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6篇)
来源: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篇1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概念防治方法
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个群落的成分除乔木、灌木外,还包括其他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居住的环境。森林并非是树木的简单集合,而是有一定结构,各成分之间相互作用、彼此制约,并与外界环境发生密切联系的极其复杂的集合体。森林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生态平衡;另外,森林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林副产品。
在建国初期,国家为了改变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投入了大批的财力、物力营造了广袤的人工林。使得祖国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也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使大部分人居住在如画环境之中。但是,在人们庆幸生存环境改善之余,大面积的人工林也为人们带来了不少的烦恼。因为人工林的特点是几千公顷甚至几万公顷都是纯林,这种单一的纯林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极易造成森林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使得林木及林副产品减产、甚至绝收,更有甚者森林病虫害会让大片林木死亡,造成大量森林资源的浪费。因此,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越来越受到林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森林病虫害的概念
森林病害是指森林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或其产品和繁殖材料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或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影响,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和破坏,从而导致植物生理上、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不正常的状态,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整株死亡,最终引起人类经济损失和其他损失的现象。
林木病害的类型有:一是侵染型病害。是由真菌、细菌、质原体、病毒、寄生性种子植物、藻类、线虫和螨虫等侵染的病害,此种病具有传染性。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不适于林木正常生长的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空气污染等因素所引起的病害,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是指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综合作用造成林木生长势或生长潜能显着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的一种病。森林病害的发生必须要有植物和引起植物发病的因素,没有这2个条件森林病害就无从发生。病害的发生可能是由一个因素或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直接引起病害发生的原因称病原,间接因素称诱因。病原按其性质分为生物性病原和非生物性病原。
森林虫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自然灾害,是昆虫在繁殖生长的过程中,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造成林木所生产的营养减少或者是林木的营养物质被林木害虫取食,造成林木生长不良,使得木材及林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
二、防治方法
病害防治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病害防治的原则是在制定森林病害防治计划和方案时,必须考虑三方面的因素,即生物性因素、生态因素、经济因素。森林病害防治的策略:一是杜绝和铲除;二是免疫和抗病;三是保护;四是治疗。人们在对森林病害的防治过程中先后使用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起初,人们为了防治森林病害普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刚开始使用化学药品的品种少,使用的剂量少,但取得的效果极好,森林病害发生的间隔期较长,防治的费用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森林病害对化学药剂产生了抗药性,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间隔期逐渐缩短,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剂量加大,且效果降低,即成本加大,呈逐次上涨的趋势。后来,人们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对病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即采取生物技术来实现对森林病害的防治。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很多,各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单靠其中某一种措施往往不能达到防治的目的,有时还会引起其它的一些不良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专家小组对综合治理下了如下定义:害虫综合治理是一种防治方案,它能控制害虫的发生,避免相互矛盾,尽量发挥有机地调和作用,保持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防治体系。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篇2
关键词:林木技术;病虫灾害;控制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飞速提升,而森林资源又是重要的环境资源,市场对林业资源的要求在数量上一直处于增加趋势,因而林业在实践中是否保持健康发展状态,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林业资源扩展和建设时,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病虫等方面的灾害,且危害程度也日益严重,对我国森林林木资源造成了极大损害。
一、关于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现状
我国林木资源在控制病虫灾害方面,主要是通过采取措施来进行防治,包括在拓展和利用林木资源的一系列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尽量将预防和治理病虫灾害的效果达到最佳,在采取了相关手段措施后,把因病虫灾害而带来的林业损失价值控制到最低范围。当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控制工作中的防治措施可以概括为事前预防与灾后治理两阶段,事前预防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必须要落实在栽种环节中,妥善安排高质优良的树苗培育工作,以及林木种植后的幼苗抚育管理工作。这些都能够在以后丰富林木资源,并保证其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得林木可以最大程度避免发生病虫灾害。同样,灾后治理工作的重点落脚于重点突出灾害救治方面的林业技术,一般都是采用技术水平较高、科学效果良好的技术措施。比如生物方面的林业技术、物理林业方面的技术以及化学林业方面的技术等。运用一切科技手段来有效控制病虫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抑制病虫灾害恶化扩散,充分保证林木品质的积极作用。
1.病虫灾害防治重视不够
林木病虫灾害防治本身有着较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需要工作人员在这方面有着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再加上,病虫灾害从事前预防到灾后治理过程都是非常复杂的防治程序,工作人员必须投入许多耐心和精力到这些项目中,且做出的努力在短时间内是很难看到有明显效果发生,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对防治作用失去信心,导致在工作中其被忽视。另一方面,相关林业部门和单位领导对病虫灾害防治工作没有在根本上引起重视,其思想上对工作态度产生了松懈,使得病蟲害控制项目在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上都远远不够。最终导致大部分病虫害事前预防与灾后治理工作都只是表面功夫,完全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更谈不上对病虫灾害进行有效控制。
2.相关防治措施较为落后
目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和防治方面仍然存在技术手段落后的不利因素,不仅无法在实践中达到实现病虫灾害防治的作用,还会严重影响到大部分林木资源的正常生长,且不利于森林树木长期健康的发展。林木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技术主要是因为受到传统模式限制,才会使得现行防治技术措施停滞在基础薄弱水平,很难取得较大的技术性发展和突破。造成防治与控制的手段和技术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现实情况,不具备高价值的实用性,最终收获的防治效果也很不理想。
3.管理人员不具备专业素质
此外,当前我国在林木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各个环节中的管理工作人员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工作人员的素质都处于较低阶段,更加缺少专业化的系统教育,在林业病虫灾害控制与防治方面的理论知识也知之甚少,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其次,管理工作人员还非常缺乏实践操作经验,无法熟练掌握新型灾害防治技术,在实践中会形成很多妨害和阻碍。使得病虫害防治工作效率被整体拉低,给林业未来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还在无形之中减少了林业的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效益。
二、加强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措施
1.提高对林木病虫灾害控制的重视程度
国家和政府应该在林业病虫灾害防治方面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和设立,在制度保障方面为其建立完善、有效的机制。同时,加大在林业灾害控制与防治环节中投入的资金数额,以此增强各部门对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促进一系列防治工作有序进行。尤其是林业部门和领导必须充分明确在防治病虫灾害中相关手段和措施起到的作用和效果,从思想深处对林木病虫灾害防治引起高度重视,把这些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所有控制措施都及时落实。
2.积极创新病虫灾害防治的技术和方法
积极创新在林业病虫灾害预防和治理的专业技术和紧急手段,能够使林业灾害控制和防治水平更上一层楼,还是保证病虫灾害控制动力充足的关键。当前病虫灾害防治的技术和方式都受到传统模式的深刻影响,不仅手段落后,还在很多方面缺少专业、科学的理论支持,非常不利于防治作用的有效发挥。而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林业病虫灾害控制和防治完全能够吸收科学技术的优势特点来创新和改革老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在不断完善病虫灾害控制、预防、治理手段的基础上,继续丰富相关灾害防治的外在形式。
3.努力提升病虫灾害防治管理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相关林业部门管理病虫灾害防治的工作人员大部分都缺少专业素质,没有熟练掌握病虫灾害防治的新型技术,因而在工作中经常达不到最佳的效果,甚至无法胜任林业病虫灾害防治的本职工作,必须加强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和考查。所以,相关部门应该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特别是从事病虫灾害防治的工作人员必须拥有过硬的系统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理论技术的实践操作训练,并积累足够的时间经验,才可能使其工作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同时,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也应该主动强化自身的学习范围,不断深化专业知识的掌握水平,熟练操作相关病虫灾害的控制和防治的手段和技术,便于各部门更好地实施这些林业灾害防控制措施,为林业资源未来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提供重要保障。
三、结语
我国社会结构不断改革进步,对于深入建设生态环境工程有着广泛关注,而林业资源保护正是实现环境改善和优化的有效途径和关键环节,其重要性在环境保护进程中日益突出。林木病虫灾害对林业资源来说是致命的威胁,其直接导致林木资源质量降低,甚至败坏死亡,对林业资源发展造成了重大危害。针对目前病虫害防治的不足作出补救完善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引起重视,积极展开相关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蔡彬彬.关于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6,(05):202.
[2]莫斌.林业技术对林木病虫灾害的控制研究[J].科技展望,2015,(04):79.
[3]安小琳.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J].中国林业产业,2016,(10):14.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篇3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
0.引言
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某些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危害严重。病害和害虫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如干部害虫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害的媒介昆虫。病虫害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防治的目的就是使其在系统中处于相对平衡,以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林业病虫害的诊断方法
1.1症状观察
林木得病后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症状。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寄主患病部位表面有明显的粉状物、霉状物或子实体,由细菌、病毒、线虫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在寄主上亦有斑点、丛枝、流胶、腐烂、枯萎等症状。由土壤缺乏某种元素、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合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性病害不出现上述症状,受害林分中的林木往往表现均匀一致的叶片边色矮小等症状。由昆虫为害的树木,其叶片上有明显的缺损,枝干有坑道、蛀孔或蛀屑,即使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性口器造成的褪色、卷叶,也可籍助于手持扩大镜在树上找到虫体。
1.2林间分布判断
林间病株的分布暗示着相应的各种病因可为诊断提供分析的线索。由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发病初期为点片状,零星分布,健康树和病树混杂存在。由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某种树上表现的症状相同,病株在林间成片发生,树木受害均匀一致。如林缘发病严重,表明邻近有病害的侵染源或虫源,因此要调查邻近的作物、树木上的病虫害。此外,必须了解林木的种源、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环节气候是否反常等情况,以有助于病虫害的诊断。当然,确切的诊断还必须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析,通过显微镜镜或解剖镜仔细观察,进行病原或病害名称鉴定,病原物还有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等,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2.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手段
2.1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为植物化学保护。优点:(1)收效快,防治效果显著。它即可以在病虫发生之前作为预防措施,以避免,减少病虫的危害,有客在病虫害发生之后作为补救措施,迅速消灭病虫的危害。(2)使用方便,受地区及季节性限制小。(3)可以大面积使用便于机械化。(4)杀虫范围广,几乎所有病虫均可利用化学来防治。(5)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远距离运输且可长期保存。化学防治又有一定缺陷:1)多种农药毒性大,有的有积累。2)容易杀伤天敌和其它有益生物。3)反复使用一种农药防治某种病虫易产生抗性。化学防治法有优点,也有缺点,要防止片面扩大其优点,又要防止片面强调缺点。总之,把化学防治与其它防治方法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同时应注意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包括:(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苏云金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细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线菌)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原生动物),泰山1号防治天牛(线虫)。(2)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3)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外,还有蜘蛛和螨类。
2.3应用bt防治
bt是一种广谱性细菌杀虫剂,能防治上百种害虫,对鳞翅目害虫特别有效。并且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药害,不伤害天敌。目前国外生产应用bt逐年稳步增加,北美防治舞毒蛾的面积达130多万公顷,占实际防治面积的48%,东欧国家也都注重发展bt杀虫剂防治森林害虫。我国实现了产品标准化,在总体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微胶囊bt原粉和微胶囊悬浮剂两个剂型对马尾松
毛虫等10多种农林害虫都有明显杀虫效果,用药量1500-2250g/hm2情况下,毒效提高20-30%,林业部确定为重点推广成果。由于世界知识经济和环境时代的到来,生物杀虫剂取代化学杀虫剂为主的防治技术已成必然。
3.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3.1构建病虫害预测体系
病虫害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3.2强化营林管理工作
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
3.3积极开展综合治理
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人工造林面积的逐年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日益繁重。因此,我们必须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科]
【参考文献】
[1]黄延安.林业病虫害原因及防御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篇4
[关键字]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更加注重周围环境的绿化程度。近年来,我国在城市园林建设花费巨大的精力,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园林绿化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通过大力种植园林植物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结构,提高城市生态效益、观赏效益。然而,园林植物通常遭遇病虫害,导致自身发育不良,植物体各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坏斑,树叶非正常凋谢,根系坏死,不仅失去了观赏价值,甚至传染其他植物,造成植物大规模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所谓病虫害是指药用植物在栽培过程中,受到有害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从生理机能到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破坏,以至在外部形态上呈现反常的病变现象,如枯萎、腐烂、斑点、霉粉、花叶等,统称病害。危害药用植物的动物种类很多,其中主要是昆虫,另外有螨类、蜗牛、鼠类等。
2.园林植物病虫害特点
2.1植物品种单一,园林生态系统脆弱
城市园林通常引进草本植物多为草坪类植物,属于禾草类单子叶植物中禾本科、莎草科的许多植物,植株矮小,生长紧密,耐修剪,耐践踏,叶片绿色的季节较长,常用来覆盖地面。常见的有早熟禾属、结缕草属、苔草属的植物。行道树则是由针叶乔木、针叶灌木等等组成。这样的园林植物组合而成的园林生态系统结构不够复杂,生物多样性不够。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
2.2园林植物病虫害发作不断加重,危害严重
园林植物大多种植在人造景区如公园或者群众集聚地如社区、庭院还有街道等活动较为密集的地点。这些都是人为建造的生态系统,在生态多样性、生物结构复杂性、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协调性都远远不如天然的生态系统。本身十分脆弱,一旦病虫害爆发,就会崩溃。园林植物由于不是自然环境中生长,长期在人工环境中,其抗虫、抗病的能力大大降低。而且城市园林的生存环境无法与自然环境相比,土壤营养贫乏,缺乏植物健康成长必要的元素和养料。城市本身的拥挤使得无法给予园林植物充分的生长空间,导致一些植物生长畸形。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空气越来越浑浊,高楼大厦遮挡了阳光,抑制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以上种种,使得园林植物十分脆弱,病虫害十分严重,周期性发生。
3.生态控制策略
对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止主要有以下几种:
3.1.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是利用各种有益的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利用寄生性或捕食性昆虫以虫治虫寄生性昆虫,包括内寄生和外寄生两类,经过人工繁殖,将寄生性昆虫释放到园林,用以控制害虫虫口密度。捕食性昆虫的种类主要有螳螂、蚜狮、步行虫等。这些昆虫多以捕食害虫为主,对抑制害虫虫口数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进行繁殖并释放这些益虫可以防治害虫。微生物防治利用真菌、细菌、病毒寄生于害虫体内,使害虫生病死亡或抑制其为害植物。动物防治利用益鸟、蛙类、鸡、鸭等消灭害虫。不孕昆虫的应用通过辐射或化学物质处理,使害虫丧失生育能力,不能繁殖后代,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3.2.物理防治法
以物理农业中的物理植保技术所涉及的土壤病虫害、地上害虫、气传病害的物理防治方法可用于植物全生育期病虫害的防治,这种方法没有农药引起的药物残留问题,是一种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植保方式。土壤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方法为土壤电消毒法;气传病害的物理防治方法采用的是具有空间电场生物效应的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方法;地上飞翔类害虫通常采用光诱、、味诱的组合诱杀方法结合防虫网的设置来防控的。物理、机械防治法是应用各种物理因素和器械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如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根据有病虫害的种子重量比健康种子轻,可采用风选、水选淘汰有病虫的种子,使用温水浸种等。利用等离子体种子消毒法、气电联合处理法、辐射技术进行防治取得了一定进展。
3.3.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是应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优点是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能在短期内消灭或控制大量发生的病虫害,不受地区季节性限制,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其他防治方法尚不能完全代替。化学农药有杀虫剂、杀菌剂、杀线虫剂等。杀虫剂根据其杀虫功能又可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蒸剂等。杀菌剂有保护剂、治疗剂等。使用农药的方法很多,有喷雾、喷粉、喷种、浸种、熏蒸、土壤处理等。一般来讲,昆虫随虫龄的增长,体壁对药剂的抵抗力也不断增强。因此,在杀虫药剂中常加入对脂肪和蜡质有溶解作用的溶剂,如乳剂由于含有溶解性强的油类,一般比可湿性粉剂的毒效高。药剂进入害虫身体,主要是通过口器、表皮和气孔三途径。所以针对昆虫体壁构造,选用适当药剂,对于提高防治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另外,要掌握病虫发生规律,抓住防治有利时机,及时用药。还要注意农药合理混用,交替使用,安全使用,避免药害和人体中毒。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很大,大量农药投入到环境中,又因不合理的使用和滥用农药,人们越来越重视进行生物防治。
4.结语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任重道远,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需要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积极献策,不断研究害虫可持续控制方法,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在生态理论的指导下,只有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减少对环境和生物平衡的影响,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徐公天.我国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02,12(1)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篇5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建设;生态环境
森林病虫害是林业发展的最大危害,我国因森林病虫害而造成的破坏也在逐渐增加,并且也一直影响着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也可以看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更进一步的最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从而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产生森林病虫害问题的原因分析
1.1人们对森林病虫害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人们往往都是只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对于生态环境并没有足够的加以重视,很多污水排放、乱砍乱伐以及废物、废气的排放对于周边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病虫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一时也难以找出病虫害防治的具体办法,这样也错过了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机。很多森林工作人员需要经过长期的勘察努力才能够找出病虫害防治的具体办法,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同时,很多人对森林病虫害的认识也过于片面,比如很多人只是认为森林病虫害只是森林的害虫病害,只要进行一些农药的喷洒和相关的防护措施即可,这样的想法也是错误的,在很多防治工作开展时,也没有找出具体的防治办法。
1.2自然因素所产生的森林病虫害
病虫害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一些地区的病虫害甚至会毁掉整个森林,如果没有经过病虫害的防治,被破坏的森林也将会越来越多。在进行病虫害治理的过程中,有些地区的病虫害虽然得以缓解,然而病虫害依靠其自身强大的繁殖能力,在一段时间后又开始进行大范围的繁殖,并且所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大,防治的困难也会相应有所增加。而病虫害本身的生存能力也相对较强,无论是何种恶劣的环境病虫害都能够加以繁殖,这样也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如今,自然因素所产生的病虫害也是较为常见的,我国很多地区的森林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虫害,因此还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加以防治,从而避免病虫害的再生。
2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病虫害防治的方法较为落后
病虫害的防治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防治办法来进行,这样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病虫害再次发生的几率。而目前很多地区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通常只是进行一些农药的喷洒,在长期使用农药的过程中,病虫的抗药性也会大大增加,这样非但没有有效的加以防范和控制,还会极大程度的增加病虫害的危害。此外,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方法也都相对较为原始,一些先进的科学方法也没有应用到病虫害的防治中,在目前很多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采用的防治方法也都相对较为原始,工作人员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没有加以高度重视,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也会存在极大的困难。
2.2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我国森林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了政府的支持,同时也制定了一些相关的退耕还林政策,这样森林面积也逐渐的有所增加,而森林面积增加的同时,存在的森林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多,这样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森林面积的增加。据统计,我国每年在森林病虫害上所投入的资金也都占据了财政的很大比重,但问题却也越来越明显,在病虫害的防治上依然没有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每年我国林业病虫害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在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情况下,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也在大大增加,并且繁殖的速度也相当惊人。我国一些地区的政府部门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重视的程度依然不够,这样病虫害的面积也就会进一步的增加,从而增加了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难度。
2.3未设定虫害预警机制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还要采取有效的预警措施,如果没有科学的预警措施,那么防治工作的开展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一些工作人员在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意识上相对较差,并且也没有注重检测工作,检测的过程中检测设备也达不到规范的要求,这样就不能够对森林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及时的预警。在采取病虫害防治工作时,通常也都只是在灾害发生后才进行治理。这样一旦出现病虫害,那么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在一些人工造林工作中,生态系统结构也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在发生病虫害时,不仅会出现大范围蔓延的现象,同时在一些林业生产工作中,病虫害的防治问题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2.4不具备正确的森林病虫害危害意识
大多数人并未真正意识到森林病虫害对保障森林资源带来的危害,也不了解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保护森林的影响,因此,欠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意识。森林的病虫害需通过一个漫长的时间才可以看到效果,所以人们通常并不关注,林业生态建设的相关部门也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未采取相关的措施给予应对。
3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方法
3.1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准
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技水准展现在技术与设备方面。而防治能力的技术体现在工作人员的能力是否较高,专业病虫害防治人员通常具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及时在一些情况中感知病虫害的发生,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因此需加强培养专业人才。在设备水准方面则通过病虫害防治的新设备、新药进行应对,透过更新设备,不但能够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成功率,还可以提升效率,对病虫害严重区域进行治理。
3.2严抓检疫工作,阻碍病虫害侵入
依照我国相应政策,执行好森林的检疫工作,加大宣传力度,获取人们的支持与理解,以便有利于检疫工作的进行。在引进林木时需把好关,以免病虫害侵入。并且提高对木材市场、加工工厂的检疫工作,降低病虫传播渠道,提高检疫力度,完善检疫工作。
3.3意识到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要性
可持续化的发展需与生态系统紧密结合,并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防治,以便保障森林可用资源,确保林业的生态环境建设,降低由于病虫害引发的损失,协调生态系统的平衡。
4结束语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看出,针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我们不仅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也要做好预警工作,这样也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我国林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炳华,叶亮新,吴少珍等.试论森林病虫害防治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5):192.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篇6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
0.引言
林业病虫害种类繁多,某些种类在一定条件下危害严重。病害和害虫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系,如干部害虫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害的媒介昆虫。病虫害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防治的目的就是使其在系统中处于相对平衡,以保护和发展林业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本文着重探讨一下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林业病虫害的诊断方法
1.1症状观察
林木得病后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症状。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寄主患病部位表面有明显的粉状物、霉状物或子实体,由细菌、病毒、线虫和真菌等微生物引起的病害在寄主上亦有斑点、丛枝、流胶、腐烂、枯萎等症状。由土壤缺乏某种元素、气候环境条件不适合等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生物性病害不出现上述症状,受害林分中的林木往往表现均匀一致的叶片边色矮小等症状。由昆虫为害的树木,其叶片上有明显的缺损,枝干有坑道、蛀孔或蛀屑,即使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性口器造成的褪色、卷叶,也可籍助于手持扩大镜在树上找到虫体。
1.2林间分布判断
林间病株的分布暗示着相应的各种病因可为诊断提供分析的线索。由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发病初期为点片状,零星分布,健康树和病树混杂存在。由环境条件不适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在某种树上表现的症状相同,病株在林间成片发生,树木受害均匀一致。如林缘发病严重,表明邻近有病害的侵染源或虫源,因此要调查邻近的作物、树木上的病虫害。此外,必须了解林木的种源、栽培管理过程中的技术环节气候是否反常等情况,以有助于病虫害的诊断。当然,确切的诊断还必须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分析,通过显微镜镜或解剖镜仔细观察,进行病原或病害名称鉴定,病原物还有进行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等,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2.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手段
2.1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的方法。这种方法又称为植物化学保护。优点:(1)收效快,防治效果显著。它即可以在病虫发生之前作为预防措施,以避免,减少病虫的危害,有客在病虫害发生之后作为补救措施,迅速消灭病虫的危害。(2)使用方便,受地区及季节性限制小。(3)可以大面积使用便于机械化。(4)杀虫范围广,几乎所有病虫均可利用化学来防治。(5)可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远距离运输且可长期保存。化学防治又有一定缺陷:1)多种农药毒性大,有的有积累。2)容易杀伤天敌和其它有益生物。3)反复使用一种农药防治某种病虫易产生抗性。化学防治法有优点,也有缺点,要防止片面扩大其优点,又要防止片面强调缺点。总之,把化学防治与其它防治方法相互协调配合使用。同时应注意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包括:(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苏云金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细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线菌)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原生动物),泰山1号防治天牛(线虫)。(2)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3)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外,还有蜘蛛和螨类。
2.3应用Bt防治
Bt是一种广谱性细菌杀虫剂,能防治上百种害虫,对鳞翅目害虫特别有效。并且对人畜安全,对植物无药害,不伤害天敌。目前国外生产应用Bt逐年稳步增加,北美防治舞毒蛾的面积达130多万公顷,占实际防治面积的48%,东欧国家也都注重发展Bt杀虫剂防治森林害虫。我国实现了产品标准化,在总体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微胶囊Bt原粉和微胶囊悬浮剂两个剂型对马尾松毛虫等10多种农林害虫都有明显杀虫效果,用药量1500-2250g/hm2情况下,毒效提高20-30%,林业部确定为重点推广成果。由于世界知识经济和环境时代的到来,生物杀虫剂取代化学杀虫剂为主的防治技术已成必然。
3.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策略
3.1构建病虫害预测体系
病虫害预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发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发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
3.2强化营林管理工作
营林防治就是要从生产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提高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基础。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源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基础。达到有虫不成灾。
3.3积极开展综合治理
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避免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斥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结构,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人工造林面积的逐年增加,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日益繁重。因此,我们必须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严把检疫关,在加强监测的基础上,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治理好森林病虫害,促进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科]
【参考文献】
[1]黄延安.林业病虫害原因及防御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0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范例(3篇)
- 阅0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范文关键词:营林技术;病虫害;北方地区;森林林业病虫害在阻碍林木健康生长的同时,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在树木正常的生长、繁殖期内,打破了森林生态系统正.....

关于三八妇女节的作文范文(3篇)
- 阅0关于三八妇女节的作文范文篇1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就要到了,这是妈妈们的节日,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我决定要让妈妈过一个愉快的节日。所以,我准备给妈妈做一顿饭,该做什么好呢?咦.....

销售主管销售工作总结(收集5篇)
阅:0销售主管销售工作总结篇1服装产品营销方案,是对市场机会的把握和策略的运用,因此分析市场机会,就成了服装产品....

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6篇)
阅:0病虫害防治常用方法篇1关键词:森林病虫害概念防治方法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构成这....

农村小学工作总结(收集8篇)
阅:0农村小学工作总结篇1学校工作总结巴姑小学学校工作总结在即将过去的一学期里,巴姑小学在先锋乡中心校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