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康复训练范例(3篇)

来源:

病人康复训练范文篇1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脑卒中的发病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化问题。很多脑卒中患者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经过急性期的抢救和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便回到家中等待自然恢复,由于缺乏基本的康复知识,往往错过最有利的康复时机。脑卒中康复医疗通过社会的参与,尽可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脑卒中和其他脑血管疾病的再发[1]。中国脑卒中每年新发病约150万,患者总数600万~700万,约3/4存活者有残疾,而目前康复技术资源相对匮乏,社区康复具有资金投资少、服务覆盖广、康复效果好的特点[2]。康复训练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越好。

社区康复训练室的基础设施要求。康复训练室的分类:①按治疗病种分类:有偏瘫康复训练室、小儿脑瘫康复训练室及综合训练室等;②按训练项目分类:有运动训练室(PT训练室)、作业训练室(OT训练室)。训练室的要求、器械的选择及布局:①基本要求:训练室要宽敞明亮,有空调及良好的通风条件,地面要防滑;②康复器械的选择:根据训练间的大小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和财力情况、康复的主要病种及所开展的训练项目,选择系统的康复训练器械;③康复器械的布局:应按治疗程序来布局,同时要保证30~50m2的空间,以便于轮椅移动。运动训练室:①房屋面积:可根据病床及门诊量而定。PT训练室面积一般应在200m2,每小时训练18人次,每日可训练150人次;②PT训练所需基本的康复器械:PT训练器械多达几十种,我们可以根据治疗的主要对象及具体条件进行最佳选择。急性期患者所需的器械主要有:训练台、倾斜台、站立架、多用组合箱、肋木、肩梯、平行杠等;恢复期患者所需的器械主要有:肩关节旋转、前臂内外旋及腕关节掌屈运动器、墙壁拉力器、股四头肌训练器、阶梯、姿势镜、铁哑铃、砂袋及功率自行车等。作业训练室:①作业训练室最好在运动训练室隔壁并要求有安静的环境。400张床位的综合医院OT训练室面积应为100m2,每小时训练10人次,每日可训练80人次;②OT训练所需的基本康复器械:有砂磨台、升降桌、手指机能训练台、滚筒、木钉盘、铁棍插盘、套圈、粘木、训练球、分指板等。综合康复训练室:面积应为50~200m2,训练项目为PT、OT训练。

康复医务人员业务素质要求:由康复医师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出训练计划,把PT(运动疗法)、OT(作业疗法)及语言训练,甚至心理治疗结合起来,每个患者由一名康复人员全面负责,自始至终进行系统的康复。

资金投入要求:开展康复工作需要投入资金、进行康复人员培训、购置规范的康复设备等,若想一步到位,需购置成套设备,改建康复场地,投入太大,社区医院难以承受。所以,对患者经常用到、必不可少的设备,择优购置,这样既能开展工作,又减少了资金投入。对部分简单的设备,我们则根据需要,自行设计制作,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将木制插件改造成各种棋子,配合特制的棋盘,以增加训练的娱乐性,这种方法对患者智能的恢复也有帮助。另外,像矫正镜、沙袋、保持腰带、手指训练桌等,均可自制,以节约资金。

有关研究表明脑卒中偏瘫患者出院回到家后约73.5%有进一步接受康复治疗的愿望。可见康复治疗需求非常大,但我国还没有真正能够形成有广泛性和有组织性的社区康复治疗服务网络,不能延续住院期间的系统康复治疗。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成为患者训练和治疗的主要场所,合理地构建社区康复训练室,利用现代康复器械对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炼,充分发挥康复器械的作用,提高康复训练效果,可使患者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使之以最佳状态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病人康复训练范文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52~81岁。经CT证实脑出血8例,脑梗死18例。基底节及内囊病变引起的假性球麻痹18例,脑干病变引起的真性球麻痹8例。23例于入院72小时进行康复训练,3例延长至8~15天进行训练。

1·2吞咽障碍程度的评判标准:参照洼田氏的咽水试验[1]:正常:5秒内30ml温水一饮而尽,无呛咳;轻度:5秒内1次饮尽,有呛咳;中度:5~10秒内2次以上饮完,有呛咳;重度:呛咳多次发生,10秒内不能饮完。

1·3训练方法

1·3·1中、重度吞咽障碍的病人,予以系统的基础训练,即吞咽功能训练。(1)吸吮训练:病人食指戴上胶套放于口中,模仿吸吮动作,体验吸吮的感觉20次。(2)喉抬高训练:病人把手指置于训练者的甲状软骨的上缘,在训练者吞咽时,感觉它的向上运动。然后让病人照镜子将自己的手指置于甲状软骨上,模仿动作20次。以上动作每日2次。当病人掌握了吸吮和喉抬高后,指导病人在吸吮后立即喉抬高。这两个动作的协调一致,就可产生吞咽动作。不断练习,直到唾液不再从口中流出。(3)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用冰冻的棉棒蘸少许水,轻轻刺激软颚、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病人做空吞咽动作,每日2次。

1·3·2对轻度吞咽障碍者主要是选择和摄食训练。进食时取躯干30度,头部前屈,健侧在下的卧位。采用最易吞咽的食物,如菜泥、果冻、蛋羹,这些食物易在口内控制,病人将注意力集中于吞咽,而不是咀嚼或吸吮。使用金属勺给病人喂食,每次进食为1/2勺。每次进食吞咽后,嘱反复做几次空吞咽,使食物全部咽下,然后再进食。

1·3·3对意识障碍的患者,先采用非经口摄取营养的方法,如鼻饲,等待恢复,一旦意识清楚,病情稳定,即予以基础训练。

1·4训练后效果评定:无效:训练前后无变化;有效:吞咽程度缓解Ⅰ度;显效:吞咽障碍程度缓解Ⅱ度或接近正常。

2结果

本组内囊以及以上部位病损引起的吞咽障碍,康复效果好,多在10天内改善。脑干(双侧)病损引起的吞咽障碍症状较重,康复效果差,1例31天有效,2例无效。

3讨论

康复护理是护理学中一门新学科,是帮助护理对象重建健康的护理。急性脑卒中的吞咽障碍治疗不仅需要采用医疗手段,更需要护理人员尽早进行康复训练。通过26例病人的康复训练,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3·1针对吞咽障碍的程度实施不同的训练方法:训练前,对吞咽障碍程度进行仔细评估,按不同程度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轻度吞咽障碍者,以摄食训练为主。中重度障碍者先进行吞咽动作训练,并辅以咽部冷刺激,冷刺激可提高相应区域的敏感性,使吞咽反射更强烈。当产生一定吞咽能力时再利用摄食训练让患者做吞咽练习,以提高实际的吞咽能力。

3·2训练时间和进食的选择:急性脑卒中发病后除及时有效地药物治疗外,要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只要病人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康复几乎与药物治疗同步进行。除脑出血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脑出血可稍延长外,康复应于病后第3天进行。本组有23例均于发病第3天进行训练,2例脑出血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于第8天开始,1例脑干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延至15天后进行训练。急性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多发生于口腔期(口腔咽入口处,随意运动)和咽期(口腔食管入口,反射运动),因此,训练时应选择既有代偿作用又安全的。取躯干30度仰卧位,头部前屈,健侧肢体在下。此食物不易从口中漏出,有利于食物向舌根运送,减少向鼻腔逆流及误咽的危险。本组26例在训练过程中未发生误咽。

3·3脑干病变引起的吞咽障碍因脑干运动核受损,一般症状重,舌肌萎缩或有肌束震颤,咽反射消失,代偿能力差,故康复效果差。内囊及以上病变引起的吞咽障碍以单侧多见,支配咽喉肌的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未受损,代偿能力强,故康复效果好。

3·4创造合适的康复训练环境。训练时要为病人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无拘无束,整洁的就餐环境,进餐前患者至少有30分钟的休息时间,帮助患者做好就餐准备,如排便、洗脸、洗手、刷牙等。给病人取舒适的。

3·5要取得病人及家属的配合:本组1例重度吞咽障碍病人,家属及病人害怕训练时会呛咳窒息,不能主动配合训练,经耐心解释,解除了思想顾虑,取得了很好的配合。因此,训练前要做好病人及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增强康复的信心,调动病人自身的潜力,以顽强的毅力,按康复训练计划进行训练。

病人康复训练范文

【关键词】脑梗塞;偏瘫;康复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8-160-1

急性脑梗塞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约6O-8O%的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1]。近年来国内学者主张在发病后,应尽早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我科自2008年以来,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经CT确诊为脑梗塞伴偏瘫、失语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2-78岁;瘫痪肌力O-I级的39例,Ⅱ-Ⅲ级的36例,Ⅲ-Ⅳ级的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病情、肌力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病人在接受常规中西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在入院后14d即疾病进入恢复期后开始实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入院2-5d开始实施康复训练,分别在2个月、4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早期康复训练的方法如下:

①患者入院后即给予肢体功能位摆放,训练病人在床上翻身,对患侧肢体软组织进行每日按摩2次。

②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不再进展48h后,给予患者床上被动运动训练和主动运动训练。如屈曲肘关节,手指的屈伸、并拢、分开,还包括更衣、漱口、梳头、接物等。

③半月后,在护士协助下进行双下肢垂在床边的坐位训练,最后进行步行训练:由两人扶着帮助患者进行站立,逐渐过渡到由一个人扶着病人或让病人自己扶着床栏站立,当病人能保持平衡独立站立后,开始进行跨步练习,如跨门槛、上下楼梯等。训练过程中如出现头昏、头痛应立即停止。

④语言训练:开始第l周锻炼患者舌头的伸缩,鼓励发音,进行单音节字的训练;第2周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训练,而后可采取提问的方式,让患者回答简单的问题,之后应选择有点难度的问题,要注意对患者及时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心。

1.3疗效评定标准[2]

参考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标准。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一89%,病残程度1级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8%以内;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临床观察中无变化、恶化或死亡均归于无效。

2结果

2.1康复训练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见表1

2.2康复训练4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效果比较见表2

3小结

脑梗塞所致的偏瘫为中枢性瘫痪,原因为中枢神经系统破坏,大脑对低级中枢的调节失去控制,原始反射被释放,正常运动的传导受到干扰的结果[3]。急性脑梗塞患者康复潜力很大,主要表现为运动、认知、语言、心理及记忆障碍等。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脑梗塞的康复应尽早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有助于大脑梗塞灶产生良性刺激以唤醒大脑功能,促进大脑功能恢复,促进疾病康复。另一方面,对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从心理-生理-功能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有效降低致残率。在康复训练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制定切实可行,患者及家属能够接受的训练计划,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康复知识教育,注重心理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经过各种康复治疗及护理2个月、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四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2.5%,生命质量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早期采用康复训练及护理有利于急性脑梗塞病人全面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秀珍.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J].工企医刊,2007,2O(6):

4-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病人基础护理范例(3篇)

    - 阅0

    病人基础护理范文关键词:基础护理护理质量提高基础护理作为医院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基础护理与护理质量有密切关系,只有提高了基础护理的质量,医院的整.....

    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制度范例(3篇)

    - 阅0

    实验室安全的管理制度范文篇1【关键词】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临床实验室除了满足质量和能力要求外,还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临床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体系由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环.....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