还有掌上电脑。计算机发展史:■1946年发生了人类历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了。

■以使用电子管为特点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40年末和50年代初获得重大发展。

■第二代电计算机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间问世以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并增加浮点运算。

■1964年IBM360系统问世它成为使用集成电路的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代表。

■使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四代计算机。■第五代电子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

■模仿人类大脑功能的神经计算机已经开发成功它标志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进入第六代。

二、算盘和计算器的理解与使用1.算盘。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很多的计算工具,其中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很多地方还能见到。你理解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1)算盘各部分名称

算盘的长方形的框内装有一根横梁,梁上钻孔镶上小棍数根,称为档。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盘子儿或算珠。

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一。计算时按规定的方法拨动算盘子儿而得出计算结果。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个位,然后再拨数。(规定从右往左数第三档为个位)

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2)两种不同的算盘:

出示两种不同的算盘(书23页图):观察有什么不同。

左边的算盘是中国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

后来算盘发展到日本,逐渐演变成右边这样,上面变成了一颗珠子。原因是:原来是中国采用的是16进制,满15进1,所以算盘每档上是15;进入日本后,采用的是十进制,所以算盘的上面剩下1颗珠子。(3)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2.计算器。

(1)计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广泛,你理解计算器吗?出示一个计算器,你能说说每个键的功能吗?

显示屏、时间键、日期键、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存储运算键、括号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等。

(2)让学生看课本自学,边看自己的计算器边看书,然后小组交流。(3)计算器的使用与算盘相比有什么优势?(4)全班看计算器,师生对口令。三、总结

计算器的使用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通过使用计算器,你觉得计算器如果具备哪些功能就更好了?不妨我们去找一找是否有具备这种功能的计算器,该如何使用,更希望同学们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出更好的计算工具。四、作业:1.继续查找相关计算工具的资料。(有兴趣的同学,如果能根据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将其罗列就更好了。)2.了解计算器的其他功能。

第十二课时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页例1例2,做一做。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器实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知道用电子计算器计算顺序和笔算顺序是一样的。

3.让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数学的秘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实行口算。教学重点:能够利用计算器实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懂得观察发现一些有规律的数的计算。教学过程:

一、利用计算器计算:386+179=

说说你是怎样使用的。

(先按“386”,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显示不变,再按“179”,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试试ce键有什么功能?(清除)自己试试看:

26×39=

312÷8=l.你觉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看清数,别摁错了;每次计算前要清0。2.计算。

54+46=

60×2=198÷49=

50+30=38×79=

201+99=

计算后说一说你怎么算的这么快?(并不是任何时候用计算器计算都是的,像能够直接口算的、能简算的题目,就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了。)3.做一做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二、观察发现

1.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实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说说你为什么做的又对又快。

观察上面的算式和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生畅所欲言。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大胆猜测,能不用计算器,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答案吗?

9999×5=

9999×7=

9999×9=

师总结:碰到9999乘9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数,位和个位就是自然数与9的乘积,中间三位数都是9。三、练习

做一做。练习30页的第11、12题。

第11题用比赛的方式实行,以巩固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三课时:1亿有多大(活动课)

教学内容:第33页~34页的内容。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信息、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3.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树立使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活动重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而能主动总结研究方法。活动难点:形成1亿有多大的空间观点。活动准备:纸张、书、大米、黄豆等。活动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设计方案──动手实际──获得结论──表达交流阶段一:确立问题设计方案1.明确活动目的、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创设现实情境,结合具体素材描述。一亿的大小,从中体会一亿的大小。2.确立研究的问题。例:一亿粒大米有多少?

一亿个学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积?口算一亿道口算题需要多少时间?一亿个硬币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车、飞机行驶)一亿米需要多少时间?几滴血中有一亿个红细胞?一亿滴水有多少?

一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树?3.制定活动方案。(1)活动步骤。

(2)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动步骤、活动准备和分工安排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中。阶段二:动手实践

各小组依据方案展开活动,并将获得的数据、推算过程补充记录在记录表中。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协助。阶段三:获得结论

学生根据对信息、数据的分析,结合具体情境描述出一亿的大小。阶段四:表达交流

1.各小组陈述整个活动过程。2.活动小结。

A进一步想象一亿有多大。B对小组的活动过程实行评价。

第十四课时:大数的理解复习课(一)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复习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

2.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比较大小,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3.结合练习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进一步复习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省略亿、万后面的数。

教学关键:以练习的方式来巩固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

1.让学生回忆一下亿以内数的数位,并指名同学背诵。2.在黑板上挂数位顺序表,问:你们还记得如何分级吗?生:从个位到千位为个级,万位到千万位为万级。

3.师:个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万级表示有几个什么?亿级表示有几个什么?

4.师:我们还知道每两个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5.讲评练习相关这方面的练习。二、复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那么在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分级,用逗号或虚线隔开,从高位往低位读起。2.亿级、万级和个级的读法有什么不同。如:40052136(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08430052019(一千零八十四亿三千零五万两千零一十九)师:亿级多了一个亿字,万级多了一个万字。3.复习中间和末尾有零的读法。①每一级的末尾有零。

如:7890000

读作:七百八十九万

4500000000

读作:四十五亿师:每一级末尾的零都不读。②中间和末尾有零的情况。

如:40052136

读作:四千零五万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08710532

一千四百三十五亿零八百七十一万零五百三十二

师: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读?

生:每一级前面和中间的零都要读。师:中间两个零或多个零要怎样读呢?生:都只读一个零。

4.请同学把读法的法则在总结一遍,然后全班读一遍加深印象。三、复习亿以内数的写法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和亿以上数的写法,那么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判断位是那一位,从位写到最低位。七千万零五百(70000500)

2.师: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该怎么办?谁举一个例子。

生:每一级的末尾没有单位时应该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万(5210000)

3.师:是不是读零的地方都写一个零?七千万零五十。(70000050)生:要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往下写,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如:六百万八千(6008000)

4.请同学总结写法,个别请,这里比较简单,能够请中等的学生回答。四、比较大小

师:在比较大小的时候,我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步?有几种情况?生:第一步分级。

师:如果数位相同和不同怎么办?看题目:208090>200809

生:数位相同时,要从位比较,如果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生肯定,如果学生回答不完整,能够请同学补充。如:1900<2万

师:如果碰到这样的数时,应该怎么办?生:能够先把2万化成阿拉伯数字。师:然后在按照比较的方法。如:3458<123456

生:数位不同,只要看数位多的数,那个数就大。五、省略“亿”“万”后面的尾数1.整亿整万的数。

如:4700000=470万

12700000000=127亿师:这样的数要怎样省略?

生:整万的数要省略四个零,后面加一个万字,整亿的数要省略亿后面的八个零,加一个亿字。2.求近似数

如:12924800≈1292万272000000≈3亿

3507200000≈35亿

师:求近似数要怎么求?

生:省略万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万字。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省略后面的数,加一个亿字。

在这里要重点强调整数和近似数是不同的,要注意符号。六、总结

让学生自己总结,然后回去好好复习。

第十五课时大数的理解(复习课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准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难点: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关键: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准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数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教学过程:

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给予点评)一、填空。

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⑶1702030009是(10)位数,它的位是(十亿位)。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⑸一个数是由7个十万、6个万和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76?0030)。

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8005?0000)。

⑺1个百万是(10)个十万,1个千万是(10)个百万,(100)个百万是一亿。

⑻在4和6之间填上(5)个0,这个数就万为四百万零六。

⑼30300030位上的3表示(3个千万),中间的3表示(3个十万),最后的3表示(3个十)。

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515151)。

⑾591000是由(59)个(万)和(1000)个(一)组成。二、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位读起或写起。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三、选择准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⑴13500000元=()。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个零。A、1B、2C、3D、4

⑶一个数位是()位,这个数是八位数。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亿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A、207375B、2070375C、2073750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A、19998B、20003C、21000

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一、在〇里填上“>”、“<”或“=”。567765〇576756

3560000〇356万二、按要求写数。

90000000000吨=900亿吨

810000千克=81万千克三、求近似数。

74380≈74万(四舍五入到万位)。1309998572≈13亿(四舍五入到亿位)。

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

(500000000)+(2000000)+(700000)=502700000(3000000)+(800000)+(9)=3800009二、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的数是(73210),最小的数是(10237),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70123),约等于3万的的数是(32710)。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⑵读两个零:50407,40507,70405,50704,40705,70504⑶一个零也不读: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作业:认真复习,明天检测。

第5篇3

小学四年级语文《水乡》精选教案模板三篇

《水乡》是一篇描写江南水乡美景的记叙文,文章通过对江南水乡景色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水乡的热爱之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水乡》精选教案模板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能借助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字词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水乡的美。

3.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水乡》一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回忆一下,按照浏览的顺序,围绕江南《水乡》都讲了哪些内容?

板书:

船舱(窗口)堤岸、田野、村落拱桥河面上

这么多的景色,你最想看的是哪一处呢?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水乡景色,多读几遍。(整体入手,自由读)

汇报:

第一部分:

那么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首先我们来到是船舱这一部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这一部分内容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个词语、哪个句话体会到的?

1、别致:新奇;别有情趣。小巧精致,精美别具风格、特点

从哪里可以看出其“别致”(与众不同)呢?大家在什么地方见过折扇?书画作品中、仿古建筑中等

导:这种仿古的窗口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香的神韵,更增添了作者浏览水乡几份雅兴。(还有我们后面要提到的特色建筑,这种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景观让后人叹为观止。)

2、嵌:把东西填镶在空隙里:~入。镶~。

外面的美景与窗框浑然天成。

3、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想象这幅水墨画的是什么样子?)

天然:顾名思议,没有任何人工的修饰。

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

导:无论从窗里看人,还是别人在窗外看你,都是一幅风情画!

指导朗读:(体会意境之幽、美)个人读,齐读

4、体会:船在前进,画面在移动,有趣的是烟雨迷蒙,使不断变化的景色若隐若现,似真似幻。

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似真似幻:

导:这种景致在船的行进中不断地变化,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再指导读:(体会变化之美)

第二部分

导:作者还没有尽情欣赏水乡美景,乘船之时就已经被深深地陶醉了。跟随作者的脚步,我现在来到“堤岸、田野”,这里又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的词、句说说你的体会?

1、堤岸树的种类多

2、田野的颜色多

3、人也很美(自古以来,江南就出才子,就出美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雾霭迷蒙:雾气迷蒙

导:绿色的堤岸、彩色的田野、勤劳质朴的姑娘,这种人景合一的秀美

指导朗读(体会和谐之美)

第三部分

导:一个“接着”过渡词,作者就把我们带到了“绿树环绕的村落”

指名读,江南水乡的村落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的词、句来回答?

1、喜鹊尾巴似的屋檐I(村落:村子、部落)

独特的建筑透露出淳朴的民风民俗

2、大嫂、一群鸭子

人、动物与美景的相得益彰

指导朗读(指名读)

第四部分

导:作者一路乘船顺流而下,我们又看到了“石拱桥”,谁愿给大家读这一部分,汇报,这一部分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词句谈一谈你的体会。

1、倒映:

2、比喻句

3、穿着特色服装的老牛倌

小结:一座石拱桥,一轮明月留下了多少“小桥流水”的美好传说。

第五部分

导:过了石拱桥,就来到了开阔的河面,自由读这一部分,抓住重点的词语,句子谈一谈河面这一部分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拖驳:由拖轮或汽艇牵引的驳船.罱泥船:罱泥的农事一景,民间一俗,在启海农耕的一席地位不可埋没。罱泥垩田,有利于土壤的更新,土质的良化,如今土地的高“化”(肥),会使土质碱化、硬化而恶化。罱泥,实乃洁沟利渔之道,肥田沃土之举,1、比喻句:河水碧绿碧绿的,像千万匹被风吹皱的绸缎

抓住:千万吹皱绸缎来理解

2、船的种类多,突出这里繁忙与热闹

为什么这样多,猜想一下。(体会江南人民为创造幸福生活而辛勤劳动,激发学生热爱江南水乡之情。)

3、体会比喻句:像一条穿云破雾的长龙

指导朗读:齐读(突出热闹与繁忙)

第六部分

指名读这一部分,谈一谈这一部分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1、落实两个“又是”

小结:也就是,不是起初看见那个堤岸、田野......美丽的江南水乡到处是绿色的堤岸、到处是彩色的田野,到处是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可谓是一步一景,景景各不同呀。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争先恐后地跃入作者的眼里,正如文中结尾处一词概括得精辟:

目不暇接(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小结:真是太美,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质疑:水乡,顾名思义到处都有水的地方,水让这个千年古镇充满生机,散发着活力。

就连作者乘船时,下起的细雨,作者都那么陶醉。谁能读一读第自然段。哪一句给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想多呆一会儿?(体会细雨的柔和朦胧,带给人的凉爽与舒适)“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连江南的细雨都让作者如此这般如醉如痴,真是景不醉人,人自醉呀!

总结板书:江南水乡,因为有了淳朴的小镇,而多了一份典雅;

因为有了圆形的石桥,而多了一份厚重;

因为有了别具一格的乌篷船,清澈的溪水,而多了份柔婉与灵性;

江南水乡,因为有了它们,增添了那么多神韵;

增添了那么人对他的喜爱、心弛神往(板书)

作业:

江南水乡是这么美,每年来旅游的人国内有上千万,国外旅客也有几十万,请你根据课文内容的描述,结合查阅的文字、图片资料,给水乡一文写一段导游词,要突出出水乡的特点。(字数要少而精)

一、单元分析

这单元的主题是“名园·水乡”,这一组课文选取了不同的角度,既游览了名园,又展示了祖国南北各具特色的风光,表达了“名园风情”的鲜明主题。可见长春版教材内容的多元化、立体化的特点。而且每一篇文章都极具代表性,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二、课例分析

《水乡》一文意境非常优美,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墨,把江南水乡秀美迷人的景色作了尽情的渲染,让读者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由此产生无限眷恋之情。

1.选编此文,编者意在展示江南水乡的风情,同时赞扬江南人勤劳不息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2.语文课标明确了中年级的阅读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依据课标及教材,结合学生探究欲望强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几点为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4)在品词析句中体会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巧妙,感受作者热爱江南水乡之情。

4.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有序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灵活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三、寻觅中走近江南

面对这样一篇文章,对于没去过江南的我来说,太缺少亲身的感受了,但如何才能领略到江南水乡的别具一格,如何体会到江南水乡的无穷韵味呢?在不尽的思索中我一遍又一遍读着课文,一次又一次上网查询资料的过程中,江南水乡鲜活于我心中,“江南”就是美丽灵秀的代名词。

1.“水乡”是指河流、湖泊较多的地区。本文指的是江南水乡,在长江以南是指江苏、安徽两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诗,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然而雨中赏江南美景,更平添了几许风采与神韵。下面请各位评委老师乘上去往水乡的船,让我们随同作者的视线与文字,一起走进烟雨迷蒙的江南:从堤岸、田野、村落、拱桥等方面细细品味江南风韵。

(1)乘船靠窗而坐,从窗口往外望去,外面的景致嵌在框里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这江南水乡就是绵延不绝的画卷,婀娜多姿。

(2)再看沿河两岸,绿意扑眼而来:绿树环绕着清水,身处其境,犹如进入了人间仙境。有我们熟悉的垂柳、白杨,水杉、刺槐在北方并不多见,桑园、竹林更是江南特有呀!品种齐全的树木展示着江南自然的无限风光;彩色的田野也让人赏心悦目:金黄的菜花,彩霞般的紫云英,翠绿的麦苗……景中有人,人在景中,田间一片繁忙的景象。

(3)随船来到村落:“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的写照。古民居的风韵,美的可以入画。那有着浓郁江南风情的青瓦顶白灰墙的房子,一座座一排排,或倚山而建,或依河而建,强烈的青白对比,让人感觉到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犹如酣畅淋漓的书法,浓墨重彩地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写意画。

(4)水是江南的血脉,桥便是江南的骨架。石拱桥倾斜在清澈的河面,半圆的桥洞倒映在水中,合成一轮圆月,或优雅别致或玲珑飘逸。

(5)水乡自然是船的世界,乌篷船是水乡的精灵,更是水乡的风景。还有摇橹船、木船、罱泥船、农用水泥船、放鸭船……河面上舟来船往,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此时,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对江南人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此时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文中这句话的含义。徜徉与江南水乡,品味这里的民俗民情,是一种梦境,是一种情趣,更是一次洗涤心灵的文化之旅。作者以清晰的层次布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以优美的画面构图,带领我们饱览了江南美景。

四、赏析后教学水乡

这么美的文章,如何让学生去领略去感受呢?有专家说过:一堂语文课留下的应该是“语言”、“形象”和“情感”。那么本节课的教学,我将遵循这样的理念,将这三者有机结合,把握四条主线进行教学。

(一)品语言赏江南

1.诗词朗读,创设情境:在《忆江南》或《清平乐·村居》的朗诵中走进恬静的江南。

2.以读代讲,“读、思、议、赏、述”五步教学法。信息技术手段的恰当运用,使学生在文本中走一个来回,既欣赏江南风光,又生热爱之情。

(1)读:整体读文,找出作者描写的具有水乡特点的景色。学习作者有序描写的方法,并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2)思:默读课文,批划出描写这些景物特点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巧妙。

(3)议:组内、班内品评重点句子,重点是三处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

(4)赏:边读边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重点部分配以音乐和画面。

(5)述:当导游,口述水乡之美,学以致用。(播放影音资料)

(二)读人物赞勤劳

1.浏览课文,找出体现江南人勤劳不息精神的句子。

2.启发想象“河面上这么多来往的船只在干什么?”

(三)比景色深感受

1.江南民居雕刻装饰极为繁多,但色彩淡雅;北方民居色彩绚丽。

2.水路,街巷呈不规则的网状履于民居之中,与之相映成趣,形成了江南民居别于北方民居的独特风味。

3.江南山水的婉约,北方山水的壮美。

(四)留作业再体味

1.根据课文,编写一首赞美江南的小诗。

2.设计导游词。

3.依据课文为江南水乡配一幅画。

4.选择背诵文中的精典段落(至少一段)

5.课外阅读,请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水乡的诗文读一读,了解水乡更多的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作者灵活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点:

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作者灵活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水乡》。

谁愿意说一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水乡哪些特有的景色?(学生汇报)

水乡有这么多我们生活在内陆的孩子所不知道的奇特景物,要是你到了水乡游玩,眼睛一定会看不过来的,所以作者说——“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学生齐读)

二、感悟课文

这么多的景色,你最想看的是哪一处呢?请同学们把书轻轻地翻到四十一页,自己轻声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水乡景色,画下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用笔在书上做好批注。

(学生读——找——画)

你们一定很想把自己心仪的水乡景色和同学分享吧?老师给你这个机会,现在就在小组里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画的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1、细雨像蚕丝那么柔和,飘在脸上凉沁沁的,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指名读三人)

导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的细雨给了我们如此美好的感觉,真是更加期待她的风景。

2、窗口开得很别致,形状像一把张开的折扇;外面的景致嵌在窗框里,就像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扇面。船在前进,画面在移动,有趣的是烟雨迷蒙,使不断变化的景色若隐若现,似真似幻。(指名读——自由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

导语:这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水乡的窗口是别致的,风景一定愈加别致。

3、绿色的堤岸:垂柳、水杉、刺槐、白杨、桑园、竹林;彩色的田野:金黄的菜花,翠绿的麦苗,彩霞般地紫云英,奔跑的拖拉机。(指名读一人——指导想象读——指名读两人——想读的一起读)

导语:“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这绿色的堤岸,彩色的田野分明在向我们诉说着江南人民的勤劳与质朴。

4、一座石拱桥,半圆的桥洞倒映在水中,合成一轮圆月。一条罱泥船从圆月里穿出来。一个戴斗笠穿蓑衣的老牛倌儿,正牵着两条水牛在桥上经过。(指名读一人——教师范读——自由练读——男女生比赛读——配乐读)

导语:“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一座石拱桥,一轮明月留下了多少“小桥流水”的佳话。

5、那拖轮拖着一条、两条、三条……一共十八条驳船,在烟雨迷蒙中,像一条穿云破雾的长龙。

三、总结品评

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争先恐后的跃入作者的眼帘,作者怎能不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

只有在水乡才能见到的别致风景伴着细雨点点落落到了作者的胸怀,作者不由得发出赞美——“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

作者乘船一路顺流而下,陶醉在沿途的江南风景里,作者怎能不如痴如醉的赞誉——“这江南水乡的景色,真叫人目不暇接!”

那么学习了这篇课文,此时此刻的你想说些什么呢?

(相机补充完板书)

板书设计:

水乡

细雨柔和润江南

窗口别致嵌画卷

田野村落情悠然

拱桥如月渡风情

小学四年级桂林山水教案模板

小学美术课教案模板四年级

小学四年级品德教案模板

小学音乐教案四年级模板

小学四年级上册体育教案

第1篇4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页到第5页的例1、例2教学目标: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并能准确计算。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没有括号的,只含有同一级的四则运算(板书)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生齐读)

过渡:为了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指导,认真自学、看书。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2-5的例1、例2的内容。看例1思考:只有加减法时,应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看例2思考:只有乘除法时,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与例题相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

(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2、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P5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1.1题:认为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只有加减法的算式中,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2题:认为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在没有括号的只有乘除法的算式中,它们运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3.评正确率和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三)加强练习

1.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按()顺序进行计算。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2.86+57=(),()—63=80,把这道算式变成一个综合算式()3.运算顺序一样的画"∨",不一样的画”×”.8×7÷2

48-6×8

72÷9×68+7-2

48÷6×8

72+9×6()

()

()4.口算。

49-6-10=

72÷8×6=

8+45-6=3×5÷5=

65+8-70=

42÷7×3=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2.3练习:练习—1.4.七.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的例3及做一做,练习第5-10题

教学目标: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乘除法的运算顺序,并会准确计算。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则运算(板书)这节课的目标是:(同上)(生齐读)。过渡:为了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认真看书自学。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6-7的例3,看图、看文字,并填写。思考:24+24+24÷2第一步应先算什么?

24×2+24÷2第一步应先算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

(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P7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1.第1题:认为第1题对的请举手?

为什么第一题的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为什么第2、3小题运算顺序是不一样的?2.第2题:认为列式对的请举手?第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4.评板书和正确率,有误的学生请订正。(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三)加强练习

1.在一道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后算()。2.864÷24-4×7这道题()和()可以同时计算。3.口算。

6×7+78=

72-60÷6=

94-8×7=56-7×5=

5×6+24=

63÷7-2×4=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1.作业:练习一:5、8、92.练习:练习一:6、7、10七.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P10-11的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1---3题

教学目标:掌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四则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括号的四则运算(板书),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生齐读)过渡:为了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自学指导,认真地看书自学,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0-11的例4,看图、看文字并思考:小男孩和小女孩的不同列式方法,他们的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当算式中有括号时,要先算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P11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100-54-6

100-(54+6)1.这两种算式认为列对的请举手?2.每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

3.小结: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评正确率和板书,有误的订正。(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三)加强练习口算。

56-(25+17)=

(24-8)×2=

3×(24÷8)=(10+2)÷6=

30÷(10÷20)=

4×(6-2)=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二:2、3练习:练习二:1七.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P11-12的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4-8题。教学目标:掌握各类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计算。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四则运算的顺序(板书)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生齐读)

过渡:为了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自学指导,认真的看书、自学,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1-12的例51、比较①,②两个的计算,第一步分别先算什么?并把算式填写完整,比较它们的计算结果一样吗?为什么?2、什么叫四则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分别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

(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P12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1、第1题:第一步应先算什么?为什么?2、(850-100)÷3去掉小括号可以吗?为什么?

3、小结: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必须先算括号里面的。

4、评正确率和板书,有误的订正。(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三)加强练习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1.()()()和()统称为四则运算。2.计算下面各题。

(15+20)×3

(59+21)×(96÷8)(124-85)×12÷26

(75+240)÷(20-5)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二:4、6、7练习:练习二:5、8七.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必须先算括号里面的四则运算

教学内容:课本P13例6及练习二:第9-14题。教学目标:掌握0的有关运算方法,并能准确计算。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0的四则运算方法(板书)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上)(生齐读)

过渡:为了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自学指导,认真的看书、自学,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13例6,看图,看信息并思考:有关0的运算有哪些?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4分钟后,比谁会做有关0的运算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

(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师补充的习题,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3.师补充下题,生独立完成。

0+0=

0-0=

0×0=

5-5=0÷8=

1÷1=

0+1=

0×1=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1-0=

0÷1=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1.评议上面的检测题2.小结: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②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③

一个数和0相乘得0。④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三)加强练习1.口算(开火车)

0×8=

7-0=

0÷9=

8÷8=7+0=

4×0=

9-0=

0+10=4÷4=

1000×0=

5-0=

0+5=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1.作业:练习二:11、12、132.练习:练习二:9、10、14七.板书设计

四则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②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③

一个数和0相乘得0。④

0除以一个非0的数得0。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内容:

第17—18页的例1及练习三1题、2题。学习目标:

会观察方位图。教具学具:

挂图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位置与方向(一)”,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会观察方位图。(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7-18页的例1,看图、看文字,掌握准确确定位置的步骤:1、确定起点;2、量较小的夹角;3、确定正方向;4、再看偏方向;5、看图例确定一格代表几;6、确定距离。思考:

东偏北30°的位置在哪里?

(4分钟后,比谁能准确确定距离。)

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自学后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第18页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小黑板出示习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1、评议第1题:认为对的请举手!追问:学校、小明家哪个是起点?量较小夹角时量角器的中心点、0刻度线分别与什么重合?确定距离的方法是什么?2、评议第2题、第3题、第4题。(方法同上)

3、评议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三)加强练习

过渡:刚才同学们做的不错,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能准确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①早晨,当你面向太阳时,你的前面是()方,后面是()方,左面是()方,右面是()方。

②晚上,当你面对北斗星时,你的前面是()方,后面是()方,左面是()方,右面是()方。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③地图通常的绘制方向是上()、下()、左()、右()。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三第2题练习:练习三第1题七、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一)

准确确定位置的步骤:1、确定起点;2、量较小的夹角;3、确定正方向;4、再看偏方向;5、看图例确定一格代表几;6、确定距离。

位置与方向(二)

教学内容:

第19页的例2及练习三3、4题。学习目标:

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并会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建筑物的准确位置。教具学具:

挂图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准确在地图上确定方向,那么你会绘制吗?今天这节课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时“位置与方向(二)”,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并会在平面图上标出各建筑物的准确位置。(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9页的例2,看图、看文字,根据下面确定位置的步骤:1、确定正方向;2确定偏方向;3、找出相应的度数(两重合);4、确定距离(几小格)5、标出名称。思考:

怎样确定图书馆的位置和体育馆的位置?

(4分钟后,比谁能准确确定例题中建筑物的位置。)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谁坐姿端正、自学效果好。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例题2)1、请一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小黑板出示习题,其余同学做在书上。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

1、评议第1题。追问:认为对的举手!怎样确定图书馆的位置?正方向、偏方向分别是什么?怎样确定四小格?2、评议第2题。(方法同上)

3、评议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三第4题练习:练习三第3题七、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二)

确定位置的步骤:

1、确定正方向;2确定偏方向;3、找出相应的度数(两重合);4、确定距离(几小格)5、标出名称。

位置与方向(三)

教学内容:

第22页的例3及练习四第1、2题学习目标:

知道两个地方的位置是相对的,掌握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位置方向的方法,并会准确确定位置方向。教具学具:

挂图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时“位置与方向(三)”,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知道两个地方的位置是相对的,掌握以不同的地点为观测点判断位置方向的方法,并会准确确定位置方向。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2页的例3,看左边的地图,观察北京和上海的方位,根据女孩的话,想一想小男孩的问题。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谁坐姿端正、自学效果好。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例题、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小黑板出示习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

1、评议,追问:认为对的举手!北京在上海的什么方位?以哪个地方为起点?上海又在北京的哪个方位?为什么?

2、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或问你的方法是什么?(方向是相对的。)

3、评议正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三)加强练习

过渡:刚才同学们做的不错,下面我们来比赛,看谁能准确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①上海在北京的南偏东约30°的方向上,那么北京在上海的()偏()约()的方向上。②小明家在小华的西偏北约45°的方向上,距离是5千米。那么小华家在小明家的()偏()约()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

③我家在超市的东偏北约40°的方向上,距离是3千米,那么超市在我家的()偏()约()的方向上,距离是()千米。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两地点的位置是相对的。)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四第1、2题练习:练习四第3题七、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三)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方法:1、以边框为准画方位图;2、连接两地点;3、确定起点;4、量较小的角;5、确定方向(另一个与其方向相对)。

位置与方向(四)

教学内容:

第23页的例4及练习题。学习目标:

能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准确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教具学具:

挂图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四课时“位置与方向(四)”,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能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准确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3页的例4,看图、看文字,根据绘路线图的方法:1、确定起点画方位图;2、根据要求画路线图;3、走到哪哪就是起点(画方位图)。写出每一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并写下来。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自学后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

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1、认为第一步画的是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2、认为第二步画的正确的请举手!你的方法是什么?(路口是起点,画方位图;根据要求画出路线。)3、评议正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4、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三第5题练习:练习三第3题七、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四)绘路线图的方法:

1、确定起点画方位图;2、根据要求画路线图;

3、走到哪哪就是起点(画方位图)。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加法运算定律(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28页的例1和29页的例2及练习题。学习目标:

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意义,掌握字母表达式,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

挂图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加法运算定律(一)”,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意义,掌握字母表达式,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思考:

①观察例1中40+56○56+40,你发现了什么规律?②观察例2中的三个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③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6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认真看课本第27页到29页的例1、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28页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

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1、评议第1题: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

谁能说什么是加法结合律?在书上的哪里?

这个规律有什么特点?2、评议第2题: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

谁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3、评议正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三)加强练习

比谁回答的又准又快。(卡片出示)

48+a+52=(□+□)+a

101+542+99=(101+□)+□

(180+70)+130=□+(□+□)

52+()=

48+()

()+45+58=42+()+45

C+(A+B)

A+(□+□)

25+287+175+113=(□+□)+(□+□)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五第4题练习:练习五第1题、第3题七、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一)

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加法运算定律(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的例3及练习五第5题、第6题、第7题。学习目标:

能准确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加法运算定律(二)”,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能准确运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思考:

第二步、第三步分别用了什么运算定律?(4分钟后,比谁会准确简便计算。)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时间3分钟。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

1、评议第1题,追问:手指第一步,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评议第2题,追问:手指第一步,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3、第3题、第4题(方法同上)

4、评议正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认真看课本第30页的例3,看图、看文字,重点看第二步、第三步。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5、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三)加强练习

比谁回答的又准又快。(卡片出示)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请你说出第一步。)

36+187+64

348+2764+652645+72+228

(269+358)+242105+67+295+133

585+890+415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五第5题练习:练习五第6题、第7题七、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二)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运算定律(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到35页的例1、例2及练习六1题到4题。学习目标:

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

挂图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定律(一)”,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意义,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思考: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钟后,比谁会用乘法运算定律正确做题。)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三、先学(一)看一看

认真看课本34页到35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红色概念,并识记概念和字母表示法。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1、评议第1题,追问:认为对的就举手!为什么?

这道题运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2、评议第2题,追问:认为列式对的举手!每种算式的第一步解决了什么问题?

24×5×2

24×2×5

2×5×243、评议正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三)加强练习

比谁回答的又准又快。(卡片出示)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请你说出第一步。)

34×25×4

25×87×4

8×(25×37)25×8×125×4

125×32

125×25×32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六第2题、第3题练习:练习六第1题、第4题七、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一)

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乘法运算定律(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36页的例3及练习六第5题至第9题。学习目标:

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时“乘法运算定律(二)”,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6页的例3,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和字母表达式。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1、评议第1题,追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

什么是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2、评议第2题,追问:认为对的举手!这道题能用乘法分配律吗?为什么?

3、第3题方法同上。

评议正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定能得100分,加油!)(三)加强练习

比谁回答的又准又快。(卡片出示)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请你说出第一步。)

350×63+350×37

152×78-52×78(25+125)×4

48×99+48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六第5题、第6题练习:练习六第7题七、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二)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简便计算(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39页的例1及练习七第1题至第4题学习目标:

灵活掌握连减算式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五课时“简便计算(一)”,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灵活掌握连减算式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进行简便计算。(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最简便?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认真看课本第39页的例1,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黑板上三个小朋友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谁的计算方法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

1、评议第1题,手指第一步,追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这一步是怎样计算的?这道题简便在哪里?2、评议第2题、第3题。(方法同上)

3、评议第二大题,追问:认为算式对的举手?为什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4、评议准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5、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三)加强练习

比谁回答的又准又快。(卡片出示)

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请你说出第一步。)

672-84-116

437-63-137

136+64-136+64342-178-142

786-48-52

458-279-58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七第1题、第2题练习:练习七第3题、第4题七、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一)

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这两个数的和。

简便计算(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40页的例2及练习七第5题至第8题。学习目标:

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六课时“简便计算(二),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0页的例2,看图、看文字,先看虚线左边的内容,想一想:两个小男孩的计算方法,谁的更简便?再看右边的内容,思考:

你是怎样计算的?和书上小女孩的想法比较,谁的方法最简便?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练习七第5题)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小黑板出示习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1、评议第1题,追问:认为对的举手!这样做简便在哪里?

2、评议第2题,追问:认为对的举手!若错,错在哪里?强调:加法结合律必须是连加。3、评议第3题、第4题。(方法同上)

4、评议准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5、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三)加强练习

比谁回答的又准又快。(卡片出示)①、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请你说出第一步。)

954-(154+87)

399+599+799

②、我会解决问题。

王叔叔带了6500元买了两件家用电器,已知买电冰箱用了2680元,买电视机用了3320元,王叔叔还剩多少元?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七第6题练习:练习七第7题思考:练习七第8题七、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二)

简便计算时,要先观察题中数的特点和题型,能简算的要减算。

简便计算(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的例3及练习八第1题至第4题。学习目标:

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并会准确简便计算。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七课时“简便计算(三)”,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掌握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并会准确简便计算。(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3页的例3,看图、看文字,重点看两个蓝色的算式,比较它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你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化成什么来计算会简便些?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做一做)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小黑板出示习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1、评议第1题,追问:认为对的举手!这样做为什么简便?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化成什么?

2、评议第2题,追问:认为列式对的举手!3×7解决什么问题?

420÷21又解决什么问题?

3、评议准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三)加强练习

比谁回答的又准又快。(卡片出示)①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请你说出第一步。)

700÷25÷4

(360-90)÷9

7000÷125÷8

②小玉4个星期写了720个字,她每天写几个字?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八第2题、第3题练习:练习八第1题、第4题七、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三)

除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简便计算(四)

教学内容:

教材44页的例4及练习八第5题、第6题学习目标:

掌握乘除法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简便计算。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八课时“简便计算(四),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掌握乘除法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简便计算。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4页的例4,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蓝色方框里12个25的两种简便计算的方法,思考例题下面两个小朋友的问题。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两个小朋友的问题。)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自学效果好。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1、评议第1题,追问:认为列式对的举手!为什么?

认为第一步计算对的举手!为什么要把32化成4×8?

2、评议第2题,追问:认为列式对的举手!为什么?

认为第一步计算对的举手!为什么这样做简便?

3、评议准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三)加强练习

比谁回答的又准又快。(卡片出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请你说出第一步。)

125×88

4×125×80

(8×4)×25

36×25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八第6题(前4道)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练习:练习八第5题七、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四)

两个数相乘,可以转化成连乘,也可以转化成连除。

简便计算(五)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的例5及练习八第7题、第8题。学习目标:

能根据题中数的特点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九课时“简便计算(五),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能根据题中数的特点进行简便计算。(齐读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45页的例5,看图、看文字,重点看日历表,想一想:科学考察队从出发到返回一共花多少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

(5分钟后,比谁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第8题)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板演。小黑板出示习题,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口述: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

1、评议第1个算式,追问:认为这种列示正确的举手!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先求大月有几天,再求小月共几天,最后相加。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2、评议第2个算式,追问:认为这种列示正确的举手!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先求一共是几个星期余几天,再相加。

3、评议准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同桌对改、调查学情。(全对的同学是好样的,没有做对的同学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根据方法认真画图,也一定能得100分,加油!)(三)加强练习

比谁回答的又准又快。(卡片出示)

35×102

404×25

36×99

78×101-78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八第6题(后4道)、第8题练习:练习八第7题七、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五)

3×31+2×30

21×7+6

第四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内容:P50-51例1及做一做学习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

2.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单方和计数单位,这节课的目标是:(同上)过渡:要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例1的情景图,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尺子图,对照尺子图观察下面的表示方法,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分别写作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5分钟后,比谁会做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图中的数)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二)做一做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P51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1.评一题: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可以用6/10表示,小数怎么写?

2.小结: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0.1,0.01,0.001,……

3.评正确率,板书。(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4.下面同学对的举手,有误的订正。(三)加强练习

①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分米,1分米是1米的(),用小数表示是(﹣)米。6分米就是1米的(),用小数表示是()米。

②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厘米,1厘米是1米的(﹣),用小数表示是()米。25厘米就是1米的(﹣),用小数表示是()米。

③把1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数表示。④一位小数表示()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分之几。

⑤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分别写作()、()、()、…,10个0.001是(),10个0.01是(),10个0.1是()。

⑥18毫米是的1米的(﹣),用小数表示是()米。5分是1元的(﹣),用小数表示是()元。

500克是的千克的(﹣),用小数表示满意是()千克。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练习九:第2、3题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0.1,0.01,0.001,……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P52-53例2及做一做。学习目标:

1、掌握小数是三部分组成的。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2、3、教具学具:识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和对应的计数单位。会正确地读小数。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读法(板书)这节课的目标(齐读)过渡:要达到这节课的目标,靠同学们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1、2、认真看课本P52的内容,重点看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识记小数可分为哪三部分,小数部分的数位和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最大的数位是()位,有没有最小的数位?看例2,想一想小数部分该怎以读?

(5分钟后,看谁会正确地读小数)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师补充的习题,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1、部分。

整数部分最小的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小数是由()()()三部分组成2、P53做一做(二)讨论(议一议)

1、评1题: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评2题:6.5读做六点五,0.04读做零点零四。

师:读小数时应先读哪一部分,再读什么?小数部分应怎样读?

28填空,抽3名学生上堂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一个数的小数点把小数分成()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小数的()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2.小结: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按顺序读出每一位的数。强调: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几个。(二)加强练习

读出下面的小数(开火车)

7.9

0.032

32.02

100.004

340.07

7.2

0.008

6.734

10.07

91.384

34.08

52.32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第5、6题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读法

1.整数部分按整数部分的读法来读,小数部分要按顺序读出每一位的数。2.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几个。

小数的写法

教学内容:课本P54例3及做一做。学习目标:会正确地写小数。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写法”(板书)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过渡:要实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同学们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P54例3,看图,看文字并填写“—”重点看小男孩和小女孩说的话,想一想,写小数时应先写那一部分?小数部分怎样写?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二)看一看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P54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

(二)讨论(议一议)

1.评第一题:

三百点七一写作:300.71认为对的请举手?写小数时应先写小数的哪一部分?小数部分怎样写?2.评议第二题

零点零八九

写作:0.089师:当小数的整数部分是零时,整数部分该怎样写?

3.小结: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不数点写作“。”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在第一位上的数。

(三)加强练习

写出下面各数:

二十一点零五

三十二点七八

四十五点九二五点零零五

七十二点五五

八十二点五二

一百五十二

五十九点八八

七十二点七、零点零二五

零点零七八

五点零零八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九第7、12题六.板书设计

小数的写法

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写,不数点写作“。”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在第一位上的数

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课本P58-59例1、2、3学习目标:1、识记小数的性质.2、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性质”目标是(同上)。过渡:要达到这节课的目标,靠同学们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30会运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或按要求写小数。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认真看课本P58-59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1、2、3、看例1识记小数的性质

看例2想:化简小数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看例3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写,改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5分钟后,比谁会做检测题)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

(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

(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P58,59的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1、评第一题:小数的性质是什么?0.3、0.30强调:小数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2、评第二题

0.40=0.4

2.900=2.9

0.080=0.08化简小数的依据是什么?3、评第三题

应用小数性质时要注意什么?0.70

4.08

0.310去掉0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4、小结:应用小数的性质时,必须是在小数的未尾添上0或去掉0时,小数的大小不变。(三)加强练习

①我会判断

1、把小数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百分之一比十分之一大。

()3、5元和5.00元相等。

()4、把5.060化简后是5.6。

()5、0.7和0.70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②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2.4=

1=

3.800=

380=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0.7200=

0.9=

5.230=

0.500=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十:第3题练习:练习十:第1、2题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73页----74页的例2教学目标: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过渡:目标明确了,靠同学们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73页----74页的例1,例2,看图看文字并填空。1.重点看例1黄底色部分和红色的小字,思考: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是什么?

②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③保留不同的位数,得到的近似数有什么不同?2.重点看例2黄底色部分和红色小字,思考:

3.把较大的数改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方法是什么?

(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

三.先学(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P74的两个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0.256≈0.26

12.006≈12.01

1.0987≈1.10评议:第一个:1.认为对的请举手?

2.为什么?

第二个:1.认为对的请举手?

2.小数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3.小结:0起到占位的作用。

3.72≈3.7

0.58≈0.6

9.0548≈9.1(保留一位小数)

小结: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那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4.评满分,字体。(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三)加强练习我会判断

1、保留整数要比保留一位小数精确。

()2、5.8扩大100倍是5.800.()3、4.85精确到十分位是5.()4、9.52精确到个位约是10.()5、7.899保留两位小数是7.9.()6、8.0049精确到百分位是8.()7、7.86在自然数7和8之间,它近似于8.()8、大于3小于4的一位小数有9个。

()五.全课小结

通过刚才的评议,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保留不同位数的小数求得的近似数是否相同?

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是什么?

(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万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亿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课本第75页第3、4题七.板书设计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那就要看百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333.小结: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那就要看千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2.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那就要看千分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3.在万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万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4.在亿位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亿字,并去掉小数末尾的0.)

小数点移动

教学内容:课本第61—63页的例5,例6,例7及做一做.教学目标:掌握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的规律,并能正确运用。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点移动,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过渡:目标明确了,靠同学们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1---63页的例5,6,7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空。

1.看例5,重点看黄底色部分,从上往下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从下往上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看例6,重点看黄底色部分,思考:

①小数扩大10.100.1000倍,小数点分别是怎样移动的?②小数点向右移动,右边没有数怎么办?

3.看例7,重点看黄底色,思考:

①一个数缩小到1/10.1/100,1/1000,小数点分别师怎样移动的?②小数点向左移动,左边没有数怎么办?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P63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1.先让学生说一说检测题。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2.小结板书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它的1/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它的1/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它的1/1000倍3.熟读规律

4.追问: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小数就怎样?小数缩小为原来的1/10,小数点怎样?5.教学例6追问:①0.01平方米扩大100倍,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的?移动几位?③为什么不是0.01?7.教学例7追问: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几位?

左边没有数字怎么办?(三)加强练习填上适当的数

1、把3.6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2、把3.14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是()3、把0.03扩大到它的()倍是30。4、把42缩小的到它的(﹣)是0.042。

5、0.08去掉小数和点后是(),相当于将0.08扩大到它的()倍。106.5的小数点移到最高位左边是(),相当于缩小到砂数的()。

6、把0.26扩大到它的()倍是260,把50缩小的为原来的()是0.005。五.全课小结

我们发现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而且要记住在小数点移动时注意添0或者去0的问题。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课本第65页第8、9题七.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

小数点向右

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倍。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它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

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它的1/10倍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它的1/100倍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它的1/1000倍

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67—69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题。

学习目标:掌握小数和十进制复名数的改写方法,并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制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的小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过渡:目标明确了,靠同学们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7---69页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色部分的做题思路。思考:1.把低级单位变成高级单位的方法是什么?2.把高级单位变成低级单位的方法是什么?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P5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过渡:下面来评议一下这些题

追问:认为对的请举手?你能说一下方法吗?

生:23分米=2.3米

米和分米间的进率是10,小单位变大单位除以进率10,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生:1350千克=1.350千克

克和千克间的进率是1000,小单位变大单位除以进率100,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你能总结一下小单位变大单位的方法吗?

板书: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数位)

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数位)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三)加强练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50克=()千克

240厘米=()米3.25米=()米()分米()厘米

2.08吨=()吨()千克4.05元=()元()角()分7千米40米=()千米2、用小数表示下面的各数

320克=()千克

8角=()元3元5分=()元

50公顷=()平方千米4千米30米=()米

1米25厘米=()米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第71页

第4、5题七.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小数

1.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数位)

2.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数位)

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内容:课本第60页例4及下面的做一做.教学目标: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能正确的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同上)过渡:目标明确了,靠同学们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60的例4,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红色部分的字,想一想: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4分钟后,同桌交流自学中的疑问。(二)做一做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抽两名同学上堂板演P60做一做,下面同学写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

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1.认为对的请举手?你是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2.小结: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3.认为对的请举手?

当整数部分相同时,应比较哪一位?

4.小结:当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评100分。(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三)加强练习

1、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7.9○8.2

0.51○0.509

1.374○1.35.7○5.8

0.6○0.60

1.23○1.32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0.80.807

0.078

0.87

0.78

0.087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十

第5、7题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大小比较

当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第五单元

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

第80-82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教具学具:

三角板挂图投影仪(小黑板)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每天都有新的变化,瞧,这是正在建设中的会展中心,你在建筑框架上、吊车上发现三角形了吗?这节课我们就深入研究三角形的特点: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0-81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看图、看文字,(1)看例1,识记三角形的定义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体会“三条线段围成”词的意义,思考:每个(任意一个)三角形可以做几条高?

(2)看例2,动手拉一拉三角形,四边形学具。思考:图中自行车的车架、篮球支架、变压器支架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它具有什么特性?

(6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过渡: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自学后谁能准确回答思考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6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第86页第1、3题)做题之前听清要求:认真审题、细心做题、用心检查。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要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指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谁错呢?下面咱们一起来讨论1、评议第1题,认为做的高正确的举手?

追问1:为什么?

生:做高的方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追问2:师指为什么不过这个顶点做三角形的高呢?

生:因为顶点相对的边叫底,底相对顶点在上面,应过顶点。

追问3:为了表达方便,如果用字母A、C、E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什么?三角形ACE评议第2题,认为第二个对的举手?为什么?

生:因为底对的顶点在上方,从上方的顶点向底做垂线,而另一直角边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高。师:如果把左边的底作底,高应该怎么做?(下底成为高)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如果把斜边作底,应过哪个顶点作垂线呢?(直角的顶点)那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几条高?(三条)

为什么?(因为有三个顶点,可以从三个顶点向对边引三条垂线就是三角形的高)

评议第3题,认为对的举手?如果以下面的边为底,该怎样作高呢?生:过上面的顶点向底作垂线,谁能来演示一下呢?

评议第4题,认为对的举手?谁能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的例子呢?生:楼房的建筑框架、电视塔等。

2、评正确率板书,对该调查学情。(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1、画一个三角形,写出各部分的名称,并画出一条高。

2、判断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任何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3)任何三角形的高都在三角形里。

()(4)一个三角形只有三个角。

()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边的特征

教学内容:

第82页的内容学习目标:

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边的特征》,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2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部分。思考: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1)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2)两边的和等于第三条边是否围成三角形?(3)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是否围成三角形?(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第92页第4题)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追问:在一个三角形中,到底是哪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呢?生: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条边。

师板书: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加强练习

1、由三条线段()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条边,()个角。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画一条(),()和()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3、三角形具有()性,而平行四边形的特性是()。4、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

5、自行车车架做成三角形,是为了具有()性。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学习巩固第53页的内容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边的特征

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三角形的分类

教学内容:

第83-84页的内容学习目标:

1、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和等腰、等边三角形。2、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点,并能辨认和区别。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1、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和等腰、等边三角形。2、掌握各类三角形的特点,并能辨认和区别。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3-84页的内容,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部分。思考:

(1)把三角形进行分类,可以怎样分呢?(2)等边、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3)什么时候写0?什么时候不写0?

(5分钟后,比谁会回答对这些问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第84页的做一做)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还要说出为什么?(1)师问:你是怎样将三角形分类的?

生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师板书)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2)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生: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师板书)(3)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生:两腰相等,两底角相等(4)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是什么?三边相等,三个角相等

(5)生活中有许多三角形,你能举出身边的例子吗?(6)你能举出等边、等腰三角形的例子吗?

(7)评板书及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三)加强练习判断题:

1、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任何一个等腰三角形也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4、所有等边三角形都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5、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87页

第5、6题(作业)

第7、8题(练习)

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按边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

教学内容:

第85页的例5及练习题。学习目标: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师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85页的例5,看图、看文字并思考:(1)什么是内角?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第88页做一做第4题)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1、讨论:

180°-140°-25°=(1)认为列式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这样列?生:因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三边相等,各角是多少度?(3)认为列式对的请举手?180°-96°=84°

84°÷2°=42°

(4)认为列式对的请举手?180°-90°-40°=50°

为什么要减90°?生:因为有直角符号,就是直角三角形。

2、评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三)加强练习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度。

2、在一个三角形中,∠1=125°,∠2=25°,∠3=()

3、有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0°、60°,它是()三角形。

4、有一个锐角是45°的直角三角形,它又是()三角形,它的两条直角边是它的两条()。5、判断

(1)把一个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相等的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2)小华量得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7厘米和2厘米。()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3)丽丽量得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是52°、63°、和75°。

()(4)一个三角形内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

()(5)在钝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一定小于90°。

()(6)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钝角三角形的和。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第88页第10题七、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

第90页的例6及练习题学习目标:

掌握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不同的图形的方法。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图形的拼组》师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出不同的图形的方法。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0页的例6,看图,看文字,并动手试一试。想一想: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吗?(4分钟后,比谁会做对检测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

检测: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形。(2)用三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形。(3)用下面六根小棒,你能摆出三角形吗?

225

666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1、讨论: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一下,还要说出为什么?(1)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并让学生上台演示。(2)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并让学生上台演示。

小结:(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用三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3)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小结: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2、评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三)加强练习

1、最少用()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最少用()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3、至少用()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梯形。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第3题

练习:学习与巩固练习十五七、板书设计

图形的拼组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用三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梯形。

第六单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

教学内容:

第95-97页例1、例2及练习题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学习目标:

会准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并会正确进行验算。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师板书。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会准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并会正确进行验算。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96页的例1和97页例2,(看统计表文字)重点看小数加法和减法,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必须把什么对齐?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第97页做一做)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1、认为第一步竖式对的请举手?

要使相同数位对齐,必须把什么对齐?(小数点对齐)2、师:计算时从哪位算起?(最低位)3、哪一位满十怎么办?不够减怎么办?

4、认为得数对的举手?0能否去掉?为什么?竖式中的0能否去掉?为什么?

(0表示百分位上的笔算结果,不能去掉)5、认为验算对的举手?为什么?

6、评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三)加强练习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各数的()对齐,也就是把()数位上的数对齐,当得数的小数部分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末尾有0时,一般要把0()。

2、5元5角8-4元零9分用小数来计算是()元-()元=()元。3、0.3的计数单位是(),再加上()个这样的计数单位是1。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小数加减法注意什么?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十六第2题练习:第1、3、4题七、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1)小数点对齐(2)位数不够0补齐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第100页的例3及练习题。学习目标:

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会进行准确计算。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会进行准确计算。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考: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顺序是什么?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顺序相同吗?(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

(一)看一看

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5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认真看课本第100页的例3,看统计表、看文字,重点看蓝色方框里小数加减法的(含两步)计算过程。思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第102页第6题)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1、评议第1步认为对的请举手?你是按什么顺序计算的?2、评议结果,认为对的请举手?

3、小结: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与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4、评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三)加强练习判断:

1、两位小数与一位小数的和肯定是两位小数。

()2、小数加减法计算时,末尾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3、42.8+0.52=48

()4、小数都比整数小。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十七第3、4、6题练习:第1、2题七、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四则运算顺序与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

第104页的内容及练习题。学习目标:

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减法运算中同样运用,并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学具:

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题示标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下)

同学们,咱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减法运算中同样运用,并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过渡:目标明确了,要达到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靠大家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二、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04页的例4,看图、看文字,重点看蓝底色部分8.42+8.46+8.54+8.58这个连加算式的两种计算方法。思考:哪种计算方法简便呢?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过渡: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能做对检测题。三、先学

(一)看一看、做一做

1、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

2、让学生口述自学指导中的问题。(二)做一做

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

1、请两名(最差的同学)来上讲台板演。讲述:要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比谁字体工整、坐姿端正。(例4下面的做一做)

2、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学生中的错误(不随意辅导)。四、后教(一)更正

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发现错了的请举手!点名让学生上台更正。提示:用红色粉笔改,哪个数字错了,先划一下,再在旁边改,不要擦去原来的。(二)讨论(议一议)

过渡:到底谁对呢?下面请大家讨论一下1、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2、小结: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3、认为计算结果对的举手?

4、评板书正确率(看一看,今天谁得了100分,再看黑板上同学的板书,谁写的更漂亮一些,我们把红旗送给他。)

(三)加强练习

8.7+7.85+2.15+1.3

5.26-2.58-2.426.37-1.75-2.37

7.82-4.56-2.44+2.72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六、当堂训练(练一练)

过渡: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练习十八

第2、3题练习:第1、4题七、板书设计

第2篇5

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案范文四篇

《登山》既是一篇训练学生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作品,又是一篇激发学生从小不怕困难,锻炼自己意志品质的好范例,使学生不管从思想、知识、能力方面都有所受益。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登山》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望而生畏”“头昏目眩”“深渊”等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正确回答课后第一题的三个问题。

2、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时时锻炼意志对人的成长的帮助与作用。

3、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列宁所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

1、课前师生围绕名言、格言展开话题,在此基础上引出列宁对巴果茨基说的一段话

“我所以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为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们应该每天、每时、每刻,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2、引出课题:登山。

3、了解预习情况。

(1)这段话是谁说的?(结合课件简介列宁)

(2)列宁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初知课文大意)

二、质疑定向,合作探究

1、自由读列宁说的话。

2、读了这段话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主提问)

3、教师梳理学生问题,确定主问题:从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

4、学生合作探究,思考重点问题。

(1)提示学习程序。

寻找合作伙伴确定学习方式(朗读、谈体会或表演,任选一种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成果。

(2)学生自由组合,确定学习方式。

(3)分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

①表演:表演前适当提问,创设情境。(结合课文理解“巍峨””悬崖”“深渊”等词)

小组根据课文内容评一评刚才表演时有没有把路的“险”充分表现出来。着重抓“紧紧贴”“扭向一旁…”“狭窄”“碎小”“舒了一口气”“险些”“头昏目眩”等词句。

②朗读:请朗读小组读有关描写小路险的段落,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5、小结小组学习情况。

6、课件展示日出美景,配乐范读15自然段。

7、师生合作有感情读1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日出的壮美,体会登山的乐趣。

三、展开辩论,升华认识

1、引出辩题:列宁是一个革命者,他的神圣职责是领导俄国人民沙皇统治,而现在他却选择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万一掉下去,后果会不堪设想……那么列宁究竟该不该走这条小路呢?

2、组织辩论。

(1)自由组成正方反方。

(2)双方各自从课文中找充分的理由。

(3)展开辩论(教师当辩论会主席,适当点拨)。

3、教师小结。

4、再读列宁的话。

四、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学了课文,大家一定深有感触,请把自己对列宁说的这番话的理解和对全文的感悟,浓缩成一两句话。(引导学生学写格言)

2、布置课外作业。

课外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从相关的课文、课外书以及网站上去搜寻列宁的故事,两周后召开“感悟列宁”综合学习报告会。(形式自拟)

教学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磨炼自己意志的坚强品格。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2、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四课,来进一步了解列宁。

生:(齐)登山

二、新授、感悟

1、检测读文情况,读完后其他学生给予评价。

师:列宁和巴国茨基在登山时,不就是过一条小路吗?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合作交流,做好分工,组织好语言准备汇报。

生:这是一条危险的小路,我们小组是从第6和第10自然段看出来的。请于兴阳来读课文。

生:这是一条惊险的小路,我们小组是从第14、15、17自然段看出来的。请朱立超来读课文,我们是从这几段描写的动词看出来这条小路是一条惊险的小路。

师:听了你们的汇报,把老师和其他同学都带上了那条小路上了,真令人胆战心惊呀!那面对小路,列宁是怎样表现的呢?(小组合作交流)

师:当列宁第一次走这条小路时,他是怎样表现的?

生:汇报当列宁和巴果茨基登上山顶时,展现在他们我们眼前是怎样的一幅景象?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相关的段落,欣赏美景,在谈一谈感受。

生:课文第18段,谈感受。

师:你们都感觉这景色这么美,那同学们说说此时的列宁心中会有什么想法?

生:说想法。

师:一个小时过去了,列宁和巴果茨基也该回去了,他们有选择了来时的小路。他们第二次走这条小路的是怎么走的呢?(小组汇报)

生:小组汇报

师:我们知道了列宁和巴果茨基两次走小路的表现,谁来说一说列宁第一次和第二次走险路有哪些不同?

生:汇报

师:我们来看最后一段,谁来读一读?

生:指名读文师:那么这一段我们怎么理解列宁说的话?

生:回答

师:同学们都理解的很好,那谁来说一说列宁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生:列宁具有临危不惧、遇险不惊、从容镇定的精神品质。

三、扩展

师:我们知道列宁第二次走小路是为了锻炼意志。课前你们也搜集了很多有关锻炼意志的人物的故事和名人名言,谁来说一说。

生:积极说

四、总结

同学们搜集的真不少,学习了列宁的这篇登山的故事,我相信同学们也学会了很多,老师希望各位同学都要学习列宁的这种临危不惧、遇事不惊、随时随地都锻炼意志的品质。

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意志的故事。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他自觉磨炼意志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学构想

教学中,通过朗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小路的险,重点指导学生读懂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两次走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学习他自觉磨炼意志的品格。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有关列宁的故事,谁来说一说?从中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今天,我们学习14课,出示课题:《登山》讲的也是列宁的故事,又表现了列宁的什么品格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思考: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三、讲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列宁为什么要走危险的小路?

3、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二、三段。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路危险的句子。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理由。

3、师生共同归纳。

(1)指名读直接描写小路危险的句子,出示投影片,引导学生观察、体会。

(2)有关这条小路,巴果茨基是怎样说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3)巴果茨基是怎样通过这条小路的?

A、指名读相关句子,画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B、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C、巴果茨基轻轻舒了一口气,说明什么?

(4)列宁是怎样走过这条小路的?

4、下山的时候,列宁仍然坚持走小路,第二次走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1)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2)师生归纳。

A、第一次必须走,因为要看日出,时间不够。第二次是列宁自己坚持要走;

B、第一次走:跟、停、定了定神、碎小的步子移动。第二次走:先走、毅然决然

(三)学习第四段

1、从山上回来,列宁为什么还要走小路?

2、课文最后,列宁讲了什么话?这段话每句讲什么意思?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3、齐读第四段,反复朗读列宁的话。

4、在两次走小路中间,作者还描写了一段日出的景色,写的非常美,谁愿意读一读?(指名读)为什么写这一段?(蕴含着“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寓意。)

四、总结全文。

作业设计

1、从查找关于列宁的资料。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看日出第一次:跟、停、定了定神、登山碎小的步子移动自觉磨练

走小路自己意志

(危险)第二次:先走、毅然决然

《登山》是一篇讲读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小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

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部分。先讲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接着讲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最后讲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交待了他第二走险路的原因。

课文的重点是列宁两次走危险的小路。第一次走险路是为了赶上看日出,写得比较详细。从“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这句话,可以体会到这条路的小和险,这样的小路很难行走,而且非常危险,只要一失足,就会掉进万丈深渊。列宁为了看日出,果断决定走这条小路。

巴果茨基是走过几次这条小路的,他这次走的时候“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去看深渊”,走过最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走的时候也是有点提心吊胆的。列宁走险路的表现反映了路很“险”,他“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的时候“头昏目眩”。“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说明他有点害怕。但他只是“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从这里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列宁临危不惧的品格。

第二次走险路,与第一次相比有几处不同:1.不必走,而列宁仍旧走;2.列宁先走;3.列宁在最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为什么还要走险路呢?列宁的话解释了原因。列宁说了三句话。第一句讲小路令人望而生畏,列宁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第二句讲革命者对待害怕的正确态度:“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第三句讲革命者要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强调了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列宁下山时还走那条险路,正是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一个范例。

课文中有一段描写日出时的瑰丽画面,这一方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表达了列宁和巴果茨基历经险路,正好赶上日出,饱览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教法建议

1.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小路的险。课文中直接描写小路“险”的有一个句子,即:“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这个句子画下来,并通过这个句子具体体会到这条小路的险。只有充分理解了“险”,才能充分认识列宁坚持走这条险路的勇气和魄力。

2.要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对思考.练习1中的第一小题“列宁第一次走这条近路时害怕吗?”要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到列宁是有些害怕的,同时进一步体会到当时的处境是不由人不害怕的。人站在极高极险的地方,头晕目眩,心慌腿软等感觉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列宁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了过走,正表现了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品质。

3.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组的读写训练重点。把段意连起来是抓课文主要内容的一处常用的方法。思考.练习2要求给课文分段、最纳段意,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然后把段意连起来。连接段意的时候,帮助学生疏通语言,用通顺连贯的语言来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4.本课最后列宁讲的一段话,是课文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理解。可以先逐句理解,再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情景深入体会,最后再让学生适当联系思想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5.本课的生字“刹”“烁”“释”是翘舌音,“皇”是后鼻音,要指导学生读准确。“喉”的右半部不是“候”,不要多写一竖。

以下词语解释供教学时参考。

沙皇--俄国过去皇帝的称号。

深渊--很深的水。

头昏目眩--眩,昏花。头发晕,眼发花,课文中的意思是站在高处往下看,发生眩晕的感觉。

毅然决然--坚决地,毫不犹豫地。

6.建议本课教2课时。

句段赏析

1.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析这里描写道路窄小难走,非常危险,然而为了赶上看日出,列宁果断地决定走这条近的危险小路,目的是为了烘托列宁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高尚品质。

2.他们登上山顶,一股柔和的阳光正好……欢快地唱了起来。

析这一段话描写日出时的瑰丽画面,一方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美,另一方面也含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表达了列宁和巴果茨基历经险路,正好赶上日出,饱览美景时的喜悦之情。

3.“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析这句话讲革命者要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强调了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下山本没必要走险路而再次要走,正是列宁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一个范例。

难句解析

“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

这句话写出这条路的小和险,小到“只能容一只脚”,说明小路很难行走,而且非常危险。“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只要一失足,就会掉进万丈深渊,更加突出了小路之险。就是这样的小路,列宁还决心走过去,可见列宁是临危不惧的。

“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

这是列宁说的两句话。第一句讲革命者对待害怕的正确态度是:不应该被害怕压倒,不要被困难吓倒,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第二句是讲一个革命者要自觉地锻炼自己的意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是强调要充分利用每一个机会,而列宁正是这样,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自己意志的机会,坚持走那条小而险的路。表现了他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高尚品质。

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练习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课文主要内容

2.联系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3.弄明白列宁登山所体现的革命者的品质。

文章结构

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三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

第二段(第2自然段到“欢快地唱了起来”):讲列宁和巴果茨基为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登上山顶,饱览了日出的壮观景象。

第三段(从“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到结束):讲看完日出往回走,列宁仍坚持走危险的小路,并交代了他第二次走险路的原因。

写作特点

巧用对比赞颂品格。

首先,巴果茨基与列宁走险路的对比。巴果茨基自己几次走过这条小路,他这次走的时候,“背贴着峭壁,扭转了头,不看深渊。”走过最险的地方,“轻轻地舒了口气”,可见他也是有点提心吊胆。而列宁“在最险的地方停住了”的时候,“头晕目眩”,但“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又小心地向前移步”,他“不慌不忙”,“一步步地走过”去了。从对比中进一步赞颂列宁临危不惧的品格。

其次,以第二次与第一次走险路相对比。巴果茨基说“不必走”,而列宁仍旧坚持要走那条小路。第二次是列宁先走,巴果茨基跟在后面,列宁在最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过去。说明列宁比第一次走险路更无所畏惧,意志更坚定了。

解释说明画龙点睛。

课文结尾是列宁对巴果茨基问题的解释,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列宁先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它”,但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要“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进一步突出了革命领袖列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坚定的革命意志。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列宁和巴果茨基登山看日出走过靠近深渊的危险小路的事,表现了列宁自觉地磨炼自己意志的可贵品质。

教学设计示例

14.登山

教学目标:

一、了解列宁两次登山的经过(走险路),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坚强品质。

二、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

同学们,我今天要介绍一篇好文章给你们,想了解吗?(板书)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

三、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

1.指导朗读。注重表扬、激励,激发朗读兴趣。(这一次读,要比初读课文时读得更好、更流利、更有感情。)

2.生谈精读课文之后的感受。

3.鼓励学生表演课文内容。

①指名上台表演。

②让表演的学生评价刚才的表演情况。

(学生自主地进入角色,充分品味文章的内涵。)

4.质疑: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列宁下山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他第一次走与第二次走有什么不同?课文题目是登山,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在山顶上看到的美丽景色呢?列宁说的那两句话该怎样理解?)

5.教师归纳学生的疑难问题。

四、课堂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列宁两次登山的经过(走险路),学习他自觉地磨练自己意志的坚强品质。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出示上节课归纳的疑难问题)

1.课文的题目是登山,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在山顶上看到的美丽景色呢?

2.列宁下山时为什么还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第二次走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3.“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这两句话该怎样理解?

二、深入探究课文内容

1.自学课文,试着解决疑难问题。

2.小组合作研讨,组长归纳意见。

3.班上交流汇报。

(1)解决第一问题。可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了解列宁和巴果茨基登山时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小路之险,作者没有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感觉的描写反映出来的。(巴果茨基的语言:“路太窄,又太危险,要经过深渊边上。”“您不能从这儿过。”动作:“贴、扭、不去看、移动”。列宁的感觉:“头昏目眩”。)然后让学生读写景的那段话,抓住“鸟儿们放开歌喉,欢快地唱起来。”这句话引导学生读一读,议一议,进行交流。感悟到:“鸟儿的歌唱”,不仅仅是为列宁看到自然风光而唱,它仿佛为列宁勇敢地走过小路而庆贺,更使人体验到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列宁为自己走过险路,饱览到美丽的景色而欣喜的心情。

(2)解决第二个问题,关键是引导学生读懂列宁说的那段话,从中找出原因。①列宁坦率地承认自己害怕走这条路;②作为一个革命者,要勇于战胜困难,而不是回避困难;③作为一个革命者要时时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第二次走险路,与第一次相比有几处不同:①不必走,而列宁仍旧走;②列宁先走;③列宁在最险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3)齐读最后一段课文。

(4)联系实际,谈一谈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三、延伸拓展

既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又要注意安全。在生活中怎样做才能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这方面的体会。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学习本文后的体会。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