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6篇)
来源: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篇1
1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原则及意义
1.1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相关农业技术人员需遵循生态平衡的原则,侧重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要求相统一。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合理选择发展布局,打破“发展第一,治理第二”的传统思想,不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谋取农业发展。在有机农业发生过程中,需将发展目标同自然环境相结合,确保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保持和谐,由此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1]。
1.2遵循有机农业种植标准,标准化进行种植
有机农业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并且种植地区土壤应达到相关标准,选择黄棕壤最为适宜,黄棕壤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的作用,呈弱酸化反应,自然肥力较高。另外,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加强道路交通规划、及给排水规划等[2]。
1.3采取多元化种植,保证生物多样性
首先采取多元化种植,在替代传统农业种植模式的同时,可通过玉米、辣椒、花生等套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将土地价值发挥到最大,同时方便管理,收益稳定。其次保证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对有机农业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培育新品种,通过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及细菌病毒微生物等方式改善农作物基因资源。例如基因操作、蛋白修饰、生物合成、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可培育出产量更高、资源消耗更少、污染更少、抗逆性更强、营养更高、口感更好的有机农业新品种。
1.4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当农作物受到害虫侵袭时,将会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严重的影响,降低农作物产量,因此,有机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可为农作物提供健康生长的良好环境,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及产量。
2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的具体成因
有机农业发展原则是保证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的不平衡。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降低病害虫天敌数量,导致害虫大量繁殖。因此,需选择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增强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若未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需在正式种植前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处理。其次,相关工作人员缺乏对病害虫繁殖规律的了解,无法在病害虫大量繁殖前进行消灭处理,导致病害虫爆发[3]。
3有机农业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策略
3.1合理选择种植品种
在进行有机农业种植前,需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品种,例如大蒜可驱除绿丽金龟、蚜虫、根蛆、蜗牛、胡萝卜种蝇及白蝇,促进胡萝卜、芹菜、葱科等植物生长。生菜可全年栽培,害虫极少,主要害虫有红蜘蛛和蚜虫。这些害虫一般每年会发生2~3次,在5月中旬、9月初和1月上旬发生。另外还需做好种子消毒和风干工作,切断病虫害源头,从根本上提升农作物抵抗病虫害的能力。
3.2加强土壤环境处理,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需对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做特殊处理,清除土壤中的隐藏病害虫,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首先需适当地进行深耕细作,消除杂草,有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增强抗虫害能力,另一方面需适当深耕,抑制害虫的发育和繁殖,还可使用敌百虫粉剂处理土壤。将敌百虫粉与土壤五十粉搅拌均匀,直接撒施于土壤中,然后翻土或开条沟,也可将将敌百虫粉与肥料混合,作为基肥或追肥施入土中。
3.3提高农作物种植管理水平,确保病虫害的全面防治
合理规划有机农业种植时间,与病虫害高峰期错开,一般也可选择轮作的方式,将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轮作还可免除和减少某些病虫带来的伤害,因寄主的减少而使那些寄生性强、寄生植物种类单一及迁徙能力较差的病虫大量死亡。在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需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例如应及时清理土壤中的杂草。杂草不但会与蔬菜争夺养料,还会阻碍光照,造成蔬菜通风不畅,为病虫害提供便利的生长环境[4]。综上所述,有机农业可达到动物、农作物及环境和谐共处的目的,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随着社会生产力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需求也在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郑伟忠.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的原则与方法[J].农家参谋,2022,642(1):43.
[2]陈乃龙.试析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的防治方法[J].新农民,2019(11):50-51.
[3]佟吉良.浅谈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8(13):146.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篇2
1核桃病虫害的诱发原因及防治手段
核桃病虫害频发主要受气候变暖,农药使用过量,大面积纯林过多,生态平衡失调等原因影响。在核桃病虫害的防治上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充分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农业防治等手段,合理运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做到适时用药、合理用药、规范用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农药,禁止在采收前2个月使用农药,将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确保核桃质量达到无公害的标准。
2常见病虫害
核桃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枝枯病、炭疽病、腐烂病、黑斑病;举肢蛾、刺蛾、草履蚧。
3防治方法
3.1农业防治方法
为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
农业防治方法是利用园地选择与规划设计以及栽培管理等农业措施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3.1.1合理修剪适时剪除病虫枝,枯枝及无效枝,大力改善植株的通光透风条件。
3.1.2及时清园冬季至次年春季,应及时开展清园工作,将病虫枝叶集中深埋或焚烧,并用晶体石硫合剂等药剂封园,减轻枝叶病害和在土壤中越冬害虫的发生,对于修剪后的大伤口,最好使用波多尔浆、接蜡或环烷酸铜做保护处理。
3.1.3冬前灌水入冬前浇好封冻水,保持土壤水分,减轻越冬虫基数。
3.1.4土壤深翻坡度小于15°以下的核桃园,封冻前将树间土壤深翻20~30厘米,消灭土壤中越冬的白舟蛾、油桐尺蠖等害虫。
3.1.5涂白时间在核桃落叶前后,高度一般不低于2米。涂白剂选用生石灰5千克、石硫合剂1千克、植物油0.2千克、食盐0.4千克、面粉0.25千克、水20千克。
利用农业防治方法不增加额外成本,不杀伤自然天敌,不会造成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以及污染环境等不良副作用。农业防治措施的效果是逐年积累和相对稳定的,符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原则,且经济、安全、有效。
3.2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是指利用温度、光谱、颜色、声音、气味、电流器械等物理因素对病虫害进行诱杀、驱赶或杀灭的方法。
3.2.1灯光诱杀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成虫发生期,园地设置频振式灭虫灯,诱杀害虫成虫,降低害虫的发生量。
3.2.2人工措施对发生较轻,危害状明显及有假死习性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危害,人工刮治对腐烂病作用明显。
3.3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法是利用对树体无害的生物及其产品防治害虫的方法,通俗地讲,就是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控制使用杀虫谱广的农药,减少喷药次数及农药用量。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
3.4化学防治方法
有限制的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严格按照GB4285和GB8321的要求执行。
3.4.1核桃枯枝病(1)症状:主要危害枝条,尤其是1~2年生枝条。染病初期,枝条皮层呈暗灰褐色,后变成浅红褐色或深灰色,并在病部形成很多黑色小粒点。染病枝条上的叶片逐渐变黄后脱落。
(2)防治方法:
①加强核桃园管理,及时剪除病枝并深埋或烧毁。增施有机肥,提高抗病力。蓟县山区要注意防寒,预防树体受冻,避免造成虫伤或机械伤口,减少病菌侵染。
②及时刮除病部,并喷1∶0.5~1∶200倍量式波尔多液或刷浓碱水及1∶60梳理剂。
3.4.2核桃炭疽病(1)主要症状:危害核桃树果实,引起全果变黑。引进的新疆核桃最易感病。
(2)防治方法:
①选栽抗病品种。或冬季清除病果、病叶,集中烧毁,减少初侵染源。
②可喷1∶1∶2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的退菌特600~800倍液。
3.4.3核桃腐烂病(1)主要症状:主要危害树干,病斑初期隐藏在皮层内,从树皮内溢出黑水,病斑扩展后形成坏死呈空空状态。重病的果园发病株率在80%~90%,一般弱树和管理粗放的树发病较重。
(2)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植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在冬前先刮净病斑,树干涂白防冻,预防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②该病发生时,主干上出现的黑点刮净,再把没发病的木质部刮出0.5~1厘米深,用1∶100的百菌清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涂抹,并将刮出的病斑及带病枝条集中烧毁。
3.4.4核桃黑斑病(1)主要症状:主要危害幼果、叶片及嫩枝。幼果染病,果面生褐色小斑点,后成片变黑深达果肉,致整个核桃及核仁全部变黑或腐烂脱落。近成熟果染病后,先局限在外果皮后波及中果皮,致内果皮外露核仁完好。叶片染病,先在叶脉上出现近圆形或多角形小褐斑,扩展后相互愈合,后期少数叶片穿孔,病叶皱缩畸形。严重时,整叶变黑发脆、脱落。
(2)防治方法:
①冬季剪除带病枝,彻底清除地面落果,减少初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防治核桃害虫,尤其是核桃举肢蛾。
②核桃展叶时及落花后喷1∶0.5~1∶200倍量式波尔多液或1∶800倍代森锰锌。
3.4.5举肢蛾(1)主要症状:主要危害果实,果实受害率70%~80%,是降低核桃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害虫。幼虫在青果皮内蛀食多条虫道,充满虫粪,被害处青皮变黑,危害早者种仁干缩、脱落;晚者种仁瘦瘪变黑。
(2)防治方法:
①秋末或早春深翻树盘。及时摘除虫果和捡拾落果处理。
②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每隔10~15天喷施20%灭幼脲三号1000倍液1次,雨后复喷。
3.4.6刺蛾(1)主要症状:幼虫群集危害叶片,长大后分散危害,将叶片吃光,仅留叶片主脉和叶柄,是核桃叶部的重要害虫。
(2)防治方法:
①初期及时摘除虫叶消灭。9―10月或冬季,结合修剪、挖树盘等清除越冬害虫。
②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或利用小茧蜂等天敌生物防治。
③在幼虫初孵期喷施20%灭幼脲三号1000倍液。
3.4.7草履蚧(1)主要症状:早春上树,群集幼芽吸食枝干汁液,以幼龄虫危害最大。
(2)防治方法:
①结合秋施基肥、翻树盘等管理措施,收集土壤中虫卵集中焚烧。
②2月初若虫上树前,在树干涂粘虫胶带。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篇3
1.蔬菜病虫害防治的基本要求病虫害是造成蔬菜生产损失的重要原因,蔬菜病虫害分科属可共有上千种,蔬菜的病虫害防治贯穿蔬菜的整个生长过程,如何指导菜农及时、有效、正确地找到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关系到农药的使用,蔬菜品种的选择以及蔬菜种植技术的科学内容。当下,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的病虫害有了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而随着健康生活理念的广泛传播,人民对于蔬菜健康种植、农药残留率的要求日益提高,所以做好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确保蔬菜生产高产、优质、高效十分必要。2.蔬菜防治病虫害的内容概要蔬菜的种植与季节的变化密切相关,而其病虫害防治也必须由此系统的分类。对于越冬期的防治,蔬菜种植要求对种植土壤深耕翻土、冬季灌水可将多种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地下害虫和病菌翻致地面。在秋收时节需要清洁田园、铲除杂草,消灭上面的害虫和病原菌;而播种期的蔬菜在选种上必须掌握大量的当地气候信息以及病虫害种类的基本结构,选用抗病品种,并合理安排种植布局,适当调整蔬菜播期。在生长期的蔬菜需要加强田间管理的监控和信息掌握,适当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技术乃至生物防治,掌握投放农药或其他处理器械的投放时间。3.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信息化应用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强大的互联网系统可以建立有效的专家系统,传递相关专业信息,菜农可根据专家系统的诊断、推理、建议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专家系统在蔬菜病虫害的诊断与防治方面正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作用。多媒体的产生,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集成演示,帮助专家指导蔬菜生产,进行科学化管理。把蔬菜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与多媒体技术结合,通过信息互联网技术,整合现有的资源和科学信息,构建病虫害多媒体诊断专家系统。
二、蔬菜病虫害信息化系统的建立
1.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基础随着时代的发展,蔬菜的病虫害必须依靠多元多角度的种植管理技术的支持,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等价的蔬菜病虫害管理综合系统,为实际农业管理的技术提供了必须的资料和数据。建立相关的病虫害数据库,害虫所属的纲、目、科、属,害虫基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传播途径等等,包括其蔬菜病的种类和其典型症状,以及传播特性。在技术支持上,将关于每种病虫害的治理方式,预防要求和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的可能方法,整理归类,并通过图像、视频等展示其应用效果和实践数据。2.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思路建立完善的蔬菜病虫害管理系统,必须要准备完善的病虫害数据库,同时需要与田间情况作相应的适应。首先,需要全面系统地收集主要蔬菜品种的病虫害发生特点,整理相关研究资料,严格按照领域专家提出的病虫害识别整理推断建立系统,对其病虫害诊断保证一定量的准确性,并建立病虫害的相关材料和防治方法的系统框架,为农户提供有效的咨询、学习服务。3.信息化系统的技术路线建立的农业信息化系统必须满足农业的人群的基本要求,以农民受众为基本对象,依托现有的正确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信息,从市场需求出发,多角度的完善系统的基本构架和对外窗口。将病虫害资源库进行逻辑划分、组织。对其中的解决方法和专家建议进行有机的组织链接,以有效的方式。并通过逻辑划分好的层次结构进行制作多媒体、文字、系统的基本内容和更新方式。为农民提供综合的问题咨询、农业生产模式、病虫害发生信息及处理方法为一体的学习沟通平台,完善蔬菜病虫害互联网咨询系统。
三、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信息化的总结和展望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篇4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止体系
[中图分类号]S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7)03-0072-01
经济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程度上必然就会增加了我国对于农业的需求,在农业上发展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这对于农业的生产是起着一定的重要性的作用。开展农作物的专业化的防治,一般就是以预防为主,进行综合性的治理,进而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式。专业性防治是可以更好的适应农业的发展,这也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种创新。
1制约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原因
1.1管理水平比较落后
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体系过程中,一般都是由相关的农业部门来进行的,其实很多的病虫害防治队伍与人员都是临时构建的,这样防治工作人员其实是没有固定的收入,对他们也是没有严格的管理机制,在进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时候缺少相关有效的系统。虽然在当前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是需要专业性的指导,但是很多的时候都是过于形式化,这样必然就会失去防治的意义。
1.2防治设备少,覆盖率低
在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机械设备上看,一般的大型激动担架式的喷雾与背负式的喷雾数量都是比较少的,农药与病虫害的防治药物药效整体上也是比较低的在,防治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漏药与跑药的情况。
1.3防治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高
就当前农业病虫害的防治人员队伍来看,很多的时候一般是由当地的农民或是临时工作人员进行组成的,这些工作人员对于农业病虫害的名称、特点、防治等都是缺少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经验也是不具备的,对于农具的维护与保护也是缺少相关专业性的指导。
1.4防治工作不规范
在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形式上看,虽然相关的部门在业务上已经对外承包了。但是根据实际的调查分析,很多的农民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收费标准的体系上并不是很清楚。在这种情况下,就必然会出现乱收费、多收费等情况的出现。另外,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承包过程中,有些农业部门对于承包服务的效果还是缺少统一的标准,在评价的机制上也是存在一定的分歧。
1.5耕作自然条件的限制
有些农作物在耕作上是会受到自然条件等限制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有的时候在同一地点也是没有办法耕种同种品种的,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就会进一步的影响到农作物病虫害的专业化的防治工作与推广。
近几年来,我省在农业环境与农业基础设施的建构上已经进一步的完善,农业的生产方式也是有着一定的创新,农业的整体社会化服务也是有着一定的完善,使得农业病虫害的工作经验得到了一定的积累,整体的市场上运作机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整体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条件已经成熟。
2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的构建
2.1大力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在土地经营上已经成为我省农民心头的难题。所以,农业发展中是需要加大农业土地的流转速度,对于农业承包制度要加大宣传,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才十分有利于打消农民对于土地流转制度存在的疑惑,也会进一步的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的整体情况,推动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对于一些农业大户,是需要有着一定的病虫害防治的补贴,这样在一定的程度上才能够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不断的完善农作物专业化防治工作体系
逐步的建立与完善病虫害的防治物质网络,在我省各个乡镇都是需要建立相关的农业病虫害防治点,对于病虫害潜在的风险进行一定的检测,对于农作物出现的一些情况或是一些不常见的症状也是需要及时的进行报告。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是需要严格的控制收费标准,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标准是需要张贴在各个乡镇中,让老百姓是可以清清楚楚看到。另外,还是需要加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专项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引进防治技术、培训方法等。引进相关的病虫害防治专业化的人才,将社会资本、人才等有秩序的推进到专业化的防治市场工作中,这样是可以形成良性的竞争,不断的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专业化水平。
2.3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队伍的建设
农作物病虫害人员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实现的有效途径。因此,相关的部门在对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一般都是加大力度对防治人员的培训,来提高防治人员对各种农作物病虫害的认识,提高自身对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了解与治理的能力。逐渐的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进行一定的规范,尽可能的实现在一个村都是有着一个专业性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的来对病虫害的防治。
3总结
在农业基础地位越来越重要的今天,农作物的生产也是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病虫害。我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是需要积极的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意识,加大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的治理与宣传的力度,进而有效的遏制农作物病虫害的爆发。
参考文献
[1]高静静、王双龙,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农民致富之友,2015年11月。
[2]黎奇林,r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体系构建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13年12月。
[3]郭跃华,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思考,山东农药信息,2012年04月。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篇5
关键词:桑树;病虫害;防治措施;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S888.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桑树病虫害防治旨在消除桑树病原,实现桑农安全的桑蚕生产。当前,在生态防治理念的指导下,传统的防治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的桑蚕业发展。逐步形成的以生物治理、综合治理为主的防治模式,成为当前桑树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所以,在桑树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要以综合治理、生物治理为核心,采取正确的防治方法、落实防治服务,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虫害防治形态。
1桑树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新方向
随着现代蚕业的不断发展,以人工捕捉、化学防治为主的传统防治方法,已难以适应当前的蚕业生产需求。虽然传统化学防治的方法具有见效快、成本低的特点,但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养蚕安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桑树病虫害的防治越来越注重综合治理、生态治理的方向发展。
1.1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是践行绿色环保理念的集中体现,旨在构建完整的桑园生态功能体系,形成“桑树―病虫―天敌”的作用系统,进而改善桑园的生态环境。所以,生态治理依托于各方因素,将虫害的抑制作用调节至最佳状态,不仅便于桑园虫害的有效防治、调节虫害的数量,而且确保了桑园的生态系统,协调好各方关系,实现桑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2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充分发挥自然因子,协调控制好虫害,实现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这样的治理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化学防治的依赖。当前,桑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并且形成“病虫天敌―生物防治”的自然控制机制,减少对传统化学药品的使用。
2桑树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桑树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强调防治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手段,实现对桑树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当前,桑树病虫害防治已朝着综合治理、生态治理的方向发展,新时期的桑树病虫害防治也要切合发展趋势,积极运用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具体而言,桑树病虫害防治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2.1建立完善的桑树虫害防治服务体系,将防治服务落实到位
为提高桑农的虫害防治水平,各级服务部门应强化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桑农的防治技术。同时,技术人员应深入到桑园,指导虫害防治工作。并且,建立完善的虫害防治服务网络,将桑树虫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桑农桑蚕生产的安全。
2.2强化农业防治措施,实现综合治理
在农业防治的过程中,桑园除草、束枝剪梢、清园、挖病株、刮虫卵等工作,要全面而有效的开展并落实。同时,在桑园的管理中,桑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要贯穿于始末,切实将病虫害的防治与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形成“重在预防”的防治要旨。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大面积桑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因管理而造成的虫害风险。
2.3科学合理使用农药,避免造成负面影响
在桑树病虫害的防治中,适当的使用农药是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但是,如何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农药,是其中的关键。所以,在农药的选择上,应选择药物残留量低、毒期短的农药。并且,药物使用期的准确把握也至关重要,因为桑树病虫害的防治,需要抓住春夏冬三季,有针对性的进行病虫害防治。当然,为避免因桑树使用农药而造成蚕体中毒,需要尽量避开养蚕期,做到“空蚕期”用药。
2.4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互协调,确保蚕桑的生产安全
科学有效的桑树病虫害防治不是单一防治方法的作用效果,而在于协调好各防治手电,充分发挥好各自的防治因子,进而实现最佳状态下的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互协调,就是最为普遍的一种综合控害方式。为了确保虫害杀死的同时,不会对虫害天敌造成影响,化学防治的农药选择至关重要。如使用“选择性杀虫剂”,做到化学防治的同时,确保生物防治体系的稳定。与此同时,全面了解桑园虫害天敌的发生规律,以便于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有效的避开天敌的敏感期。只有这样,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好防治作用,确保蚕桑的安全生产。
2.5针对病虫害的习性,运用物理机械防治
当前,基于物理机械防治的方法已普遍得到运用,并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该防治方法主要依据虫害的习性,采用机械进行诱杀,进而达到虫害防治的效果。例如,利用黑光灯、食料等,对桑树虫害进行诱杀,都能在很大程度上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已有过去单一的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尤其是综合治理、生物治理理念的形成并付诸于实践,让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当然,当前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过度依赖农药、防治方法单一等问题也比较突出。所以,进一步强调综合治理、生物治理的不断运用,并落实到防治工作的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做好桑树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桑蚕的安全生产,降低因病虫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冯永德.怎样抓好春季桑树病虫害防治技术[J].四川蚕业,2013(01).
[2]吴水欣,罗欢昌.沙田柚病虫害综合防治配套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0(11).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篇6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直补;可行性;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S379.5文献标识码:A
在农作物的生长时期发生的病虫害种类是非常多的,并且所发生的阶段也不固定,由于我国的农民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技术比较差,不能有效的识别病虫害的特征,在农药的选择和使用上也不够准确,所以防治效果比较差。为了促进我国农作物的种植质量,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我国在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基础上,对农作物实行了病虫害防治直补的措施,并在这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希望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1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1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制定
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方案的制定关系到工作的全局,首先要明确责任,召开实施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实施的乡(镇)分管领导、农业中心主任等参加工作会议,层层落实责任制,明确各自的职责。农业主管部门成立防治病虫工作领导小组,分区分片进行督察防治,小组领导应定期到各个乡(镇)检查病虫是否施药以及防治效果,了解信息反馈,解决防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技术培训、药剂配方、机器操作使用与维修、防治效果调查等;乡(镇)负责组织、发动、宣传,落实直补配套药剂到村、社;村、社负责登记、造册、公示、收机防费和把药剂直补到农户手中。
1.2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测报
植保站负责病虫测报,合理药剂配方,指导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植保站从种子处理开始,根据田间病虫发生量,结合气象预报,编发有关病虫害防治手册,对稻飞虱、稻瘟病、纹枯病、稻赤斑黑沫蝉、螟虫、蓟马、赤枯病、稻纵卷叶螟、黏虫等10多种农作物主要病、虫、草做出预报,并根据病虫发生种类、发生期、发生量,通过科学合理药剂配方,及时施药防治,全面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
1.3宣传培训
关于直补方面的政策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在技术上和方法上都要制定详细的策略。关于宣传的方式可以充分的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根据农村的现有状态进行全面的宣传覆盖工作。可以利用宣传车和小喇叭进行造势宣传,也可以利用村部的黑板报宣传。在进行宣传工作的同时还要定期的组织培训工作,加强技术上的指导工作。首先要对乡镇负责农业的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使其在专业业务知识和思维意识上有深刻的认识,能够在实际的工作方面有效的管理。然后是对农民的培训工作,可以在农村进行划片宣传,向农民讲授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并且印发技术资料,使农民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防治技术。此外,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工作,通过建立农业专业网站,将这种防治技术进行广泛的宣传,扩大宣传力度,可以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1.4备足农药、药械等防治工具
对农民实行的防治直补工作不是以现金发放的形式来执行的,而是根据直补的金额通过农药和药械的发放来进行补贴。农药和药械是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最为基础的保障,所以一定要将这些准备充足。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将病害的防治工作落实到位,防治直补资金的流失,有效的保证防治资金的合理使用。
1.5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直补工作,一定要按照规定的流程严格执行,确保直补资金全部应用到农作物病害防治上,防治资金的流失。首先基层单位要对农户的实际稻田面积进行测量,然后进行数据汇总后上报给乡镇,乡镇根据汇报的数据到正规的农药部门进行购置,再根据报表的数据配送到基层村、社,在农民确认签字后配发农药。在农药的施用上,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施药策略。对于药量的补发是按照实际的土地面积来分配的,对于不足的部分要由农民自己承担。
2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必须注意的问题
2.1病虫防治直补工作,离不开农业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技术指导。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工作,要认真实施好,农业部门是联系财政部门和农民之间的桥梁。只有农业部门从病虫发生种类、面积和防治技术要求等方面综合考虑财政资金的管理分配和防治技术指导,才能正确地做好病虫防治直补工作。
2.2农民自行防治使用的药品、药械不规范,导致少部分防治效果较差。因此,需要加强农资市场的执法检查,保证农药、药械的质量,同时加强对农民防治作物病虫知识和施药方式的技术培训。
2.3直补防治实施过程工作很繁琐,涉及到千家万户,操作起来很困难,受市场经济的制约,农户各自的想法不一致,组织实施的部门工作量大。今后操作实施要简单化,可由各区、县申报应补贴的病虫防治面积、农药品种及数量,上级部门及财政部门核准后统一采购发放给各乡(镇),各乡(镇)在认可的代销门市供应给农民,农民凭票购买。针对出现病虫发生种类多、而直补经费少的现象,必须提高农药和药械使用效率。
2.4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治直补工作,是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新举措,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大宣传力度。结合进行宣传,相互促进,增添农业科技宣传的活力。植保专业队需要发展、完善,以保证大面积使用。只有利用植保专业队在病虫防治中的骨干作用,带动农户自行防治,采用植保专业队机防与群防相结合的统防统治办法,才能保证大面积的实施完成。
结语
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保障,所以发展农业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要将农业建设科学有效的发展。在农业建设方面,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对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国家对于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给予了很大的重视。现阶段,农民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水平还不够,由于病虫害的种类繁多,对于有些虫害的特征还不能够确认,在防治方面就没有效果。由于缺乏技术性,所以在农药的选择使用上也不够科学,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不够到位。国家对于病虫害防治工作实施了直补工作,根据农民的实际耕地面积配发农药和药械,对于药物的选择比较科学,并且对农民进行技术宣传和培训工作,使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得到了保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参考文献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匆匆》读后感500字优秀范文(3篇)
- 阅0《匆匆》读后感500字优秀范文当你玩耍时,他从你的笑声中跑去;当你购物时,他从货架前溜去;当你发呆时,他从你呆滞的眼前飘去……他就像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来无影,去无踪,根本无法.....

朱自清匆匆读书笔记范文(4篇)
- 阅0《匆匆》这篇散文十分细腻的描写了时光迅速流逝的踪迹,表达出作者对虚度时光的后悔与惋惜,但这也不是我们所有人所要感叹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朱自清匆匆读书笔记,.....

中药学专业内容(6篇)
阅:0中药学专业内容篇1关键词:高职教育药理学教学问题解决方法药理学是医药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联系医学....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6篇)
阅:0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篇11有机农业种植中病虫害防治原则及意义1.1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相....

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6篇)
阅:0工艺美术运动的宗旨篇1在海内外资深鉴藏家的鼓励和支持下,江洋国拍自成立伊始坚守“精品路线”“五星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