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的影响(6篇)

来源:

工艺美术的影响篇1

上面这段话集中概括了新近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吴明娣所著的《汉藏工艺美术交流史》(以下简称《交流》)一书的主题――汉藏工艺美术交流。

《交流》一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将历代汉藏工艺美术交流分成勃兴期(唐)、衍生期(宋)、繁荣期(元)、圆融期(明)、鼎盛期(清)等五个时期,系统梳理了唐以来的汉藏工艺美术交流,并揭示了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的内在动因,归纳总结其交流规律,详尽分析了交流后新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此同时,还通过对在汉藏文化艺术交流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丝绸、瓷器的研究,理清了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的主要线索。可以说《交流》是目前美术史论界有关该问题研究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本专著。

通读全书,笔者以为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汉藏文交流的新亮点

汉藏文化交流研究一直是藏学领域中令人关注的一个选题,但以往对于汉藏文化交流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学、哲学、宗教等领域,汉藏艺术交流方面的研究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国内外学者虽然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从整体上看依然缺乏对于汉藏艺术交流的较为全面系统的观照,多偏重于对绘画、雕刻、建筑等美术类学科加以考察,很少涉及工艺美术”。国内学者偶尔有人涉猎到工艺美术,但主要局限于如刺绣、缂丝、木雕、牙雕等与绘画、雕刻联系较为直接的工艺美术门类。而对其他与广大民众衣、食、住、行、用联系更为密切的丝绸、陶瓷、金属、漆木、玉石等工艺门类,则少有关注。国外学者对研究或汉地工艺美术怀有浓厚兴趣,却并不注意研究汉藏工艺美术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法国学者海瑟?噶尔美就专门以汉藏艺术交流为题撰就了《早期汉藏艺术》一书,她在著作中强调,汉藏艺术上的交流,丰富和发展了藏族艺术,这一点十分可贵。只是噶尔美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佛经插图和金铜造像,兼及寺院壁画,而未涉及工艺美术。

《交流》一书客观地分析了学术界未注重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研究的原因。

作者指出,就国内而言,“宏观地看,中国艺术史研究本身就不似历史研究的其他分支如政治史、经济史、宗教史、文学史等那样受到重视,并且已有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整体上也未达到或接近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水平。其中,中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在整个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又属薄弱环节,这是因为工艺美术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若再从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的研究对象这一微观角度看,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工艺美术未被大多数研究者纳入研究范围,更不用说对不同民族间的工艺美术进行比较研究了。”而国外学者尽管出现了专门从事艺术研究的艺术史家,有关艺术的研究成果相对也蔚为壮观。但是“从艺术研究的历史看来,很大一部分研究艺术史的西方学者,从根本上将艺术作为印度尼泊尔艺术的附庸或者是东印度波罗艺术的一种变体,有意无意地忽略艺术与中原艺术内在的联系”。

因此本选题的切入为汉藏文化交流的研究增加了一个新的亮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汉藏艺术交流研究的落后状况,而且也匡正了大部分西方学者所持的艺术是印度尼泊尔艺术附庸的观点。

以物证史、以物补史有关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的资料主要由文献和实物两部分构成。其中,文献散见于各时期的汉藏文文献中,而实物(汉、藏工艺美术作品)相对集中,主要收录在地方文物志书、有关文物的大型图集、画册中。地方文物志书集中收录了一些珍贵的汉、藏工艺美术品,品种包括绎丝、刺绣、瓷器、金银器、铜器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各地进行文物普查,以此为基础,编写了一部分地方文物志,先后公开出版或印刷成内部资料。一些与汉藏文化艺术交流有关的工艺品得以集中公布,为研究汉藏工艺美术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而且部分地方文物志在记录各地保存的汉藏艺术品时,也论及了它们与汉藏文化艺术交流之间的联系。如《拉萨文物志》中收录了石碑、铜钟等,还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它们的纹饰,为工艺美术研究者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资料。

有关文物的大型图集、画册,如故宫博物院编《清宫藏传佛教文物》,博物院编《皇权与佛法―藏传佛教法器特展图录》,朱晓明和索文清主编《珍宝―历代中央政府册封达赖班禅历史文物、历世达赖班禅敬献中央政府礼品集粹》,中国历史博物馆和博物馆合编《金色宝藏―历史文物选萃》等等也收录了一些重要的汉藏工艺美术作品。

这些作品的公布为汉藏工艺美术交流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交流》一书采取了以物证史、以物补史的方法,即通过对实物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与档案、史料的记载相印证,从而弥补了相关史料记载的不足。使《交流》一书不仅在内容上得以充实,而且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增加了该书的可读性。

藏族文化对内地工艺美术的贡献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国历史上灿烂的工艺文化是由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各民族在历史上的长期交往、相互融合,是中国工艺美术的品种、造型、装饰不断丰富,面貌日益更新的重要根源。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藏族工艺美术成就既是中国灿烂的工艺文化影响的产物,又对中国工艺美术的整体特征产生过重要影响,元代以来这种影响更加显著,以往研究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者大多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未能对元明清工艺美术中经常涉及到的藏族文化因素加以系统研究,做出准确的阐释。《交流》一书则在关注内地工艺美术对藏族文化的影响的同时,同样重视藏族文化因素在内地工艺美术中的影响。

作者指出,藏族文化对内地工艺美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藏族文化的直接输入对内地工艺美术所产生的影响。元明清时期包括藏传佛教工艺在内的藏传佛教艺术通过元明清宫廷和民间贸易渠道大量传入内地,对宫廷工艺以及民间工艺的造型、装饰、加工手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其中在宫廷工艺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一方面,“宫廷为满足藏传佛教寺院及各教派领袖等上层人物的需要,大量制作具有藏传佛教艺术特点的工艺品用于赏赐,如坛城、佛塔、唐卡、、金刚铃杵、铙、钹、净水壶、藏草瓶、奔巴瓶、嘎布拉碗、嘎布拉鼓、数珠、转经筒、嘎乌、袈裟、僧帽、骨衣、幡幢、仪仗等等。这类工艺品一部分仿自藏族制品。而其中更大一部分兼具汉藏两种艺术特征,尤其是在材料的选择、加工手法及艺术形式上,远较藏族制品更为丰富多彩,由于其所涉及的工艺门类十分庞杂,如丝织、瓷器、金属、珐琅、漆木、玉石、玻璃等,在客观上也对这些相关工艺门类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另一方面,“元明清三朝帝王大多对藏传佛教推崇有加,甚至有些帝王不论其是否完全出于政治目的,客观上对藏传佛教的虔诚敬信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如元世祖忽必烈、明武宗朱厚照、清高宗弘历等,这样也会对藏传佛教艺术影响力的扩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部分宫廷实用工艺品及陈设品也借鉴、吸收了藏传佛教艺术,呈现出汉藏艺术相融和的特征,被广泛服务于宫廷生活,使宫廷工艺打上了浓厚的藏传佛教艺术色彩。

如僧帽壶、多穆壶、奔巴瓶、藏草瓶等藏式器型以及八吉祥、七珍、宝杵纹、七政宝、五妙欲、聚宝盆(切玛)、梵文、藏文等纹样,相继在各门类工艺上得到广泛运用。”

当然,藏传佛教艺术对内地工艺美术的影响不仅限于宫廷,也扩散到五台山、北京、沈阳、承德等内地藏传佛教传播的中心地区,以及为宫廷加工藏传佛教工艺品的产地,如元明清时期的官窑所在地景德镇及丝织生产中心四川、江浙、广东等地。同时,各地民间工艺则由于效仿宫廷工艺也间接地受到了藏传佛教艺术的影响。

二是藏族的需求对内地工艺美术所产生的影响。藏族的需求对内地部分工艺品种的产生、发展及繁荣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南宋茶马司锦院品种增多、生产繁盛,与为满足藏族所需直接相关;清代骨雕业的形成,也与藏传佛教对骨衣之类骨制品的需求密不可分;清末民国时期,南京云锦业也因藏传佛教寺院需求未曾中断生产,而使传统品种的织造得以延续,客观上也对汉族传统工艺的传承起到了保护作用。

三是藏族艺术对内地人民的审美观念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宋代起,含藏族七珍形象的杂宝纹的流行,以及在元明清工艺品上频频出现的八吉祥纹,均已摆脱宗教意味而融入几乎所有门类的工艺品装饰上,被内地广大民众作为表达追求美好生活愿望的吉祥图案,并渗透到民俗活动中,其影响甚至波及现代。

工艺美术的影响篇2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因素与对策

在高中教育中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的目的是希望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通过对国内外不同时期的艺术佳作进行欣赏分析与评价,领悟艺术品的美好精神内涵,感受艺术家的创作感受,认识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作品的特点,从而提高自身艺术素质,塑造正确的审美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养,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平衡综合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完善与推进,美术鉴赏课程在高中教育中不再是选修课程,美术鉴赏课程被重视起来,美术鉴赏课程也加入了高中教育的基础课程的名单之中。但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仍未达到预期,在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许多的不足。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及时察觉这些缺陷的存在,并且积极反思,积极探索解决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当前高中教育中美术鉴赏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高中美术鉴赏教育工作者自身所存在的问题。现今高中美术教育工作者的素质较低。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这决定着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及心理品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的直接原因,具体表现有这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传统的教学经验对新课改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行为的转变有着深厚的影响,因受到传统教学中美术学科的地位影响,关于美术教育的进修和研讨的机会极少;第二个方面:美术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对新课程、新内容的响应程度不高;第三个方面:美术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善,这严重影响了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质量,美术鉴赏的实际内容十分丰富,但仅靠课本所罗列的极少数的的作品,甚至不能窥其全貌,这对美术鉴赏教育工作是极大的阻碍。

(2)学生关于美术鉴赏的基础较差。由于学生的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使得学生每个个体对于艺术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差别巨大,各种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些原因都影响着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3)学校对于美术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传统教育中对美术鉴赏课程的不重视的积累下,严重影响着学校对于美术鉴赏课程的安排,繁重的考试课占据了绝大多的教育时间,并且受到高考的影响,学生的考试课负担极重,挤占了高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时间。学校、教师对美术鉴赏课程的不重视同时也影响到学生对美术鉴赏课程的认识,在绝大多数学生看来,每周一节四十五分钟的美术鉴赏课是自由活动课,是自习课,但不认为这节课也是在培养他们的能力。

二、针对当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对策探析对策

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及影响因素,作为高中美术鉴赏教育工作者,已深深感受到对高中美术鉴赏教育工作的反思与探索的迫切性。因此,提出以下对策以用探讨。

(1)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诱导学生对美术鉴赏产生兴趣,引导他们主动的学习。对艺术的鉴赏主要是通过视觉上的色彩、线条等传达给人们信息,艺术是有机融合了抽象性和具体性的产物,比起更为抽象的数学等学科,它更直观,更加形象化,这更容易激起学习的兴趣。通过增加对艺术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对艺术家生平的了解,吸引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兴趣,主动了解这个艺术家的其他作品,这个时代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了解艺术流派特点等等。

(2)增加鉴赏内容,完善教材。高中美术鉴赏的主要内容是色彩与线条,鉴赏的来源主要是鉴赏教材。教材是教育者进行教育工作的帮手,两者相辅相成会有更好的效果,一本好的教材甚至可以抵得上半个老师。所以教材的丰富程度、完善程度对于教育工作的影响十分巨大。但面对现在市场上各式各样的鉴赏教材,教师就需要精挑细选,为学生挑选更有优质的教材以供学生学习,但教材的内容终究是有局限性的,一本书完成不了美术教育工作,这就需要美术鉴赏教育工作者的补充,可以根据学生上课的反应适当挑选更多的内容,促进学生对于美术鉴赏某个模块更加深度的了解,形成有特色的教育模式。

(3)将艺术鉴赏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将艺术鉴赏和学生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对艺术作品的理解领悟,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书本和现实生活中的联系,让学生发现艺术其实并不遥远,拉近艺术与现实生活中的距离,感受到艺术其实就在身边。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感受的能力,交流获得对一件艺术品的不同感受,丰富内容,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将艺术鉴赏所带来的经验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与学习之中。

工艺美术的影响篇3

关键词:摄影技术;油画创作;联系与影响;创新发展

现代光影成像技术的开发,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发展。运用各种生活素材为载体,传达主体特定的思想情感活动,是摄影艺术再现功能的泛化。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塑造静态视觉形象,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创造过程。

摄影与绘画同属于艺术的范祷,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二者通过物质材料媒介,用形体构成、色调选配、和明暗对比等艺术手段从生活中截取典型形象,实现平面视觉艺术的直观表达,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不断研发,摄影艺术的完美写实再现功能,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深化了绘画艺术特别是油画创作的影响。本文结合摄影与油画艺术的联系特点,阐述了摄影技术对油画创作的关系。

一、摄影技术与当前油画艺术的联系:

1具有相通的审美特征

在艺术形态的分类中,摄影艺术和油画艺术既都是视觉空间艺术的类别;又同属于再现性造型艺术的范畴。二者在艺术特征上同样具有造型性、视觉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特点。

2具有协调的视觉空间

摄影和油画本来都属于平面造型表现,借助光影、色调、线条和构图的变化效应,通过平面描绘形式,熔铸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创作灵感,表现物象的空间立体感。

3具有瞬间的生活表现

摄影和油画艺术表现,都需要针对生活中的典型素材进行瞬间捕捉,把要表现的内容,选择一定的空间,用物化手段凝定下来,构成具有完美精神风貌和本质意义的艺术形象。

4具有统一的物象并列

作为平面造型艺术,摄影和绘画都可以把彼此交错的物象、形态和景象,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的形式在平面上直观并列地展现出来,构成和谐统一的完美整体。

二、摄影技术对当前油画艺术创作手段的影响

摄影和绘画艺术的发展,都需要借助一定形式的创作手段去实现,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油画创作就是艺术家运用油画材料,通过多种艺术手段综合体现的艺术形式,摄影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油画艺术创作的色彩、明暗、肌理、质感、光感与空间等造型因素。

1摄影技术的运用,减缩了写生手段的繁杂化

油画艺术的审美再现,首先取决于创作者运用写生手段,对所要表现的物象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与取舍,把其形象依照严谨的构图方式初步表现在草稿上,然后再进行具体的刻画描绘。而现代摄影技术快捷的再现功能,为油画创作提供了相当写实的物象造型资料,省略了相当多的写实活动。相对来说,摄影技术的运用减少了油画创作写生过程带来的麻烦。

2摄影技术的运用,促进了绘画材料的广泛化

材料是艺术家内心表达的媒介,是视觉传达的载体。摄影和绘画所使用的物质媒介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摄影艺术是科技文明的产物,而油画所用的媒介材料是油画颜料、画笔和画布画质等材料。摄影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越来越多的新材料以新的形式和新的表现方法应用于图像艺术。同时也为油画艺术创作材料的开发及综合运用,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油画材料也由传统的布、纸、木、石、颜料、漆油、木板等拓展到金属、纤维以及任意的现成物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制作条件和工具材料逐渐广泛化。

三、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表现形式和创作观念上的影响

油画是绘画艺术中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油画创作是综合多种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造型因素,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平面基础上塑造静态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加工形式创造过程。摄影技术对油画艺术的创作影响如下:

工艺美术的影响篇4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性质和表现不尽相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色。比如他们通过艺术家集体的力量去探索现代工艺美术的语言,他们对反对传统的风格,要以新的工艺美术形式表现出时代的特征。尤其是新艺术运动所带来的影响和所形成的艺术特征更有相互一直的地方。

下面我列举一下几个国家,说明一下“新艺术运动”在各自国家的表现形态。在介绍的内容方面有所侧重,由于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所以介绍的内容比其他国家相对详细一些。

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新艺术”(ArtNouveu)本是巴黎一家商店的名称,由出版商萨穆尔宾(SamuelBing)1895年12月创立,是在仿效威廉莫里斯设计事务所的基础上开设的,取名“新艺术画廊”,(TheGalleryDeI’artNouveu)。虽然名称是“新艺术画廊”,其实主要经营和展览风格新颖的家具及室内陈设用品。“新艺术运动”在十九世纪末就初见端倪,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为“新艺术运动”提供了强大的展示舞台,从那时候起“新艺术运动”在法国持续二十余年,并影响到其他国家,因而,我们称法国是“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

法国的“新艺术运动”的发展主要有两个中心:巴黎和南锡(Nancy)。南锡主要集中在家具设计上,而巴黎则包罗万象,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家具、建筑、室内、平面设计等。在巴黎,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建筑师格里马尔。他为巴黎许多建筑以其出色的很多相当精美的装饰,其中最出色的是巴黎地下铁路的出入口站,一共有141种不同图案。他还为卡斯第尔.布拉齐旅店设计了一扇非常出色门,上面的图形变化莫测,线条优美,更是体现了新艺术的风格。在南锡,玻璃工艺家加莱是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以他为核心有南锡派的工艺美术联盟。他的玻璃器皿,运用砂轮磨花、酸腐蚀、金属镶叠、金属镂嵌和吹泡等特殊技法,加工出来的图案和花草昆虫都流畅美观,因而被成为“玻璃玻璃镶嵌细工”也不足为奇。

具有影响的“新艺术运动”组织有“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六人集团”等。

英国的新艺术运动是莫里斯美术与工艺运动的继续。在莫里斯和拉斯金相继谢世之后,他们的学生马克默多建立了"新世纪艺术家协会",生产新颖的家具和装饰品,成为向"新艺术"的过渡。稍后,在格拉斯哥,出现了以麦金托什为首的设计家集团。1896-1909年间,他们为格拉斯哥的四家茶室进行了别出心裁的设计,风格简练、明快。1909年建成的格技斯哥艺术学院新主楼,被喻为英国第一所新艺术风格的建筑。

比利时地处英国和法国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非常密切,英国工业革命对比利时影响很大,工业发展十分迅速。1859年,在艺术上比利时出现了一些基金的组织,如“二十人社”(LesVingts)。“二十人社”由奥克塔毛斯(OctaveMaus)领导,在比利时经常展出雷东、修拉、劳特累克、高更。凡高。塞尚等人的美术作品。

亨利凡威尔德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核心人物,

新艺术在意大利的“自由风格”,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方面,参加这一运动的建筑师、设计师,分布在意大利一些大城市里面,他们的创作大都与地区特色相练习,但新艺术在意大利新艺术发展中,一些期刊杂志的出版发行,起到了推进作用。都灵

新艺术运动在佛罗伦萨也得到了发展。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文化名城,这个历史上艺术家云集、群星璀璨的城市,建筑物古香古色,已经形成独特的建筑格局。建筑师乔万尼米凯拉泽的作品很有代表性,他不受传统的束缚,而是从中汲取为新艺术有益的成分、参照文艺复兴建筑的典雅形式,充分运用优美、流动的曲线,装饰建筑物的内部和外观。在传统中融合了现代艺术的成分

奥地利新艺术的代表是"维也纳分离派"中的工艺家和画家们。他们有建筑与设计家奥托瓦格纳、霍夫曼、奥布里奇,画家克里姆特、莫赛等人。奥托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在新艺术运动的影响下形成了。奥托瓦格纳早期从事建筑设计,并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学说,但在设计界的影响则是从1894年担任维也纳艺术学院建筑系教授开始的。他早期建筑风格倾向于古典主意,后来在工业时代技术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新的建筑观点。1895年,他出版的《现代建筑》一书中,指出新结构和新材料必然导致新的设计形式出现,建筑领域的复古主意样式是极其荒谬的,设计是为现代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古典复兴而产生的。在维也纳艺术学院就职演说中,他说:“现代生活是艺术创造唯一可能处罚点:。”所有现代化的形式必须与我们时代的新要求相适应“。在《电代建筑一书中,他对未来建筑的预测是非常激进的,认为未来建筑”像在古代流行的横线条他们设计的分离派陈列馆、印刷广告、装饰画等,主题上颇受象征主义影响。

德国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出现的。它得名于1896年在慕尼黑创刊的《青春》杂志。年轻的设计家埃克曼、雕刻家奥布里斯特是其骨干。他们设计的缀锦、封面和各种美丽的花卉图案,被广泛地应用。此外,凡.德.维尔德和建筑家贝伦斯在柏林方面以抽象的青年风格设计建筑和建筑装饰。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只限于巴塞罗那。建筑师高迪和蒙塔列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风格。高迪以富有中世纪哥特艺术趣味的、简化的曲线形,设计了离奇古怪的卡萨.米拉公寓和圣家族教堂,至今是西班牙人的骄傲。蒙塔列所设计的卡兰塔音乐厅,代表了大陆风的历史主义的新艺术风格。

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大陆“昙花一现”,但在中国的哈尔滨却持续了30年。哈尔滨的艺术运动建筑数量居世界第三。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人将中央大街同柏林的菩提树大街、东京的银座大街、上海的外滩、天津的维多利亚(解放北路)大街相提并论,可见其影响之深远。此次“修旧如旧”的改造原则基本保持了中央大街建筑的欧式风格。中央大街整体改造完成,市民发现原来松雷商厦门前侧面大广告牌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堵造型新颖、别致的“假墙”。这是一堵“新艺术运动”墙,它与所依附的中央大街58号保护建筑的前脸一模一样。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楼后楼就极有新艺术运动时期的风格,现在世界上已不多见。这是1920年的作品,希腊陶立克柱式,厚重的石础,挺拔的柱身,柱身上匀称的凹槽,中段柔美的墙饰,与底层阳刚形成对比。目前是一类保护建筑。建于1927年的哈尔滨摄影社(现中央大街58号)就是世界“新艺术运动”建筑风格的句号。二、新艺术运动在设计史上的地位

新艺术运动在设计史上有是有重要意义的。“新艺术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和理论上并且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它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在具体的设计中,避免使用直线,注重从自然中获得自然形式的运用,但还没有从功能、结构、形式的统一上进行产品设计。在追求自然形式上,“新艺术运动”试图摆脱任何古代亡灵,真正从自然中获得启迪,完全走向自然主意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造型,装饰的构思主要来源于自然形态。艺术家在“师法自然”的过程中寻找一种抽象,把自然形式赋予一种有机的象征情调,以运动感的线条作为形式美的基础。

新工艺运动时期的建筑装饰的大胆实践,至今对探索新建筑发生潜在的影响。新艺术风格表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艺术家感到需要影响现代人生活的整个环境。这种风格当时不仅影响到工艺美术,而且还影响到建筑、雕塑和绘画。它是有意识地抵抗“循环论”,因而在工艺方面,如在陶瓷设计方面,为获自由的形式开拓了道路。良好地解决了艺术趣味同工业生产利益之间的冲突。与此同时,强调实用的主张,从建筑扩大到陶瓷、玻璃、金属器皿在内阿弟其他工艺美术,“形式服从于功能”的思想在各个领域表现日趋明显,工艺美术发展阶段也进入了造型简洁、装饰单纯的形式,对后来的艺术形式影响甚远。

参考书目及资料:

《工业设计史》杨钢主编张怀强编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外国工艺美术简史》张夫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董占军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第48、57页

《工业设计史》杨钢主编张怀强编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20世纪意大利美术》晨朋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第2页

《设计艺术教育大事典》:朱铭,奚传绩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第143页

工艺美术的影响篇5

关键词:工艺美术运动现代平面设计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的艺术成果如今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包括现代平面设计在内的很多方面,现代平面设计已经发展了一段时期,每个时期不同的社会内容都会给平面设计带来一次全新的创作灵感,尤其是在媒体信息行业发展迅猛的今天,现代平面设计带来的变化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因此,用一句话概括它们三者的关系,就是工艺美术影响着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引领着生活走向未来。[1]

一、关于工艺美术运动的探讨

1.工艺美术运动的起源于发展

工艺美术运动最早开始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当时工业革命运动已经完成,工业大批量化的生产和遗留下来的繁琐的艺术装饰给当时的设计之路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当时最大的矛盾就是工业生产的产品过于追求产量和销量,忽视了设计带来的附加价值,而艺术家们却不屑于将艺术设计融入到工业产品当中去,这种矛盾就使得技术与艺术形成了对立的局势,工业产品外形丑陋粗糙不说,艺术家们的创作也只是仅仅以手工业的形式为上流社会服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这场艺术革命的目的就是要打破现有的局势,追求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工艺美术运动中最著名的一个人就是威廉.莫里斯了。作为“工艺美术”的奠基人,他提出了很多突破性的设计思想,他认为,设计的变革可以引领一个新的时代潮流。之后的工艺美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最早的世界博览会就是1851年在伦敦的水晶宫举行的,水晶宫的设计无疑使最具有工艺美术运动特点的标志性建筑了,造型打破以往规则的外形和繁琐华丽的装饰,新材料的应用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当时世博会的展品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工业产品。虽然产品的外形包装依然过于丑陋和呆板,但是相比较之前还是有一定的改变。随着艺术运动影响的加大,工艺美术运动遍及整个欧洲。随之诞生的是新艺术运动。这时的工艺美术运动就逐渐以新艺术的身份继续发展了。[1]

2.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思想和特点概括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很多的设计思想。不同的艺术家其设计思想也不完全相同,以威廉.莫里斯的主要设计思想为例,首先,他认为艺术的创作最终要服务于人,因此,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反对繁琐奢华的维多利利亚装饰风格,追求简约实用主义的设计。其次,他认为技术要与艺术相互融合渗透,而不是两者孤立或对立的存在。强调设计的目标是大众,即艺术设计要有社会色彩,做到大众设计,而非针对上流社会。最后他提出了艺术设计要像大自然学习的观点,观察和吸取大自然的灵感并将其运用到设计创作中去。威廉.莫里斯的设计思想在当时是比较有代表性和指导性的,该设计思想曾一度被作为艺术创作的典范和标准。除了艺术家们的设计思想,工艺美术运动也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在设计风格上,提倡欧洲哥特式风格和其自然风格的艺术设计,反对繁琐,华丽,做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老旧,传统的复兴风格。在艺术创作方式上,强调以手工业为主,反对大批量的机械化生产。工艺美术中这些特点有可取之处,但是其创作方式实际上也是一种艺术的倒退现象。与艺术家的设计思想存在很大分歧。

二、现代平面设计的兴起,现状以及发展

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已不是简单的广告,海报的设计了。平面设计最初的目的就是传递各种商业或非商业信息。其方式就是用一些视觉元素,包括图形和文字把信息传播给大众。简单点来说,平面设计就是用一些特殊的操作手段来处理一些数字化图像的过程。现代平面设计包含很多内容,其中包括海报设计、VI设计、标志设计、字体设计、插画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界面设计、书籍设计等。目前我国的现代平面设计水平已经在逐年提高,发展前景也是很客观,大量从事平面设计专业的优秀人才每年都会给该行业注入新的力量和血液。除此之外,一些平面设计类软件的开发和使用使得平面设计的质量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宣传效果上都得到了实质上的提高。可以说,现代平面设计的未来发展前景是十分开阔的,未来要面对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2]

三、工艺美术运动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影响

1.对于现代平面设计理论的影响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了很多的设计理论和思想,例如提倡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设计方式,强调针对社会大众的社会化设计,以及主张实用简约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等等。这些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的,尤其对现代平面设计的思想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很多在工艺美术运动时期提出的创新性的设计理念在今天的平面设计里都得到了发扬和延伸。[2]

2.对于图案元素设计的影响

图案元素在平面设计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优秀的图案元素具有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给人直观传达信息的功能。上述提到的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在图案设计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理论。艺术设计要像大自然学习是他最突出的观点之一。该观点认为从大自然中的花鸟等可以获取艺术创作的灵感,充分采用写实的艺术表现手法,纯净鲜明的色彩表达,简约大方的装饰风格,不同色彩间的搭配关系等都给现代图案设计以很大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3.对于书籍字体设计的影响

书籍字体的设计也是一项具有研究价值的项目,威廉.莫里斯的设计理论除了对图案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外,对书籍字体设计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创造的威廉.莫里斯字体简单易懂,清晰直观,在书籍的排版设计方面,他也提倡注重设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原则,使整体结构整洁大方,具有秩序感,而非杂乱无章。这些设计理论的提出对现代书籍字体的设计与排版提供了指导性的依据,其产生的意义和价值也非常重大。

三、结语

面对一个发展如此迅猛的社会,我们不得不以一个全新的眼光去看待未来的设计。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渗透着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一些经典的设计法则和美学原则无疑也为现代平面设计带来了很多的创作灵感,选择性地继承工艺美术运动中堪称精华的设计理念,并将其合理地运用到现代平面的设计中。除此之外,工艺美术运动中艺术家们的执着与创新精神也值得今天的每一位设计者借鉴和学习。

参考文献:

工艺美术的影响篇6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设计;新价值;

一、引言

传统工艺美术作为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不但具有发展历程长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并且在新时代表现出了一定的新价值,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应立足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实际,认真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为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当代工艺美术能够吸取传统工艺美术优点,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推动工艺美术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历程较长,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

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陶瓷艺术还是青铜器以及漆树和漆器,都是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成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引领了所处时代的发展。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历史地位及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的陶瓷艺术价值最高。在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中,陶瓷作为重要的工艺品,无论是观赏性还是实用性,都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从目前掌握的工艺美术文化中,陶瓷艺术的价值和艺术成就最高。第二,传统工艺美术的青铜器引领了当时时代的发展。青铜器的出现,代表了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到了重要阶段。以当时的工艺成就而言,精美的青铜器成为了当时时展的重要代表,推动了工艺美术的发展。第三,传统工艺美术的漆树和漆器成为了当时工艺美术的代表作。中国是最早发现漆树、种植漆树、使用天然漆髹涂器物、制造漆器的国家。目前发现最早的漆碗是距今七千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漆碗,使用朱红色漆。三代时期,漆器是贵族用品,战国以后漆工艺进入了一个长达五百年的鼎盛时期,

三、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内容分析

传统工艺美术是一个综合体,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在手工业时代的历史中,它是生活的创造者;在当代,它又以历史文化保持者的角色成为历史文化的一种记忆和象征,以手工艺艺术和文化的独特形态自立于以现代设计为主体的科技文明之中,成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发挥着从经济到艺术的多种职能。所以,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是生活的创造者。基于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地位,以及传统工艺美术对生活的重要影响,传统工艺美术可以认为是生活的创造者,也可以认为是推动生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二,传统工艺美术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在当代,传统文化的概念比较广泛,而通过传统工艺美术,可以迅速的认识到传统文化这一概念,使得传统工艺美术成为了重要的文化载体。第三,传统工艺美术肩负着经济职能。传统工艺美术奉献了有价值的工艺品之后,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成为了繁荣经济的重要手段,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推动了艺术创新。

四、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工艺美术的重要影响

从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来看,传统工艺美术对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由于传统工艺美术优点突出,其艺术成就和发展经验为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和基础,使现代工艺美术能够有效满足艺术发展需要,提高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第二,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工艺美术集成了多年的发展了几代人的智慧,无论是对工艺美术内容的认识还是对工艺美术发展方向的认识都比较到位。因此,传统工艺美术为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也指明了方向。第三,传统工艺美术解决了现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瓶颈问题。受到发展理念和艺术设计方法的制约,现代工艺美术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通过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以及吸取传统工艺美术的优点,现代工艺美术发展的瓶颈问题迎刃而解。

五、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传统工艺美术在工艺美术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基于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不但具有发展历程长的特点,同时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应用价值,并且在新时代表现出了一定的新价值,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应立足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实际,认真分析传统工艺美术的新价值,为当代工艺美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保证当代工艺美术能够吸取传统工艺美术优点,提高工艺美术的发展质量。

参考文献:

[1]聂爱文.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2]王茜,白京兰,夏晨茹.西部少数民族口传与非物质文化传承及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3]朱霞,李晓岑.白族的手工造纸[J].云南社会科学,2014(06).

[4]李昶罕,秦莹,李娜.当代民主传统工艺的新价值[J].民族论坛,2014(18).

[5]聂爱文.民族民间传统工艺的特点[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写人作文范文(整理27篇)

    - 阅0

    写人作文篇1我有一个姐姐,她很漂亮,有着一头又长又黑的头发,水汪汪的大眼睛像黑宝石一样,一个樱桃般的小嘴。但你可别看她漂亮,她可是很花痴的。一次,我拿着一位明星的照片给姐姐.....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整理6篇)

    - 阅1

    春节范文三年级作文篇1除夕的前几天,我很盼望过年,恨不得一头栽进被子里美美地睡到除夕的早上。除夕终于到了,我和姥姥早上出去挂彩灯。我家的彩灯真美丽:有喜庆的大红灯笼;有能.....

    学雷锋精神的优秀作文范文(7篇)

    - 阅0

    学雷锋精神的优秀作文范文(10篇)过几天,就是学雷锋的节日了。我们不仅仅是要宣传雷锋的好人好事,还要宣扬雷锋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雷锋精神的优秀作文范文.....

    悲惨世界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4篇)

    - 阅0

    悲惨世界读后感1000字范文5篇《悲惨世界》是由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在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这.....

    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整理6篇)

    阅:0

    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篇1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学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英语教研组作为学校的基....

    工艺美术的影响(6篇)

    阅:0

    工艺美术的影响篇1上面这段话集中概括了新近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的吴明娣所著的《汉藏工艺美术交流史》(以....

    农业综合执法半年工作总结(6篇)

    阅:0

    农业综合执法半年工作总结篇1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我的中国心”为你整理了这篇2022年乡镇行政执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