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设计原则(6篇)
来源:
绿化设计原则篇1
1功能原则
园林绿化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人们常常忽略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植物配置首先必须满足生态功能的原则,其次是社会功能。只要达到生态功能才能改善城市的环境,才能起到美化市容的效果。植物的生态功能包括净化空气、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减少水土流失等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一定不能忽视生态功能。园林绿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是指美化市容功能,净化空气功能,文化教育功能还有防护和减灾的功能,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应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植物进行配置,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
2经济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是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每一个城市的经济条件都是有限的,经济条件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条件,不论城市的经济水平是高是低,都会以最经济实惠的方案来实现城市的绿化,并且保证园林绿化中所有的植物都发挥着绿化城市的作用,也确保植物的配置是最佳的。经济原则的特点就是花费做少的金钱,来达到最大的价值,城市的经济水平会影响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植物的配置方案有很多,为了达到双赢的目的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会选择最经济的方案,经济原则不仅考虑设计过程中的经济还考虑后期对园林的管理也要满足经济原则,后期的管理会有养护费用的支出,经济原则是既考虑前期的投入也考虑后期费用的支出的,后期费用的支出主要是指植物的修剪、施肥等费用,在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的配置要选择一些有寿命长的,生长速度中等的,容易打理的、生命力顽强的等特点的植物,还要注意保证群落的多样性,则可以降低后期的管理费用。
3艺术原则
植物配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园林的观赏性。植物配置不是把绿色的植物堆积在一起,而是要在审美基础上进行艺术配置。在植物配置中,应遵循调和、统一、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结合艺术形式,尽最大的可能把植物的绚丽的色彩、婀娜的姿态、沁鼻的芳香表露出来从而提高观赏价值。
二、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园林设计中的地区差异
在进行园林设计的过程中应以当地的环境作为基础,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韵味都不同,其所包含的地域气息也不一样。如北方地区和苏杭,不同的文化底蕴导致了两个地区的园林具有不同的气质,一个辉煌磅礴,一个景色秀丽。北方地区建筑尽显其规模宏大;南方的苏州园林却又有小家碧玉的特点。北方的园林设计对色彩运用淋漓尽致,而南方却相对于淡雅很多。所以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区的园林设计都具有自己独特地方式和特点。
2植物的挑选
挑选植物应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植物的生态习性、美化功能及生产功能。按照园林绿地的主要功能和它的艺术形式去选择植物。地域决定了植物的种类,什么样的地域功能就应该选择种植什么样的植物,此外还需要考虑地域允许种植树木样的植物种类,在选择相应的植物。
3种植植物的选择搭配
我国很多地方的园林设计中都出现了或多或少的搭配不均的现象,为了尽早的完工,急功近利,没有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导致有一些植物在刚栽种时没有问题出现,一旦过了些时日,植物越长越大,以后看起来就会比较紧凑,单一,没有层次感,失去了原先的艺术性。选择植物应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态需求,栽种间隙。分层配置、色彩搭配。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很色彩和层次更加鲜明,丰富。不同花期的植物分层配置可延迟观赏期。
4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不同季节性的植物可以避免植被的单调、造作和雷同,形成春季百花争艳、繁花似锦;夏季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秋季叶多变、气息浓厚;冬季银装素裹、万物俱籁的景色。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大家可以感受自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结束语
绿化设计原则篇2
关键字: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原则
Abstract:theresidentialdistricturbangardengreeningisanimportantpartofthegreenspacesystem,improvetheurbanecologicalenvironmentistheimportantlink,aspeoplematerialstandardoflivingisincreasingdaybyday,peopleinresidentialdistrictgreening,andbeautifytherequirementsandappreciationlevelmoreandmoreisalsohigh.Therefore,residentialareashouldbetheroleofthegreeninggreeningofthegreeningplanfollowtheprinciple,makelivingenvironmenttoadapttothemodernarchitecture,meetthefunctionalrequirements.
Keyword:residentialdistrict,greendesign,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住宅小区绿化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生存环境,住宅小区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空间,其环境规划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没有绿色环境,,而且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住宅小区绿化有着重要的作用[1]。
建筑离不开花木,花木相伴建筑。中外好的建筑莫不是如此。“建筑在绿色之中,绿色在建筑之中”,这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所需要的,是人与自然结合所追求的。住宅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分布最广、最接近市民、最为居民所经常使用的环境空间。
1.1绿化对环境的作用
住宅小区绿地在生态、美学、心理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发挥着明显作用。不仅美观,还可以平衡生态环境的需要,可使大气清新、降温湿润、防止尘污,它可调节光、温度、湿度和空气,改善气候,并且防风等作用。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造成微风。此外,优美景观环境在起到赏心悦目效果。
1.2绿化对健康的重要性
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的户外活动,使老人、少年儿童各得其所,能在就近的绿地中游憩创造良好的户外环境条件。还能消除都市的喧嚣、身心的疲惫,松弛神经。安抚情绪,从而有利于小区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1.3采用乡土植物
住宅小区绿化中选择即好看,又实惠的乡土植物进行布置,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效益。
由此可见,住宅小区绿化对城市人工生态系统的平衡,城市面貌的美化,对人们心理的良好作用都很有意义。随着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升,住宅小区环境景观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提倡简约明快的景观设计风格。环境景观还更加关注小区居民生活的舒适性,不仅为人所赏,还应为人所用。
21世纪的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将是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而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住宅小区绿化设计的又一趋势。
2、住宅小区绿化设计的原则
就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原则是有效地利用小区的资源,简单地说就是通风换气、搞绿化、尽量用绿色资源和可循环再生资源。其设计原则也可称作生态可持续性建筑,即在不损害基本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间环境得以长时期满足人类健康地从事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需要。住宅小区的绿化不仅与减少能源消耗有关,同时还涉及减少淡水消耗、降低材料及资源使用、减少废物、提高空气及灯光质量、处理及保留雨水用以补充地下水、恢复自然环境、减少依赖汽车等等的同类问题。
2.1功能与形式统一
设计必须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小区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对户外活动要求不同来进行。乔木、灌木、草坪要有一个合理的配置比例,达到最佳的生态和美化作用[2]。
2.2设计需经济实用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适地适树,建筑周围的土壤由于建筑施工经常有建筑垃圾等阻碍植物生长的环境,须采用耐瘠薄、抗性强的树种。而且现在很多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也跟不上,导致植物的生长状况不良,因此更需要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树种。
2.3美化环境
园林绿地设计是一种多维立体空间艺术的设计,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空间环境设计,有平面构图,要充分利用对比与调和、韵律节奏、主从搭配等设计手法进行规划设计。
2.4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住宅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3]。
2.5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应以人为本
小区绿地最贴近小区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品味。
2.6住宅小区绿化要适地适树
住宅小区房屋建设时,对原有土壤破坏极大,建筑垃圾就地掩埋,土壤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应对选择耐贫瘠、抗性强、管理粗放的乡土树种为主,结合种植速生树种,保证种植成活率和环境及早成景。还须考虑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卉的适当搭配以及果树、药材、观赏植物的搭配,以及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的多种手段的运用[5]。
2.7合理的组织空间
住宅小区绿化同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住宅小区绿化主要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来组织空间。
2.7.1空间的分割
绿化空间的分割要满足小区居民在绿地中活动时的感受和需求。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当人在流动时,分隔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通过空间分隔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
用墙体、绿篱和攀缘植物分割当分割体的高度在30厘米至60厘米时,空间还是连续的,人坐着也能向外观赏,没有封闭感,但空间是隔开了。当分割体高度在0.9米至1.7米以上时,视线受阻,出现封闭感。随着高度的增加,封闭感增强[6]。
用水面、山石、树丛、花架、小品等分割水面如处理得当能拓宽空间,将有限的距离拉大。同时,地面铺以质感不同的材料效果更为显著。硬质铺地砖同草皮形成质感的对比,绿地底界面高差的变化增加了深度感。采用下沉式或上升式广场给人一种独特的领域感[6]。广场沿街边界可用灌木、绿篱分割内外空间。
2.7.2空间的渗透
空间的渗透与联系同空间的分割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分割而没有渗透和联系的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通过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可产生层次变化。常用手法有:用门窗、花格墙和植物框景在设置分割物时,可利用门洞等手法使被分割的空间既保持它的独立,让人们有场所感,又与外界联系紧密,相互渗透[7]。
住宅小区绿地中的花架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是利用“分、隔、挡、通”的园林艺术手法,挖掘住宅楼区土地潜力,以扩大绿化面积,弥补绿化用地的不足的一种绿化形式。用装饰花墙和景门将楼区封闭成不同的庭院,打破了楼群“一字形”、“行列式”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连的舒适、整洁、美丽、幽雅的生活空间,改变住宅小区的生态环境[8]。住宅小区庭院式绿化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小同大异,各具特色,立意明确,回味无穷,融园林艺术、文化艺术、美术艺术、书法艺术为一体,寓教育于游乐之中。庭院式绿化小区中的组团式小游园,服务半径小,供居民茶余饭后休息游乐,人称“袖珍花园”。是利用“分、隔、挡、通”的园林艺术手法,挖掘住宅楼区土地潜力,以扩大绿化面积,弥补绿化用地的不足的一种绿化形式。用装饰花墙和景门将楼区封闭成不同的庭院,小同大异,各具特色,立意明确,回味无穷,融园林艺术、文化艺术、美术艺术、书法艺术为一体,寓教育于游乐之中。庭院式绿化小区中的组团式小游园,服务半径小,供居民茶余饭后休息游乐,人称“袖珍花园”[9]。
2.8利用自然景观,体现绿色
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的东西更容易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和谐与美好的感觉,因此住宅小区的绿化尽可能地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有效的利用,通过植物自然生长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就不必等新栽的植物缓慢生长,就会有较好的绿化环境,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并且不会给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带来负担。
为提高住宅小区的生活质量,绿化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在整个住宅小区内以自然植物景观且多以绿色植物为主,增加整个空间的绿量[11]。在住宅小区内多种植高大的乔木,因为成片的高大的乔木不仅可以改善住宅小区的环境而且还为低层植物的生长创造了较好的生态条件,在高大的乔木下面还可以作为活动、娱乐的休闲场地[3]。并实现绿化的多样性,建立乔、灌、草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的植物群落,增加开放性空间的绿化,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最好的绿化效果。为小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让小区居民能真正感觉到大自然的亲切美好。
3、总结
住宅小区绿化影响因素较多。在操作过程中应灵活掌握,不可机械照搬。同时,应充分考虑到绿地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居住小区住宅小区真正成为居民生活、休息的良好场所。
住宅小区绿化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它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开拓人与自然充分亲近的休憩生活境域,使久居闹市的居民获得重返自然的身心享受,这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理想,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参考文献
[1]富英俊.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园林.2001(5):19-20.
[2]袁栋.浅谈居住区绿化设计.城乡建设.1999(8):25-26.
[3]吴林春,丁金华.对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绿化设计的思考.建筑知识.2002(3):13-15.
[4]黄伙南.对居住区绿化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建筑知识.2003(1):5-7.
[5]蔡丽明.对居住区环境建设中的几个要素的探讨.建筑知识.2001(2):19-20.
[6]张鲁山.居住区环境设计.住宅科技.1998(10):5-7.
绿化设计原则篇3
关键词村庄绿化;功能定位;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S7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0-0295-02
AbstractAcordingtotheplanningandpracticeofvillagegreeninginnewruralconstruction,wesummarizedasustainablewayofhighbenefit,lowinputandlowconsumption.Meanwhile,weanalyzedtheproblemsexistinginthevillagegreening.Ithasacertainguidingrolefornewruralconstructionatpresent.
Keywordsvillagegreening;functionalorientation;designprinciple
潜山县地处皖西南,大别山东南麓,长江北岸,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依次形成山区、丘陵、圩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51.99%,县内天柱山部级风景名胜区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当前,潜山县正在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
村庄绿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村庄绿化包括村庄绿化及村庄内部绿化。村庄内部绿化包括村庄内公共绿地绿化、庭院绿化、村庄内道路绿化;村庄绿化包括村外道路绿化、生产区绿化、生态区绿化。村庄的范围在山区指村庄第一山脊线内的区域,丘陵及圩畈区是指村庄外500m范围内区域(村庄外为基本农田)。搞好村庄绿化,可美化村庄、保护生存环境、增加村民收入,对新农村建设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与城市绿化相比,村庄绿化有其特点和功能定位,因而村庄绿化有其相应的设计原则。
1村庄绿化的功能定位
1.1生态保护功能
生态保护功能是指村庄绿化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环境等方面的功能。村庄绿化可以保持村庄水土,减轻或防止水土流失,山区可防止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村庄绿化树木尤其区域树木可降低风速,防止狂风暴雨对村庄的破坏;村庄绿化树木可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灰尘,散发香气,夏天遮荫,冬天挡风,可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1.2绿化美化功能
绿化美化功能即村庄绿化在改变村庄景观方面的功能。
1.3增加收入功能
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空隙地及区域林地,规划发展果园、花园、药园、竹园、桑园、茶园及用材林等,在绿化美化村庄、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发挥村庄绿化的经济效益。
2村庄绿化设计与施工原则
2.1城乡一体与兼顾村庄绿化特点相结合
村庄绿化要体现城乡整体协调和统筹城乡一体化绿化的观念,把村庄绿化规划纳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村庄布局规划。村庄绿化的布局、绿化用地安排等与各部门的专项规划进行整体协调,在编制村庄规划时,要对道路、居住区等各种绿地类型进行总体布局,统一规划[2]。以改善村庄生态环境、增加村民收入为目标,营造村庄森林生态系统。需要注意的是,制定规划时要征求村民意见。
2.2保护现有树木与新造林相结合
潜山县群众自古以来就有在村庄周围植树的良好传统,现保存下来的古树名木达300余株,村庄风水林不计其数。绿化规划前,先对村庄内部及周边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村庄周边地形、地貌、水系及树木分布状况,重点调查现有古树名木、大树的树种、年龄、胸径等情况,调查村庄风水林、片林的树种、面积以及经济林树种年收入等。规划时,将村庄绿化区划分为村庄生活区及村庄区2个部分。村庄区绿化以防护林为主,适当配置经济林,其主要生态功能为保护村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减灾,次要功能为美化村庄、增加收入。因此,树种选择上,营造防护林以毛竹、雷竹、马尾松、杉木、枫香、香樟、苦槠等为主;营造经济林以板栗、茶叶、桑、桃、李、枣、猕猴桃、柑橘等为主,方便村民从事生产,减少村民路途时间消耗。村庄生活区公共绿地绿化以村庄内原有古树名木及大树(或大树群)为景观主体进行设计,辅助配置小乔木、灌木、草本等。
保护现有树木,尤其古树名木及大树,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绿化支出。同时,对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可提高村民尤其青少年的环保意识,绿化工程完工后,形成以原有古树名木及大树为主体、新栽植苗木为有机补充的绿化景观。
2.3乡土树种与引进树种相结合
乡土树种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而生存下来的树种,具有适应性强、品种多样、抗逆性强、投资少、观赏性高的特点,少数树种还是珍贵稀有植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在特定环境条件下,能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村庄绿化利用乡土树种,可观叶、观花、观果、观形,加之植株生长茂盛、枝叶浓密、花朵艳丽、果实丰硕,可发挥最大的观赏效果;乡土树种取材方便、育苗容易、地产地种、随种随取,可避免长途运输,成活率高,管理省工,寿命长,成本低;由于生长旺盛,叶面指数高,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地功能和生态效益。因此,采用乡土树种绿化最经济实惠。引进树种可视其在县内的适应性及生物学特性有选择地使用,只可作为乡土树种的补充,绝不可作为主栽树种。
2.4产业发展与村民生活相结合
近年来,在转变增长方式、倡导绿色低碳经济的转型期,潜山县加速构建“绿色为体,特色为魂”的农业框架,县政府出台政策,成立了六大农业特色产业指挥部,每年投放财政资金逾1000万元,大力发展茶叶、瓜蒌、油茶、食用菌、蚕桑等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村庄绿化上,注意做好与六大农业产业的对接,增加村民收入,使村民安居乐业。近年来,结合村庄绿化,潜山县发展无性系茶园面积达366.67hm2,新增产值1100万元;建设油茶基地9400hm2,育苗140万株,获全国“万亩油茶林示范基地县”等称号;依托村庄绿化,全县农民人均年增收1258元。
2.5高效低耗原t
与高投入的城市绿化相比,村庄绿化投入主要靠村民自筹,没有专业养护人员。因此,村庄绿化要求投入少、耗肥少、耗水少且树种抗性强、适应性强、不发生或少发生病虫害。
3村庄绿化应注意的问题
3.1基建设计与施工给树木生长留足地下空间
树木的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是协调生长的,其生物量呈正相关,一株树冠庞大、树干粗壮的树木,其地下根系必定发达。一旦地下部分受到破坏或生长空间、土壤条件发生不良改变,树木地上部分的树干及树冠就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因此,各种土建工程必须给树木留足空间。具体来说,原有大树、古树名木树冠阴影内不可硬化处理,只可铺设草坪、栽植灌木,确需硬化也只能在下垫土壤上铺渗水砖、镂空砖,以保证土壤透水性、透气性;基建施工不可损伤地下根系,原有大树树根的,应适当运客土覆盖,以保护根系,但土壤不可过厚,以免对大树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临坡侧可砌挡土墙保护根系。新植树木根据树木生物特性留足生长空间,以确保新植株成活并正常生长。所有定植树木及草坪必须清除水泥、石灰等建筑垃圾,从别处运输土壤回填后方可栽植绿化树木。
3.2考虑植物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为达到村庄绿化高效低耗的目的,选择适应性强、抗性强的树种(草种),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养护成本[3-4]。应尽量避免选用落花、落果、飞絮的树种,如村庄绿化尽量不选择杨树,因为杨树中一些品种开花时飞絮对健康不利,且杨树滋生天牛遇大风易折断,会碰坏房屋、电线以及碰伤行人;耗水量多、易滋生杂草的草种不可用;易滋生病虫害的树种不可用,因为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对村民健康不利;房屋南面选择水杉等落叶乔木,夏天可遮荫,冬天可晒太阳。
3.3考虑村庄绿化的可持续性
枯枝落叶及修剪的枝条等生物质集中收集,堆沤生物肥料,再用于村庄绿化追肥,切不可污染环境。潜山县在新农村建设中树立“统筹城乡发展、全县大景区”意识,打好自然生态牌、休闲体验牌、历史文化牌、风景观光牌、特色产业牌,全面推进“旅游城市、风情小镇、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已初步建设村庄整治点100多个,村庄绿化实现了四季有花、三季有果、农业增效、村民增收的良好目标。
4参考文献
[1]倪琪.村庄绿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安徽省安庆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1-2022)[Z].北京,2012.
绿化设计原则篇4
最近几年,产品绿色包装设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很多企业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绿色包装设计。绿色包装设计能够有效利用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其别称为生态包装”,属于环保型包装,有利于保护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同时能够满足经济循环发展的要求。文章从实际产品包装情况出发,先是分析了绿色包装设计及可持续发展内涵,而后探讨了实现绿色包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希望对推行绿色包装设计理念、降低环境污染程度等有所帮助。
关键词:
包装设计;绿色理念;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背景下,资源供应及资源需求两者之间的矛盾愈来愈大,尤其是包装所产生的环境压力。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绿色包装产业机制,并制定及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推动产品绿色包装发展进程,从而提高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本文结合实际案例,重点论述了绿色包装设计及可持续发展内涵、实现绿色包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旨在丰富绿色包装理论。
一、绿色包装设计及可持续发展内涵
(一)绿色包装设计内涵
所谓的绿色指的是一种生存选择、思想。环保意识不断增强情况下,设计结构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切身利益等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绿色包装设计在设计中融入了预防污染措施、环境因素,重视设计的环境性能。绿色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之内,应于每个环节中体现绿色包装”[1]。绿色包装”不但能够促使包装成本降低,还能促使包装废弃物环境污染降低。总之,绿色包装设计”可保护环境,有效平衡生态关系。
(二)可持续发展内涵
可持续发展,顾名思义,重视生态和共同发展。就可持续”来讲,其指的是人类发展不得破坏环境自我调整能力,同时不能破坏相关服务及自然资源;就发展”来讲,其指的是满足人的收入、贫困的基本需要。可持续发展,即对人类生活质量加以改善,并保护生态环境。从本质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以利用现代科技为基础,注重研究、开发绿色资源,并对生态环境进行不断改善及优化。设计领域应包含可持续发展思想,优化包装设计理念。对绿色包装发展中的各种关系进行正确处理,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设计,即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再创造个人行为、组织行为、个人意识等,以和谐所有要素。对于可持续发展设计,应解决设计目标、设计方法两大问题[2]。
二、实现绿色包装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一)健全相关法律及政策
包装业在我国属于新兴产业,即便我国已经跻身包装大国行列,且朝向包装强国发展,但包装及开发能力、产品质量等不尽人意。此外,资源越来越紧张、环境污染程度加剧,绿色包装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鉴于此,笔者建议对相关法律及政策加以科学制定,为绿色包装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例如:绿色餐具,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就已制定、出台有关法律、法规。此外,当前餐具销售量颇多,但并未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当然,某些企业开始将注意力集中于生产那纸板涂模型、生物EPS型等环保餐盒”,但其生产成本高,销量少,难以抗衡以往的塑料餐具,导致很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降低。究其原因,当属执行制度时并未强制推行相应的法律及缺乏扶持绿色包装企业的政策[3]。基于此种情况,为保证绿色包装有效推行,应制定《包装法》、《包装回收管理办法》、《绿色消费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包装产品有关内容,例如:包装产品回收义务、包装产品经费开支、包装产品污染责任等。通过采取强制性手段,以科学管理包装资源,同时解决一系列问题(包装安全、包装废弃物处理等),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近几年,我国相继出台很多绿色包装法律法规,有效减少塑料袋使用。与此同时,绿色包装法律法规强化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对控制污染源头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若要实现绿色包装,笔者建议重视选用材料、设计包装产品、生产产品等。进行绿色包装推行时,应严格遵循相关原则,注重所有环节科研创新。例如:对新型材料(无公害、无污染)进行研发,充分利用包装产品,同时对加热、感光包装袋加以研发,并更新瓦楞纸板技术、纸浆技术,促使用纸等级提高、用纸克重减低,以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减量化包装等,从而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三)适度把握绿色包装
设计包装、加工包装、制造及安全使用包装为绿色包装设计核心内涵,通过系统设计和总体评价人机、环境、资源来优化利用水资源,进而实现绿色包装可持续发展目标。设计包装时,设计师应切实践行绿色理念”,并严格恪守职业道德[4]。为达成绿色包装目标,设计时有必要注意以下原则,从而满足适度包装的要求:其一,选择及使用包装材料时应坚持无公害原则、简单化原则、减量化原则等;其二,处理包装废弃物时应坚持易循环原则、易回收原则、易降解原则;其三,设计包装结构时应坚持可压缩原则、可折叠原则、可卷曲原则等;其四,包装功能应坚持便于储运原则、易于宣传原则、多元化原则;其五,设计包装外观时应坚持协调原则、美观原则、简洁原则等。
结束语
绿色包装设计”在当今社会包装设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其顺应时展要求。绿色包装设计”使得包装设计机会更多,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设计产品包装过程中,设计师应竭尽全力改进商品包装,保护环境,并提高创新、研发能力。笔者坚信,绿色包装设计理念不断推行形势下,产品包装将会更加人性化、生态化,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作者:马运琴单位:运城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曾凤彩,王雯婷,王富晨.从绿色包装模式谈包装减量化设计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J].包装世界,2014,01:10-11.
[2]李银兴.绿色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J].包装工程,2014,22:73-76+80.
绿化设计原则篇5
【关键词】微地形;景观设计;园林绿化;应用
1.“微地形”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
1.1景观结构作用
“微地形”能够利用绿化园林景观视线的控制,构造出有所差异化的空间结构类型。比如,可以在视野更为开拓,地形相对平坦的区域利用“微地形”营造出更为开放的区域空间。而针对于山体或者水体区域,则可以利用“微地形”营造出相对封闭或者半封闭的景观公园。因而,借助于园林绿化营造微地形,能够极大地改善居民周边居住环境,营造出更为丰富多元化的空间视觉感受。相对平整的地形结构能够为居民提供娱乐休息的空间,平整的铺装则能够为居民创造解散区域。借助于微地形的营造所提供的居民休憩空间,再加上植物与平地、坡地的融合,致使完整的空间产生难以分离的关系。
1.2工程与辅助工程作用
合理应用微地形,有助于园林绿化景区的排水处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积水问题。在国内的南方区域,由于雨水量通常较为充足,营造出合理的“微地形”则有利于更好地排放雨水。此外,科学地营造“微地形”能加大城市绿地比例,据不完全统计,面积达到5m2的平面绿地中能够种植2~3棵树木,但是,假如营造出起伏的微地形后,则可种植的树木数量可增加1~2棵,绿地量明显增加。
2.“微地形”景观设计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策略
2.1“微地形”在@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2.1.1自然和谐的原则。
现在,越来越多的园林绿化设计师将园林设计思路转向自然发展路线,希望能够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多的设计灵感,或者结合大自然已有的地貌情况,设计出更多的园林绿化景观。将大自然视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作品的重要创意来源,更为强调利用大自然中岩石、土地以及树林等要素,更加注重与大自然环境共生的方式。单一的地形设计仅仅能够为居民提供审美感知所带来的愉悦感,而假如融入了人文精神或者地方特色,则可帮助人们在居住体验中获取更多的感知,进而获取更多的认同感。
2.1.2经济成本控制的原则。
在设计园林绿化景观时,所营造的微地形功能有限,应注重与造景并重,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为原则。改造地形地貌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此时进行微地形景观设计,就应评估实际的财力、物力等现实情况,并力争按照依山就势、自由布局的原则进行景物的布局、意境的表达。假如在营造微地形时,需要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貌,应该努力保障园林绿化区域与挖土方的整体平衡。
2.1.3人性化原则。
尊重园林绿化景观已有的地形,高效利用当前已有的土地空间资源,是当前园林绿化自然景观设计中最为主流的设计思想以及务必遵循的基本性建设原则。在园林绿化景观微地形作业环节中,并非所有的施工均能够实现排水功能。对整个地形的尊重,主要是指在营造园林绿化景观微地形时,避免对原有地形造成破坏。往往在开发城市广场、园路时,对已有地形建筑物的保护设计不够科学,造成相关的自然地形设计不够合理。在设计后续相关项目时,应该尊重整个地形中第一个公园的景观设计。
2.2“微地形”营造的影响因素
2.2.1被动影响因素。
(1)地形现状。当营造特定的微地形时,应全面评估所利用土地的来源以及排水状况等信息。在营造新的微地形时,首先,考虑残余积土是否可以利用。其次,考虑微地形设计的位置是否合理,避免限制正常排水产生新的大坝。(2)地域文化。好的微地形设计作品均可看到作品灵魂的影子,拥有特殊的思想内涵,这与微地形所处的地域文化紧密相关。(3)服务对象。在设计营造“微地形”时,全面考虑包括人、动植物等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营造出更为舒适的微地形,提供更好的园林绿化景观服务。
2.2.2主动影响因素。
营造“微地形”时所受到的主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空间影响、植物种植影响以及经济效益影响等。
2.3“微地形”塑造园林绿化景观的方法
2.3.1居住小区园林绿化。
(1)居住小区道路的处理。小区道路常见的设计类型主要包括组团道路、浏览道路等多种方式。微地形应用于居住小区道路中,可以营造出起伏变化的道路或者缓冲平坦路面的步道台阶,有助于改变小区居民的步行快慢节奏,大大改善工作后的疲惫状态。此外,居住小区道路两边的地形地势也可以营造出坡度有所差异的边坡,不仅能够达到居住小区道路对排水的要求,而且能够确保道路空间布局上不丧失流动性。同时,在居住小区内利用不同的材料,能够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利用废碎的瓷砖,实现废旧材料高效利用,又能够实现丰富道路色彩的目的;利用鹅卵石材料,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居住小区道路内容的丰富性,还能够达到按摩保健的养身作用。
(2)楼宇间绿地的处理。由于楼宇间可用空间有限,楼宇间绿地通过合理地园林绿化微地形处理,将自然山峰缩小应用于楼宇间的绿地中,包括独山包或者多山包等多种方式。在楼宇间营造出高度不同的微地形,极大地改善了居住小区内居民的视野,改善了园林植物的栽植环境,充实了居住小区内园林绿化的艺术内容,将小区居住条件与外界大自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2.3.2公共绿地园林绿化。
(1)广场绿地的处理。城市广场是当前城市中最富艺术感染力的公共区域,根据功能的差异可以细分为公共活动场所、交通广场以及商业广场等。通常而言,广场绿地是坡度相对较小的缓坡底,并借助于微地形景观处理,以广场地形的抬升或下降,构造出有所差异的绿化景观。在高度相对较高的广场区域,则可以考虑构造出绿地构图中的焦点区域,突出景观的形象;而高度相对较低的位置,具备更强的封闭性与内向性,更能够产生良好的舞台效果,可以考虑构建下沉式广场,突出广场文化气息。
(2)道路绿化的处理。在园林绿化景观中,道路绿化是至关重要的组成元素。要想在相对较为单调、封闭的广场道路中,营造出更为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要求关注园林景观的立体化处理。此时,不仅要在道路两边部署高度有所差异的植物,还应该充分应用微地形景观设计处理效果。将道路的地表弄成中间位置拱起的形状,便于排出积水。此外,在坡度相对较大的道路,应根据道路的方向完成微地形的设计工作,有利于行人在道路中更为舒适地行车。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园林绿化工作中,应该合理地利用“微地形”设计及施工原则与方法,更好地发挥绿化景观改造功效,提供更为舒适的绿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明菲.现代景观设计中微地形设计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4
绿化设计原则篇6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室内设计;应用,环保
1.绿色设计理念及其原则
1.1绿色设计理念概述
绿色室内设计理念,指的是为了给住户提供舒适、健康、亲和、绿化的居住环境,设计师结合无污染、环保、节能、经济、生态型、天然、自然的装饰材料与技术进行室内设计,进而设计出有助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健康的室内环境。采用绿色设计理念进行设计的室内环境,更加健康、生态、无污染,有利于为住户构建温馨、健康的绿色家园。
1.2绿色室内设计原则
1.2.1节约、经济型设计原则。节约、经济型设计原则,通过将住房空间与布局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自然元素与天然材料,采用节约、环保、经济的装饰材料进行装修,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尽量避免能源的过度浪费,采用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装饰原材料进行设计。
1.2.2亲和、舒适的设计原则。亲和、舒适的设计原则,在进行绿色室内设计时,应避免设计过于繁杂,导致环境给住户带来过大的压迫感,设计师应当为住户合理配置空间环境布局,采用舒适的色调与亲和的装饰、优美的陈设。
1.2.3生态、绿化设计原则。生态、绿化设计原则主要是通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采用自然采光及自然通风等自然元素、条件,促使居住环境冬暖夏凉,为住户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有利于住户的身体健康。
2.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2.1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空间及布局设计中的应用
2.1.1绿色空间布局设计分析。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人均住宅面积较小,如何使得空间布局设计更为经济、合理,对于改善我国居民的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分配功能区,按照动静分隔、洁污分隔的空间设计原则,将室内环境的面积合理分配,以便提高房屋面积的利用率,扩大视觉上的空间视野,从而营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2.1.2室内储藏空间设计。(1)结合储物对象规划储藏空间大小。由于室内环境中的各个储藏空间大小不一,加上住户的生活习惯及储藏物品各不相同,可以结合实际储物对象来规划室内储藏空间的大小。其中,储藏空间包括:独立式储藏、组合式储藏、固定式储藏,通过灵活运用储藏方式,提高室内储藏空间的利用率。(2)预留储藏空间。由于计划赶不上变化,住户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可以多加设计些储藏空间,以备不时之需。通过预留一定的储藏空间,并延长各个储藏空间的使用寿命,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省室内空间,而且有利于节省资源,增加室内收纳、储藏空间。
2.1.3室内采光及通风设计。(1)自然采光设计。在设计已经有了基本构架的建筑时,可以采用增加窗户数量和调整窗户位置等手段都可以加大采光量。或选择透明玻璃、透明屋顶材料装饰,可以提高室内采光度,为住户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2)自然通风设计。一方面,在通风设计中,应当尽量将房间的门窗方向设计结合自然通风条件,改善室内环境的通风情况。另一方面,应当确保通风系统应经济有效,以便保证室内冬暖夏凉、空气流动。
2.2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装修中的应用
2.2.1绿色装饰材料。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装饰材料的选取也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绿色设计理念,应当尽量避免使用污染较大、不健康的装饰材料,通过大量运用健康、绿化、环保的装饰材料,并充分考虑材料的使用耐久度,在提高装饰材料环保性的同时,确保其经济性。另外,设计中所选的装饰材料应避免选择需要再次加工的材料或易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原材料,尽量选购由再生原料制成的可循环使用的本地生产装饰材料。
2.2.2绿色节能产品。(1)节水产品设计。由于当前我国水资源匮乏,应用并推广节水产品实属刻不容缓。通过在室内设计中广泛应用节水产品,例如节水型淋浴器、节水型洗衣机、节水型座便器等等,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水资源,保护我国的水资源,实现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2)节电产品设计。通过降低高能耗电器产品的使用频率,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而且可以减少资金的消耗。例如减少空调及相关照明设备的使用,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降低碳的排放量。
2.3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陈设设计中的应用
2.3.1绿色环保型室内家具设计。当前,环保型室内家具由于无污染、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在我国的家具产品中脱颖而出。绿色环保型室内家具,其甲醛、乙醛等有害气体的含量极低,住户应当尽量选择使用天然实木制成的家具,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有利于人体的身体健康。例如,住户可以选用竹子、藤和原木等材料做的家具,在夏日里显得更为清凉、舒适,不仅有利于减少空调的使用,节约能源,而且环保、生态,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2.3.2绿色环保型室内装饰设计。室内装饰物在室内设计中占据重要作用,当前,大部分住户通过使用布艺品、家电则用低碳节能的设备。然而,大规模的换装会增加经济成本而造成浪费。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材料的“变废为宝”进行再次设计,对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开发利用,或者把所谓的“废品”重新设计,变废为宝,加工成装饰品。一方面,此种做法有利于降低购买和运输成本,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作用,贯彻低碳设计理念。另一方面,通过在设计中融入适当的绿化设计,将古朴、优雅的自然生态延伸到居住环境中,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的空气质量与环境布局,进而营造出优雅、自然、生态美的居住环境。另外,装饰织物在整个室内设计中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居民生活节奏较快,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日益匮乏,繁重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让人们渴望回到清新、优美的大自然环境中生活。因此,可以通过大量使用天然、绿色、环保的装饰织物应用于室内设计上,通过灵活应用纺织品,将其与艺术设计相结合,不仅美化室内环境,而且给予人们视觉上的享受。
3.结语
综上所述,绿色室内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采用节能、环保、低碳的装饰材料及技术将资源配置最优化,以便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循环发展,将绿色设计理念不断发展,使其成为当代环境保护与室内设计的主流,进而为住户提供舒适、亲和、健康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吴瑶君.绿色理念与室内设计的融合[J].科学之友,2011,(6).
[2]曹德斌.室内设计的科技性和绿色环保性之我谈[J].科技风,2011,(18).
[3]徐婕媛.论低碳装修设计[J].科学之友,2011,(7).
[4]颜军.室内环境设计与现代生活[J].艺术百家,2010,(1)..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关于社团工作总结范文(整理9篇)
- 阅0关于社团工作总结范文篇1回首xx年xx月份我加入山东理工大学英语协会的工作以来,忙忙碌碌已度过将近一年了,不知不觉中已由懵懂的大一新生变成了大二中人,在社团工作的得与失也.....

社团工作总结范文参考(整理15篇)
- 阅0社团工作总结范文参考篇1日子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本学期学生会的工作已近尾声。在学院各级领导和老师的指导帮助下,管理系文艺部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

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6篇)
阅:0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教程篇1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为提供决策支持的,其人才的需求通过设立会计专业的高校....

绿化设计原则(6篇)
阅:0绿化设计原则篇11功能原则园林绿化具有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是园林绿化设计中最基本的要求,在植物配置....

经济基础的知识点(6篇)
阅:0经济基础的知识点篇1[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学有效性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11.044[中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