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的内涵和本质范例(3篇)
来源:
思政课的内涵和本质范文
[关键字]概念、相对独立完整性、普遍关联性、教育性、实践性
[内容概要]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没有概念也就谈不上任何科学理论。学习和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必须重视对其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根据教材知识点“扫描式”地进行一番讲解。学生也难以从深层次上去理解。本人初中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特点和方法浅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任何科学的认识成果都是通过形成各种概念来概括和总结的。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单位,是最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没有概念也就谈不上任何科学理论。学习和掌握任何科学理论,必须重视对其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向学生传授的经济、政治理论亦是如此。学生要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原理,包括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必须首先加强对其中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基本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部分政治教师对概念的教学并未引起重视,其中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是根据教材知识点“扫描式”地进行一番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去读、记、背,至多再进行几次默写。这样,虽然学生能够背出一些概念的定义,但是从深层次上去理解,以及运用所学概念帮助理解其他知识点或是运用所学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则显得比较困难了。追根寻源还是教师对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的特点、方法未能正确地把握和运用。
本人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平时教学研究,认为中学思想政治概念教学应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具有相对独立完整性。概念虽然是构成科学理论知识的基本单位,但任何一个概念也是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知识。因为概念是人们通过实践,从对象的许多属性中抽出特有属性概括而成。在概念形成阶段,人们的认识已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它不是人们在最初实践活动中的对现实世界零碎的、不全面的反映。任何一个概念都已是独立完整的知识整体,因此,政治课概念教学必须具有独立完整性的特点,应通过教学力求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内涵和外延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而概念又是通过词或词组等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同时,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因此,为了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个独立、完整而厚实的概念,在教学中必须:
1、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概念的内涵,把握概念内涵的每一层含义。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概念的内涵进行层次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分几层?哪几层?采取“剥笋子”的方法,一层一层地加以剖析,把每一层含义都讲清楚了,一个比较厚实的、富有“立体感”的概念也便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便更深刻了,运用也自如了。
2、带领学生认真研究概念的外延。外延是由内涵决定的。概念内涵确定后,就必须认真分析此概念与彼概念及他概念的不同,从而正确把握此概念的外延。这样,使学生正确地把握概念,不至使之与其他概念混淆起来。
3、把概念放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中去讲解概念。概念是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的。如初中政治课“刑罚”这一概念。为了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刑罚”概念,必须从刑罚的最初产生、到阶级社会的刑罚、社会主义国家刑罚存在的必要性等等方面的内容阐述,这样学生才能对刑罚这一概念有完整的理解,不至于会使学生产生某种偏见。
总之,我们在每讲述一个概念之后,不论概念是大是小,都要使学生能掌握一个完整的认识,这样为理解掌握系统的政治、经济理论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具有普遍关联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物质世界是错综复杂、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
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概念是相对独立完整的,但是同一政治理论中不可避免地与其他概念、其他知识点之间有种种联系,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中,认真分析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就必须揭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从更大范围内更完整准确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因此,我们在政治课概念教学中必须努力构成概念教学的立体框架。
我们根据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对思想政治课中基本概念的讲解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辐射法,在揭示概念内涵和外延时通过延伸、扩展等手段,努力构成这一概念立体化的框架结构,使之层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行一种多角度、发散式立体化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从概念的定义中找出关键的字词,作为这一概念的中心,根据这一点,要求学生回忆出与此相近或有联系的一些其他概念,把它们进行比较。
2、在新旧概念的比较过程中,要求学生从新概念的定义中提示新要领有哪些方面的本质特征即与其他概念的不同,进行逐层分析。
3、对每一层次进行分析时,在学生弄清这层含义内容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指出从这一层次角度上概念与其他一些概念和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便构筑出这一概念教学的立体化框架结构。在这过程中,学生既能理解新概念内涵和外延,又能理清楚新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和联系,既能把握新概念的本质特征,又能掌握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
比如,我在讲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接着要求学生回忆出一些其他行为规则,学生很快说出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道德、纪律等等。这样就很容易揭示“法律”与“社会主义法律”、“社会主义纪律”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然后要求学生从定义中思考“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这一行为规则与其他规则比较具有的不同点。学生便很快说出:(1)它是体现人民意志的行为规则;(2)它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则;(3)它是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对这三方面的逐一分析:对第一方面分析,便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人民意志、人民民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懂得,在我国只有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才能建立我国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也只有健全了法制,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对第二方面分析,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我国国家之间联系,使学生懂得,只有巩固了我国国家政权,才能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加强法制建设;对第三方面分析,指出对于违反法律的,将受法律的制裁,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与对敌对分子专政和巩固社会主义稳定政治局面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小结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具有以上三个特征的行为规则,而其他行为规则都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这三个特征。
学生在理解这一概念后,便自然地理解课文中“它既是公民权利的体现和保障,又是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这一观点,也为理解后面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因此,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应该也必须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使相关知识点融合成为一个知识整体。
三是思想教育性。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自己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认清和履行我国青年一代的崇高责任。”一句话,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是概念教学必须充分发挥政治课教学德育功能,挖掘德育因素。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在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中,不仅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以及学生文明行为教育,从而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思政课的内涵和本质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9-0034-02
在政治民主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高速化等内外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从生理角度出发,或是从心理角度出发,当代的大学生都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巨大变化。为了能够为社会输出既具有能力又有较强心理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在国家的部署之下,于2004年就先后出台了诸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之下,各高校也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心理教育包括两层含义,即狭义和广义。从狭义上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指心理咨询老师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部分发生心理问题并进行咨询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从而让咨询的学生克服已产生的心理问题。从广义上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治疗”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就与思想政治教学结合而言,广义的含义是教育者所能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其目的在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适应与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上,不仅要体现时代、国家和民族精神,而且还要提高每一个学生个体的道德水准、思想境界、人生哲学境界,健全他们的心智(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辱感),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以提高我国在世界中的核心竞争力。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教育在某些地方存在有一定的一致性。而关于这些“一致性”,如下所述:(1)教学内容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是务必要做到的。而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其教学目的在于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然而,经验告诉我们:每一种能力的形成,通常是架构在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道德水准这些基础之上的。所以,笔者认为:当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内容有着“同根”的关联。(2)教学目标一致。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一文件中,我们可以读到:学生独立人格的建立健全和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的开设,本身就是以满足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的。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在教学目的上是存在共性的。
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两个课程的内涵和共性,以及近些年来高校经常发生的暴力事件、“拜金思想”、自杀问题等现象来看,狭义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或是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有明显的局限性,是远不能解决现有问题的。因而,将这两门学科有机、科学和合理的结合是极为必要的。而关于具体的结合方式,本人有如下观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
1.教学目标重新定位。我们知道,当今这个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不仅是要具备完善的科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这也是新时期对高校教育的一个基本要求,因而在着眼于社会科学的发展观和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基础上,唯有树立适时可行、科学完善的教学目标,才是实现两个学科有机结合的先决因素。
2.教学内容有机融合。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并非只关乎心理素质问题,也和一个人所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必然的联系。因而将两个学科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有机的结合,使教学内容有所创新,是保障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情操和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在具体的结合过程中,教育者(教师)要以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为出发点,并借鉴诸如心理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知识,去科学地拓展和完善与学生发展或是教学相关的知识内容,从而使高校的教育在现代社会这个繁杂的新阶段,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还具有指导性。例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我们除了给学生讲解“马列主义”等政治思想理论,还应当重视关于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教学内容(教育者可以将诸如遇到挫折时的自我调节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有机地穿插于课堂之中)。
3.教学方式多样化。关于此点,笔者有两个观点需要阐述。其一,在将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结合之后的课堂之上,教师应当改掉“一言堂”、“零交流”的授课方式,而是应该和学生“坐在一起”,用平等的态度去和他们交流,用“互动式”教学方式去进行知识传授;同时,在课外教师也应当和辅导员等相关教师进行交流,并尽可能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的各种变化,而后再将一些普遍的问题于课堂中进行解决。其二,心理教育和思想政治的结合,除了要在课堂之上进行,还需要在院方的统一部署之下,广泛地开设到课下,开设到学生中间去,以达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延展到各个地方的目的。比方:教育者可以和学生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或是借助QQ、微信等“新沟通工具”,去进行深入、细致的谈心,并对他们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出解决意见。
三、结语
以上,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这一学术问题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无论于心理健康教育而言,还是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其在高校的开设初衷都是为了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而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二者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对所有大学生顺利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也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一个相对抽象和无用的课程(在部分学生眼中)。在具体的结合过程中,校方起到的是提供教学环境、聚集学生的作用,教师起到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和帮助学生的作用,而学生则是一个“施教主体”。毋庸讳言,三者有机结合是课堂稳健进行下去的关键。然而,学生虽是一个主体,但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校方和教师,因而,校方和教师关注“主体”、科学教育,才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佳,尚大军,贺小翠.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学理论,2010,(22):266-267.
[2]王安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论析[D].山东大学,200,(09).
思政课的内涵和本质范文篇3
关键词:思政元素;教学管理;融入;优化
一、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管理的意义
1.高校思想政治学习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得信息的渠道已经很少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而是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渠道。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存在传播广泛并且快速的特点,但是问题随之而来。由于大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对于海量信息的甄别力较弱,特别是很容易受到以抖音、哔哩哔哩等视频新媒体的误导,精华与糟粕并存,极有可能对思想意识的建立和日常行为产生不良影响。高校认识到,很多大学生存在思想空洞、信仰模糊、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等问题,与国家的人才培养需求相背离。因此,要依托高校教学资源和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必须全方位、多手段地提升大学生思想定力,用坚实的理论基础武装头脑,努力为强国事业贡献力量。
2.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管理,有利于高校加强内涵建设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对于高校教育者来说,是一门功课。因此各级高校纷纷建立起思政进课堂的教学要求与指标,而教学管理工作,就是落实与检验教学要求与指标的过程。教学管理工作是保证高校整体教学活动正常运行的保底工程,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和依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具备双重功能,既有行政管理,又包括学术管理。把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教学管理,对于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教学管理部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管理内涵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天津音乐学院着眼于新时期教学模式的改革,针对教学制度、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推进教育教学管理深化改革,但是在具体的内涵建设方面有待加强。1.思政元素未能有效融入,课程体系有待整体联动音乐学院的课程分为三类:共同课程、选修课程和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共同课,是大学生获得思政知识的基本途径,引导学生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探索事物的本质,使学生用正确的指导思想武装自己,有利于应对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高校尤其是艺术院校思政的全方位建设还在探索阶段,思政元素未能有效地融入选修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中。例如部分教师在课程的教授中,忽视文化、思政因素,比如专业课程中是否涉及音乐创作背景、是否深度发掘作品创作的艺术内涵,有什么创作深意,是否能够产生社会共鸣等问题;国外的音乐作品学习中是否对两国的历史传统、社会发展进程以及文化差异进行对比。不注重探索历史、文化、思想的内涵及本质,很容易造成“重技能轻德行”这种不完善的教学理念和效果。2.教学参与者思政意识薄弱,理论基础有待夯实教学管理人员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并进行量化管理,这本无可厚非,但当今大学生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其特有的时代个性越发鲜明,采取强制手段实施管控,极可能产生厌学、逆反心理,不利于思政教育的开展。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中,提升专业水平、强化知识储备的途径不完备,致使管理队伍整体工作效率较低,专业能力参差不齐,不利于各项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音乐学院大部分专业老师都有海外留学经历,甚至很多青年教师在中学时期就已出国留学,凭着精湛的艺术技巧以及丰富的舞台经验获得国内外专业院校的青睐。这部分教师作为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主力军,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研讨以及演出中,知识结构相对单一,能够“授业解惑”,但未必能够“传道育人”。政治理论高度、思想认识水平、人文关怀、人格魅力、文化视野等方面认识不足,不利于思政知识在专业课堂上的学习和运用。3.没有建立科学的分类评估办法,并未将思政元素纳入教学质量标准首先在教学质量检验中,缺乏思政指标,把重点放在考核专业技术水平方面;其次在学分制管理中,缺乏思政类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督导,多以查课、问卷调查等日常监督手段为主,处于形式化,缺乏对于教学过程的内涵质量监控及评估体系。
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管理的路径探析
通过对音乐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管理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内涵建设应与管理的制度化、系统化、人性化相契合。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教学管理的路径进行探讨。
1.构建相互联动的思政元素课程体系(1)思想政治课程学院思政中心可以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制定思想教育工作制度、强化过程管理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可以采用互动教学模式,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是老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地位。[1]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引导高校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可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选修课程方面增加思政教育方面的网络选修通识课程,呈辐射性地对学生进行多途径、全方位的思想教育,将内容内化于心,将行动外化于行,学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人格也得到修炼、升华和完善。(2)专业课程应当建立以院、系领导牵头,党员教师为主体,带动所有专业教师,增强红色传承在专业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发挥专业课堂教学中导师一对一的优势,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将“立德树人”标准与课堂教学质量水平深度融合,加强开发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专业课程在育人树人方面的潜在功能。首先在教材建设中,专门就中国作品的教材进行改革,分时期分主题分层次进行划分,既可以就四史为时间依据,从抗战为起点,中国的伟大复兴为节点进行曲目分类,也可以采用不同主题为依据,比如建党伟业、奠基立业、改革开放、伟大复兴等。[2]其次根据教材要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意义以及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所学的艺术技巧相融合,达到完美诠释作品、引人发醒的效果。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各类与红色主题相关的学科类或专业比赛。对于学生而言,以这种方式进行专业学习,是对思政课程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素养不断夯实,专业水平也得到提升。(3)实践课程音乐学院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舞台实践和社会实践,舞台实践以排练、演出为主,社会实践以实习、支教为主。实践课程针对内涵建设所做的拓展,是思想政治课程所学理论知识与专业课程所学专业技能相互融合的实践与检验。应该加强突出时代性、表现爱国主义情操的舞台实践项目建设。例如天津音乐学院声乐系,2014-2015年师生排演的原创歌剧《岳飞》,为学生植入了家国情怀、坚强不屈的精神;2018年,演出大型原创抒情音乐剧《施光南的故事》,展示了人民音乐家对党的坚定信念以及不断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再比如天津音乐学院戏剧影视系2022年排练演出的《金色胡杨林》这部原创话剧,运用感人的故事情境和生动演绎,诠释了支教大学生群体扎根祖国边疆、自强不息、不怕艰难、勇于奉献的胡杨精神。社会实践方面,可以多与学校、社区、演出剧团共建,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教师带领学生担当社区志愿者、赴偏远地区实习、支教等。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深入基层、服务奉献,以接地气的形式真真切切地做好除学习以外的社会服务工作。而音乐学院的专家、教师们,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行使育人使命。
2.普及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学习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解水平在高校教育中起着直接的作用,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作为高校教职工,要树立终身学习和持续学习意识,提高思政觉悟和道德指标。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由高校组织部门领导,人事部门负责实施。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局限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全体教职工都应该将思想政治学习作为自身接受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于教学管理人员,要从提高文化素养和管理理念入手。文化素养,主要表现为: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育人责任心,认真履职履责;更新教育理念以及管理知识,并有效地应用于实践。管理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不再仅仅是提倡量化管理,应把制度化管理与情感管理相结合,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着眼于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师资队伍建设中,专业与思政相结合。加强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系统学习,针对人才建设的重要讲话等。采用邀请行业专家和线上学习、考试的方式,加强理论基础。完善导师选拔机制,着力提高教师在专业作品教授方面的思政元素融入和专业指导能力。
3.教学管理运行的诊断与优化教学管理直接作用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实施,因此要在过程中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方法及手段,这将与人才培养效果密切相关。首先要加强规划管理。即教学管理工作需立计划、严落实、重总结,教研室应该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教学计划总结,以便于自查不足、提出建议。其次是优化教学监督管理。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表现和思想政治教学效果的完善。第三是优化教学评价指标。可以采取线上与线下、学生与教师、专家组与教学系部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系统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积极鼓励先进典型教师,端正广大教师的教学态度,不断改进育人教学办法,提升思政教学效果。最后是学分管理优化。对于参军或者支教的同学,使用弹性学制,允许休学2年,并且将传递正能量的参军、支教、扶贫等事项纳入实践学分的管理。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多媒体教学方法范例(3篇)
- 阅0多媒体教学方法范文【关键词】职业学校;多媒体方式;教学水平;方法职业学校因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对教学方法的要求也不一样。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因其生动活泼、.....

元旦主持词开场白范例(3篇)
- 阅0元旦主持词开场白范文男:先生们、女士们、合:大家好男:相遇是一种巧合,相知更是一种缘份。女:tl中学,一个充满真诚、温馨的学校,一个有着共同美好心愿的心灵港湾。男:今天,我们怀着.....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