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6篇)
来源:
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1
[关键词]院前急救;医患纠纷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大,灾害事故、突发事故时有发生。急性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急救对象涵盖了所有年龄层次,工作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等医学全科,使医疗急救更加复杂、困难化。而人们对于生命健康重视度的提高,也导致了医患纠纷的逐渐上升。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如下医患纠纷产生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1.医患纠纷因素
1.1社会因素
1.1.1社会体制不完善自国有制企业私有化后,医院改制自负盈亏,而医院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然会把经济利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传统观念中的“救死扶伤”是以抢救生命,促进健康为前提的,没有适时合理的社会体制,则会导致医患双方的难以平衡。
1.1.2信任危机虽然现在医学发展很快,但依然有许多疾病不能治愈。加上高涨的医疗费用,通过发达的互联网迅速传播的各种医疗纠纷案,使患者容易形成对医院的根本不信任感。在突发事件中,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无效极易遭到患者家属的置疑,从而导致言语过激,甚至发生肢体冲突。
1.2医方因素
1.2.1出诊速度慢,急救意识不强由于路线复杂路程长、天气原因、通讯联络不畅等原因,使出诊速度减慢易贻误病情。担负院前急救的都是各医院的急诊科或者急救中心,急诊科除了院前急救还担负着门诊输液、留观病人的病情观察等任务。繁杂的工作量使得接诊人员接到病人后简单处理甚至不处理便转交病房住院,在其中只充当了转送病人的角色,从而耽误病情的救治时间。
1.2.2急救设备不完善,技术力量欠缺由于急救护理涉及内、外、妇、儿等全科医学知识,需要完备的急救设备和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遇事沉着冷静的医护人员配合抢救。设备不完善,技术力量欠缺,急救过程慌乱无绪容易让本就心情焦虑、情绪紧张的患者出现不信任感,尤其抢救失败极易引起患方言行过激。
1.2.3缺少风险意识急救系统危重急症病人居多,随时都有可能面临抢救无效情形。而患者家人对于突发打击不能够理智对待,便会迁怒、置疑医护人员的工作。如果医护人员无风险意识,不懂得向其家人讲解病情的严重性,并提供所有可能的并发症包括死亡等,面对患者的无效救治,家属的责难是在所难免的。
1.3患方因素
1.3.1医学知识缺乏我科曾接诊治一名56岁男性腹痛患者,因疼痛难忍强烈要求止痛。而对于未查明原因的急腹症患者冒然使用止痛措施会因为掩盖病情而造成诊断不清延误治疗。面对接诊医护人员的解释其4位家属根本听不进去而发生争执。
1.3.2期望值过高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医学也迅猛发展,但依然有很多难以治愈的疾病。有很多人认为病人一旦进入医院就是进入保命箱,不会发生死亡了。一旦病人死亡,就认为是医院没有尽力救治。这也是近年医闹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1.3.3应激反应应付能力不足有些患者或家属在遇到突发意外或急性病发作时因为接受不了打击,产生焦虑、抑郁易激惹心理,可能会因为医护人员的某一句话、某一表情或者动作,甚至医院制度而牵怒于医护人员。
1.3.4费用问题在120救护车出诊、救治费用上面,很多病人认为费用太高,而忽略了其中病情观察、急诊处理、业务技能等方面的付出。虽然收费都是按照物价局核定并审发,依然会使病人大为不满,引发争执。
2.防范措施
2.1完善院前急救相关法规制度只有国家完善了相关法规制度,出现医患纠纷时依法予以合理裁决,才有可能督促医院方面切实做好医院管理,“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操作规程为规范,提供及时、便捷、认真负责、有效的院前急救服务。在追求经济利益与维护生命、健康、遵守法律之间找到平衡,以更好的发展医院;而对于医院已尽职尽责却发生的医闹事件则应给予必要的惩处,只有合理的法规才能做到保护医院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
2.2加强医院管理建立健全的120急救网络可以缩短反应时间,使医患有效沟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做到接诊、救治及时,有效缓解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完善急救设备,加强急救护理专业操作技术专业培训,做好急救收治的详细登记流程,工作安排中做到新老搭配,以弥补部分经验不足护士的院前急救能力。增加服务意识与风险意识课程,定期考核各项技术操作、理论知识及风险防范措施,注重职工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教育其站在患者的角度了解病人的痛苦,了解病人的过激言行是因为脆弱的心理承受不了打击而引发的应激反应,患者看似蛮横无理的言行只是一种软弱行为的表达,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包容度,以更平和的心态体谅病人的不理智,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2.3有效沟通院前急救的对象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各种文化素养、各种社会阶层的人,找到共同有效沟通方式将会使医患关系和谐,更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尽心救助与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人格尊重。在院前急救过程中,医护人员是主导,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蔼的服务态度与善于沟通的技巧。而院内善于沟通最主要的是对于病情的详细讲解及提供全面的并发症可能性,说明对于某些疾病的无能为力及各种急救最佳、最差预后,给其必要心理准备,避免巨大心理落差。费用方面则要做到清晰、透明、有依据,使患者没有疑虑,消除其不信任,避免纠纷。
3.结论
自从开展120绿色生命通道以来,各种急救设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当前医疗纠纷的上升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主题。通过我院多年的临床实践,找出了部分原因,并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切实加强了医院管理与自身素质的提高,掌握有效沟通方式等方面的策略,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得以更好的维护,又保护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与人格尊严,创造出和谐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吕传柱.院前急救网络技术的应用---现场救援的实时监控、数据库支持和标准化操作.中国急救网,2010,12,27.
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2
【关键词】现代模式护理;小儿高热惊厥;应用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243-01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给予现代模式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5例小儿高热惊厥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5)。研究组40例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患者年龄在6个月至7岁,平均(3.11±1.36)岁;体温:38℃至40℃有28例,40℃以上有12例;首次惊厥有25例,复发惊厥有15例。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在5个月至6岁,平均(3.03±1.31)岁;体温:38℃至40℃有32例,40℃以上有13例;首次惊厥有28例,复发惊厥有1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史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内容主要包括应急处理、呼吸道保持通畅、体温观察、药物指导及病情观察等。而观察组患者行现代模式护理,护理过程如下。
1.2.1病情观察对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主要包括患者呼吸、血压、体温、心率、瞳孔及意识状态等进行严密观察和记录,并做好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当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下,需及时告知主治医师,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相应急救工作。
1.2.2心理护理当患儿出现惊厥现象时,很多患儿家属容易产生紧张、焦虑、不安、恐惧等心理情绪,导致患儿家属在临床配合治疗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发挥。这时,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对惊厥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以消除患儿及时家属内心顾虑,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治疗护理工作。
1.2.3高热护理高热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皮肤护理、口腔护理等。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中,需对患儿降温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主要包括呼吸、意识、面色、体温等,并做好急救准备[1]。在患儿退热时,出汗量较大,护理人员应定期擦干汗液,更换衣被,避免患儿着凉。在高热状态下,患儿容易唾液分泌将有所减少,口舌较为干燥,容易引发齿龈炎或舌炎,因此应定期清洁口腔。
1.2.4惊厥护理若惊厥时间较长,容易出现缺氧性脑损伤。所以,当患儿出现惊厥时,需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使患儿能够在短时间范围内减少或停止抽搐,同时采用针次或按压患儿人中穴和合谷穴,并采取强刺激干预措施[2]。但是注意不可在短时间范围内多次使用镇静药物,抽搐时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以避免患儿出现坠床意外。
1.2.5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向患儿介绍和节将高热惊厥疾病相关知识,以提高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并指导患儿家属掌握准确的惊厥急救方法,叮嘱患儿及其家属需加强身体锻炼,使患者体质得到增强。
1.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则用均值标准差(χ±s)来表示,组间对比资料用t来检验,若P
2结果
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5.1±1.8)h,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6±2.5)h,研究组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惊厥复发率为3/40(7.5%),研究组惊厥复发率为8/45(17.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39/40(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36/45(80%),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热惊厥属于常规儿科急性病症之一,常见于婴幼期人群,主要是患儿神经纤维髓鞘未发育完善时,在各种刺激应激反应下,大脑呈现出非常兴奋状态,使得大量神经细胞异常放电,骨骼肌群收缩,并发意识障碍,对脑细胞造成严重损害.目前,临床上未存在有效的根治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干预为主,能够降低惊厥复发率,并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给予现代模式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包括病情观察、心理护理、高热护理、惊厥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性的效果。严密观察患者病情,能够及时掌握患者病情,保证在发作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和处理;给予心理疏导,能够消除患儿及其家属内心咕噜,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工作;采取有效的高热护理措施,避免由于高热引发再次惊厥;给予惊厥护理,有效防止缺氧性脑损伤症状的产生;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儿家属疾病知识知晓率,提高疾病预后效果。
总之,给予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现代模式护理,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3
关键词:重症;中暑;急诊救治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xperienceofemergencyrescueofsevereheatstroke.MethodsSummaryandanalysisof8casesofsevereheatstrokepatientswithclinicalmanifestationsandemergencyrescueexperience.Results8patientsaftertheimplementationoftheemergencyrescuemeasures,7casesofsuccessfultreatmentandwasdischargedfromhospital,hospitalizationtimein1~15d,theaverage(8.2±2.3)d;1casestillhadconsciousnessdisorderhospitalization.ConclusionIntheemergencytreatmentofpatientswithsevereheatstroke,timelyandeffectivecoolingmeasuresshouldbetakentocorrectthedisorderofwaterandelectrolyteintimeandtoprotectthefunctionofvitalorgans,significantlyimprovethepatient'sfirstaidrate,andthepatient'sknowledgeofheatstroke,helptopreventtheoccurrenceofheatstrokesymptoms.
Keywords:Severestroke;Heatstroke;Emergencytreatment
中暑系指长时间在高温和热辐射的作用下,机体的体温调节受阻碍、水电解质发生紊乱、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害等症状的总称[1]。据《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11508-89)[2],中暑分橄日字惺睢⑶嶂⒅惺罴爸刂⒅惺睢F渲兄刂⒅惺钪饕是由于机体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中,从而导致其核心体温快速升高,超过了40℃,且引起谵妄、惊厥、甚至昏迷等症状的一种严重临床综合征。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本文现将对8例重症中暑患者的急诊救护体会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8例重症中暑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26~52岁,平均(35.3±4.8)岁;所有患者均有高热(体温>40℃),并伴有意识障碍。其中休克的3例,四肢痉挛2例,呼吸衰竭的2例,有呕吐症状的2例;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为40~300min。
1.2实验室检查8例重症中暑患者,检测出白细胞(WBC)(12.21±5.24)×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6.41±6.11)×109/L,均升高,血电解质出现高钾、低钠、低氯等紊乱现象的7例,肾功能出现异常的4例,肝功能出现异常的6例,心肌酶谱升高的7例,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异常的3例。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重症中暑临床诊断标准[3]。
1.3治疗方法
1.3.1体温的控制将所有就诊患者立即安置于空调病房内,室温在22℃~24℃,并将患者的衣服脱掉,采用在患者的腋窝、腹股沟处放置冰袋,冰毯、冰帽降温、用冰盐水进行灌肠等措施,若降温的效果不明显,必要时可使用静脉注射冬眠合剂以控制体温。最好使用直肠温度监测体温。
1.3.2液体的补充在监测患者循环的情况下立即给予充分的液体治疗,首先考虑予以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林格氏液、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通过建立中心静脉通路,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补液。若尿量达标可继续监测循环情况;若经充分扩容后尿量仍不达标,可以给予利尿等相关处理。若经充分补液后仍难维持血压的患者,可静脉泵入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
1.3.3气道管理对于意识障碍、呼吸衰竭或考虑需要镇静、阵痛的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
1.3.4CRRT治疗对于肾功能不全予补液后无法纠正或进行性恶化、MODS、肌酶明显升高(CK>5000U/L)、一般物理降温无效、严重感染、脓毒血症的患者,可以考虑给予床旁持续性血液滤过(CRRT)治疗。
1.3.5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D-二聚体升高对于此种情况可给予早期补充凝血因子及后期的抗凝治疗,同时密切监测出凝血时间等指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如果合并严重凝血功能异常,需避免进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等有创操作。
1.3.6其它治疗在给予患者充分镇静、镇痛后,患者的抽搐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可以根据情况早期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止其发生感染。治疗同时对患者加强保肝、保肾、以及护胃的治疗,同时给予抗炎及免疫调节治疗,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并加强患者肠内、肠外的营养支持。
1.3.7防暑知识的宣教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防暑知识的宣教,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作业需要注意防暑降温,保持空气的流通,在补充水分的同时注意钠盐的补充;高温作业工作人员在日常进食过程中应注意多补充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C的食品,随身携带一些防暑的药品备用,一旦发生头晕、眼花耳鸣、过量出汗、四肢无力、肢体抽搐、口渴、胸闷等一系列不适症状时,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
2结果
8例患者均经过实施了有效的急诊救护措施,7例成功救治并出院,住院时间在1~15d,平均(8.2±2.3)d;其中1例仍存在意识障碍住院治疗。
3讨论
中暑症状的发生主要与高温、高湿、无风环境等三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中暑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的特征,常见于长时间在阳光下工作的人群,其中青壮年发病较多,且多发于夏季[4]。重症中暑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高热、谵妄、昏迷、并伴有呕吐、胸闷、呼吸困难、心率失常、抽搐等症状。当人体体温超过37℃时,温度每升高1℃,PaCO2的值将增加4.4%,pH值将降低0.015,脑的耗氧量将增加8%[5-6]。中暑患者的w温越高,症状持续的时间越长,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就越严重,目前仍住院的1例存在意识障碍的热射病患者就是因为就诊的延迟(就诊时间距发病约300min),虽然进行了早期复温及积极的治疗,但由于高热持续时间过长,仍导致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伤。故早期识别热射病、及时就医、早期复温是有效治疗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有效治疗的关键点:①迅速降低核心温度;②血液净化;③防治DIC。重症中暑患者随着体液的丢失,往往伴随着低钠、低钾的症状,其容易导致脑水肿,以及神经功能的受损,病死率达50%~80%[7-8]。及时补充液体,补充钠盐、钾盐,实时监测血钠、血钾的动态平衡,有助于提高重症中暑患者的救治率。当患者清醒后,医护人员在适当的时间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的防暑知识宣教,让患者了解相关的中暑知识,做好自我的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中暑率。
综上所述,在重症中暑患者的急诊救护治疗中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保护其重要脏器的功能十分关键,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急救成功率,并对患者进行防暑知识的宣教,有助于预防中暑症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亮亮,周敬文,耿兴义,等.2011-2014年济南市高温中暑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风险分析[J].环境与健康杂志,2015,13(09):809-812.
[2]王海滔.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9,27(4):174.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孙晓超.中暑的急救及护理[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1(03):177-178.
[5]张玉梅,梁韶春,张艺镄,等.中暑的治疗新概念及Meta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23(9):87-89.
[6]黎芳芳,黄江燕,熊艳,等.1例重症中暑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7,30(2):32-34.
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4
关键词:针对性急救护理急诊高热惊厥应用
高热惊厥是儿科的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多发年龄是0.5~3岁,其发病因素与年龄、发热、遗传等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其中感染是导致大部分儿童发病的原因,主要临床表现是患儿身体局部或全身出现肌肉痉挛、抽搐,若不及时干预疾病,很大可能会伤害到患儿的脑部组织,出现智力下降或神经疾病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伤害,患儿家属也难以接受。因此高热惊厥患儿需要及时的干预措施,以防止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影响患儿终身发育[1-2]。探索在小儿高热惊厥中应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以促进患儿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医院2016年8月~2019年10月治疗的100例急诊科高热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年龄为1.26~10.3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48~10.61岁。纳入标准:年龄小于12岁,没有合并血液性疾病,家属已清晰了解整个研究过程并自愿签字同意书。排除标准:肝脏和肾脏器官发生疾病且受损的程度较高,意识不是很清晰,类似心脏病之类的紧急性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管理办法。观察组添加针对性急救护理办法。
(1)急救护理:
把患儿所住病床的枕头拿走,呈平卧状态,转动患儿的头,偏向一边,解开喉部位置的衣物,把患儿口腔中的污物清洁干净,做吸痰处理,防止发生窒息等严重后果。用纱布包裹压舌板放入上下磨牙之间,或用拉舌钳轻轻拉扯患儿的舌头,防止舌根后坠,为患儿进行穿刺时选择具有良好弹性、直径较粗的血管。使用安定0.1~0.3mg/kg静推,一般总量不超过10mg,注射速度每分钟1mg,或者苯巴比妥8~10mg/kg肌肉注射,或者10%水合氯醛0.5mL/kg保留灌肠的方式为患儿给药,并迅速给氧,改善组织缺氧情况,期间可以让患儿的头枕在冷水袋上,或佩戴冰帽等形式帮助降低体温,让患儿家属用温水擦拭其身体,严重的患儿可以使用冷盐水进行灌肠。若患儿的体温仍然长时间居高不下,则可以使用复方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退烧药进行静脉注射,或给予患儿退热药剂进行口服,每30min测量1次体温。
(2)健康宣教:
由医护人员向患者讲解关于热惊厥症的知识,例如发病机理、治疗方案、发病原因、有效护理等内容,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助于患儿家属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理解并支持医疗操作。医护人员要加强和患儿家属的沟通,指导家属对患儿进行家庭护理,让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促进患儿身体恢复,提高免疫能力,同时可以让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建立信任感,提高患儿家属遵从医嘱的意愿,及时将患儿的身体情况上报给医护人员。
(3)观察患儿生命体征:
由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心率、体温以及脉搏等生命体征指标,记录患儿发生惊厥的次数、两次发作相隔时间、每次持续时长以及发作时的临床症状,患儿惊厥发作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他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发生腹泻、呕吐等状况。若患儿的生命体征有异常出现时,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务人员,配合医务人员采取相应措施开展治疗工作。
(4)心理管理:
患儿年级普遍偏小,疾病本身就会给患儿带来不适感,甚至痛苦感,导致多数患儿出现烦躁的情况,加上患儿对于静脉滴注、静脉注射以及口服药物等给药方式具有恐惧感,因此患儿常常会出现吵闹的情况,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护理人员要经常与患儿接触交流,依据患儿的喜好和性格安排互动活动,例如阅读图书、玩玩具、观看动画片等,转移患儿注意力,让患儿情绪稳定下来,和患儿交流时要耐心,和声细语,和患儿接触时可以通过抚摸背部的方式来让患儿有更多的安全感,从而增加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
(5)饮食护理:
住院期间患儿的饮食以清淡为主,食用半流质和流质食物,若患儿处于昏迷状态,则使用鼻饲的形式供给营养,24h都需要有医护人员看护,可以适当将患儿的四肢固定起来,防止发生惊厥时患儿伤害到自己,同时加强不良事件的监管,防止跌倒、坠床、烫伤发生。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就诊期间的惊厥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儿的管理效果,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惊厥治疗状况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持续时间、退热时间、消失时间等,与对照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惊厥治疗状况比较(χ¯±s)
2.2两组患儿管理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管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管理效果比较[例(%)]
3讨论
高热惊厥发生时,将持续10min,甚至30min期间出现反复发热、持续发热的状况,疾病反复发生的过程中患儿将不具备意识能力[3]。
观察组患儿惊厥发生次数、持续时间、退热时间、消失时间等,与对照组患儿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管理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急诊惊厥高热患儿中添加针对性急救护理能够及时清除患儿喉部异物,保持呼吸畅通,专业的急救模式很大程度避免了窒息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可以让患儿家属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为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4-5]。
综上所述,在临床患儿高热惊厥的急诊工作当中使用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对疾病情况的恶化有着阻止作用,患儿的临床症状都有较大改善,缩短惊厥时间和退热时间,有利于患儿预后,同时可以为患儿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措施,加快患儿身体恢复。
参考文献
[1]沈佳佳.针对性急救护理模式在小儿高热惊厥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2,18(22):2850-2851.
[2]李文楠.针对性护理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2,5(3):66.
[3]周敏.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诊患者急救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2,24(27):3886-3887.
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5
1临床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共收治高热惊厥患儿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3岁51例,3~7岁29例;病因:上呼吸道感染35例,支气管炎8例,肺炎15例,腹泻20例,癫痫2例。80例患儿经及时救治与护理均痊愈出院。
2急救及护理
2.1保持呼吸道通畅抽搐患儿取侧卧位,立即松解患儿颈部衣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用裹有纱布的压舌板填于上下齿之间,以防咬破唇舌,牙关紧闭时不要强力撬开,以免损伤牙齿。并立即给予呼吸,并适当提高氧气流量,以迅速改善组织缺氧的情况。
2.2迅速控制惊厥发作惊厥持续时间长,易引起缺氧性脑损伤,故应尽快控制发作,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使患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是抢救的关键。遵医嘱及时准确有效的使用止痉药及甘露醇、抗生素等。要选用方便、作用快、毒性小的止惊药物如下:
①地西泮:每次0.3~0.5mg/kg,小婴儿一次剂量不得超过5mg.儿童不超过10mg,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稀释后缓慢推注,速度为1mg/kg,并注意观察抽搐停止后即停静脉推注地西泮,以免抑制呼吸,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15min后可重复,也可保留灌肠。
②苯巴比妥:苯巴比妥为常用药物之一,每次8~10mg/kg,30min可重复一次,肌内注射。
③10%水合氯醛:每次0.5ml/kg,1次最大量不超过10ml,加等量生理盐水保留灌肠,作用较快。必要时30~60min后可重复。
也可刺激穴位治疗:可按压人中穴、合谷穴。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注意抗生素使用间隔时间,输液过程中防止碳酸氢钠和甘露醇外渗,以免发生皮肤组织坏死。
2.3及时有效降温高热可进一步加重痉孪,增加脑氧引起脑水肿。按医生要求予物理降温,对营养不良、体弱的病儿,不宜服退烧药,予冷水毛巾或冷水袋敷前额头部,5~10min更换1次,亦可用25%~35%酒精温水擦浴。使用冰袋应注意及时更换冰敷位置,防止冻伤皮肤,在患儿体温上升发冷时应增加保暖措施,以防引起或加重寒战,体温上升更快。高热时须30min~1h测量体温1次,及时做好记录。使体温,降在36.5°~38°之间,以防止高热惊厥复发。夏季过热,有条件可置于有空调的病房。
退热处置后1~2h复测体温,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避免汗液吸收、皮肤热量蒸发会引起受凉加重病情。给患儿多喝开水或者静脉补液,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如体温降至正常,应注意保暖。
2.4加强基础护理
(1)及时观察病情的变化是确保小儿惊厥转危为安的重要保证。密切观察患儿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予以对症处理。
(2)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室温以24℃~26℃,湿度65%为宜
(3)各项治疗及护理操作应轻柔,并集中进行,尽量减少对患儿搬动。
(4)惊厥发作时,禁止饮食,等待患儿清醒、病情稳定后,再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5)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年长儿嘱漱口,必要时每日口腔护理1次或2次。
(6)注意用药安全,用止惊药物时,应密切观察病情,以免因药物过量而抑制呼吸。
(7)注意安全,防止坠床及碰伤。
2.5心理护理家长因小儿突如其来的抽搐发作,存在紧张,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在急救时,医护人员须分秒必争、迅速敏捷、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边细致体检边询问病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技术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告知家属高热惊厥大多预后良好,选择家属关心的问题适时引导。
惊厥控制后,及时向家长做好自我介绍及沟通,向家长说明高热惊厥多发生在疾病早期体温骤升时,1次疾病过程中只发作一次,预后好,以稳定家长情绪,避免心理恐慌。同时讲解发病机制、治疗原则、护理措施等,使其对疾病有初步了解,体谅患儿家属紧张、焦虑等心情,耐心解答家属疑问,加强家属的心理支持。尊重患儿,尽量满足患儿各种合理要求,态度和蔼可亲,使其在温馨的氛围下接受治疗。
2.6出院健康教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率30%~40%,而惊厥反复或持续发作可以造成永久性脑损伤,所以应加强高热惊厥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
指导家长惊厥发作时的家庭急救要点,立即将患儿侧卧,用筷子或牙刷柄置于患儿上下龄之间,防止舌头咬伤,并按压人中、合谷等穴位,之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救援。
小儿感染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惊厥原因,故加强营养、体育锻练、预防接种、减少感染机会是防止出现惊厥的根本措施。体温>38.5℃时采取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或给予口服退热剂,提早降温,可以减少发病机会,起到预防作用。嘱患儿家属予均衡饮食,让患儿参加适当体育锻炼。上感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口密集处。
3经验与体会
(1)小儿2%~4%出现过高热惊厥,2岁以内最容易发病,典型病例都是先发热(体温38.5℃~40.0℃或更高)后惊厥(在发热初期体温上升时出现)。一次热病过程中发作次数仅1次者为多,历时3min~5min,或可到10min,一般预后较好。
(2)小儿易发生惊厥主要是大脑皮质功能发育尚未完善,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血脑屏障的功能较差以及水电解质代谢不稳定,小儿高热惊厥起病急,常致窒息而发生脑缺氧,在其急救处理程序中,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是其关键。惊厥发生时要分秒必争,以就地抢救为原则。
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6
【关键词】高热;惊厥;护理
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笔者对53例该病患儿进行了护理分析,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53例高热惊厥患儿,男32例、女21例,年龄7个月~11岁。体温38.9℃~41.2℃,惊厥多发生于发热24小时内。经采取止惊、退热等急救与护理措施,治愈50例,好转3例,效果满意。
2急救及护理措施
2.1急救护理(1)止惊:及时准确地使用快速作用类镇静止惊药,使患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停止或减轻抽搐,是急救的关键。首选静推安定,可用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等稀释。注意观察患儿,抽搐停止即可停止静推安定,以免抑制呼吸。必要时20min后可重复使用。情况紧急时可使用苯巴比妥,肌肉注射5~10mg/(kg•次)[1]。(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儿口鼻部及呼吸道分泌物,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松解衣物,有利于患儿呼吸,并便于观察患儿的呼吸幅度。(3)吸氧: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后,给予较大流量的氧气吸入(如使用头罩吸氧),迅速改善缺氧状态,待患儿面色由青灰或紫色变红润呼吸规律后,调节给予小流量吸氧,以防氧中毒或晶体后纤维增生症。(4)建立静脉通道:选择粗直易固定的静脉,快速准确地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以利于止惊药、退热药、抗炎药物、脱水剂的使用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的实施。
2.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应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观察抽搐的特点、次数、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尤其注意惊厥缓解后神志的恢复情况、有无呕吐、皮疹的颜色、口腔的特殊气味等,并做好护理记录,如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3基础护理保持病房安静、整洁,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惊厥发作时要暂禁饮食,抽搐停止清醒后进热饮料、牛奶等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对神志昏迷者,禁食时间长的患儿可插胃管鼻饲。用生理盐水或1:5000呋喃西林棉球清洁口腔,每日2次。抽搐时应专人护理,以防坠床或碰伤。若四肢抽搐或颈项强直者切忌强行按压,以免造成骨折或脱臼。加强巡视,必要时给予重症监护。在做完各种治疗后应扣紧床栏,牙关紧闭抽搐时用纱布包裹的压舌板或注射器将口腔扩开,防止舌及口唇咬伤。备好各种急救药品及器械,便于急救。
2.4高热的护理高热可以引起机体的代谢障碍和各系统功能紊乱,包括缺氧致脑细胞水肿,因此控制体温是防止反复抽搐及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对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枕冰袋或在颈部及腹股沟处放置冰袋,温水浴、乙醇擦浴等。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退热剂。
2.5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主动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用非语言给予家属及患儿安慰及关心,使他们产生好感。向患儿和家属介绍高热惊厥的有关知识,消除其焦虑和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配合医护工作。
2.6出院指导指导家长在家中备好必要的急救物品和药品。如果患儿出现发热,应及时测量体温,并做相应处理,对既往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发热早期即可使用抗惊厥药。教会家长在患儿抽搐时的急救方法,如以拇指掐患儿的“人中”穴,以另一拇指甲掐患儿“合谷”穴,同时将患儿头偏向一侧,防止返流物误吸等。平时加强锻炼,以增强患儿的体质,按季节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防止受凉,上感流行季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0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作文范文(9篇
- 阅0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篇1他两双炯炯有神的大眼,浓浓的眉毛,时不时上扬的嘴巴,一看,一定是又在哪场比赛中取得胜利了吧!他那飘逸的头发,总是打着发胶,他的身上全是健壮的肌肉,他就是.....

以你好为题作文范文(7篇)
- 阅0以你好为话题的作文篇12023年的我:你好!你会不会想到2023年的你给你来信了?信的内容就在下面,看看吧!我曾经无数次幻想,在梦里,在生活里……八年后的我,生活的好吗?快乐吗?我无数次被.....

读书活动方案(整理11篇)
阅:0读书活动方案篇1一、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为了提升交运集团员工的综合素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阅读、思....

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6篇)
阅:0高热病人的急救护理措施篇1[关键词]院前急救;医患纠纷因素;防范措施随着社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大,灾害....

高二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整理7篇)
阅:0高二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篇1转眼一学期的工作又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虽忙忙碌碌,却也脚踏实地,在忙碌中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