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色为话题的作文 10篇
编辑:高中作文网以青色为话题的作文 10篇
青衫八(15)班 蒋辛夷
月亮还不那么丰满,它还处在它的青年,像一瓣细小的白,飘在天上,朦胧着……
“呯”的一声,整个屋子都晃动了起来,坐在窗边的我也颤动了一下。不用说,我也知道是那个暴躁的爷爷回来了。随之入耳地是那破口大骂“我不就回来迟一点,少吃一顿饭,怎么了,死不了!”每晚都是这样。
我轻轻地拉开抽屉,取出一张从爷爷像宝一样珍藏着的抽屉中偷来的照片。要背面朝上,映入眼帘的则是那刚毅的八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泛黄的照片上,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爷爷身材颀长,青衫及地,眉宇间有股贵气。他的手轻轻地搂着奶奶,嘴角漾着淡淡的笑容。背后是开得正盛的花池。
“夕阳斜,唤风飘,大家来唱采莲谣。红花艳,白色娇,扑面暑气。你打桨,我撑篙,欸乃一声过小桥,船行央,歌声高,采了莲花乐悠悠。“不知是从谁口中跳出的采莲谣。
爷爷与奶奶背着竹篓,戴着斗笠,踩入浅浅的泥巴里,爷爷一袭青衫,弯着腰摸索着,不经意间青衫便沾上泥土。奶奶显得有些愚笨,总是被刺所割伤,而爷爷却总是心疼地放下手里的活去看看奶奶的伤势。他们站得如此近,爷爷却在这其间不断地穿梭,硬生生地踏出了一条路来。奶奶虽在这方面有些愚笨,可在穿莲心上可是得心应手了。她拿着小的银针,一戳一个准,这还真不是件简单地活哩!
晚上,吃完饭,他们便在田间散步。夜色降临,他们便坐在莲池边,赏着月亮。月亮还是那么得娇小,像是可被奶奶捧在手心的青莲,哦,是青衫爷爷把青莲送给奶奶的。
他们的发上、肩上,落满白花瓣一般的月光。我微笑着,目送他们,直到他们彻底与一片月色,融合到一起。
爷爷手中夹着黑色的外套,口中依旧喋喋不休,奶奶认真地擦着碗,脸上风平浪静。
青色包括了黑色和介于黑白之间的灰色。这样复杂地呈现出来的带有温润的青色,一袭青衫的爷爷,如此温和,如同青玉那般。
青衫在岁月中老去,如一缕袅娜的青烟,在我的心里,如梦如幻,散而不去,潇洒不绝。
爷爷,你可否再穿上那袭陈旧的青衫,还我一个温和的爷爷,更是还奶奶一个携手赏月的老伴儿。
青鱼
八(15)班 黄子熠
燕檐黛瓦,渗染了整个岸边。青色的水,与房屋缠绵,短短的木桥,可爱而倔强地抵着岸的这边和那边,戴着斗笠的老人,用不粗不细的竿划玩出温婉和顺的碧色水痕,渐行渐远。
池塘里的鱼,映着远处的山,青得亮眼,欢愉地穿梭着,在悄悄里,摄魂又销魂。
我紧紧地拽着父亲的衣角,生怕一晃眼就不见了踪影。父亲安静地坐在岸边的竹椅上,目光顺着向前的鱼竿流去,凝着鱼漂,如此专注,如此投入。
父亲知道,我爱吃青鱼,便隔三差五地来村前钓鱼,他总是带着我,一条条小青鱼在竹篓里扑腾,我便欢心直拍掌。父亲说,我总是笑得和烂漫的桃花一般,又似乎眼里溢出了蜜一般的甜。
耳边传来哗啦水声,打断了流水般的回忆。哦,是父亲又钓鱼回来,又是满满的一篓青鱼。哦,今晚的晚饭又是满桌的青鱼了。
不知不觉,回到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匆匆归来,又匆匆归去。总是乐此不疲的。在每每归家的一大早,父亲就去钓青鱼了,母亲忙忙碌碌地准备着各种材料。
十四岁的我,吃了十四年的青鱼。
从前,那个我是如此雀跃,似乎可以吃到青鱼是莫大的欢喜。母亲夹好了大块大块喷着香的鱼肉,我便埋头直夹。一抬头,是满脸的米粒和笑成一条缝的眼睛。一左一右的父母,欣慰地和我一起傻笑,拾掉嘴角的米粒,忙问着吃饱了没。嘴馋的我,不吃满足地摇摇头。
那鱼肉入口,似乎不用嚼,不用咽,松松软软的,融化在舌尖,顺着嗓子溜下,留下迷恋清新的余味。那是青鱼的味道,是岸边乡水的颜色,是父母漫在心里的暖流。
但毕竟,我也长大了。
早就想说,其实,我早已不喜欢吃青鱼,不用给我精心准备了。
望着他们的身影,便久久说不出口。
也许,他们只是想抓住我匆匆的脚步,留下对孩子的念想。也许,看着我满足的样子,便觉得可以时光倒流。也许,他们只是想多和孩子待一会儿,哪怕是一会儿也多好啊。
青春痘
八(15)班 吴朝伟
青春痘,我想也会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一个标志,一种象征。
都说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会长青春痘,可我却是一个例外。不是没长,是长得太早了,长得太多了。每件事要是发展到一种极端,总会走向一种例外,一种特殊。
早早地在五年级,我便有了些症状。父母看见小圆脸上添了这么一种东西可着急,忙要让我去看看,去治治,一天不去,他们便一天地慌。终于,我去了那所“最厉害”的皮肤论据。到那儿医生便直说了:“青春痘这种东西,最顽强,最刚毅了。况且,你的孩子这般早就有了,可能是皮肤的一种无期徒刑,除非有奇迹才会让这些顽强的小东西褪去……”
听完这番话,父母的心都凉,根说去看了会平息,可现在却更慌,他们没日没夜地在想这个问题,没日没夜地观察着我脸上的青春痘,恨不得一直直恨恨地盯着,叫它们永远不会再长出来。
父母开始行动了,他们想这样下去不行呀,于是带我去了各家医院的皮肤科,给我买了上万条的药膏,给我涂了上万次的面膜,这不屈不挠的青春痘在药膏的骚扰之下终于肯躲藏了,父母好开心了一会,可第二天,它们照样不误时间地出现在我的脸上。焦忧,无奈,不安。对孩子的关爱驱使着他们在网络上寻找各种药品;青春痘不惧的抗战让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山林间,是否有什么土方法,有什么草药。之后,在邻居老人的口中,他们无休止地谈着青春痘的医治方式;在工作同事面前,他们抒发内心的无奈;在自己每夜睡前,总有时刻留给思考战术;在我面前,总是端详一遍再端详……
无奈之下,只好使用物理攻击,给青春痘来些真实伤害。我走进了脸部消毒室,一枚枚用来消灭青春痘的利剑发出寒颤颤的光芒。我闭上眼,是否有来无回……我出来了,父母眼眶也湿润,脸是一个一个的血洞,青春痘终于被斩灭了,我的心也忍受了痛苦的匕首的又一刀。
在顽强的青春痘前,总会有像青春痘一般顽强的老夫妇,被这么一折腾,父母是不是自己也老了许多。他们逐渐默默了,无声了。或许是他们也看见了自己的孩子的内心的苦楚和悲痛。
每个人总会经过青春期,每个人总会面对青春痘,但我可以自豪地告诉你们,只有我才会有像青春痘一般的父亲母亲。他们默默地不再去抗争,青春痘不再那么重要。
他们还要守护我一生,把那颗青春痘的心放在往后,放在我每一件人生大事之上,每一次奉献之中。
青荷
八(15)班 陈雨晨
黎明,我独自在荷塘边坐下。
青色的古板很凉,透人心骨。塘中,是一片片稀疏的荷,吐露出大团大团的青色,浸染了我的衣襟。
在青荷的荫蔽之下,我隐约地看到一位折荷玩耍的白衣少女,眼角不知怎得就润湿了。泪光斑斑,一位少年晃入眼底。
他们的初遇太美,那荷上青碧的珠水是否是蛟人留下的泪水?
血气方刚的少年,英姿勃发,这是南方水乡孕育出的孩子。飘扬的马踪掀起了少女的荷,青涩腼腆之情刹然间溢在了少女的脸庞。
青青的荷叶,簇拥着两人,送上它们青色的美好的祝愿。
我对这位白衣少女有着莫名的好感。我为他们的相识欢喜,激动。在黎明,我从少女黑色的眼眸望见了青荷,满满一塘,是何等的生机。
那一夜,风吹醒了荷,它们舒展,大团大团地吐着它们醉人的青。
白衣少女依旧采摘青荷,她白皙如云的面颊多了些红润。青荷捧在她面庞也观啊!它应该是少女的如意郎君。
那一夜,“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他们结婚了。曾多少次,他们在青荷边挟叶传书;曾多少次,他们在青荷边谈笑“鸳鸯”二字何书写。
她的爱,是洞房花烛夜的蝴蝶吻;他的爱,是黎明破晓点在她眉心的朱砂痣。
然而叶的缘分不长,在第二天,少年不期而走,只留下一句话:“我去习武了,等我。”
那一夜,满塘的青荷败了,青色已散,散入风尘烟雾了。一夜之间,少女也消瘦了,在她蜡黄的脸上,依稀可见瞧见淡淡的泪痕。
几年过去,青荷依旧不再。少年归来了,迎接他的却是空落落的房子一一座刻着青荷香气的墓碑。
平心那透人心骨的凉,告诉我不是梦,我是那青荷,是我见证了他们已经灯火阑珊的爱恋。
年少的人啊,注意陪伴。这是一个源于青荷的衷告。
青稞
八(15)班 贾舒贻
那一片汪洋的青,那飘向天际的丝带,跟山峦浑然一体,纯净安然。
祖母说,那是她与祖父相遇的地方。
那年,青稞生长得大犹起茂盛,一颗粒粒饱满的麦子,直冲云霄。青色的青,与这大地浑然一体,放眼望去,仿佛转向于一片汪洋中,空灵,宁静,无所欲求。
祖母在这片青色的海中采摘着青稞,准备酿着酒。在祖母沉浸在青稞的芳香时,祖父就在这时出现了。祖父原本是不来这里的,但他在这片青色的海中看到了一位朴素的女子,于是便由着自己的心,一步一步走了过来。也许这就是一见钟情吧!
祖母在看到祖父那双深黑中带着点棕色的眼睛后,就深深地陷了进去,坠入了两人相互为对方编织的情网去。
祖母出嫁那天,把自家酿成的青稞酒带了过去。当年祖母带来的青稞酒如今还在,这一坛子酒已蕴藏了许多岁月,越久,越深,越香甜,越浓烈。犹如祖母的一生。
现在,祖父已经去世,但这坛青稞酒却仍然陪着祖母。这青稞素净、淡雅,有绿的深,黑的灰,白的明,不失向上的蓬勃,也不失刚强、坚毅,像祖母一般。
祖母家境并不是很富裕,所以在当时那个还带来有重女轻男的思想的社会中,祖母嫁过去的生活并不好受,可她却任劳任怨,从不抱怨,从不辱骂,尽心尽力地尽到妇女相夫教子的责任,把一个一个孩子拉扯大,看着他们远走高飞,才知道自己老了,年华已逝,不再。
青稞在一年的干旱中差点要消逝,土地裂开来,如一核原子弹袭击过这片土地一般,绿色一点一点的褪去。但青稞却坚忍、顽强,任凭干旱的吞噬,阳光的灼烧,它都未曾放弃过从土地深处寻找水源。在这次大面积的干旱后,那片山,唯一存在的,还未消逝的只有青稞了。
青稞酒可谓是历史悠长了,用青稞酿成的酒,味淡而不散,越喝逾浓烈,越沁人心脾。
祖母已经走过了生命中的大半辈子了,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她已经半个身子在棺材里了。她这一生,犹如一般的妇女一般,朴素、淡雅,犹如那青稞一般,坚毅、刚强,犹如那青色一般,带着绿,带着黑,带着白,带着心中的一片净土。
青稞已经渐渐从时间的波浪中褪去,那片汪洋的青已经离祖母渐渐远去,但又封尘在祖母心中的那片净土中。
青稞,只能在时间的尽头。
一望无际的青,波涛翻滚的情。让一颗奔波的心,只想欢唱,只想纵情一世。
青玉手镯
八(15)班 蔡伊琳
母亲有一只青玉手镯。
我的印象中,母亲一直带着那只青玉手镯的,我常常望它望得出神。是的,那种绿,是流动的绿,她又不像翡翠那样的明亮,它是浅的,仿佛是被水冲刷便褪去了颜色一般,甚至有些黯淡,但在阳光下,却是那样的闪亮,熠熠生辉,晶莹剔透,那是我见过最美的玉。
儿时,母亲喜欢抱着我在院中乘凉,我盯着手镯,好奇心的强烈让我有些急迫,对啊,每个小孩对于任何事物的发现都如同发现了黄金,而急切地想知道关于它的一切,于是,我问起母亲那只美丽的手镯。
她先看向我了,转而又把柔和的目光看向那只青玉手镯:“囡囡,这青玉镯子啊,是当初妈妈出嫁时,你外婆给我的,可算咱家的传家宝呢!虽然可能不值钱,但却会一直传承下去。等你出嫁了,妈妈就会把它给你了。”
我懵懂地望向母亲,不知何时她嘴角上扬,那弧度令我着迷,如同清晨的露珠般动人,她总能带动着我的情绪,那时母亲还年轻,她是我见过最美丽的女人。
母亲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加女强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留在记忆里的,便是母亲忙碌的身影以及那只青玉手镯。
母亲的一生并不出彩,她只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如同天底下所有的母亲一般,她的一生是平淡的,如同万千尘埃中的一粒沙,却在我年幼的心里熠熠生辉,茸茸地种下一片绿荫。
谁蹉跎了谁的年华,谁牵绊了谁的流年,谁又,寻找莲花盛开的初世。
我长大了,母亲却老去了,曾经我是多么渴望快点长大,而如今,我又是多么希望时间慢点走,慢点走,只为母亲老得慢一点,而时间又是无情的,任凭谁在那虔诚地祈祷。
现在,每每看到玉或与玉有关的一切,我总会想到那只青玉手镯,想到母亲平淡的一生。
一只玉镯,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一只玉镯,是母亲平淡的一生。
青衣
八(15)班 王明慧
青衣飘荡,融入画里。
画上的人儿飘飘欲仙,如降临在人间的仙子,带着温婉的微笑,瞬间花朵都失了颜色。
她甩着青色的袖子,青袍下露出一双白净的手。她与自然融为一体,仿佛她才是大地的主人。
这是一副画,画上是我的母亲。
画上是一片绿色的树木,却遮不住她的青衣。
每当看到这件青衣,便想起母亲。
母亲是一个温婉如水的女人,就像她的青衣一般,这样朴素,却又这样华丽。穿在母亲身上,竟是如此贴切,融于山,融于水,融于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之中,总让人移不开眼睛。
母亲的美是众所皆知的,她有众多的追求者,却独独爱我父亲一个。如她为父亲生了三个孩子。她是一个安分的妻子,一个称职的母亲。
青衣是母亲的嫁妆,袖尾上绣着密密的金丝线,这是母亲亲手绣的。这件青衣是母亲的最爱,即使到了如今,她还是不曾将它扔掉,还是放在衣柜中最显眼的地方。
我曾为母亲的青衣着迷。趁着母亲不在家,我就偷偷要把青衣取下,却始终够不着,便搬了条高椅来,爬上去,把青衣拿下。青衣拂过我的面颊,柔软的,就像母亲的手。
我便花了许久的时间,把青衣往身上套,却太长太大,显得我像个侏儒,我便把衣服使劲地往上卷,还好衣服不长,只是到我的脚踝处。我想起母亲穿的白卡袜,只因没有找到,我便从医药箱里拿出了绷带,向自己的腿上卷。末了,还站在镜子前,左摆右转地欣赏起来。只是却穿不出母亲的感觉,眉宇间只有一层化不开的稚气。
回来的母亲看到如怪人般的我,竟呆住了,且并不解救我疯狂的行为。也许她是透过我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母亲的青衣带给我太多的回忆。再次抚方青衣,已是许多之后。
曾有多少次,我拉着母亲的青衣,跟着母亲咿咿学步。又曾有多少次,我痴迷地盯着母亲的青衣,痴迷地盯着母亲。
如今物是人非,青衣还在,母亲却已不复青春,唯一不变的,是母亲笑的模样,是母亲不焦不躁的脚步。
母亲终究是母亲,她不变的是对我的爱,是她那温柔的眼睛,就如她的青衣一样。她身着青衣,漫步在树木间,把她的世界,都描述给我。
画里,母亲的青衣仿佛在飘动,她牵着年幼的我,走向另一个世界……
青玉佩
八(15)班 沈仁慧
我心中一直有对玉佩,应着温婉和顺的碧色,这玉佩一只在我颈上,另一只在我一位异姓姐姐的颈上。
她是我乳娘的女儿,和我是同月生的。儿时母亲没有奶水,又见不得我饿得哇哇大哭。于是便打听了许久,将我送到离开三十里地的乡下,托付给乳娘照看。
这便是我同她最初的相见。那时,我们就对坐着,看那太阳升起落下,看那家鸡互相打闹。尽管皮肤被晒得黝黑,也乐趣无穷。
一岁半时奶奶耐不住思念,坚持要把我抱回家中。于是很快我们就经历了离别,哪怕还不会说话,却也用那嘤嘤奶声向对方倾诉着无尽的思念与不舍。临别时,母亲为我俩戴上了青玉佩,说:“你俩啊,都得快快长大,好好生活,将来得有出息!”
现在回想起来,却依旧是泪眼朦胧。
六岁那年记得回了乡,第一件事就是奔去看她。希望同她谈论这六年来的绵延岁月。
不知怎的,却像是太久不见,竟双双愣住,没有了言语,她还是同儿时那样黑,绑着粗糙的草绳。目光里却是那样黯淡无神。我仿佛真正看到了乡村人家的“土”味,吃惊之余,还带有恐惧。
我同她一家吃了顿饭,气氛才慢慢不再压抑。乳娘仿佛更苍老了,两鬓的白发也愈来愈多,数不清了。她望着我,目光里满是怜爱。
吃过饭后,我同她开始玩耍。我们还像原来那样对坐在屋前,看着夕阳西下,家鸡争打。
乳娘从蓝衫中掏出钱给我买糖,那双手颤颤巍巍的,历尽了岁月沧桑。我们去村头买了儿时最大的享乐——阿米糖。夕阳下,我们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我们拾来了路边的指甲花,一同染起了指甲,仿佛回到了儿时,恍然间,却发现她颈上不再带那青玉佩了,嘴上不说,内心却有些失落。
后几年也回到过那儿,只是身份一次又一次地更改。她见我再也没有了往日的亲昵。而乳娘见我回来,便用那粗糙的大手拉着我,久久不肯放下。泪水涔涔滚落,却总是道一句:“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我试想过许多她摘下青玉佩的原因,支总是一次次难过,一次次流泪。
她不再戴那玉佩了,我也将我那只收起,闲时拿出来擦擦看看,回忆过往,也许岁月可以带走一切,但我心里总有一对青玉佩摆放在一起,永远挥之不去。
青丝
八(15)班 陈璐瑶
我在此驻足,不知是在何朝的石桥之上。不属于这里的我,似是游魂一般随处飘荡,不知方向。
桥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却有着一个少女,不急不缓,似乎不属于这尘世的喧嚣,一切都应为她静止。
我看着她,水袖款款,三千青丝随意地披散在肩头,在风中轻轻飞舞,好似坠入尘世间的仙子。
我随着她,一路行走于浮华之间,在红砖青瓦的高门大院处停下,名门望族之中又怎会有这么个又纯又净的少女,便抬步随她踏入。
她在古树下停歇,我便在石桌旁端详。她,还是尚未及笄之年,白净的脸上未施粉黛。墨染的头发便衬得肌肤胜雪。手上一小串红豆手链,又不知何人为她而串。偶然一阵风吹来,吹得青丝飘逸。裙袂翩翩,她旋转着身姿,莲步转移,是属于她的年少与张扬。
转瞬间,方才还待字闺中的少女却要出嫁。我站在窗边,透过那如纱的窗纸,看着她的青丝被人绾至脑后,媵人为她勾勒着妆容,淡描柳眉,再添上一点胭脂,姣好的面容愈发精致。
我看着喜娘将金钗插入她的发髻,当年的飘逸青丝,此时却变得沉重。她的妆容,似乎是一个面具,嘴角含笑,掩盖住她内心的不喜与哀愁。
可她的无奈,早随着青丝一起被绾至脑后,没有人看得见。
那日,我看着她,青丝步步成为负担。
此后的每个清晨,天空露出鱼肚白时,她像被唤醒,顶着那面具,随不知名的夫人谈论庭院中的花草,日日在府内闲逛,成了她的唯一乐趣。
她不再如当初纯净,精致的外表,早已辨不出她曾经的青涩模样。她没了曾经的无拘无束,负起了自己的责任。青丝绾起的那刹那,注定她失了自由。
飘逸,脱俗对于二八芳华的她却成了奢望。数着花树的少女,如今却感叹着门前冷漠鞍马稀。
不知又是多久,她独自一人坐在窗前。看着她的容颜,不知岁月为何如此无情,把当年墨发纤纤,面容如花的少女,变成了头覆暮雪,容颜沧桑的老妪。她望着铜镜中的自己,看着那白发,无一丝不愿,她摸着手上的手链。嘴里念着儿时的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记忆中的那个少女,在树下起舞,与眼前的人儿重叠,辨不清。
红豆手链自她指尖滑过,掉落在地,终抵不过玉埋香之时。
那一头青丝,那一头白发却久不能散去,在脑海中重叠。
我又回到了这里,看人们将白发挑染,换回了那如墨的青丝,可岁月却挑不回来。青丝终掩盖不住岁月的流逝,像那个少女,偶然面对白发,因为,那是她的一生。
青丝,是美,亦会为负担。提醒你的年少时光,却躲不过岁月无情。
笑对青丝褪尽,白发苍颜,也是人生。
进步之作:
青绿
八(15)班 干璐宇
遥看向阳坡那片倔强的青苹地,街畔摇曳的柳枝,一抹青,一丝苦
不用说松柏的坚韧,不用说秋菊的独傲,真挚地生活真挚的爱,那便是你心中永驻不凋的青绿色。
生命的青绿色是这样铸成的。
从医院走出,再走出家门,来到公园。天漆黑一片,路灯一闪一闪,如同我的痛苦也是如此,经过了久的“恶习”。我感到我的肚子已经失去了知觉,去了两天医院,现在一闻到那西医的那些味道,整个人就如同被万只蚂蚁在撕咬自己,我放弃了,我毅然离开了医院,一到家放下行李,自己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公园。一看到那片青绿的草场,我情不自禁地扑了上去,去享受那青草抚摸你的身体,我看着那一丛丛的青草,在这大冷天里,竟然也有与我一样的生灵在这苦苦挣扎,但我感觉我已经放弃,但它——青草,它并没有因为周围有花而低落,没有因为被灼烧而放弃。我闭上了眼睛,肚子也自觉地“闭”上了。我看到了一片星空,一丛青草,他们傲然相对,我如同变为了青草向上冲,想去撞破这可恶的星空,但出乎意料,肚子又开始了舞蹈,我离开了那里,但我也明白了,我不会放弃自己的生命,我会去更努力的学习,去减轻父母的负担。
任岁月无情,你童贞如初,任羁旅劳顿,你不歇不辍,一如既往。
生命的绿意是这样赢得的。
我虽未接受治疗,但它好像听出了我的心声,不再闹腾,我也如愿考上了好的中学,但我并没有减轻父母的负担,我不放弃。
不强求似花的娇艳,却拥有新鲜活泼的内质美丽,不强求占有的富足,却拥有亦欢亦哭的饱满情怀,不强求呼朋引伴飞筋醉月的浮华,却拥有淡漠中的每一个日子,珍惜自己聚散的小小收获,也不强求曾经的沧海巫山,何妨迁移,湿润的泥土总是眷恋久长,纵然是亦风亦雨的阴晦之夕,你也不能辜负已然开启的心愿,因为前面等待你的是无法拒绝的青色的辉煌。
让山光水色的清秀它们自己吧,让人群从远处走来就从身边擦过吧,我不以生命独有的青色答复对生活的谢意。
进步之作:
青瓦
八(15)班 黄磊帆
青,这是美的颜色,这是诉说万物的颜色。对我而言,这象征了她的关怀和爱护以及我的哀思。
我家屋后,立着一座小石块堆起的小屋。最引人注目的是鸟瞰下来的一片青葱,这是经岁月的洗礼之后的结晶,是时间的结晶。
屋下是住着一位老太太,她生活可真是穷苦之致。锅碗破旧,更说不上什么家具了,有的只是几个世纪前遗留下的小发明。还有这屋上的青瓦,浓重的黑色褪去了,剩下的只有绿,刺眼的绿,轻轻盖在上面,仿佛有一天将接二连三掉落。可这瓦就是死死盖着将自己的爱放出,死死的,就是不放,好像生怕雨水有半点对屋子的伤害,它的哀亡只为屋的快乐。
我常去她的家中,她见我也总是很高兴,还记得:那天,我只是从她屋前走过,不只是不是惊动了她的青瓦,她拉开了门,眼中的闪光一下就照在我的身上,她示意我进去,仿佛已经不能再等。我自然也只能和着她意,跨进屋子顿觉寒气,可她身上的热却又不可盖去。
她让我坐在她的小凳子上,我照做。接着,她缓缓的转过身去,一步一步走到一个小抽屉边,轻轻拉开。拿出一袋我早已吃厌的饼干,对我笑着,“你拿去吃吧,可好吃了。”每一个发间都是心中的疼爱。我抖动着接下了,不断说着:“谢谢。”望向那个抽屉,已是空空如也。她的眼中,闪耀着期待,我拿起一块放入嘴中,不断对她说好吃。她满是皱纹的脸上,泛起了波涛。什么东西在她眼中,也在我肯中,闪亮。这时,屋上的青瓦格外的青,格外耀眼。
可,这竟是分别,青瓦被白布条子染成白色,格外凄惨。饼干还留着香,人不在了。
在楼上望着青瓦,格外亲切,土下的弧度和她脸上的皱纹,竟是那样相似。她,在笑,青瓦,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