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问题(6篇)

来源:

医学遗传学问题篇1

关键词:遗传病主线;高职学校;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

医学遗传学是介于医学与遗传学之间的一门边缘性学科,也是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难度偏高。为了提高高职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建设质量,近年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以遗传病为主线的课程建设策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方面进行了优化,现将具体的教学措施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护理专业学生纳入到本组研究中,均为女生,共計128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人。对于观察组学生,以遗传病为主线进行教学改革,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教学模式,两组采用同样的教材,由同一老师授课,学生基础成绩、课时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不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二)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用的理论+实践的授课模式。对于观察组,以遗传病为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1.成立研究小组

成立《医学遗传学》研究小组,制作出玻片标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染色体核型分析,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学生针对医学遗传问题进行社会调查,指导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的遗传病调查资料,编制论文集,并将相关知识力所能及的传递给亲人、朋友等。并普及《医学遗传学》的相关知识,在校内开展义诊活动与知识竞赛活动,结合教学目标来改革教学评估方式。

2.重构教学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将遗传病作为教学大纲,从遗传病原理、分子基础、遗传病细胞、遗传病临床表现、传递方式、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教学。并结合《医学遗传学》的内容来制作多媒体课件,课件满足高职《医学遗传学基础》教材规划,介绍学科的发展动态,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课件中有大量的遗传病资料图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在与主动性。同时,设置网络虚拟课堂,建立微信群,为学生提供关于遗传病理论、实验教学、教学课件、遗传病视频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习题、教学视频、参考资料、课件和教学大纲等,学生可以随时下载、复习。此外,以遗传病为主线,编写实验教学大纲,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构建遗传咨询门诊,成立诊断见习基地,在成绩评价上,不仅关注学生的理论成绩,也增加了实验与社会实践内容,提高考核的全面性。

3.建立遗传咨询门诊

遗传咨询即根据咨询对象的遗传病发生情况、诊断、防治问题进行商谈与讨论,让患者对自己家族的遗传病有系统地了解,选择合理的方式。在欧美发达国家中,遗传咨询门诊已经非常普遍,是遗传病治疗的重要内容,负责为患者提供生殖保健、优生优育、遗传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建立遗传咨询门诊,学生可以感受医生、患者的双重身份,从而知道怎样有的放矢地学习知识,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4.举行社会实践活动

在节假期,组织学生上社区、街道、特殊学校、社会福利院等,举办义诊活动,宣传优生优育的相关知识。在寒暑假,为学生发放调查表,为学生介绍调查方法、调查内容与注意事项,让学生利用假期来进行调查,写出报告汇编。通过调查,有的学生拍摄了珍贵的照片,最后由教师负责汇总。在一个个的实例中,学生感受到了消除传统封建陋俗、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观察内容

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满分均为100分,60分及格。

(四)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结果显示,无论是理论考核成绩还是实践考核成绩上,观察组成绩都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两组学生理论与实践考核成绩对比示意表

组别例数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

观察组6486.4±7.688.4±6.1

对照组6473.9±8.275.9±7.8

三、讨论

医学遗传学是高职护理教学的一门重要内容,涉及的内容复杂,包括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知识,内容复杂、抽象度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传统教学模式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与积极性均受到了影响,不符合新时期高职院校的育人需求。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遗传学课程既包括基础知识,也包括与遗传病防治相关的内容。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我院以遗传病为主线,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构了教学内容,包括成立研究小组、重构教学内容、建立遗传咨询门诊、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四个方面,不仅包括理论教学内容,也对实验、实践教学活动进行了改革。以“遗传病”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再将其付诸于自己的实践中,利用节假日、寒暑假的时间,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进行调研,这种“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理论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有益。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理论考核成绩,还是实践考核成绩上,观察组成绩都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遗传病为主线的高职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模式,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将临床实践与理论真正结合起来,借助于各类新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对于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非常有益。

作者:赵忠桂

参考文献:

[1]曹博,程志,曹德品,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

[2]张咸宁,俞萍,祁鸣,等.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浅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

[3]冯浩,沙保勇,景晓红.浅析高等医科院校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2015(12).

[4]米亚静,张妮,刘洁,等.青年教师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体会与思考[J].现代医药卫生,2014(17).

[5]张淑红,张金波,刘爽,等.提高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2).

医学遗传学问题篇2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分子遗传诊断;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1?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46-03

作为全国最年轻的一所医学院校,深圳大学医学院的教育宗旨是培养高端、精英、超前、精湛的专业医疗卫生人才。自建院以来,深圳大学医学院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方法改革上进行了多种有意义的尝试,比如采用器官系统融合式的课程体系、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等部分专业必修课实施全英教学等,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医学遗传学》是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本科教学中的主干课程之一,是遗传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它主要研究疾病产生的遗传机制、遗传方式及其诊治和预防的策略与措施。由于现代遗传学的迅速发展,遗传学已渗透到医学的各领域和分支学科。因此,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前沿学科,《医学遗传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医学院校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教研室亦对《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优化和改革。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在《医学遗传学》的实验教学和科研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由于受到教学课时及实验条件的影响,当前本科《医学遗传学》实验多停留在人类染色体标本的制备及核型分析、基因组DNA提取等。这种较为初级且相互独立、缺乏系统性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缺少主动思考,枯燥单一的显微镜观察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无法跟上医学遗传学的发展步伐。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理解并融会贯通各个知识点,成为多数遗传学教师关心的问题。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及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适应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改革,培养精英型高素质医学人才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教研室在实验教学中开展了分子遗传诊断综合实验,初步建立起了一个新型的实验课程结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希望可以在此和各位同行共同分享和切磋。

一、综合性实验内容的设计及组织形式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辅助,为了配合医学遗传学理论课的教学,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们以广东地区高发病β-地中海贫血为例,设计了针对β-珠蛋白IVS-II-654突变位点的遗传疾病诊断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如下方面。

1.β-地中海贫血患者及正常人类基因组DNA提取纯化。我们在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帮助下获得β-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外周血,以学生自己的外周血为对照,利用非离子去污剂破裂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细胞膜,释出血红蛋白及细胞核,通过离心获得白细胞的细胞核,加入核裂解液破坏核膜,并使DNA从白中解离,再经异丙醇沉淀即可获得基因组DNA。

2.β-珠蛋白基因第二个内含子(包含β-珠蛋白IVS-II-654突变位点)片段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演示如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的基因库genebank中检索人类基因序列,讲解PCR引物的设计原则,利用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并优化包含β-珠蛋白IVS-II-654突变位点的β-珠蛋白基因第二个内含子特异性扩增引物。课堂中学生以上堂课中提取并纯化的患者与正常人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优化设计的寡核苷酸引物、DNA聚合酶、dNTP及合适的缓冲液系统组成反应液,在PCR仪上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在DNAmarker的对照下判断扩增产物的分子量及特异性。

3.PCR产物的回收纯化。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在紫外灯下观察是否获得清晰特异的电泳条带,切下含有DNA部分的凝胶,称量计算后将胶块溶于适量的融化液,经纯化柱过滤、洗脱后得到较为纯净的PCR产物。

4.通过测序检测突变位点。经纯化的PCR扩增产物由生物技术公司测序,学生通过NCBI网站中的BLAST方法对比测序结果并找出突变位点。

二、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取接近生活、实用性强、有代表性的实验内容是课程开设成功的首要条件。遗传疾病诊断综合实验以实际病例及学生自身DNA样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并优化的PCR引物,扩增包含突变位点的DN段,使学生将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及自己的健康与DNA的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使理论知识融人生活,变枯燥为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容易将知识牢固掌握。

2.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医学遗传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相关实验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在医学遗传学教学当中设置系统的综合实验,通过教师对实验原理的详细讲解、示教规范的操作,让每个学生都亲手操作,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通过遗传疾病诊断综合实验学生不仅对遗传突变的致病机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实践了微量加样器、高速离心机、紫外成像系统、PCR仪等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微量操作的技能并建立分子污染的观念。综合性实验要求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在实验中,学生以3人为一组,每人都有充分的动手机会,学生积极性明显提高,课前能够主动查阅资料,积极请教教师,初步养成了主动思考,分析总结的科研素质,达到综合学习的目的,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3.学生意见反馈情况。综合性实验在实践中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和学习兴趣明显上涨,主动提问和参与讨论增多。实验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调查,显示80%的学生对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与效果满意,认为综合性实验对理论课内容理解有帮助及对实验操作能力有帮助的学生分别占77%和87%。此结果显示:学生对开展综合性实验反映良好,新的实验课程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的体会

1.开展综合性实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主研学,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新型教学理念。综合性实验要求教师能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实验质量和实验结果做出及时、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组织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学习和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献资料,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在开展综合性实验过程中,难免有学生由于各种失误造成实验失败,指导教师除了能引导和启发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外,还能做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解决思想问题,鼓励学生充满信心、迎难而上。

2.综合性实验的开展尚有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遗传疾病诊断综合实验得到了学生的好评,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在授课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在“PCR”实验中我们发现,由于微量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学生初次接触会出现耗时较长,操作不准确,常出现试剂挂壁残留。尤其是加Taq酶时,每个反应管只需0.5ul,而所用微量加样器的最小量程为1ul时,学生便手足无措,没有建立起先配制母液再分装的意识。凝胶电泳时,由于枪头把持不稳会出现扩增样品外溢或扎破凝胶的现象,影响电泳结果。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那么,如何让学生尽快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一些技巧,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空间中最大限度地获得知识,仍需教师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充实《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利于医学遗传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层次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冯先玲,周光前,周白菡,沙鸥.组织学与胚胎学全英教学研究与实践[J].解剖科学进展,2012,18(4):390-391,393.

[2]郁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07,6(3):205-206.

[3]冯蕾,舒青.精选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内容,促进实验教学改革[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2002,(2):154-155.

基金项目:深圳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12053)。

医学遗传学问题篇3

医学遗传学知识更新快,理论教科书内容经典,但不能紧跟形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手段不断涌现,如果依旧照本宣科,就无法将最新的前沿内容教授给学生,使理论与实际脱离。因此,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我们根据精准医疗的发展,及时加入了相应前沿内容,使学生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和了解精准医疗发展动态。如在染色体与染色体疾病一章中,在讲21三体综合征检测方法的时候,除传统的B超、羊水穿刺检测染色体之外,还给学生介绍这几年发展迅速的外周血基因检测方法,该检测无创伤,不会引起流产风险,准确率高。在讲分子病与酶蛋白病一章时,告诉学生:对于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等分子病也能通过基因测序的手段进行提前诊断。这些都是精准医疗最为基本的实践运用。此外在绪论部分增加二代测序、外显子测序、RNA-seq等知识,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为遗传咨询提供了更为先进的思路和技术,使学生对精准医疗的具体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5]。

2改进教学方法,加深对精准医疗的理解

为更好地开展精准医疗教学,我们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精准医疗理念。通过典型案例,将临床内容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提高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例如在肿瘤遗传学教学中,我们提出案例:安吉丽娜朱莉有乳腺癌家族史,她通过基因技术检测出BRCA1基因缺陷,意味着她分别拥有87%患乳腺癌和50%患卵巢癌的概率,根据医生的分析和建议,她接受了乳腺切除术。在课堂上引入精准医疗案例,使学生全面了解精准医疗理念、流程和技术,再进一步与理论知识结合、拓展,结合上述案例提出问题:为什么安吉丽娜朱莉要接受切除手术?然后导出:BRCA1基因是抑癌基因,如果该基因突变会导致抑癌功能丢失,乳腺癌、卵巢癌发病率就会明显升高。引出抑癌基因、原癌基因等概念,帮助学生系统回顾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并综合运用于特定疾病的分析中,启发学生认识精准医疗能够通过基因测序技术预测可能的疾病,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药物遗传学章节教学中,我们提出个性化用药案例:WilliamElderJr在8岁时候被诊断患有囊性纤维化疾病,经基因测序发现是G551D突变导致,由于使用了Kalydeco(该药物仅对G551D突变患者有效),他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疾病确诊后用药的靶向性问题,明确通过基因测序技术可以指导患者在合适的时间选择最佳剂量及最有效的药物,产生最佳的治疗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典型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临床问题,将临床问题和基础知识结合起来,结合课本掌握发病机制及遗传病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精准医疗的理解,促进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改进考核方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评价方式主要分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近些年来,形成性评价被广泛关注,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方法等,对教师教学过程及学习者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形成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对医学遗传学我们采取了形成性评价,重点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比如教师安排有挑战性的任务,学生分组讨论,小组成员课后查阅资料,课上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精准医疗的发展是遗传学、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交叉综合应用,在临床工作中,面对众多复杂的医疗环节,很难依靠个人对遗传病进行明确诊断。精准医疗的实现要求遗传学咨询师与生物信息人员、临床医生、基因检测公司以及患者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并能对各学科资料进行有效分析和整合,最终实现精准医疗的目标。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遗传学数据检索技能

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医学遗传学数据检索技能。在对遗传病的研究中,OMIM数据库被誉为医学遗传学界的圣经,OMIM包括所有已知的遗传病、遗传决定的性状及其基因,除了简略描述各种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与预防外,还提供已知有关致病基因的连锁关系、染色体定位、组成结构和功能、动物模型等资料,并附有经缜密筛选的相关参考文献。OMIM制订的各种遗传病、性状、基因的编号,为全世界所公认。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生掌握如何通过OMIM数据库检索某一疾病的遗传学信息,包括基本描述、临床特征、基因定位、遗传方式、分子遗传学、动物模型知识等。

当前基因组学技术快速发展,二代测序、生物信息学等新技术不断发展,都在不断推动医学遗传学的发展,促进医学遗传学采用新的教学思路和新的思维。精准医疗是现代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未来医学发展将进入3P医学时代预测(Predictive)、预防(Preventive)和实现个体化(Personalized),作为医学遗传学教育工作者,要针对未来生物医学基础和临床科学的发展,整合基因组生物学新的学科前沿,将新的概念和技术融入临床医学教学,通过在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强化学生精准医疗意识,促进高素质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但是,实现精准医疗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渗透,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挑战,要求教师深刻理解精准医疗的内涵和规律,掌握多学科知识,才能设计好教学方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学习和思考,努力发掘适应精准医疗背景下的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方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提高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汤必奎,胡明洁,黄银久,等.精准医疗思维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91-92.

[2]汤必奎,胡明洁,张静,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5):400-401.

[3]VinayPrasad.Perspective:Theprecisiononcologyillusion[J].Nature,2016(37):63.

医学遗传学问题篇4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优化整合;教学方法;成绩评价;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549(2016)07-0089-02医学遗传学是遗传学与临床医学相互渗透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新领域,是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医学遗传学研究人类疾病和遗传的关系,即研究遗传病的形成机理、传递方式、诊断、治疗、愈后、复发风险及预防措施。它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新兴学科,在现代医学中,处于日益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绪论、基因、染色体、单基因病、线粒体遗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群体遗传学、生化遗传学、人类基因组、药物遗传学、肿瘤遗传学、遗传病诊断与遗传病治疗、遗传病预防等。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往往形成了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交给了学生大量的内容和知识点,学生不能有效“吸收、消化”,形成了学生“囫囵吞枣”的现象。通过改革,我们在绪论一章中布置作业,让学生自查相关资料,开展自主学习。整合教学内容“基因、染色体”等。在“单基因遗传病”中开展PBL、CBL、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肿瘤遗传学”等章节中结合科研开展教学改革。教学和考试时,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手段。

医学遗传学作为遗传与临床疾病之间的衔接,作为生命科学这个科学体系的一个方面统一把握,做到结构合理、减少重复。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一教学内容改革

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减少授课学时。因为医学遗传学既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医学遗传学是培养高级医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未来在基础和临床实践工作中所面临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有些是重叠的,在教学学时减少的情况下,将医学遗传学的有关内容整合到相关课程完成。如:“基因的表达”在细胞生物学的“细胞核的功能”中完成,或者在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中完成。“减数分裂”在实验课上完成等。

二教学方法改革

第一,理论课教学采用讲授式、启发式、归纳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例如在理论课上,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联想思考,一方面开拓学生视野,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成就,另一方面也帮助同学加深对一些重要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实验课以学生为中心,以动手操作、动眼观察为主,辅以示教。在实验过程中,老师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做”“眼睛看”和“脑子想”三者结合中,加深对生命科学实验研究的认识,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医学遗传学的实验技能,熟悉本学科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改革:本门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遗传基本规律的理解,掌握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不但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并着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完整的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责任心及团队协作精神。

在实验课教学中,要使用“人类外周血细胞的培养及染色体的制备”“遗传病”等录像、光盘,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内容的演示,使课程内容的展示更为直观、具体,提高教学质量。此外,还应采用显微电视系统,将教师的某些示教内容呈现在荧光屏上,大大方便了学生观看和教师的讲解。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课整个过程的质量。在实验课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授课方式,以提高教与学互动的机会。

第三,使用案例式教学。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坚持以遗传为基础、疾病为中心,有助于深刻理解遗传与疾病的内在联系。在讲授各类遗传病时,引入临床病例,使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理解和巩固基本概念、基础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疾病本质的认识。通过具体遗传病家系的分析,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了延迟显性、遗传印记、遗传早现、动态突变等重点和难点内容。同传统的直接给出基本概念相比,这种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解。

第四,理论与实验一体化教学。在实验课上把相关的理论内容先进行讲解,然后接上相应的实验内容。使得理论知识得以及时检验和巩固,学生印象深刻。如:性染色质的内容,先对假说进行讲解,接着进行“X染色质的制备和观察”实验,使学生更加易于理解相关内容。

第五,改革教学手段。应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具体化、形象化,突出了形象化教学,使学生们在生动、充满乐趣的过程中获得感性知识。例如,减数分裂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口述结合挂图或幻灯的方式讲解,学生对减数分裂过程中重要的遗传事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后,掺入了形象生动的Flas,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近年来,随着各种现代化手段的应用,通过网上下载相关内容、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制作针对新版教材的“医学遗传学”多媒体课件,100%多媒体授课。教学结束后,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及学生对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修改课件内容。优化网络教学的措施:医学遗传学网络课程上要及时更新教学日历、多媒体课件等内容,结合医学遗传学课堂教学开展“课程教学互动”“课程教学辅助”“网上考试”等。

三成绩评价

遵循科学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多元化原则、可行性原则,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两者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形成性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等,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教师通过批改学生作业、阶段测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给出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使学生及时获取诊断性信息和相应的指导。

第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反思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弥补不足,积极地设定学习目标和成长方向,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成为一个自主学习者。学生通过有效的自我评价,培养自己对学习负责的态度,激发自尊心、自信心。

第三,同学间对彼此的到课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学习时间投入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学生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帮助学生培养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人的能力,并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

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课程总成绩由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由4阶段性成绩组成:自我评价占10%,小组讨论与课堂讨论学习占10%,课外作业占40%,课堂小测验占40%。

四结果及分析

2012级临床医学教改班对以上内容和环节进行了改革,随机抽取一个教改班和一个普通班的医学遗传学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教改班的期末成绩、实验成绩、总评成绩与普通班的比较,通过officeEXSELLT检验,P

效果分析,通过对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及标准差、各题型的平均难度和区分度等)反映出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五讨论

经过改革,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和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了建立全面“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得到全方面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根据以上结果,还应该采用以下措施进行整改:一是抓住课堂教学核心,加强遗传学基本原理、实验研究方法的教学。二是利用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为主、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三是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实施“启发式”现代教育理念。四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现代科技含量,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通过教研室教学讨论会、集体备课等途径,实施在教改班实际授课过程积累的宝贵教改经验,以便得到及时的交流和推广。同时,鼓励教师在其它平行授课班中,积极推广和实行教改班的最新教改成果,对其中一些创新型较强的理论成果及时整理并以论文形式发表。或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会,及时推广成果,扩大影响。

参考文献

[1]赵俊云,杨向竹,胡秀华,郭健.PBL教学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实践与优化[J].西北医学教育,2014,22(4).

医学遗传学问题篇5

例如从中央电视台的《学术报告厅》栏目录制了巴德年院士的报告《21世纪的医学与医学教育》,杨胜利院士的报告《现代生物技术》,从《走近科学》栏目录制了介绍脆骨病病例的《玻璃娃娃》,从《聚焦三农》栏目录制了介绍我国南部地区地中海贫血发生和防止状况的影片资料,从《科技之光》栏目转录了介绍武汉艾氏家族Huntington舞蹈病的《致命的舞蹈》,从《大师讲科学》栏目录制了杨雄里院士的报告《探索脑的奥秘》等,此外还有《饿死肿瘤》、《干细胞》、《基因工程》、《基因组计划》、《孟德尔》、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胎儿发育缺陷等。录制的视频材料剪辑后制作成一个个电子文件,带有科普性质的或与教学内容间接相关的材料,例如《21世纪的医学与医学教育》、《现代生物技术》、《基因组计划》等,根据教学阶段或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在教学初期阶段的课前或课间选择播放。这些教学辅助材料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了解和学习到与课程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同时,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产生热爱科学的激情,甚至能起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的作用。与教学内容直接相关的材料,例如《致命的舞蹈》、《玻璃娃娃》、《地中海贫血》等,恰当地插入到相应教学内容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大大增强了授课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可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强烈的视觉刺激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此教学手段或策略的采用,对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可看作医学教学的较高境界[2]。医学遗传学研究内容是人类遗传性疾病,其学科内容决定了自身不能脱离临床医学实践。我们通过与医院建立密切的工作联系,一方面为医院就医的患者提供遗传病的实验室诊断和遗传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从患者或医院获取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充实教师的临床医学知识和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法[3],在实验教材中编入病例分析的内容,这些病例都是我们实际工作中接诊的典型病例。教学中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检测信息对疾病做出诊断,分析发病机制和再发风险,并给患者或其家属提出有价值的建议[4]。这一教学过程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医学遗传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应用医学遗传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体现了医学遗传学的应用性,教师的临床实践为教学提供临床资料、遗传学资料和图片资料,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符合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医学遗传学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与医学实践和科研实际相结合应作为医学遗传学教学总的指导思想,而不仅仅是课堂教学偶尔一用的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若要选择应用恰当的方法、手段和技巧,使课堂教学游刃有余,必须在备课环节下大工夫,分析教学内容,精心构思、设计每一章节的教学方法、方式与技巧。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并认为值得推荐的教学方法与技巧有: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法、辨析相近或相关的概念、列表比较并列相关的内容、树形结构图展示层次性知识结构、充分利用图形、图像、图解、动画、视频等直观教学材料和问题教学法等[5]。在问题教学法中对问题的设计颇有讲究,通常就一个知识点设计一连串相关的问题,后一个问题以前一个问题为基础,是前一个问题的拓展或深入。针对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一连串相关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和学习兴趣。通过精心设计和应用一系列方法、技巧,课堂教学效果大为提高。由于篇幅所限,有关教学方法和技巧另文详细介绍和讨论。在精选的教学内容中,包括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等绝大部分内容是要讲授的,而主要靠记忆而不是理解的资料性内容、艰深的尖端技术和前沿成就留给学生自学。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开课之初就给学生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同时会把课程教学进度表和各章的教学基本要求给予学生,使学生的预习更有针对性。为了学生有较好的自学效果并及时复习巩固课堂讲授的内容,教师编写了配合教材的习题,要求学生与教学进度同步练习和及时复习。在课程结束后交给老师,平定后作为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通过这些措施,对学生预习和复习起到了有效的督促作用。

教学策略实施的效果

医学遗传学问题篇6

关键词:新型网络教育技术;案例讨论法;医学遗传学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高校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教育教学从观念、方法、手段以及培养模式等诸多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医学教学无法解决医学遗传学内容复杂、教学环节繁复、实践性要求强的问题[1]。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其内容主要是从群体、个体、细胞、亚细胞和分子水平来阐释疾病与遗传关系。学科的全新视角需要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教学资源的注入,从而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推进其教学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针对医学遗传学的教学需要大胆的创新与改革。针对其结合的方法的探索也是推进医学遗传学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2]。

一新型网络教育技术在促进教学目的实现中的作用和具体表现

1、新型网络教育技术对医学遗传学教育改革的积极作用。新型网络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新型网络教育技术,通过教育中教学过程和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来实现教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新型网络教育技术主要通过一下几个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①培养拓展学生的研究精神与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主动性。学生通过新型网络教育技术,改变了以往教师作为教育中心、教学活动主题的传统模式,增强其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为学生提供更为现实的思考环境。②为教学资源的存在形式提供了全新的载体。教学资源与教学成果作为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尤其在先进信息爆炸时代,其巨大的数据体现亟须全新的载体,用以支持其产生、传播、运用,储存等。③拓展了资源共享平台,新型网络教育技术所依托的互联网背后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掌握最新的信息、资源是学习和研究的关键。网络所提供的是一个完全透明的资源平台,超越实践空间的限制,信息共享从封闭走向开放,世界各地的学习者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各取所需。

2、新型网络教育技术的具体表现。网络教育技术的体现主要通过对过程和资源的运用和设计,因此在针对医学遗传学的教学中运用新型网络教育技术的侧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提高医学遗传学教师的新型网络教育技术技能。②提高医学遗传学专业学生的新媒体运用能力。③加强网络教育技术的外部硬件条件,改善教育环境。

二案例讨论法在促进医学遗传学教学目的的实现中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1、案例讨论法在促进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案例讨论法是指通过传授临床实践中的真实遗传病例及相关典型实验操作过程来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的教学方法。它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主观方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案例分析法本身需要学生通过主动了解病例,在了解过程中基于自身知识结构的欠缺势必对病例本身产生疑问,疑问的解决方式有课堂讲授及课后查找、阅读、理解、讨论等;②客观上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式教学不同于演绎法,更多的是启发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来结合理论,这种反向式的学习方法,更利于学生记忆、迁移、运用,并且能够促进学生思考案例与理论之间的联系点,刺激学生形成自我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对培养实践性人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③增强互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案例分析法的学习过程通过两个方面体现互动性,首先是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这种互动性主要是通过相互争辩、讨论、交流得以体现。互动性还通过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得以体现。老师通过关键点的引导,刺激学生思考,从而达到教学设计的目的[4]。

2、案例讨论法在促进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表现。医学遗传学教学过程中基于其本省的学科特点,需要从几个方面侧重进行案例讨论式教学,这几个部分通过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是是否能够成功教授本们课程的关键。这几个部分分别是:①遗传病传播方式的案例分析,学生需要针对具体的病例自主的绘制系谱图并讨论图表内容,并通过讨论归纳传播规律,在讨论规律之后分析计算再发风险,并学会查询资料了解例如如何提前判断遗传病等相关知识,提高各方面相关知识;②医学遗传学的技术方法传授,对于新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直白的讲授方法本身就与实践操作有着天壤之别,但实践操作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环境,因此,通过具体的病例进行讲授,便能够克服晦涩的理论概念,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治疗该病例的技术方法,从而最终与所要讲授的医学遗传学方法“不期而遇”来实现教学目的。③遗传规律的讲授,对于遗传规律的讲授也是坚持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讨论分析,并对问题进行解释,最终理解所授知识。

三全新教育模式的设想与构造

以上是对新型网络教育技术和案例讨论法这两种不同教育工具在医学遗传学教学终的作用以及表现的概括。本文的设想是结合两种工具,设计出医学遗传学教学的一个整体构造。下面拟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阐述:

1、资源分享平台设计及运用。依托医学遗传学自身新型发展特性,建立静态与动态医学遗传学理论知识平台。网络平台设计需要专业软件工程设计,软件设计形式包括教育网站,网站内资源平台。①静态医学遗传学理论知识平台:其内容包含专业课理论知识核心展示及思考题、专业图表制作方法索引及练习平台、主要经典案例索引资源库;②动态医学遗传学理论知识平台:其内容主要为交流讨论组、网络模拟实验室、实验成果展示分享平台。

2、课堂平台设计及运用。教师在设计课堂展示的时候,更多将资源分享平台中讨论的案例进行分析,并通过软件展示学科知识,更多拓展资源分享平台内的病例,促进学生第二次讨论。着重引导学生运用网络资源等多种途径寻求答案并讨论的能力。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在网内网外形成团队模式,共享成果,共同进步。以上就是我对新型网络教育技术与案例讨论法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结合运用。在充分讨论了两种教育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两者的优势,搭建信息网络平台,促进学生线上线下的讨论与思考,是目前医学遗传学教学的全新探索,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医学遗传学教学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司。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经验选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0.

[2]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1):116-11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0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关于三八妇女节的作文范文(3篇)

    - 阅0

    关于三八妇女节的作文范文篇1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这是妈妈们的节日,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决定要让妈妈过一个愉快的节日。所以,我准备给妈妈做一顿饭,该做什么好呢?咦.....

    记叙作文范文大全(8篇)

    - 阅0

    字记叙作文篇1窗外雪花依旧飘着,鹅毛般的雪花随着寒冷的北风漫天飞舞。再次回到学校,学生们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等待单调而有价值的通知。教室里的每个人都在谈论自己的成绩,我和.....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收集8篇)

    阅:0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篇1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六年级7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教毕业班,就意味着肩头多了一份沉重....

    医学遗传学问题(6篇)

    阅:0

    医学遗传学问题篇1关键词:遗传病主线;高职学校;医学遗传学;课程建设医学遗传学是介于医学与遗传学之间的一门边....

    秋的况味作文(收集21篇)

    阅:0

    秋的况味作文篇1秋天来了,一片片小小的树叶告诉我们:“夏天的炎热没有了,秋天的凉爽到来了!”看,金黄的叶子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