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方向(6篇)
来源:
电气自动化方向篇1
1、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使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以及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专业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3、强电为主、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所培养的学生系统观念强,基础知识宽厚,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来源:文章屋网)
电气自动化方向篇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
一、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采用具备自动化检测、决策控制等功能的相关装置,利用数据传输系统与信号系统对电力系统实施自动监控以及协调控制的科学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安全性、稳定性的保障,确保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运行。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力系统智能化方面的一个重要部分,利于更精确地开展电力系统运行设计与故障分析等工作,是一种智能化控制技术。同时,电力自动化技术为同步实验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不仅能够实现实时仿真技术,创造仿真环境,还能够利用更多电力装置测试,有效促进电力企业科研工作开展。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技术表现
(一)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要保障,对于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和应用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应用中,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方面。智能电网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它是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重要体现,电力系统中的输配电和供变电等内容都是应用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表现;其次,对电网调动自动化的使用。计算机技术控制着整个电力的调动,通过不同级别电网的控制和使用,可以使我国所有区域的电网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最后,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其具有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特点,可以有效提升变电站的信息集成效率,从而为电力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监控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监控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现场监控、集中式监控以及远程性监控方面。1、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现场监控这一环节,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还可以降低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2、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集中式监控这一环节,可以通过简化操作流程减少各个电力系统之间的影响,并提高监控的灵活程度和独立程度;3、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远程监控这一环节,可以通过电力企业运行模式的优化和改进,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使电力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幅降低。
(三)PLC控制技术运用
PLC控制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指令进行自动编程,自动记录信息与预算,有效地减少电力系统耗能。具体而言,PLC控制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该技术对数据采集、分析、整合、转换和数据传递等都有较高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一些柔性操作智能化控制;2、该技术可以控制系统的单独模块相关信息,并对信息总线现通信连接,进而做到电力系统运行的顺序控制,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协调化;3、该技术能够实现模拟闭环控制功能,对系统各个环路的工作状态进行有效调节。同时,还能进行数字量与模拟量的转换(D/A转换、A/D转换),持续控制系统的压力、温度以及流量;4、该技术可以实现输入与输出信号的通电,也可以进行断开控制,实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自动化,其中机床电气控制与电梯运行控制也是这一技术的运用结果。
(四)其它技术运用
dfacts技术和facts技术对于供电质量和稳定性的保证具有重要作用。dfacts技术为配电系统中的灵活交流技术,可以实现配电网运行的全过程监控,及时解决供电质量问题;而facts技术是柔流输电系统技术,能够在输电系统的某些关键部位应用综合功能或者单独功能的电子装置,实现电抗或者电压这些输电参数的有效控制,保障输电高效性与可靠性。
三、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发展方向
(一)控制、测量与保护的一体化发展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在运行机制、人员配置以及专业分工上的一体化发展成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必然发展趋势。为了扩大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要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测量、控制和保护工作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结合。
(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创新
我国经济正保持高速的发展,经济发展形势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要想在电力系统中更好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就必须要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水平,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创新,特别要重视核心技术环节的创新与改进,这能够更好地促进电气自动化相关机制的完善。因此,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与创新将会得到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全面发展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
(三)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
就目前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情况来说,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未来电气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走向。为了实现电气自动化在整个电力行业的全面实施和应用,必须加大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发力度,并实现国内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与国际标准的接轨工作。
总之,伴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也获得了长远的进步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领域的发展趋势日益全面化与多样化,并且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力行业依然要坚持创新拓展不断深入研究与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
电气自动化方向篇3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作为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电气自动化是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电气自动化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应用电气自动化系统,企业可以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使得人工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工作质量检测的准确度和信息传输的实时性有所提高,能够为生产过程提供进一步的技术保障,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电气自动化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的进步,逐渐形成了中低档电气自动化产品以国内企业为主,中小型项目选用国内电气自动化产品,大中型项目依靠国外电气自动化产品,高中档电气自动化产品以国外企业为主的市场格局。
一、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很多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优越特点。首先在系统安排方面,很多企业的用电设备都是分别安装在各配电室和电动机控制中心,具有配件数量多、维修工作也相对复杂以及所要执行的信息处理任务庞大的特点。与热工系统相比,电气设备操作的频率低,操作周期长,甚至有一些系统设备在维持正常运行时,可以在好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以后再进行下一次操作。其次,电气设备动作速度快,通常需要40ms就能完成一个保护动作,所需要的保护装置要求相对而言也很高。电气设备的构造机构本身具有操作机构复杂而联锁逻辑较简单的特点,而控制方式大多是厂用电系统,需要接入DCS系统监控其主要设备,而如果有两台系统一起运行,其中一台系统的检修不能够影响另一台系统的运行,因此要保证控制的稳定性,必须考虑两台机组DCS电气控制的模式。由于电气设备的这些特点,使得电气自动化具有能够利于厂房管理的特点,能够提高电气设备的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保证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
二、电气自动化管理现状
电气自动化经过很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实现了平台开放式发展。OPC(0LEforProcessControl)技术的出现、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以及IEC61131的颁布,使得电气自动化能够跟计算机结合,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IEC6113l标准使得编程接口标准化。目前,世界上有近400种PLC产品,200多家PLC厂商,他们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编程语言,而IEC6113l的出现,统一规定了他们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使得编程接口实现标准化。同时,提高了代码的使用效率,进而也缩短了程序编程的周期,提高了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其次,windows也逐渐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控制标准平台。很多比如windowsNT、InternetExplore、WindowsCE的微软技术逐渐成为工业控制的语言规范和标准平台,并且在商业中越来越普及。基于PC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主流,其由于自身具有易于集成以及灵活性的特点,已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2)电气自动化应用更多的是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系统。如Profibus、FF、IrIterbus之类的现场总线,指的是一种串行的连接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的分支结构的通讯总线。这种现场总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根串行电缆将位于现场的远程站、变频器、智能仪表、马达启动器与位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监视控制软件和PLC的CPU等连接起来,采集大量的现场设备的信息,并通过中央控制器显示出来。而所谓的分布式控制则是指PLC、I/O模块和现场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起来,将输入输出模块转换成现场检测器和执行器。
3)IT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在PC、以太网、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和Internet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电气自动化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加强IT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实现两者的融合,并普及其的运用。首先要加强信息技术在管理层纵向的渗透,便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其次还要加强信息技术在自动化设备、机器以及系统中的运用,不仅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而且包括控制器和仪表。很多企业的工程实例证明,Inter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通过结合这两种技术,不仅能够有利于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合理管理企业的人员流动以及财务状况,还能实时掌握产品的生产情况,对市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好更科学的策略。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将应用到更多更广泛的领域,也能够进一步推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
三、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
1)电气自动化将会采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采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可以有效支持一个自动化项目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包括设计、实施、测试、调试开机、运行及维护等,这样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整个项目完成周期,还能够降低项目成本。为了实现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还需要开发平立于最终的运行平台,以满足用户的需求。要根据电气自动化项目的特点以及用户的需求,运用统一的运行代码开发出最终的运行平台。
2)电气自动化操作人员的专业化。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安装工作时,往往没有重视对那些将直接接触控制设备人员进行培训这一环节。究其原因,是因为管理者通常认为控制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实际运行比较简单,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有很多生产厂家或者某些工程部门是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完毕运行以后,才会简单地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这种做法不利于电气自动化的进一步运用,无法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能够理解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构成和运行过程,能够应付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故,将事故对产品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由此,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的素质会有所提高,趋于专业化。
3)电气自动化将在某些行业的关键技术有所突破。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电气自动化制造基地,在某些行业的关键技术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所突破。我国很多行业在整个产业链的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行业内所有知名品牌都在中国生产制造,减少了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差距,逐渐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通过电气自动化在实际工业中的应用以及总结,可以在某些行业的研究工作上取得更进一步的进展,突破某些关键技术。
总结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专业人士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通过加强关键技术和相关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我国要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并通过不断的总结其实践经验,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周丹.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08(17).
[2]董小震.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探讨[J].科技风.2011(13).
电气自动化方向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设计思想;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407.6F407.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28-01
1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1.1平台开放式发展
OPC(OLEforProcessControl)技术的出现,IEC61131的颁布,以及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在未来的电气技术的结合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1.1IEC61131标准使得编程接口标准化。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家PLC厂商,近400种PLC产品,不同产品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IEC61131使得各控制系统厂商的产品的编程接口标准化。IEC61131同时定义了它们的语法和语义。这就意味着不会有其他的非标准的方言。IEC61131已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正被各大控制系统厂商广泛采纳。结构化的编程方式使得程序更易管理,也提高了代码的使用效率,缩短了程序编程的周期。
1.1.2Windows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微软的技术如WindowsNT、WindowsCE和InternetExplore已经正在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平台、语言和规范。PC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商业和企业管理中得到普及。在电气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用户所采纳。在控制层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好处就是其易于使用和维护以及与办公平台简单的集成。
1.2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现场总线(Profibus、FF、Interbus等)是一种串行的连接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的分支结构的通讯总线。它通过一根串行电缆将位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监视/控制软件和PLC的CPU与位于现场的远程I/O站、变频器、智能仪表、马达启动器、低压断路器等连接起来,并将这些现场设备的大量信息采集到中央控制器上来。分布式控制意味着PLC、I/O模块和现场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起来,将输入/输出模块转换成现场检测器和执行器。
1.3IT技术与电气工业自动化PC、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以太网和Internet技术引发了电气自动化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正是市场的需求驱动着自动化和IT平台的融合,电子商务的普及将加速着这一过程。信息技术对工业世界的渗透来自于两个独立的方向:一是从管理层纵向的渗透。企业的业务数据处理系统要对当前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的存取;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横向扩展到自动化的设备、机器和系统中。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产品所有的层面,不仅包括传感器和执行器,而且包括控制器和仪表。Internet/Intranet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自动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企业的管理层利用标准的浏览器可以存取企业的财务、人事等管理数据,也可以对当前生产过程的动态画面进行监控,在第一时间了解最全面和准确的生产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和视频处理技术的应用,将对未来的自动化产品,如人机界面和设备维护系统的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
2.1集中监控方式
这种监控方式优点是运行维护方便,控制站的防护要求不高,系统设计容易。但由于集中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系统的各个功能集中到一个处理器进行处理,处理器的任务相当繁重,处理速度受到影响。由于电气设备全部进入监控,伴随着监控对象的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主机冗余的下降、电缆数量增加,投资加大,长距离电缆引入的干扰也可能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同时,隔离刀闸的操作闭锁和断路器的联锁采用硬接线,由于隔离刀闸的辅助接点经常不到位,造成设备无法操作。这种接线的二次接线复杂,查线不方便,大大增加了维护量,还存在由于查线或传动过程中由于接线复杂而造成误操作的可能性。
2.2远程监控方式
远程监控方式具有节约大量电缆、节省安装费用、节约材料、可靠性高、组态灵活等优点。由于各种现场总线(如Lonworks总线,CAN总线等)的通讯速度不是很高,而电厂电气部分通讯量相对又比较大,所有这种方式适合于小系统监控,而不适应于全厂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构建。
2.3现场总线监控方式
目前,对于以太网(Ethernet)、现场总线等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且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运行经验,智能化电气设备也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些都为网络控制系统应用于发电厂电气系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场总线监控方式使系统设计更加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间隔可以有不同的功能,这样可以根据间隔的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这种监控方式除了具有远程监控方式的全部优点外,还可以减少大量的隔离设备、端子柜、I/0卡件、模拟量变送器等,而且智能设备就地安装,与监控系统通过通信线连接,可以节省大量控制电缆,节约很多投资和安装维护工作量,从而降低成本。另外,各装置的功能相对独立,装置之间仅通过网络连接,网络组态灵活,使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任一装置故障仅影响相应的元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因此现场总线监控方式是今后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3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分布式、开放化和信息化。分布式的结构是一种能确保网络中每个智能的模块能够独立的工作的网络,达到系统危险分散的概念;开放化则是系统结构具有与外界的借口,实现系统与外界网络的连接;信息化则是使系统信息能够进行综合处理能力,与网络技术结合实现网络自动化和管控一体化。在开创“电气自动化”新局面的时候,要牢牢地把握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保持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中国企业需要寻找一条更为健康的发展道路“电气自动化”企业要不断吸收高新技术的营养,才能为开创“电气自动化”的新局面增添动力。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客观实际,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寻找差距,总结经验教训,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我国电气自动化”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过程上来。
参考文献:
[1]孙琥.科学发展观旗帜下的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J].硅谷,2009,1
[2]孙金明.自动化技术的三大革新[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
[3]高东杰、谭杰、林红权.应用先进控制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
电气自动化方向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功能及趋势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
对于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它主要的功能分为保护发变组、控制励磁变压器和厂高变这些方面。在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中,对设备进行启励和消灭磁的作用,同时可以进行增加磁和减少磁的是发电机励磁系统。在工作的过程中,要进行及时的监控。如果处在高压的厂里,可以用电源或者厂里用的电压块切换设备进行监控,如果是处在相对低压的厂里的话,只用电源进行监控整个环节,同时要严格把控好低压的自投装置。在两种机器共同操作时,就要进行操控柴油发电机组和保安电源。根据现在的状况,发变组保护主要是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对于DCS之间的连接,要利用硬接线控制操作,然后在自动装置之间传递信息。上述主要是一些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组成部分。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
2.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的原则性要求
在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生产和生活对设备的需求。在设计时,主要参照的是机械和工艺的一些基本要求,要学会用检测元件状态表、执行元件动作节拍表和工作的循环图这些来更明确的表达出设计理念。如果在电气自动化的设计中有严格的技术性要求,就要设计出匹配的技术指标,比如像设备的转向、制动和照明等等方面都能以生产的需要为标准来达到设计满足技术的要求。在自动控制方面,主要是通过机电的结合来进行整体的控制,工艺的要求或者是制造成本等方面对自动控制设计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在设计的同时,也要把握好成本的问题,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做到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高标准的要求。在设计时还要做到选择合适的电气元件和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这主要就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要求,在满足这些设计要求的同时,还需保证外观上的美观。
2.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的思想要求
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首先我们可以关注到它的集中监控的方式上,对于集中监控,它在设计的思想上要求维护和运行比较方便,在控制站的保护作用上要求不高,系统的设计简单易行即可。集中控制的方式是把各个功能都集合在一个处理器上面进行综合处理,这样处理器的工作量会太重,从而会导致工作的速度变慢。在机器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电缆的数量比较多和主机负荷过重,就会导致远距离的干扰导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变低。对于断路器的闸刀用的是硬接线,那么经常会出现检查线路的不方便和运行过程中的错误。接着,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中还可以采用远程的控制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节约费用、材料和电缆。通过这个方式的设计,就可以让系统的可靠程度提高,运行也更加灵活。但是远程控制的方式也有不足的地方,它主要适合于小系统的监控,对于大的系统的现场总线负责就无法应对,就会导致通信速度慢。还有一种设计思想是现场总线的方式。现在现场总线和以太网已经广泛的运用到电气自动化当中,配合现代高智能化的技术的经验和方法,使得电气系统能够利用网络进行更好的操控。现场总线的监控方式兼顾着很多方面的优势,同时也能自主完成一些任务。这种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连接,可以更及时方便的监控,出现故障的概率很小。由于这种方式可以大量的减少端子柜、隔离设备以及模拟量变送器这些的使用,所以成本相应的也就降下来了。智能设备和监控系统可以通过通信线联系,那么就没有必要进行电缆的维护工作,减少了工作量。对于集中控制方式、远程控制方式和现场总线方式,就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设计思想要求。
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3.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朝着统一化和市场化发展
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是朝着统一化的方向发展的,如果能将电气自动化所设计的电气产品的设计、开机和维护这些方面都统一设计和管理,那么可以提高电气自动化的全面发展。如果只是把开发的系统和运行的系统分开考虑,那么就还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要通用化,使系统之间存在联系。对于现场的设施和管理数据这些方面都要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另一方面,也要把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推向市场化。如果一个电气设备想要长久的被消费者所喜爱,就要对市场不断的关注,让要求符合大众的口味,那么这样才能保证产品是适应市场的。企业在制造时,对电气自动化不仅要保证要求上满足,同时要不断的深化改革,进行先进技术上的研发,使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更贴合市场,这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的趋势。
3.2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标准化和安全性
电气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在引进了国际上一些标准化的技术之后,对于接口要求标准化,这样成本就会降低,生产中的数据的资源也能及时的共享。如果企业采取微软的操作系统,为了考虑到自动化的设计要求,就可以在办公室使用IP系统。通过在管理系统和自动化控制之间用PC系统,用标准化的程序接口来进行企业之间的数据的交换,从而就解决了通信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在电气自动化的控制中对安全的技术控制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力求保证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如果电气自动化有的技术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那么要提高用户的选择安全性和明确使用时怎样才能保证安全的知识。经过对我国现在的电气自动化的研究,对于加强安全性的工作应该从保证最安全的指标开始管理,然后渐渐的下延到低的地方,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设备,是共享的数据还是网络的安全性,都应该全面的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安全性的保证。
3.3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朝着创新方向发展
无论是哪一种技术,都不能停滞不前,要不断的创新。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各种技术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自动化技术也要朝着创新的方向去发展。企业要不断的吸收别人的经验,然后自主进行研发,加大科研的投入量,这样可以保证电气自动化的创新空间更广阔。现在国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也在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所以在良好的政策形势下,要把握时机,然后将企业朝着自主创新的方向发展,转换模式,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结语
随着各项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技术设备已经逐渐的在淘汰,人们正在追求拥有自动化的控制系统的设备,这样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便利。基于现在我国的发展形势,要加大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促进它朝着统一化、市场化、标准化、安全化和创新的方向发展。这样电气自动化的技术提高,就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军,李楠.浅谈电气控制系统(ECS)的应用和发展[J].自动化博览,2009,7(06):66-74.
[2]游池清.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J].现代经济信息,2010,6(15):14-20.
电气自动化方向篇6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建设;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重点学科,与社会各行各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包括许多方面内容,如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和电子电力技术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和机电结合等方面。研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现状分析
1.1技术方面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集成了多种先进技术,涵盖多个领域,如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只有这些技术共同进步,才能有效促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的进步。但是,从目前现状来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技术与实际需求脱节,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只能根据现有技术来进行设计,且设计成果不符合需求,再加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发平台系统不统一,在具体设计时,每个环节需要进行专门设计,增加了设计工作量,延长了设计周期,导致开发成本居高不下,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造成一定阻碍[1]。
1.2人才方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依赖的各种技术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特点,因此,只有具备足够专业素质的技术人才,才能承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的任务。由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电气工程师的培养受国家各个层面的广泛重视,在各大理工类高校中,基本都设置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但是,随着技术的更新换代,教育改革的深化及新政策的推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较为落后,导致设计人员思维固化、技术开发创新能力不足,给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造成极大限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2.1加强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在生产中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利于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减轻工作人员负担。但同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对生产的效率、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平也需要进行提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在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必须要对技术进行创新,以满足相应要求,如统一系统程序接口标准,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中数据传输的速度与安全,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保证信息安全[2]。
2.2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综合素质
大量专业人才的支持是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平的关键。但就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来看,通过高校学习培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虽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严重缺乏实践经验,其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才能承担相应任务。针对此问题,各高校可以采取“校企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落实到实践中,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程度,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建设的需求。此外,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还需要重视人才设计能力、开发能力的培养,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采取创新、鼓励的培养方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良好发展提供人才基础。
2.3积极完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统开发平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要应用于企业生产中,其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企业效益,满足企业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商业属性。系统开发平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重要基础,是设计和增加功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完善系统开发平台,并使其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能有效提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工作效果,促进我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应用[3]。
3结语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推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十分必要。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目前,我国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需要继续加强技术方面的创新,培养高素质人才,完善系统开发平台,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与市场需求、社会发展相适应,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张伟.探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科技致富向导,2015,(3):234.
[2]丁宗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建设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5):247-248.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0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我心中的奥运英雄作文范文(整理9篇
- 阅1我心中的奥运英雄作文篇1今天,我们全家兴奋极了,因为今晚要进行110米的跨栏决赛,中外闻名的刘翔叔叔是代表中国参赛的选手。刘翔叔叔刚上场的时候,我觉得他有点紧张,但他看到现.....

预备党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收集5篇
- 阅0预备党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大篇120____年11月,经过党组织的悉心培养和批准,我光荣的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这是我预备期向党组织汇报的第一年度。在这个年度中,我在党组织的关心和.....

打好脱贫攻坚战总结范文(收集3篇)
- 阅0打好脱贫攻坚战总结范文篇1乡辖5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组,共300户,1305人。其中,两个贫困村——村、村。村20年全村退出,村20年全村退出,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57户,223人。去年退出村村.....

我和白雪公主过一天作文(收集9篇)
阅:0我和白雪公主过一天作文篇1或许每个小女孩心里都住着一个公主。今天我正在看书,当我看到《白雪公主》时,心里....

电气自动化方向(6篇)
阅:0电气自动化方向篇11、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与电气工程有关的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

高三学期末总结(收集8篇)
阅:0高三学期末总结篇1时间过得真快,本学期我任教高三年(12)和(13)这两个文科班,首次接触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这对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