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静电的安全措施(6篇)

来源: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篇1

关键词:ESD;EPA;防护;防静电

中图分类号:TN03文献标识码:A

1静电产生的机理

1.1静电产生的原理

通常在工作人员操作或者生产活动过程中,材料之间的接触、分离或者相对运动都可以导致电荷的产生和积累。静电的产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描述,宏观上,物体的接触分离、摩擦、电磁感应等行为都会产生静电,微观上讲,核外电子的转移,形成电子的不均匀分布,使得两个不同的物体带上电荷,进而产生静电。静电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粉尘静电;(2)固体静电;(3)蒸汽和气体静电;(4)人体静电;(5)液体静电。

1.2静电的放电模型

静电释放的过程是一个随机过程,放电结果也往往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结果不尽相同,为了定量表征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放电)特性,一般将ESD转化成模型表达方式,但根据不同场合静电放电的主要特点,可以大致概括为四种静电放电模型,即人体模型(HBM)、机器模型(MM)、原件充电模型(CDM)、电场感应模型(FIM)。

1.3静电防护的基本原则

ESD防护设计可分为单板防护设计、系统防护设计、加工环境设计和应用环境防护设计。静电防护的措施有多种,但静电防护的最基本原则是抑制静电荷的产生和集聚,在短时间内能够快速、安全、完全的消除已经产生的静电荷。通常情况下,当静电荷集聚不可避免时,可以采取工艺控制法、静电屏蔽法和复合中和法等三种方法将静电产生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工艺控制法的基本原则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尽量避免静电荷的产生,从工艺过程中的器具安装、选材、操作和管理流程全过程采取防护措施减少静电危害;静电屏蔽法即采取接地的屏蔽罩将敏感物体和其他物体分隔开,根据隔离的形式又分为场内屏蔽和场外屏蔽;复合中和法一般通过静电消除器所释放的异性离子来中和带电体的电荷,进而降低静电危害。

1.4静电危害的特点

在电子工业领域,全球每年因为静电造成的损失高达近百亿美元,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静电的危害呈现出潜在性、隐蔽性、随机性和复杂性4个特点,静电对电子产品的破坏主要集中在使用寿命缩短、直接损坏、潜在的损坏和电磁干扰4个方面,往往比较重视电子器件的组装实验过程的静电防护,忽视了器件在拆卸、维修过程中的防护,这很容易对器件造成二次伤害。静电的防护贯穿于电子产品的全寿命周期中。电子装配生产过程中静电的危害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元器件制造,静电危害部位主要包括切断、接线、检测、传递、运输几个环节;第二阶段:单板制造,静电危害部位主要包括元器件检测、验收、分发、插装、焊接、清洗、检测、传递、包装、运输几个环节;第三阶段:单板调试,静电危害部位主要包括测试、焊接、插装、传递、包装、运输几个环节;第四阶段:整体调试,静电危害部位主要包括安装、测试、焊接、插装、传递、包装、运输几个环节;第五阶段:产品交付,静电危害部位主要包括产品的验收、包装、运输、通电使用等几个环节。

2静电的防护措施及具体做法

静电的产生、释放都具有不确定性,相应静电的防治是一项高度综合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要素,即防止静电荷的聚集、建立安全的泄放通道、防静电措施有效性的控制。静电的防护工作主要体现在对人、机、料、法、环几个环节的管控。

2.1材料和工艺的控制

材料根据不同的电阻率可以分为三种,即:表面电阻率<105Ω/m2的材料称为导电体;表面电阻率<105-1012Ω/m2的材料称为防静电材料;表面电阻率>1012Ω/m2的材料称为绝缘材料。在控制ESD材料选择方面,重点关注静电绝缘材料的使用,尽量少用或者不用绝缘材料,地坪、工作台或者操作台使用ESD地板或ESD桌垫。同时建立规范的工艺流程,制定ESD操作规范,在产品周转、运输过程中采取防静电措施,采用防静电电烙铁、镊子等防静电工具等。

2.2人员和设备的防护

静电防护区的工作人员必须配备防静电腕带、ESD鞋、ESD桌椅、防静电服等防护装备,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ESD培训,增强工作人员防静电意识,必要时进行考核;为了有效提高产品的防静电能力,设备可以通过接地释放静电电流,或者采取静电屏蔽法,隔离电磁干扰。即在设计阶段针对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和静电防护,进行有效的静电屏蔽设计,将敏感器件或部件进行通过金属外壳进行屏蔽。

2.3对EPA区域环境的管控

对EPA(ElectrostaticDischargeProtectedArea,防静电工作区)温湿度及洁净度的管控是静电防护的重要工作内容。材料表面电阻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湿度,通常情况下,湿度与表面电阻成反比,提高湿度,材料表面电阻率下降,电荷泄放时间缩短,相应起点成都降低。当相对湿度<30%时,静电产生显著,当相对湿度>65%时,材料上积聚的电荷几乎可以完全泄放。在控制温湿度方面通常采用恒温恒湿调节器或者高湿度空气静电消除器,需要注意的是,高湿度环境本身增加运行成本而且过程产生静电,在使用中有它本身的局限性,应用时针对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的方式。同时,对EPA区域的粉尘应加以控制,以提高静电防护水平。

3静电防护案例简介

本电子装配区域单块防静电面积为千余平米,提供稳定可靠接地,且接地电阻<1Ω,接地效果良好。针对防静电地面的材料,我们采用环氧防静电自流平地面,该地面防静电寿命周期长,且不受温湿度的影响,可靠性高,接地可靠;在主要入口处设有静电释放球,进入该区域的人员首先通过静电释放球消除自身携带的静电荷。地坪、人员、操作设备接地安全可靠。

3.1静电防护管理措施

静电防护区域(EPA)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同时在进入静电防护区域应张贴EPA警告标示,经典敏感原件、静电敏感工作区、静电敏感包装都应有明显的防护标记和标识,对进入该区域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ESD专项培训,进入该区域需按照要求穿好防静电工作服和防静电鞋,只有佩带好腕带或者脚带并通过相关静电测试才能接触静电敏感元件或者打开防静电包装。静电服、鞋严禁穿出工作区域,并按要求定时清洗。同时对进入EPA区域的物品也要严格把关,比如塑料、纸质物品等不得带进该区域静电防护区域的工作人员,每日在操作前必须对工位的接地线、离子风机、工作台面、脚环或者手环等进行常规检查以确保防静电效果良好,静电防护管理人员必须定期对接地设施、防静电服及鞋、腕带、EPA区域的地/台面等进行静电防护测试,确保其在静电防护过程中可靠、有效。同时建立一套严格的ESD培训制度,让员工从原理上、操作上明白静电的产生及防护,引导员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静电防护工作中来。

3.2静电防护维护注意事项

首先,静电防护区域工作台是该区域的核心部位,它可以消除台面及腕带的静电,如果安装一台适当大小的离子发生器,则静电控制效果更优。其次,静电的破坏在不经意间,且不易发觉,必须严格控制进入该区域的人员身份,没有经过ESD培训的人员必须由专业人员带入。最后要杜绝工作人员的私人物品进入该区域,特别是纸质或者塑料物件,日常需要管理者加强对EPA区域工作人员的习惯培养和科学引导,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硬件设施可靠有效,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才能为有效的静电防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束语

电子产品从设计之初到最终形成产品,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恰当的静电防护措施,只有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克服静电对产品的危害,提高产品成活率、延长使用寿命。然而,静电又被形象的比喻为科学之鼠,处处吞噬科学成果,也充分说明静电危害的紧迫性和静电防护的必要性。但是静电防护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可靠的硬件设施、齐全的静电防护设备、严格的防静电管理制度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足够重视,多管齐下,静电防护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宝铭,林文获.静电防护技术手册[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2]刘尚合,武占成.静电放电及危害防护[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3]孙延林.电子工业静电防护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宋坤.防静电技术在电子产品生产中的应用[J].电子工艺技术,2011,32(3):181-184.

[5]陈广文,常天海.静电防护的有效方法接地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05,28(4):111-113.

[6]李秀峰,邱扬,丁高.静电放电及其防护设计[J].国外测量技术,2006,25(2):9-12.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篇2

1.1爆炸分析

聚丙烯生产工艺中的爆炸危险是由多项原因引起的,而且爆炸危险表现在多个方面,如:闪爆、聚爆等,严重影响了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安全控制。分析聚丙烯生产爆炸危险的原因,如:

(1)聚丙烯生产原料引起的爆炸,丙烯是生产中的主要原料,一旦工艺中发生丙烯泄露,即会在设备生产底部聚集,导致设备膨胀爆炸;

(2)温度失控,聚丙烯生产过程中的聚合反应,需要严谨控制温度,如果温度与生产工艺矛盾,就会引起爆炸;

(3)粉尘聚集,粉尘占据了聚丙烯反应的空间,受到膨胀影响而发生爆炸。

1.2静电火灾

静电是聚丙烯生产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危险源,虽然聚丙烯是非导体,但是表面很容易聚集静电电荷,特别是在聚丙烯流动的状态下,静电电荷与周围的设备、管道发生摩擦,长期摩擦的过程中发生静电感应,如果聚丙烯生产的环境较为干扰,也能发生静电火灾,引发严重的危险事故。

1.3堵塞危险

因为聚丙烯生产的产物,具有粘合、依附的特性,容易粘结在聚丙烯生产的设备表面,长期以来形成了固结体,所以引起了堵塞的危险。例如:聚丙烯生产中采用管式聚合器,在反应后期产生大量的粘合物,集中粘结在管道内壁上,导致管式聚合器内形成了堵塞的问题,如果管式聚合器内聚集物较多,即会影响管道的输送水平,管内的压强、温度等都会偏离正常的数值,也能引起爆炸或火灾风险。

2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安全措施

综合评价聚丙烯的生产工艺,针对工艺的危险性提出安全控制的措施,确保聚丙烯生产的安全性。聚丙烯生产工艺中,可以采用蒙德法分析危险源,落实相关措施的安全控制。

2.1爆炸控制的措施

聚丙烯生产工艺危险性中的爆炸控制,需要根据爆炸危险的原因规划措施应用。首先是防止丙烯过度聚合,聚丙烯生产时严格按照原料的投放顺序和比例执行,消除潜在的聚合危险,监督聚丙烯生产的过程,防止原料聚合;然后控制聚丙烯生产的温度,可以在聚丙烯生产中安排冷却工艺,重点控制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放热;最后是预防粉尘爆炸,规范处理聚丙烯生产工艺中的堵塞问题,遵循聚丙烯生产的要求,防止粉尘堵塞聚丙烯生产的设备和管道。全面控制聚丙烯生产工艺中的爆炸危险,保障聚丙烯生产的经济效益。

2.2静电火灾控制的措施

为了防止静电火灾,聚丙烯生产的过程中需要采取静电接地的方式,还要注重聚丙烯生产环境的控制,防止生产环境过于干燥。聚丙烯生产时,应该定期检查静电接地的可靠性,也可利用加湿的方法,消除聚丙烯表面的静电电荷,降低静电火灾的危害。除此以外,聚丙烯的输送工艺中,增加氮气物质,防止聚丙烯表面的静电与设备或管道结合,保障聚丙烯在管道运输中的安全性,充氮控制的方法是目前防静电火灾中最简单的一类,解决了精丙烯生产中的静电问题。

2.3堵塞危险的控制措施

聚丙烯生产工艺中安装自动控制系统,监控聚丙烯生产的堵塞危险。自动控制系统检测到堵塞危险时,会自动发出警报,促使生产工艺进入紧急处理的状态,提高聚丙烯生产系统的输送能力,以免聚丙烯的产物过度聚集在生产管道内。部分情况下,自动控制系统具有报警的功能,提供紧急处理的手段,有利于控制聚丙烯的堵塞问题。自动化控制系统非常注重堵塞风险的控制,通过实践性的操作方式,杜绝堵塞的风险,防止聚丙烯生产中发生危险事故,提高聚丙烯生产的效率。综上所述,聚丙烯生产工艺的危险性,需积极采取相关的安全措施,利用可靠的安全控制措施,规避聚丙烯生产中潜在的危险隐患,加强聚丙烯生产安全控制的水平,消除聚丙烯的危险源,促进生产工艺的安全进行。所以,在聚丙烯生产工艺中实行安全控制,保障聚丙烯生产的安全水平。

3结语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篇3

【关键词】建筑电气;电气安全性;安全性;改进对策;

1建筑电气工程安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1.1触电危险

触电危险是指由于工程人员在电气设备的设计、安装上的疏忽,以及在系统运行过程中疏于维护或操作不当,造成的设备或线路等出现的过热、绝缘失效以及PE线断线等故障,从而对用户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构成的威胁。

1.2电气火灾或爆炸

电气火灾危险指的是由于设计过程或运行中存在的不合理、不规范的操作,造成供电系统中出现的运行短路、过载、铁芯短路、发热等故障,从而导致局部系统过热,带来严重的火灾,甚至爆炸的隐患。

1.3静电危害

静电维护则是由于系统缺乏必要的检修与维护,或是接地、跨接装置不完善,以及工作人员的静电防护不合格等问题造成的静电或静电火花危害。

1.4雷电危害

雷电危害指的是由于电气系统中缺乏必要的防雷措施,或者是在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中存在缺陷等因素,导致建筑在雷电环境下存在安全隐患。

1.5电磁维护

电磁维护是指由于高频设备参数调整不当,屏蔽设备缺陷,或外界环境因素导致人体长期处于电磁场照射下,给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的危害。

2常见的建筑电气安全事故

电气事故按发生灾害的形式,可以分为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电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等;按发生事故时的电路状况,可以分为短路事故、断线事故、接地事故、漏电事故等;按事故的严重性,可以分为特大性事故、重大事故、一般事故等;按伤害的程度,可以分为死亡、重伤、轻伤三种。如果按事故的基本原因,电气事故可分为以下几类:

2.1触电事故。人身触及带电体(或过分接近高压带电体)时,由于电流流过人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故。触电事故是由于电流能量施于人体而造成的。触电又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三种。

2.2雷电和静电事故。局部范围内暂时失去平衡的正、负电荷,在一定条件下将电荷的能量释放出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或引发的其他事故。雷击常可摧毁建筑物,伤及人、畜,还可能引起火灾;静电放电的最大威胁是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也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2.3射频伤害。电磁场的能量对人体造成的伤害,亦即电磁场伤害。在高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因吸收辐射能量,各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引起各种疾病。除高频电磁场外,超高压的高强度工频电磁场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

2.4电路故障。电能在传递、分配、转换过程中,由于失去控制而造成的事故。线路和设备故障不但威胁人身安全,而且也会严重损坏电气设备。

以上四种电气事故,以触电事故最为常见。但无论哪种事故,都是由于各种类型的电流、电荷、电磁场的能量不适当释放或转移而造成的。

此外,还应注意消防配电线路的安全隐患。在火灾发生时,一般的电气线路往往是被切断或被烧断。为了将火灾损失减少到最少,确保消防设备得以发挥作用,一些特殊的电气线路需要经过防火设计。明确消防用电设备的动力线、控制线、接地线及火灾报警信号传输线地敷设方式。消防设备电气配线的可靠性用以确保向消防设备正常供电和有效实施人员疏散与火灾扑救。消防设备电气配线的耐火性用以确保一旦发生火灾且消防设备配电线路可能处于火场之中时能持续供电。在消防工程中,通常是结合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对消防配电线路采用耐火耐热配线措施来达到其可靠性、耐火性要求。

3改进措施

电气安全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研究各种电气事故,研究电气事故的机理、原因、构成、特点、规律和防护措施;另一方面是研究用电气的方法解决各种安全问题,即研究运用电气监测、电气检查和电气控制的方法来评价系统的安全性或获得必要的安全条件。

3.1增加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又称剩余电流报警系统,通过探测线路中的漏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漏电是通过探测电气线路三相电流瞬时值的矢量和(用有效值表示)。探测器的传感器为零序电流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探测剩余电流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即流入电路中任意一节点的复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即ΣI=0。在测量时,三相线A、B、C与中性线N一起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通过检测三相的电流矢量和,即零序电流Io,Io=IA+IB+IC。在线路与电气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对零序电流保护假定不考虑不平衡电流,无接地故障,且不考虑线路、电器设备正常工作的泄漏电流),理论上各相电流的矢量和等于零,零序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绕组无电压信号输出。当发生绝缘下降或接地故障时的各相电流的矢量和不为零,故障电流使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中产生磁通,二次侧绕组感应电压并输出电压信号,从而测出剩余电流。考虑电气线路的不平衡电流、线路和电气设备正常的泄漏电流,实际的电气线路都存在正常的剩余电流,只有检测到剩余电流达到报警值时才报警。

3.2加强对防雷接地与防静电接地保护的重视

为了使雷电流安全地向大地泄放,以保护被击建筑物或电力设备而采取的接地,称为防雷接地。静电是由于磨擦等原因而产生的积蓄电荷,要防止静电放电产生事故或影响电子设备的工作,就需要有使静电荷迅速向大地泄放的接地,称为防静电接地。

接地装置是接地体和接地线的统称。接地体的作用是使雷电流迅速流散到大地中去,因此,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要小,其长度、截面、埋设深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接地体分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无论是哪种,都要满足技术规范要求。防雷接地作用不言而喻,不接地就无法对地泄放雷电流。设计对防雷接地阻值都给出了参数,接地体和引下线完成后要测试,接闪器完成后整个系统才能测试。人工接地引线要顺直,不存在死角,引下线金属保护管要与引下线做电气连通。避雷带形成等电位可防静电危害。人工接地装置接地体问距小于5m是为了降低接地体蔽作用,这样就可以预防电气雷电和静电事故。

3.3过负荷保护

保护是指用电设备的负荷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的情况。长时间的过负荷,将使设备的载流部分和绝缘材料过度发热,从而使绝缘加速老化或遭受破坏。设备具有过负荷能力即具有一定的过载而又不危及安全的能力。对连续运转的电力机都要有过负荷保护。电气设备装设自动切断电流或限止电流增长的装置,例如自动空气开关和有延时的电流继电器等作为过负荷保护。

参考文献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篇4

关键词接触网;感应电;电力线路;危害

中图分类号U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13-0200-02

1感应电概述

电气化铁路在运营中,因其牵引供电具备强磁场、大电流及高电压等特点,其对铁路沿线设备及电力线路影响较大。在一些地区,其铁路10KV电力贯通线、自闭电力线多应用架空线路,与接触网以平行方式进行架设,最小间距不足8m。因接触网其磁场较强,电力线产生感应电压较强,影响电力线路检修安全性。为保障电力线路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研究接触网感应电产生原理,并分析接触网感应电危害,提出相应预防措施。

接近线路感应电压产生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因素,分别为导体之间存在的互感电磁感应与存在电容耦合的静电感应。接触网对自闭、贯通线路的感应电压,即带电运行中接触线通过静电感应及电磁感应在自闭、贯通线路中产生的静电感应电压及电磁感应电压相加和。按照电磁感应原理,当导体内经过交流电流时,在导体周围则会产生交变磁场,处于交变磁场范围内的其他导体则会产生感应电势。感应电势值与导体互感及电流变化率为正相关关系,导线间互感则与导线之间距离为负相关关系,与导线之间的平行长度为正相关关系。如电力线路平行长度越长,平行距离越小,则线路电流及感应电势越大。综上,感应电势值与电压值、电流值、线路平行长度值之间为正比,与平行线路距离值为反比。接触网对带电导线周边的金属物件,如爬梯等均存在感应电势;当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时,线路中电流值极大,感应电势则会随之增加,带来更大危害性。在自然环境影响下,如大风作用下线索摆动,引起停电线索在带电设备电磁场中进行切割磁力线运动,引起感应电压增加;在雨雪天气中,电磁介质增强,其停电线路感应电压会增加。

2接触网感应电危害研究

2.1接触网感应电对附近通信线路影响

在我国,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多为工频单相25KV交流制供电,多采取直接供电、AT供电、BT供电、直供加回流线供电四种方式。因其供电方式为不平衡供电系统,当牵引电流通过接触网时,接触网导线附近则会产生较强的磁场及电场,对强磁场及强电场范围内的通信线路及设备会产生干扰,降低通信质量,严重则会对设备安全及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2.2接触网感应电对附近线线路影响

接触网感应电不仅仅对通讯线路造成影响,其对附近所有电力线路均会产生电磁感应,在电线路上产生静电感应电压与电磁感应电压。静电感应电压与电磁感应电压会对检修人员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如在检修线路接地线有一端断开,作业人员在接触时,会通过人体形成闭合回路,导致感应电流经过人体,感应电流较大,严重则会引起人身伤亡事故。

2.3接触网感应电其他危害

感应电的存在,为停电线路作业带来安全隐患,如检修人员缺乏对感应电的认识,则很容易被感应电损伤。感应电对人体的危害取决于经过人体的电流值大小、持续时间及电流频率等。在感应电伤害调查中发现,接触网感应电带来的麻电引起的高空坠落事故较多,尤其是人体接触到感应电的瞬间,身体失控导致高空坠落。当地线封锁范围存在断开点,操作人员则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如人体将地线封锁范围内断开点连接,形成感应电流并经过人体引起触电事故,或操作人员与一端地线构成闭合同路,产生感应电流引发触电事故。如地线防范范围过大,接触不良,也可能会引起接触网安全事故。在接触网安全工作相关规章中要求,当两接地线之间的距离超出1000m时,需要设置接地线。如地线保护距离过长,区域土壤电阻率高,导致感应电释放不良,其残存电压也容易引起安全事故。

由此可以看出,接触感应电存在对铁路电力线路影响较大,严重则会引起铁路检修工作人员触电事故,导致人员伤亡。为此,应提出相应的控制及预防措施,充分保障铁路检修作业安全性。

3接触网感应电控制及预防措施

接触网感应电对通信线路及设备存在着干扰问题,导致通信质量较低,对设备安全及人身安全影响较大。为消除感应电,可以在电气化铁路建设及改造中采取防干扰及消除感应电技术,如在通讯线路中应用光缆技术,减低电磁影响;消除静电感应对作业人员的危害,需要在电线路与大地之间设置电阻接地线,该接地线电阻应远低于人体电阻值,从而形成与人体电阻并联的支路,保障作业人员安全;采取接触网V形天窗作业法,并严格遵循作业规范,合理设置电线路地线保护范围,一般设定防护范围为500m或1000m;在进行设备引线更换、开关检修及引线更换作业时,需要做好旁路措施,不允许线路开环作业;人员在登杆作业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佩戴安全带,如在移动过程中需要脱离安全带,则应做好其他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出现高空坠落事故;人员在检修作业时应佩戴防护橡胶手套,防止出现感应电击穿事故。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甚至是避免接触网感应电对电力线路及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实现铁路供电安全。

4结论

随着铁路电气化建设及改造,铁路供电安全性问题越发突出。因既有自闭、贯通线路多沿铁路线架设,与新架设接触网之间的距离较短,其平行路程较长,当电流通过接触网时,会产生较强的静电感应电压及电磁感应电压,形成强电场及强磁场,容易对电力线路造成影响,如对通讯线路及其他线路影响。接触网感应电的存在,严重影响着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在分析接触网感应电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消除感应点的措施及预防措施,以保障操作人员作业安全性,保障铁路供电效益。

参考文献

[1]刘献坡.车辆段供电分区间接触网感应电产生原因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

[2]强成.浅谈接触网对电力线路的感应电危害[J].中国科技纵横,2012(2):139-139.

[3]张言伟.接触网检修施工防止感应电危害技术措施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6):218.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篇5

Abstract:Staticelectricityistheoildepotstationfireorexplosionaccidentmainignitionsourceofoildepotstation,oilstorage,transportation,inconveying,loadingandunloadingprocess,inevitablywillproducestaticelectricity.Therefore,intheoil,oilstationsafetymanagementprocess,antielectrostatichazardisaveryimportantcontentof.Onlyinthepremiseoftheright,a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electrostatichazards,takeeffectivemeasures,anti-staticappropriatecouldnipinthebud,tominimizeelectrostatichazardaccidentbroughtaboutthelosstotheenterprise.Theoilstation,causesandCountermeasuresofoildepotelectrostaticaccidentanalysis.

[关键词]发油站;油库;静电事故

中图分类号:TE8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引言:当导体接近带电物体时产生的电荷分布于导体表面的现象就是静电感应,由于静电感应作用的存在,当人体接近某些敏感的仪器设备时,能造成干扰甚至损坏,工业生产中的某些粉尘,由于摩擦带电及感应带电作用的反复进行,可以出现大量的电荷积累,出现火花放电及导致爆炸事故,因此须事先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石油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易蒸发、易渗漏、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荷的特点。作为存储、收发石油产品的能源供应便利点,加油站存在大量的油蒸气,静电是引起加油站事故的重要原因。在发油站的安全管理中,防止静电危害的产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对发油站,油库静电事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静电事故的发生条件提出相应预防对策。

发油站,油库静电产生机理

加油站是储存、收发石油产品的场所,这些石油产品主要以液体的形式存在。当液相与固相之间、液相与气相之间、液相与另一不相混溶的液相之间,由于流动、搅拌、沉降、过滤、摇晃、喷射、飞溅、冲刷、灌注等接触、分离的相对运动,都会产生静电。液体介质中产生静电的形式主要有流动带电、喷射带电、冲击带电和沉降带电,这些起电方式都可以用液体介质的起电机理来加以分析。

油库、加油站等地的预防静电火灾的主要内容

人的预防:就是千方百计地防止因为违章作业、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而引起的静电火灾事故。加强职工的培训、教育工作,让职工充分认识到静电的危害性、突发性和易燃性。

物的预防:加强加油站的防静电接地检查工作,目前很多站建筑设计比较粗糙,有些站并没有设置专门的防静电接地网,留下安全隐患,必须列为重点防护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予以改造。严格按照规定做好油库、加油站接地电阻的检测工作,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要坚决给予整改。

安全管理、健全制度规范,要按照消防工作的标准要求,建立健全整套的规范标准和消防安全制度。掌握安全操作技术,规范安全作业行为。防止静电积聚在油罐、管线和油泵,必须有良好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根据情况接成通路,不准将静电接地与其他接地连在一起。

防止静电事故的安全措施分析

1.防止爆炸性气体的形成

火灾危险场所必须采用通风装置以便通风功能良好,这样就可以及时地排出爆炸性气体以便控制气体浓度不在爆炸范围内,进而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爆炸。同时对应于爆炸浓度范围还与温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把温度控制在爆炸温度范围之外也是防止静电引起爆炸的途径。对于油面空间不能采用正压通风的办法来防止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形成,可采用惰性气体覆盖的方法(如氮气覆盖),或采用浮顶罐、内浮顶罐。浮顶罐或内浮顶罐虽可清楚浮盘以下的油气空间,特别是内浮顶罐浮顶上面含有比较多的可燃性气体,但浮盘上部的可燃气体发生火花放电现象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2.防止不同闪点的油品相混及控制清扫介质

不同油品或油中含有的水和空气,一旦他它们之间发生摩擦就很容易产生静电。同时,轻质油品内混合重质油品时,重质油就会吸收轻质油的蒸气而减少了容器内气体空间混合气体中油蒸气的浓度,从而致使未充满液体的空间由原来充满轻质油气体(即超过爆炸上限)转变成合乎爆炸浓度的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所以,防止不同闪点的油品相混或降低油品中的含气率和含水率。严禁使用压缩空气进行甲乙类油品的调合和清扫作业。

3.改进注油方式

改进注油方式,是有效减少静电产生的重要措施。在输送和灌装过程中,应防止油品的飞散喷溅。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从底部或上部入罐的注油管末端应设计成不易使油品飞溅的倒T形等形状或另加倒流板;或者当从上部灌装时使油品沿侧壁缓慢流下;对罐车等大型容器灌装油品时,宜从底部进油;对于电导率低于50pS/m的液体石油产品,在注油管未浸没前,初始流速不应大于1m/s,当注油管被浸没后,可逐步提高流速,但最大流速不应超过7m/s,另外还要在装油前清理干净容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油站,油库中对于静电的产生的消除以及预防静电的产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安全问题,但是同时又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油品储运的许多方面,并且由于具有许多未知因素,尤其是认为的因素,所以是很难控制的,所以就必须加强对油品静电事故中人为因素的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理论和实际措施,进而建立可靠的静电预防机制与措施。

参考文献

[1]雷玉常,董仕荣,刘一兵,焦光伟,梁吉申.油品储运场所在线静电检测仪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2(01)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篇6

【关键词】加油站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1加油站安全管理简述

加油站的安全管理主要就是安全技术管理,它是一门涉及范围广,其内涵丰富,关系到千家万户和社会安定的综合学科。它具有政策性强、社会面广、技术难点多的特点。《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丛书告诉我们,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

现今多采用安全管理的方法来控制人的行为,即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被管理者的个进行约束,以达到管理的需要。在安全科学技术与安全工程技术基础上进行企业安全管理,并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对企业员工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约束,同时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逐步规范员工安全生产的行为,以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如何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呢?就是针对生产环境,设施设备、工艺流程及生产工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而需要采取的一系列有效地技术措施,提出改进方法,解决操作方面存在的、因技术缺陷而出现的不利于生产安全的问题,制定出可靠的、具有实际性、安全性的方法,畅通生产系统的安全途径,使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从而达到最佳的安全状态。

2加油站的危害风险源的判定

加油站工作性质特殊,受加油站的工作条件及工作性质限制,给安全管理带来了难点,为及时的对重点危险源进行控制,我们依据工作实际,制定了判定标准。判别标准:凡是能够产生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易燃油品、电磁火花、摩擦撞击火花、易燃杂物等现象就可以判定是高危害风险源,其主要表现和行为是:2.1遇外来危害风险源分析

遇到明火、火星、电器火花、静电火花等能使油品燃烧而酿成的火灾、爆炸的危害风险源有:

(1)加卸油作业时滴漏、溢罐;

(2)油管破裂、泄漏油品;

(3)油罐渗漏;

(4)库房内油气积聚;

(5)空心管沟内的油气积聚。

2.2产生危害风险源分析

产生明火、火星、电器火花、静电火花等能使油品燃烧而酿成的火灾、爆炸的危害风险源有:

(1)人体携带静电;

(2)配电系统布线不规范;

(3)锅炉房排烟口的高度不够;

(4)避雷系统失效;

(5)电器受潮、生锈接触不良;

(6)携带火种进站;

(7)司乘人员未在安全距离内打手机;

(8)接地系统失效;(9)操作失误;

(10)车辆未熄火加油;

2.3风险防范要求2.3.1消除静电风险

油品在运输、装卸、加注过程中,因为磨擦而发生静电,其电压可高达几十万伏,措施不当易造成放电,引起爆炸燃烧事情。

(1)静电导致火灾爆炸的前提是:①具备发生静电电荷;

②具备发生火花放电的电压;

③有能引起火花放电的合适间隙;④有发生火花的足够能量;

⑤四周环境中有易燃易爆同化物。

上述这五个条件同时具备,就会酿成事故。

(2)防范措施

①在建站时应安装防静电接地装配。

②在运油车抵达加油站后必需静置10min以上,让电荷逐渐衰减;

③打开罐盖前必需先行接地;

④在自然炎热、干燥、气压低状态下应喷洒清水;

⑤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⑥倡导自流卸油,杜绝喷溅式卸油,尽量避免带泵作业;;

⑦不得将卸油管插入罐口卸油,密闭卸油管必需深切罐底,距罐底的高度不得低于20cm,前段做成L型(如图1),使油流平缓流入;

⑧禁止操作加油机直接向塑料容器内加注汽油;

⑨卸油时应保证油罐车靠得住接地;

⑩应慢慢推广应用带自锁报警功能的静电接地装配,提高静电导泄的靠得住性。2.3.2防雷击

(1)加油站应配备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配。在四周空旷、建修建物凸起的加油站应装避雷针。钢质油罐及其金属附件应作可靠的电气连接并接地,接地点不少于两处。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处应用焊接,接地线与被接地设备的连接应设断接卡,并用双螺栓连接,埋地部分均用焊接。

(2)防雷、防静电接地装置每年至少在雷雨季节前检测一次并做好记录。其接地电阻值要求如下:

①油罐、站房、罩棚不应大于10Ω②输油管线不应大于30Ω

③卸油防静电接地不应大于100Ω

(3)弱电系统(通信、信号、监测和微机控制等)应按有关规定或产品技术的要求,采取防雷措施。

(4)定期检查加油机、加油胶管及卸油场地的静电连接线,保持完好有效。

(5)雷雨时应停止装卸油作业,停于加油站内的油罐车应做接地保护。2.3.3预防电气火灾

(1)电气火灾是由于电气原因形成火源引起的火灾统称电气火灾。引起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①过载;

②导线断裂或短路;

③设计不良或使用电器不当;

(2)预防措施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0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关于三八妇女节的作文范文(3篇)

    - 阅0

    关于三八妇女节的作文范文篇1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这是妈妈们的节日,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决定要让妈妈过一个愉快的节日。所以,我准备给妈妈做一顿饭,该做什么好呢?咦.....

    记叙作文范文大全(8篇)

    - 阅0

    字记叙作文篇1窗外雪花依旧飘着,鹅毛般的雪花随着寒冷的北风漫天飞舞。再次回到学校,学生们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等待单调而有价值的通知。教室里的每个人都在谈论自己的成绩,我和.....

    酒吧主管工作总结(整理3篇)

    阅:0

    酒吧主管工作总结时间仿佛是一条从远方流淌下来的岁月之河,以永不懈怠的步伐穿越每一个春夏秋冬。不知不觉时....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6篇)

    阅:0

    防静电的安全措施篇1关键词:ESD;EPA;防护;防静电中图分类号:TN03文献标识码:A1静电产生的机理1.1静电产生的原理通....

    帮扶工作总结(整理9篇)

    阅:0

    帮扶工作总结篇120xx年是我院对湖南国发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帮扶第四年。今年以来,我院企业帮扶工作,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