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剧本范例(3篇)
来源:
情景剧剧本范文篇1
实际上,电视情景喜剧是由广播情景喜剧发展而来的。上世纪初期的美国,一些诸如酒吧这样的娱乐场所老板雇佣演员站在吧台前面,给顾客们讲笑话,以此来制造快乐放松的氛围,增加客源和人气。这种娱乐搞笑的表演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一些富有远见的美国广播从业者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在电台节目中运用了这一形式,上世纪30年代逐渐发展成为了广播情景喜剧。后来,随着完整而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特定的故事场景被引入,所创作的人物形象也逐渐鲜明,广播情景喜剧己经具备了向电视情景喜剧转变的基础。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电视在美国风靡,急速增加的电视机销量显示了美国人多电视节目的强劲需求,电视业需要更多的电视节目填充空白。很多的广播节目被引入电视,广受欢迎的广播情景喜剧也因此被搬上电视荧幕。1947年,《玛丽凯和琼尼》(MaryKayandJohnny)成为美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
2中国情景喜剧的发展历程
由此可见,情景喜剧先在酒吧中诞生,在广播中完善和充实,最后被引入电视发展壮大起来。中国的情景喜剧诞生较晚,1982年,美国情景喜剧《火星叔叔马丁》被引入中国。直到改革开放之后的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中国本土情景喜剧才开始真正萌芽。大体上中国的情景喜剧发展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准备阶段(1983-1992年)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政治经济均发生了重大变革。电视机开始进入城市家庭并逐渐普及起来,此时的中国电视剧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发生了变化。除了作为教化认知的宣传工具,被赋予了更多娱乐功能。这一时期的通俗电视剧中,有两部作品对后来情景喜剧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部是((渴望》,另一部是《编辑部的故事》。1990年,《渴望》播出,取得热烈反响。该剧开创了中国现代室内剧的先河,它的工业化制作方式也给后来的电视剧创作起到了借鉴作用,比如室内搭景、多级拍摄、同期录音、现场剪辑和社会赞助基金等等。可以说,情景剧的发展离不开室内剧的发展,就连情景喜剧之父英达也曾说过:如果在《渴望》之前提出拍摄情景喜剧,人家都不知道你在讲些什么东西。1991年拍摄的中国第一部电视系列喜剧《编辑部的故事》更是一个典型的情景喜剧题材,其调侃、幽默、戏谑、讽刺均与电视情景喜剧有几分相似,可以算作是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雏形。
(2)诞生阶段(1993年)1992年11月5日,被确定为中国大陆情景喜剧的诞生日。因为这一天,《我爱我家》的创作被导演英达和作家王朔提上讨论日程。1993年,具有留美经历的英达导演按照国外情景喜剧的标准,正式开拍《我爱我家》,该剧一经播出,即斩获国内收视冠军和重播收视冠军双料冠军。该剧故事发生在北京一个三代同堂的六口之家,剧中描写了三代人之间的冲突,也透过这个小家庭发生的大事小事,多层次的记录了城市生活,展现了北京甚至那个时代的生活风貌。该剧基本一集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拍摄失败的镜头还被剪辑到片尾作为片段播放,十分有趣。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大众传媒引发了消费主义盛行,取代了80年代的精英文化,人们对于新事物、新思想出于一种矛盾和仿徨的状态。《我爱我家》在这种时机下适时出现,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讲述平凡家庭、平凡人物的故熟折射出了社会的问题和矛盾。
(3)探索阶段(1994-2000年)随着《我爱我家》在全国范围被广泛接受,导演英达于1995年成立了英氏影视艺术公司,专注于情景喜剧制作。以后的一段时间以每年约一到两部的速度制作情景喜剧,推出的主要作品有:1994年,《起步停车》。讲述了发生在北京郊区的一个驾校里的故事,该剧创新地加入了许多街景;
1996年,《心理诊所》。该剧由于处理的失误,最后的作品更像一个科普剧,而非情景秀,未取得理想效果。1997年,《候车大厅》。以东北某城市的火车站为背景,融入一些地方方言,讲述了车站工作人员与旅客间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同年,推出《中国餐馆》,将故事场景移至美国洛杉矶的一家中餐馆,试图用新奇的场景讲述一群留美中国人的故事,但影响力才刚、。1998年,《闲人马大姐》,是围绕北京居民楼的退休职工马大姐与邻里、亲朋好友的故事。但可惜的是,英达的这些作品,从故事背景到人物、结构,不少都是直接借鉴国外的作品。由于英式公司一枝独秀,缺乏竞争,固有模式难以打破,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新意。此时,在南方出现了海派和粤派情景喜剧。1998年上海东方卫视播出情景喜剧((老娘舅》,1999年播出的((新七十二家房客》,2000年珠江电视台播放的((外来媳妇本地郎》,这些南方情景喜剧的出现打破了以英氏情景喜剧为代表的北派情景喜剧的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外来媳妇本地郎》更是创下电视奇迹,成为唯一一个超过一千集的电视剧。
3结语
这一时期,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产量颇丰,但均没有超过《我爱我家》的影响力,收视率也并不令人满意。除了情景喜剧无法进入黄金时段播出的原因外,更为根本的是,情景喜剧的创作上仍然裹足不前,很多作品主要依靠调侃和一些相声技巧语言技巧制造喜剧效果,缺乏内容和足够的喜剧冲突,收视率难免低迷。幸好,在这一时期,电视台资源被不断地开发,电视台需要大量的电视剧播放,情景喜剧自然也包括在内。而电视情景喜剧的制作成本较低、制作周期较短,也吸引了一些投资和创作人员加入,情景喜剧得以继续生存、发展和探索。
情景剧剧本范文
国内对情景喜剧的专门研究著作寥寥可数,主要著作有李智著的《情景喜剧:时代景片前的浅笑人生》,董海雅著的《情景喜剧的幽默翻译研究》。情景喜剧:时代景片前的浅笑人生》是李智的博士论文,书中阐述了中美两国情景喜剧的历史沿革以及中国喜剧艺术特征、人物设置、叙事、语言等方面的策略。《情景喜剧的幽默翻译研究》尝试对情景喜剧的幽默类型做了翻译视角下的细分,分析了其翻译的难点所在,并提出可行的翻译策略。
2中国喜剧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中检索项选择篇名,检索词键入中国电视情景喜剧,发表时间选择2004年到2014年,共得10条检索记录。检索项选择篇名,检索词键入整合营销传播,共得567条检索记录。两次检索没有重叠的检索结果,表明本选题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意义。经过分析和归纳,笔者发现国内研究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论文主要集中在硕士论文的研究。
李保刚的硕士论文《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发展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电视情景喜剧的未来发展加以展望。裴洁的硕士论文《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发展研究》梳理出中国电视情景喜剧发展的历史脉络,从传播的角度总结中国电视情景喜剧在制作、形式和内容方面的特点和国产情景喜剧本土化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王睿的硕士论文《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接受美学研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针对中国情景喜剧的现状提出发展策略。魏爽的硕士论文《当代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审美流变》通过对电视情景喜剧发展脉络的梳理和不同时期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代表作的分析,进而全面了解不同时期代表作品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及审美的变迁。
3结语
情景剧剧本范文
【论文摘要】:情景喜剧自1992年由英达导演引入中国,十几年来凭借顽强的生命力蓬勃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私以为,中国情景喜剧的八大显著特征使之得以发展壮大。而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一系列问题正导致中国情景喜剧越来越走入一个恶性循环的误区。我们应如何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呢?文章将就此一一展开。
一、在中国蓬勃发展的情景喜剧呈现出八大显著特征
情景喜剧,是1947年在美国诞生的新兴的电视化的喜剧模式。1992年,曾在美国留学的英达导演,将它引渡过来。从此,中国的情景喜剧开始了其自身的发展。十几年来,情景喜剧在中国曾遇到水土不服的困难,一度不被中国广大的电视观众所接受。但其凭借自身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克服困难、发展完善,终于得到中国观众的广泛认可。当年被评为"最差电视剧"的《我爱我家》如今已被尊奉为经典之作。情景喜剧不仅在我国电视荧幕上站稳脚跟,获得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而且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绩,出现了一批深受好评的佳作,如充满东北地方风味的《东北一家人》,为儿童教育树典范的《家有儿女》,还有以诙谐搞笑著称的《武林外传》等。
近几年来,情景喜剧在我国的电视剧创作生产中势头大增,那么,情景喜剧有着哪些特点才使得大家争相尝试呢?从收视率决定电视成败这一电视界的新规则来看,我们应从观众审美心理需求角度,结合多年的艺术实践来进行深入研究。私以为,中国情景喜剧有以下八大典型特点。
首先,就情景喜剧的艺术属性而言,它是一种电视化的喜剧模式,是舞台剧与电视剧的艺术综合体。这是情景喜剧生来就有的本质特征。它由编剧创作文学剧本,是电视导演领导下的整个电视剧组集体创作的结晶,并通过电视媒介展现在电视观众面前。同时它的结构及表演方式等又保留着舞台剧的成分,某些剧目在拍摄过程中甚至邀请了现场观众的观摩和参与。
其次,情景喜剧是一种轻喜剧。它的创作宗旨是,让观众在休闲中得到娱乐。它的思想内涵清晰明了,通俗易懂。作为喜剧,它往往更富于反映社会现实、人性本质的深度和广度,以其富有生动的形式,幽默、诙谐的手法使观众感到舒畅、快乐,让观众得到一种亲切的教益、心智的启迪和情绪的渲泄。喜剧有着天然平民性、通俗性,它和最广泛的观众有着一种亲密的情趣联系,容易实现沟通、交流,容易对各种素材进行裁量、转化为故事的素材。情景喜剧,也具备这样的优势和特点。
第三、情景喜剧的制作有着严格的场景限制。情景剧创造一个既与外界联系广泛又相对封闭的"场景"来构筑人物活动的空间,即主要场景。一般来说,主要场景的拍摄均安排在摄影棚内进行,棚外戏原则上不超过全集的20%。
第四、情景喜剧的每集内容独立成章,每一集自身就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故事情节上基本相对独立,上下集之间没有悬念与期待。同时,整个剧情又是一个前后贯穿、合理发展的"糖葫芦式的整体"。
第五、客串人物在情景喜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景喜剧的人物角色可以分为两种,分别为贯穿人物和客串人物。贯穿人物即贯穿整剧始终的人物,客串人物是指仅在单集或少数几集出现的人物。在系列情景喜剧中,几乎每集都有一两个客串人物的出现。他们是该剧集中矛盾出现的导火索,同时又是该矛盾得以解决的关键。
第六,与观众的心理贴近性。情景喜剧,是用艺术手段展示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它所描绘的生活和百姓息息相关。从观众的实际需求来讲,家长里短,是是非非,离观众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渴求距离很近,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纠葛,才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正因为是观众身边的真实故事,观众才会被他们牢牢吸引,并形成某种心灵的互动,产生由角色到自身的情感交流。情景喜剧浓厚的人情味与亲和力能起到润物纽无声的艺术效果,体现出现代传媒的人文关怀。转贴于
第七,地域性是情景喜剧在中国逐步发展中出现的显著特点。由于区域文化、方言特色和生活习俗的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幽默的理解和接受有着较大的差异。而根据不同地域的人文特点创作的地域特色浓厚的情景喜剧,往往能受到地域观众群体的欢迎,如京派观众群、海派观众群、岭南观众群等。另外,自情景喜剧在中国诞生起,方言便与其结下了不解之缘。各地区都纷纷涌现出一些方言情景喜剧的杰出代表,如广东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上海的《老娘舅》、湖南湖北的《经视一家向前冲》等。
最后,灌装笑声的伴随,也是我国情景喜剧扬而不弃的典型特点。适时的罐装笑声不仅可以增强情景喜剧的现场感,还能带动电视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面对误区与矛盾,中国情景喜剧该何去何从
虽然情景喜剧具有如此多的优势,使之得以迅速发展。但纵观当前我国整个情景剧市场,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情景喜剧已经越来越走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十几年间,我国情景喜剧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下来一个又一个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私以为,中国情景喜剧要想得到一个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改善。
首先,国产情景喜剧创作班子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前期策划与剧本创作上。情景喜剧题材保守的问题在美国也曾出现,并在很长时间内阻碍了美国情景喜剧的发展,但《一家大小》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近几年,中国也出现了类似的有突破性意义的优秀作品,如《家有儿女》等,但这些作品并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国产情景喜剧题材过于狭窄的问题。"家"仍然是中国情景喜剧唯一的题材,深刻的喜剧还没有出现。私以为,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创作者们"走出去".只有开阔思维,对国内市场及各阶层各年龄段收视群体的需求心理有了宏观上的把握,才可能创作出受观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另外,注重专业编剧队伍的培养,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措施。应大胆引进新生力量,为情景喜剧的创作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目前,由于一些老牌编剧们遇到创作思维上的瓶颈,越来越多的国产情景喜剧都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故事过于表面而毫无内涵可挖。文本的粗糙、对市民口味的低级迎合都必将导致这些情景喜剧最后的收视失败。
其次,在生产创作上,情景喜剧应该走上一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系列情景喜剧的"糖葫芦"式结构、场景限制性及成本低,周期短、便于生产制作的优势都决定了情景喜剧适合产业化生产。而产业化生产的分工专业化、创作过程的连续贯穿性及生产效率的高产高质性都决定了中国情景喜剧必将走上这条道路。
在喜剧幽默手法上的开拓创新也是挽救国产情景喜剧的重要手段。依靠喜剧语言的地域性特色抖包袱的手法已经越来越被观众所熟识。如果国产情景喜剧在搞笑手法上再无创新,必将导致电视观众的审美疲劳和厌倦。而情节的喜剧结构、人物形象的卡通化、喜剧内容的后现代模式及后期制作中的音乐、特技的渲染等都是非常突出的搞笑手法,应在以后的作品创作中得到有侧重性地充分体现。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幼儿体育教育的价值范例(3篇)
- 阅0幼儿体育教育的价值范文论文关键词: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最初阶段、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务必要以追求教育的价.....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范例(3篇)
- 阅0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范文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引领了教育史上的第四次革命,人们不仅可以向教师和书本学习,也可以向教育机器学习,出现了多种“人---机---人”的教育新模式,引.....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