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残游记读后感初中(4篇)

来源:整理

老残游记读后感初中5篇

《老残游记》是一本社会谴责小说,以暴露的阴暗面和种种弊端为主要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老残游记读后感初中,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

老残游记读后感初中篇1

《老残游记》是一部颇具读书快感的小说。薄薄一本小册子,二十来回篇目,读完之后仍有意犹未尽之感。小说吸引读者之处,有的在情节,有的在语言,有的在环境氛围塑造,有的在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而《老残游记》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则在人物的描写。

老残是一个浪迹江湖二十多年的老郎中,不图钱财也不沉溺于美色,没有什么特殊嗜好和理想,仿佛人生的乐趣就只有四处走走与看看。当然,这样的身份,也是作者为了叙事需要而安排的。不求钱财酒色,故能随遇而安;身有几样本事,走到哪里也都有安身立命的地方;交际广泛,便处处皆有故旧照应;和官场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为官场所累,又能在必要时借助政府的力量;性格温润平和,走南闯北“吃得开”,古道热肠却尽力而为,终不致成为晚清的愤青。

种种对主角身份的安排和描写,将一个洒脱自由的江湖人形象建立在了我们心中。而同样的翠环这个角色也由作者之笔活跃于纸上。翠环这个女子,也是有些意趣的,看她十三回里对于做诗的议论,一段警世真理,偏从天真混沌大字不识的妓女口中说出,别有一番大俗大雅的味道。这样一个女子,若能调教出来,给铁兄作一风尘小侣,倒是好看。只是老残似乎对她并不太上心,成婚后教她认字,大约也不很认真,所以翠环上泰山时仍是文盲或半文盲。不过,翠环的好处在于天真烂漫,倘若一经刀斧变成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模样,只怕连本来那点味道也丢了。

老残和翠环这一段,很有“江湖味”。“江湖”这个词,原是出于庄子的“相濡以沫,相嘘以湿,不如相忘于江湖”。缘到了便在一起,缘尽了便各自分头走。翠环还多少有些恋恋难舍,老残却似不大在意,或许因为本就没有上心。他们两人,不像夫妻,不像朋友,不像情侣,倒像是人生路上,搭伴走一程,同路便合,岔路便分,谁也不曾真对那个人动过情。

整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一句描写是“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这段描写着实奇妙,古往今来描写人的眼睛有多种比喻,但把人眼睛描写成水银的却是第一次见,但却又十分具有画面感,仿佛一读完自己的眼前就有一双圆润发亮的眼睛。

续书篇末写到了阴司地狱,第七回里,老残对申东造说,“先往东昌府访柳小惠家的收藏,想看看他的宋、元版书,随后即回济南省城过年。再后的行踪,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了。”数月之后的人事际遇皆无法预计也不做考虑,未来的一切好似有计划却又好似手中沙般把握不住,最后心如清风,卷沙而走,这样朦胧而又随遇而安的人生状态也不错。

老残游记读后感初中篇2

这本书看了很多遍了。最早是语文书里面的《大明湖听书》这个编目。年少时哪里知道这文章的好处,虽然描写白妞的说书是那样的极尽渲染之能事。

后来有了几本书在肚子里面打底子,再于暇时认真的从头看起,细品下来,滋味竟是那么的悠远绵长。

老残,这名字便有一股子不流于世俗的孤傲,萧然。不是在世道上经历过几个起跌的,哪里能够如此?

其实这本书并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游记,最著名的有《徐霞客游记》在那里呢。其实他可以和《格列佛游记》相类比。对现实的不满,《格列佛游记》可以天马行空到幻境之中找到寄托,但是老残,还是现实的,他没有神游天外,他想在夹缝里面找到生存的空间。

老残其实不是避世的,他是入世的,虽然摇着串铃,不愿意做官,但是摇串铃的时候看到的是国计民生,虽然没有入仕,但是交接的都是官场上的人物,谈的都是治国平天下的策略。说实在的,在这篇所谓的游记里面,看到最后,心痛的成分多,灰心的成分更多。

作为一个山野之人,有济世之心,那是最苦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便是想尽一切可想的办法,又能解决几何?最后,往往只剩下一肚皮的不合时宜。所以老残最后还能尽享隐居之乐,那真是上苍的眷顾了。

老残游记读后感初中篇3

婴儿堕地,其泣也呱呱;及其老死,家人环绕,其哭也号啕。然则哭泣也者,固人之所以成始成终也。其间人品之高下,经其哭泣之多寡为衡。盖哭泣者,灵性之现象也,有一分灵性即有一分哭泣,而际遇之顺逆不与焉。

马与牛,终岁勤苦,食不过刍秣,与鞭策相终始,可谓辛苦矣,然不知哭泣,灵性缺也。猿猴之为物,跳掷于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而善啼——啼者,猿猴之哭泣也。故博物家云,猿猴,动物中性最近人者,以其有灵性也。古诗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断人肠。”其感情为何如矣!

灵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哭泣计有两类:一为有力类,一为无力类。痴儿哀女,失果则啼,遗簪亦泣,此为无力类之哭泣。城崩杞妇之哭,竹染湘妃之泪,此有力类之哭泣也。有力类之哭泣又分为两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尚弱;不以哭泣为哭泣者,其力甚劲,其行乃弥远也。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王之言曰:“别恨离愁,满肺腑难陶泄。除纸笔代喉舌,我千种想思向谁说?曹之言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意?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万艳同杯”者,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也。

吾人生今之时,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国之感情,有社会之感情,有种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鸿都百炼生所以有《老残游记》之作也。

棋局已残,吾人将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内千芳,人间万艳,必有与吾同哭同悲者焉!

老残游记读后感初中篇4

最近好象有点懒,只是草草地读几页书,有时连字都没认清,就过去了。可还是一股子热情地在那里读。没办法,在这个世界上,书这个朋友不想抛弃我,尽管我多么地一厢情愿。

《老残游记》到底说什么,序言便有天下一哭之说,我要说这本书是刘鄂先生对社会,对人生,对儒道佛三家的一点感悟,那只从日边来的破船不就是日渐没落了大清帝国吗?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世,那个老残先生不想做官,却含情脉脉地奔走于官民之间,起着所谓救民于水火的作用。法纪乱了,一个郎中也成了改变官民关系的纽带。唉!一个老残,就是三头六臂,你又能救得了谁呢?

书中所谓与姑和黄龙子的一段大论,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有道,有儒,有佛,很开人耳目。只是世人看世事,只看到了问题的方一个面,忽略了另一方面,好了坏了,兴了衰了,吉了凶了,死了生了,多了一个做梦的好由头。心静了,什么事情看淡了,就什么也没了。

美中不足的是,狗尾续貂,刘鄂先生在续集里又加了阴司一游的话头,劝人向善的初衷令人敬佩,只是那十殿阎王总让觉得象光头上带的假发,多少令人有假的一种感觉,前脚还信誓旦旦地说儒学的门面大,而佛道总拿出些鬼神来吓唬人,言尤在耳,后面就弄出磨人的石磨来,好不可笑。

书中那个可恨的玉太守和刚弼官长,还是给我的警示作用最大,一片“好心”,多少坏事,一个拿民命换官,一个拿民命显智。“你们都是小人,就我一个正人君子。”不走群众路线,往往走上历史的反动,成了孤家寡人。太刚,太柔,都不是处世良方。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500字左右

    - 阅0

    以下是 15 篇《西游记》读后感作文示例,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西游记》读后感——团队的力量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名著,讲述了唐僧师徒四.....

    《杀死一只知更鸟》的读后感

    - 阅2

    以下是5篇《杀死一只知更鸟》的读后感:


    读后感一:家庭教育的启示
    《杀死一只知更鸟》让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阿迪克斯作为一位单身父亲,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孩子。.....

    《小王子》读后感100字(4篇)

    - 阅0

    《小王子》读后感100字精选7篇《小王子》这本书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作者以小王子孩子式的眼光与飞行员大人的眼光相对比。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

    九年级《战争与和平》读后感600字

    - 阅0

    九年级《战争与和平》读后感600字范文精选5篇《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

    关于描写人物的作文范文400字(7篇)

    阅:0

    关于描写人物的作文范文400字7篇写人作文要抓住表面人物品质的典型来写,才能使人信服,活灵活现。下面是小编为....

    老残游记读后感初中(4篇)

    阅:0

    老残游记读后感初中5篇《老残游记》是一本社会谴责小说,以暴露的阴暗面和种种弊端为主要内容,涉及到当时社会....

    小王子读后感5篇600字(4篇)

    阅:0

    小王子读后感5篇600字在我读过的所有的书中,《小王子》大概是最与众不同的。在这里你会遇到一个金头发的小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