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念教学范例(3篇)
来源:
历史概念教学范文
一、针对高中历史课堂上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应用
(一)创设情境组织讨论
创设情境组织讨论即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而后学生参与讨论得出讨论结果的一种教学方式。高中生正值青春期,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自己想可能的答案,而不是老师直接把正确答案公布出来并强行“灌输”给学生。例如,讲到“冷战”这一概念时,先不要急着让学生看书,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一下。猜测一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又是什么含义。这样,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基本可以了解冷战的基本含义,同时大大增强学生继续学下去的兴趣。
(二)分组合作课下预习
这种方式相对于之前方式而言,耗费时间要长一些,但得出的结论往往距离准确答案更接近一些。这种方式要求学生参与分组利用课余时间提前预习课程。学生可以合作分组通过期刊、互联网等途径搜集资料进行探究。而且,部分学困生可能对历史概念的把控不是很好,通过分组让一些历史比较好的同学带动学困生进步。这样的方法可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以人民版历史课本为例:“1947年3月12日,时任美国第33任总统的杜鲁门发表演说要求国会对希腊及土耳其提供经济援助并认为以上两国正受到极权势力的威胁。而对于杜鲁门发表的演说内容,历史学家将其定义为杜鲁门主义。”针对这种历史性比较强、涉及范围比较广的概念,教师可以在上一节课堂上布置好问题,下节课上找同学回答一下。如要求同学概括一下杜鲁门主义的内容、特点及影响。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把学习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上。这样一来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提前进入状态,并会满怀兴趣地度过课堂时间。
二、针对高中历史课堂中探究式教学主要应用方法
(一)批判历史法
历史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许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对同一历史的看法也许各有不同。因此,不应该让学生刻板地只接受课本上的教学,接受填鸭式教育。应该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发表对这段历史的独到见解。如人民版历史课本中提到:杜鲁门发表演说时认为,共产主义是邪恶的,极权主义无时无刻不侵略自由国家的政权。而美国受到极权主义的威胁,因此应该奋起援助自由国家并保卫自己的国家。针对这一材料学生可以就此自由地发表看法,当时美国政府的观点正不正确?又是哪些因素致使美国当局提出这样的论断?教师不必提前告知学生,而让学生自主思考,这样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还培养了学生属于自己的历史观。
(二)情景再现法
教学过程中,有些历史概念不易理解。那么教师就可以营造一个情景,引领学生参与讨论,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历史人物,把学生置身于历史中。这时候再让学生发表看法,让学生以相关历史人物的视角看待历史,这样学生置身于历史大环境中,相对来说理解历史就会变得容易。例如,美苏争霸一课中可以让学生分两组扮演美国一方的势力和苏联一方的势力。学生扮演历史人物的同时一定会以“本国”利益为重而考虑应对当下历史时局。扮演美国一方的同学可能认为在战后各国都衰落的情况下唯有自己还能保存如此强大的实力而希望今后世界格局应该由自己主宰。扮演苏联的同学也会这样认为,作为一个迅速崛起的超级大国理应在国际事务处理当中分到一杯羹。这样在良好欢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通过激烈讨论和辩驳不知不觉理解教学课程,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以后会越来越喜欢上历史课。
(三)未来现实结合法
历史概念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方法策略
一、历史概念的定义
在高中历史概念教学中,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抽象概括。历史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其历史内涵是指反映历史概念的定性,反映出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含义,内涵是一个历史概念区分于另一概念的根本依据。而历史概念的的外延是指对历史概念量的规定,是指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包含的范围或者过程。因此,历史概念的定义是在适量的历史表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人的思维,抽象概括而成的,反映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
二、高中历史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阶段历史概念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主要的方面。第一,在学生方面,由于许多学生初中历史的基础不牢,对一些历史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大部分都只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只是大概的知道有这个历史事件。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缺乏准确性,加之高中历史教学中概念非常的繁杂,影响历史的概念教学的效果;第二,在教科书方面,教科书上的概念太过浅显,对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解释不到位,而且教科书的概念都比较零散,不具有严格的逻辑思路,没有形成一个严谨的历史概念体系。第三,在教师教学方面,教师对历史概念的重视程度不够,讲解不到位,自身对教科书的理解和把握欠佳,导致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三、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策略
1.先给概念后用实例印证的策略
实例印证概念法多用在概念的同化方面,是指先给一个历史概念下一个定义,然后用各种实例来充实和解释概念的方法。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历史概念教学的目的。首先对历史概念进行“解剖”,也就是说明历史概念的内涵,分析历史概念的本质属性,然后对涉及到的历史内容进行深入的说明,这样来丰富历史定义的外延,再用历史事件的外延转化为定义内涵的印证。把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进行了分析和讲解,最终是学生深刻的把握历史概念。
比如在分封制的教学时,对分封制下定义。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功臣等分派各地,建立封国,以拱卫王室。因为周公认为亲族、功臣等是自己值得信任的人,能够帮助周朝统治和管理地方。在给出了分封制的概念之后,与学生通过教学来找出实例来印证概念。
我:“根据地图,姬姓的封国有几个?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有四个封国是姬姓,说明分封的主要对象是姬姓的亲族。”
我:“除了姬姓封国,还有其他的封国吗?”
学生:“还有一些功臣、贵族等的封国。”
我:“周公为什么要分封这些人呢?”
学生:“因为周天子信任他们,让他们为自己管理国家的部分,然后让他们为自己打仗、交钱等,他们要听周天子的话。”
我:“是的,就是这样的。总结起来就是说受封者要在政治上服从命令、定期朝见;在经济方面要定期上交贡献,在军事上要保卫周王室,为周王室打仗。”
这样,先给出一个历史定义,让学生通过探讨找出实例来印证定义,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概念教学的方法。
2.先给实例后总结概念的策略
先给实例后总结概念的方法更加的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具体地说就是先向学生呈现某个历史概念的各自实例,这些实例一般都是概念的外延的内容,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历史概念。
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在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概念的方法。
比如进行宗法制的教学过程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
我:“在周天子去世之后,由谁来继承王位呢?”
学生:“让老大继承,让老二继承,让品德最好的继承,让最小的儿子继承,让女儿继承……”
我:“同学们的想法很丰富啊,但王室的继承要有连续性,避免在继承时发生矛盾,怎么样做呢?”
学生:“固定一个比较特殊的位子,比如嫡长子,然后让嫡长子继承。”
这样通过实例来引出宗法制的概念,进行宗法制历史概念的教学。
3.分析对比法的策略
任何历史概念都存在与一定的时空当中,和其他的历史概念有一定的联系,在进行高中历史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联系来进行概念的教学。通过对一些概念的对比分析、综合运用、抽象概括的方式,总结出同类概念的异同,这样使得历史概念不再是一个个单独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体系,加深了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比如学生在学习时容易把“宰相”和“丞相”两个概念弄混,在教学时就可以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丞相是秦朝的一种官员名称,是三公之一。丞相是指一个正式的政府的机构的行政长官,对于这个行政长官就直接称其为“丞相”。而“宰相”不是一个正式的官职或者是政府机构。在唐朝中央的正式机构只有三个,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宰相”不是三者之一,而是这三者的行政长官都被称为“宰相”。也就是说,不能直接把某个官员称之为“某宰相”,而“丞相”可以。学生把这两者弄混的原因就是两者都是中央的高级官员,权力地位都差不多,而且都有“相”字。通过分析对比的方法就能彻底解答学生的疑惑,让学生对两个历史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
四、总结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概念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教师应当给予历史概念教学充分的重视,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解,提高高中历史的教学效率,使高中历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历史概念教学范文篇3
一、概念教学在高中历史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概念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没有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原因有三:1.学生对于历史概念不理解,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深度思考,因此对于历史事件的研究不够深入,无法体会其中的内涵。2.教师授课方式过于单调,不会通过事例让学生去理解概念,使历史课堂较为枯燥无味,从而导致教学效率较低。3.教师没有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导致学生不理解历史事件产生的深远意义,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
二、加强高中历史概念教学的方法探析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三个建议,希望能够强化概念教学在高中历史的积极作用,提高历史课堂学习的效率。
1.先向学生讲解概念,再用实例进行验证。
在上课之初,教师可先向W生讲解历史概念,对历史概念下定义,使学生对其有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用实例进行验证,使知识能够被学生同化,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即教师先向学生讲授历史概念所蕴含的内涵,同时,对历史概念的属性及其本质进行分析,再将这一历史概念所涉及的相关历史事件深入拓展,使学生对于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使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2.先向学生介绍历史事件,再用概念进行总结。
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例如历史课本、历史电影、电视剧等。但很多学生了解了历史事件,并不会对其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仅仅就像听故事一样,不去探究该历史事件产生的内在原因及其历史意义、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的影响等,达不到学习历史的真正目的。因此,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可先向学生讲述一些历史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将历史事件的起因、发展过程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等向学生阐明,并进行总结。
例如,在对学生讲解“焚书坑儒”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先将焚书坑儒这个故事向学生讲述,让学生对该事件的前后都有一定的了解,当学生被教师的故事所吸引,想要对它进一步探究进行了解的时候,教师便可“趁热打铁”,从该事件的起因、产生的背景、事件背后暗藏的社会问题,以及该事件对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等,使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更加深入、更加透彻,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3.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历史的深远含义。
历史本是一门有趣的课程,但实际上,在大多数高中学生的眼里,历史课程是枯燥乏味的,这应归因于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方式太过无趣。因为历史需要记的东西较多,因此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死记硬背历史事件,并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不断做练习,并将习题中的答案标准化,让学生背诵。该学习方法虽能强化学生短时间内的记忆,但学生会在考完试后便忘记。这样的教育只适用于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没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强化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历史感兴趣,并积极主动去探究和学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投资规划流程范例(3篇)
- 阅0投资规划流程范文篇1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水文基本建设计划管理,管好、用好基本建设投资,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家对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水文工作实际,特制定本.....

后现代设计美学范例(3篇)
- 阅0后现代设计美学范文关键词:禅宗美学;现代设计评价;应用自工业革命后,欧美的工业得到一个长足的发展,人类文明的高度不断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环境、能源、可持续.....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