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悟《之江新语》

编辑:高中作文网

  《之江新语》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的三百多篇短文。该文集初版时即受追捧,好评如潮。现如今更是洛阳纸贵,风靡全国,掀起了一股之江新语热。读之思之揣摩之,其书言微义远,言简旨高。
  见字如面,文如其人。《之江新语》像一个窗口,让我们了解和认识我们的习近平书记。习总书记文字清新明快,文笔生动、条理清晰;习总书记的文字笔力千钧,发人深省,振聋发聩。在其力透纸背的文字背后,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哲学功底,更是对人民群众涓涓的感情和拳拳的真意。在行云流水文字背后,体现的是其外柔内刚,沉稳坚定的性格特质,更体现的是其指导浙江发展,运筹帷幄的能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些文字是《之江新语》文字的延续:文字单刀直入,切中时弊、纵横开阖,笔力雄健,是习总书记的胸怀、眼光、胆识、才学的结晶。在《之江新语》中,习总书记曾这样描述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认为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延续这一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钩沉历史,瞭望未来,针对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影响中国命运的“命运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思想,这些思想概言之,即在经济上强调“稳”,在政治上强调“硬”、在文化上强调“导”,在社会上强调“聚”。
  顶天立地,政通人和。《之江新语》给人以顶天立地的磅礴大气。所谓顶天立地,就是头顶青天,脚踩在大地。德国哲学家康德谓:“位我上者灿烂的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前总理温家宝也要我们经常的仰望星空。这片星空可以是科学的真理,可以是儒家的“天”,亦或可以是道家的“道”。书中有一篇谈到“慎独”,讲的就是人的在没有监督下的自律。孔子也言,“六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具体到中共党员,顶天就是要对党忠诚。作为共产党员的干部,不仅要顶天,还需要立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要对人民真诚,做人民的“青天”,同时,要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真心倾听群众的呼声,走进人民的心中。最终通过人际之间的和谐相处,实现一种善治和善政。此外,书中还体现了政通人和的思想。他言,“要与百姓心贴心,心连心;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及部门之间都要以‘人和’为乐;不仅追求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精神生态’的和谐。”
  探赜钩深,学以致用。《之江新语》闪烁的是哲学智慧和光芒。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提出,只有哲学家能称王,因为哲学是最高的学问,蕴含着宇宙、人生、万事万物的奥秘,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我们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哲学层面的思想与成果,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我们国家的卓越领导者,也都是很出色的哲学家。对于我们的干部,我们的领导者,锻炼哲学思维,提高哲学能力是一项基本功和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引用了恩格斯的话,“我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前国家领导人李瑞环就曾撰写过《学哲学用哲学》一书,可以说,学哲学,用哲学就是我们领导者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方法。并且,群众路线就是我党的哲学,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现如今很多共产党员对党的哲学思想置之不理。导致他们的工作浮在表面,他们的生活烦躁忙乱,内心焦虑,精神空虚,这都是没用学好哲学,更别提用好哲学。我们的领导干部如果能够真正的去掌握哲学,牢牢践行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和谐稳定自是不难。
  知行合一,实事求是。著书为文,拼的是思想、学识、阅历等“字外功夫”。在书中,习总书记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论证读书必须联系实际,知行合一,通过理论的指导,利用知识的积累,来洞察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思想贯穿于《之江新语》全书的所有文章。在书中,习总书记通过大量的理论运用,阐释观点、想法和举措。如他在讲文明兴村时,借鉴了美国农业经济学家舒尔茨的论断,现代化过程是“人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谈到“建法治安村”的举措时,举证了社会学家费孝通《乡土中国》关于“礼治”秩序的阐释。不仅如此,习总书记,还重视调查研究,诚如其所言,“为政之道,务于多闻”。关于调查研究的方法,习总书记也自有心得。他言道,调查研究要点面结合、上下结合、内外结合。要通过“交换、比较、反复”取得真实可信,扎实有效的调研成果。此外,习总书记还重视小事小节,认为细微处见精神,细微处见品德。所谓“道自微而生,德自微而立”,小节不拘,大节易失。儒家经典《论语》很多书写都是洒扫应对,讲琐碎的鸡毛蒜皮之事,但其中潜藏的确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大节。
  修身养性,自立立人。习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信手拈来,引用大量中国古代文章典故,尤其是儒家的一些传统思想,并与时代精神、个人学养相结合。形成了诸多精彩的论述。或阐释从政之道,比如引用了王国维关于治学的三境界来阐释从政的境界。或诠释政之所要,用“为官避事平生耻”教育干部要敢于负责。或佐证为政之德,用“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引证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习总书记曾强调,“要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发挥儒家思想的积极作用。”儒家思想的经典为四书五经。入门书目是《大学》。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读书,除非官宦子弟、商贾人家才。读书的目的很单一,就是做官。按照《大学》的说法,人首先要修身,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之所以一些公务员、官员浮躁、事功,读得书太少,而想得却太多。唯有学以聚之,才能端本正源,洞彻事理。才能成为境随心转的圣贤。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强调领导干部要多读书,读好书,教导领导干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