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的罗汉(2)
编辑:admin
罗汉堂进门堂中央即是一尊用整根香樟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观音塑像高达13米,观音分四面,又称“四面千手观音”,有4个身体,每面有250只手,合起来恰好是1000只手,每只手上还有一只眼睛,故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这是堂内最引人注目的,也是为大众所喜爱雕像之一。距离千手千眼观音不远处,有一尊特殊的佛像,它4面有4个不同面相的脸,据说代表了佛教的四大名山及主供神,即:五台山文殊菩萨、九华山地藏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普陀山观音菩萨。堂内还塑有大肚弥勒像,寒山、拾得像,关公、韦驮像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疯僧”、“济公”两像了,其传神眼睛与妙趣横生的神态令人为之倾倒,是无可比拟的杰作。
第二进是以“四大佛山”塑座为中心,正面是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坐在莲花座上,背面是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坐在神犬上谛听,北面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骑在青狮上,南面是峨眉山普贤菩萨骑在白象上。四大佛山的南北两侧则是济公和疯僧的雕像,都是独具匠心艺术之作。
疯僧和济颠和尚是在整个罗汉堂塑像中最神奇的,是大家最喜爱的艺术形象,他的传说故事常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疯僧的塑像取材于“疯僧扫秦”的民间故事,说的是秦桧到灵隐寺敬香,疯僧一手拿帚,一手拿吹火筒,声称要扫除奸臣,并指斥秦桧“私通番邦,搞得狼烟四起”。这座塑像着意塑造了疯僧的疯态,被称为“十不全和尚”,即癫痢头、斗鸡眼、歪嘴、翘脚、驼背等十样毛病,形象生动自然。济公的塑像尽管不是传统的罗汉,但他们的言行受到民众的赞许,被视为活罗汉。这不仅是对他们的肯定,同时也使佛教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参观者感到亲切、生动,更具魅力。
见其神态,便使人联想到当年疯僧作弄和痛斥奸臣国贼的情景济公原名道济,是南宋杭州灵隐寺的著名高僧,他善诗文,潇洒自然,不畏强暴,乐于扶助弱小。这尊济公像富有浪漫色彩,形象逼真,面部表情奇特,右侧望去“笑容可掬”,左侧看来“愁容满面”,居中观,则是“啼笑皆非”之状。而且他的眼睛烔烔有神,能表达内心感情,不论从那个角度看,他都瞧着你。
相传塑造五百罗汉中的疯僧与济癫是两位带班兄弟鲍子云与吴晓芳的比试之作。鲍子云先雕塑了疯僧形象:疯僧是杭州灵隐寺的和尚,瘌痢头、倒眉毛、半鸡眼、招风耳、塌鼻梁、歪嘴巴、高低肩、鸡胸、反剪手、跛脚,号称“十不全”。他形貌导陋,但心灵明净。疯僧一手拿着吹火筒,一手拿着扫帚,面带微笑,栩栩如生。让人称绝的是疯僧腰上的带子,结头似一拉就可松开的样子,极其逼真。
师兄的杰作让师弟吴晓芳的如此神奇之作,也不甘示弱。他塑的济公像,着意刻画了他的面部神态,从右侧看满面笑容,从左边看忧愁烦恼,从正面看似喜非喜、似愁非愁。特别是那双眼睛,极为传神,无论从什么角度看去,好像都在盯着你瞧,你都无法逃离他的目光,应该对那些不良之辈有警示作用,尤其深受人们的喜受。
罗汉堂第三进的门额上悬有“灵山一会”的匾额,意思即是四大菩萨、五百罗汉齐聚灵鹫山听佛说法。正中供三世佛,左边侍立着护法韦驮,右边侍立着关公。至于为何出现武圣关公的形象,据《知者大师传》上所载,隋朝时关羽显灵,拜高僧智顗为师,发愿护持佛教。此后在各地寺庙中多塑其像,是作为护法神供奉的。
整个罗汉堂内的佛像在造型艺术上,保持了明清以来佛教造像圆脸、丰腴的特征,同时面部表情个性化、衣纹皱褶质感化,使人不觉得呆滞。五百罗汉均经精雕细刻并彩绘而成,独具特色,从姿态来说,虽然全部是坐式,但丝毫也不觉得单调。当你走在堂内,在黯淡的灯光下,看着四周环列的罗汉像,怪异的面容神态,舒展的不同姿势,锐利的目光下,无畏的眼神里,你会不由自主的感觉到一种敬畏油然而生。罗汉在佛教世界里是已得正果,解脱了生死轮回的神,他们曾在人间时是嫉恶如仇、伸张正义的代表,自古以来是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把他们供立在寺庙里,四时接受香火,也就是期望他们以护法神的姿态来继续保佑众生幸福安康的过上和谐的生活,以早日达到人生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