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刻骨铭心的路人》读后感(整理2篇)

来源:

《曾经刻骨铭心的路人》读后感篇1

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让我学到了许多好的文章,然而,最让我感动的则是《曾经刻骨铭心的路人》这篇文章。

全文的内容很简单,讲的就是作者在游天游峰遇到的.一位扫路人,扫路人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却依旧那么热爱生活,向上,让作者终生难忘。可是,就在这篇文章里,我却看到了一种可贵的精神。

仍然记得老人说得那两句话:“不累,不累。我每天早上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30年后。我照样请你喝茶!”天游峰上下山总共有一千八百多级石梯,老人却要一级级扫上去,再一级级扫下山,竟比那些为了登上峰顶而气喘吁吁的游客还要轻松许多。再想想自己,平时有了一点点的困难就不敢前进,生怕累着自己,可是再和老人一比较,我们那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难道不应该向老人学习吗?难道不应该怀着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去面对困难吗?答案是肯定的,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去热爱生活呢?说道热爱生活,老人说的第二句话就更加值得我们去反思了。老人已经年过七旬了,还能到30年之后吗?老人却没有计较这些,而是乐观向上,热爱生活,与作者定下30年之约,这种精神不得不让我们佩服,让我们为之所动。

我们现在还有很多时间让我们去创造,让我们去发展,我们也应该向老人一样去热爱生活,难道不是吗?老人那豁达、开朗的性格让人敬佩,那么,让我们向那位老人学习吧!

《曾经刻骨铭心的路人》读后感篇2

书载着我的梦想,飞上幸福的蓝天;书带着我的希望,驶向遥远的地方;书牵着我的小手,奔跑于广阔的草原。所以,我热爱读书。

今天,我又读了一篇《曾经刻骨铭心的路人》。本文记叙了一位十分平凡的老爷爷,他虽然年过半百,但是他仍然在雷锋大道上做好事、教育青年,传承雷锋的精神。

“雷锋小区住着一位老爷爷。他姓陈,文质平平,相貌也不好。他又黑又瘦,背还有点儿罗锅。小区里几个屡教不改的调皮蛋就常常被他抓到,然后被狠狠地教育一顿。一天,我做完家庭作业,躺在阳台上的椅子上,沐浴着阳光,边看报边品茶。突然,我看见小区广场的长椅上坐着几个比我大几岁的青年。他们一边聊着天,一边大吃大喝。手中的食品袋和包装袋都随手扔在地上,没过一会儿,一座‘宏伟的小山’就堆在众人面前。这座小山显得格外‘鲜艳’。几个调皮捣蛋的青年觉得好玩,就将小山踢散。小区里的人一个个走来,各种不同的鞋印踩在上面。有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走了过来,轻吼了一声,就悄悄地跑走了。我心想:一定要把那些垃圾搬走,做一件好事,让大家称赞称赞。但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不去管为好,免得有些人说三道四。可几分钟后,陈爷爷走了过去,他左手拿着簸箕,右手拿着扫把,把凌乱的垃圾统统扫进簸箕,再倒进了垃圾桶。半个多钟头后,原本垃圾成堆的小区被陈爷爷扫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看到此情此景,让我真正懂得生活中总会有许许多多鲜活的面孔,会让人的`内心涌动着种种感悟,会让人悟出人生的真谛。

读《曾经刻骨铭心的路人》让我懂得了一滴水虽然小,但是它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陈爷爷做的虽然不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平凡的他在大家抱怨的时候,用实际行动维护了小区的环境。这样的人,就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引路人”。

书是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书是风,吹动我们的身心;书是水,流向内心的远方。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