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供水工程(6篇)

来源:整理

水库供水工程篇1

关键词:小水库;联网;水源;调度

1.引言

深圳现有水库中与东部供水和东深工程联网的水库共18座,总库容3.37亿m3,调蓄库容2.34亿m3。目前,深圳市现有小型水库163座,控制集雨面积305km2,占全市中小型水库集雨面积53.3%,小型水库总库容2.528亿m3,占全市水库总库容的43.56%。小型水库的水资源量约占我市境内水资源的一半,是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但是这些小型水库调蓄能力差,且大部分水资源没有被利用起来。为了提高小型水库水资源利用率,减小我市供水风险,规划以街道或相邻区域为单位,组成小水库群,将提高库容的调节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规划

2.1水源工程现状

截至2008年底,深圳市蓄水水库共有172座(龙岗区牛牯岭水库报废),以供水为主的水库共有89座,其中,中型水库10座,小(1)型45座,小(2)型34座,全部水库控制流域面积572.31km2。现有水库总库容5.8亿m3,正常库容4.3亿m3。

2.2供水水厂现状及规划

深圳市由于供水水源、地形、水库分布等实际条件,截至2007年底,深圳市水厂共有:特区内15座、宝安27座、龙岗33座,合计73座(不含村级水厂)。若含村级水厂,则共有133座水厂,其中,规模在1万m3/d以下占总数的45%。根据《深圳市城市供水规划(2006-2022)》,深圳市规划水厂共52座,大部分小规模水厂将被取消。

3.小型水库群组合及联网调度规划

3.1小水库群组合规划

规划水库群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型水库水资源利用率。我市的水库规模一般中型水库和小(1)型水库每平方公里的平均设计库容相对较大,达到80万m3/km2以上,均是多年调节,而小(2)型水库每平方公里平均设计库容仅34.0万m3/km2,多是年调节水库,如将这些水库的供水管线组成管网,由供水厂统一调度运用,将大大提高库容的调节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根据规划原则,本次规划将组成7个小型水库群组合,分别为龙岗西部群、龙岗中部群、龙岗东部群、宝安西部群、光明新区群、宝安东部群和盐田群,共包括了85座小型水库。

3.2水源及供水系统联网规划

3.2.1龙岗西部群联网规划

平湖片区供水主要以北线引水工程源水为主,工程检修期利用甘坑、苗坑2座水库,满足苗坑水厂20万m3/d的需要,服务片区为平湖街道。按30天检修期计算,所需本地水库源水600万m3,平湖片区通过对甘坑、苗坑水库的扩容工程后,两水库兴利库容为629.8万m3,可以满足检修期的供水。因此,在一系列规划兴建措施完成后,该片区是可以满足供水需求的。

坂雪岗片区目前主要规划由红木山水厂(东江水源)供水,年需水量约5840万m3,红木山水厂依托东江水源干线工程,从长岭皮取水,为加强该片区事故供水保障能力。结合片区水库现状,深圳市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第二批)除险加固的水库恢复南坑、南山、正坑、金园、托坑5座水库的供水功能,本次规划对雅宝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恢复其供水功能。

3.2.2龙岗中部群联网规划

坪地水厂远期规模为14万m3/d,黄竹坑、长坑、白石塘3座水库直接供水至水厂,和尚径水库扩容后,97%年可调蓄库容850.5m3,本地水源将达到1375.85万m3,靠自产水可以满足东部引水工程检修期该水厂的正常供水,本次无需规划建设内容。

獭湖水厂远期规模为20万m3/d,目前水厂直接从东江水源干线取水,检修期由松子坑水库供水,松子坑水库同时肩负坑梓水厂(6万m3/d)的供水任务,为提高供水保障率,规划修建2条源水管线:一条管径400mm、长3.0km的管道,将沙背沥水库源水输送至獭湖水厂;第二条管径400mm、长1.4km的管道,将三棵松水库源水输送至獭湖水厂。两项工程使獭湖水厂拥有双水源,有效保障供水安全。新建一条管径400mm、长2.5km的输水管,将石桥沥水库源水输送至坑梓水厂,以提高供水保障率。

3.2.3龙岗东部群联网规划

葵涌片区水库群以梨壁石为节点,利用大鹏半岛支线供水工程、坝光支线、打马沥梨壁石隧洞将葵涌片区水库与赤坳水库、打马沥水库连通,形成大鹏、南澳两街道与坪山、葵涌两街道的双向供水系统。由于溪涌村水厂规模小,设备陈旧,将逐步淘汰。规划以庙角岭水厂和规划兴建的坝光水厂为节点与大鹏支线相连接。以坝光水厂为节点,连接盐灶水库和规划兴建的洞子水库至坝光水厂,并利用坝光支线引东部水至坝光水厂,以满足规划坝光精细工业园的用水需求。以庙角岭水厂为节点,仍保持罗田水库和径心水库的源水供应,同时规划开发葵涌地下水,地下水供给庙角岭水厂,遵循重点监测和保护水质、批准使用的原则,葵涌地下水按现状日开采控制在2500m3/d以下使用,年采水量约91万m3。正常运行期时庙角岭水厂和坝光水厂均利用大鹏支线源水。东部工程检修期时从各小水库和葵涌地下水取水。

由于长坑水厂和债头水厂规模小,设备陈旧,将逐步淘汰。规划大鹏片区以鹏城水厂和核电水厂为节点与大鹏支线相连接。以鹏城水厂为节点,依托大鹏供水支线向大鹏片区供水。规划扩建打马沥水库,以提高其调蓄大鹏支线东江源水的能力,并兴建输水管引大垅水库源水进打马沥水库供给鹏城水厂;保留马草龙水库源水进水磨坑水库至鹏城水厂;规划兴建400mm管径,长2.5km的输水管将鬼打坳、债头、长坑三水库源水输送至鹏城水厂。以核电水厂为节点,规划兴建岭澳水库—大坑水库输水管线至核电水厂,主要供给岭澳核电厂工业及生活用水。

3.2.4龙岗东部群联网规划

3.3小型水库群联网调度运用

水库联网后,各水库可以根据气象、水文等情况,进行适时调度,减少水库弃水,提高供水能力,可采用以下几种原则:

1.在汛期,特别是呈前汛期,先用小(2)型水库内的水,后用小(1)型水库的水,再用中型水库的水。

2.在后汛期力争把小型水库蓄满,当作境外引水检修期用水。

3.结合气象预报,在暴雨、大暴雨之前尽量把小水库的水供给水厂,既腾空水库,又可增加小水库的防洪安全。

4.正常情况按境外水分配指标进行引用或者尽可能少引用,在汛期,东江加大引水情况下,在满足防洪的前提下可尽量蓄满水库。

4.效益分析

通过水库群联网调度、改造建设,可使深圳市的供水能力增加7256.03万m3,这些效益主要来自以下五个部分:

(1)联网以后可以实行多年调节,以前97%保证率的水库年调节系数仅为0.42,通过多年调节,调节系数可达到0.65~0.75,考虑综合利用调节系数定为0.7,在年径流量1000万m3的情况下,每平方公里的水资源利用量可以从42万m3,提高到70万m3,提高67%,这是联网、整合、联合调度的效益之一。

(2)通过联网、整合,把一批过去未用作供水的水质优良的小型水库进入供水行列,增加了本地水资源利用的总量,这是水库群联网度的效益之二。

(3)一部分小(1)型水库和大部分小(2)型水库过去因水库安全达标问题未解决,实行了降低水位运行的调度方式,至使正常水位的蓄水能力都没有达到,通过一些工程措施使这些水库防洪安全达标,达到正常水位运行,恢复总的调蓄库容,这是水库群整合规划建设的效益之三。

(4)我们规划所有的供水水库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有条件的水库进行溢洪道的简易改造,在后汛期适当提高30~50cm的水位,多蓄部分后汛期雨洪,增加总的水源,这是这次规划建设的效益之四。

(5)众所周知,东江水源虽然是有计划分配的,但在汛期雨洪资源是丰富的,龙岗全区的水库联网调度和局部改造后,将增加总的调蓄库容,在汛期多抽取东江洪水,以调剂枯水期用水。这是水库群联网、联合调度非常明显的、,非常重要的效益之一。

综上所述,深圳市小型水库群联网调度的效益是非常显著的,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之后,7个水库群的年总供水能力达到16418.37万m3,增加了7256.03万m3。事故供水保障天数大于30天,并可实现东江水源工程、粤港东深供水工程的两大源水灵活调配使用,有效保障区内供水安全。

参考文献

水库供水工程篇2

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是目前国内管道输水距离最长、输水量最大、供水方式最复杂的水利工程。工程主要是将一期工程调入大伙房水库的水调节后,通过二期工程输送到抚顺、沈阳、辽阳、鞍山、营口、盘锦和大连7个城市。抚顺段是整个输水工程的重要部位,输水管道为单线Φ6m供水管线。东部原油管网俄油引进配套铁抚扩能改造工程输油管道采用定向钻穿越抚顺市东洲河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Φ6m供水主管线。定向钻水平穿越距离401.2m,穿越输油管线规格D508×7.1mm,采用L360直缝埋弧焊钢管,穿越管道采用高温型三层PE加强级防腐,设计压力为4MPA;穿越地层地质主要为砂砾、玄武岩,其中穿越地层大部分为玄武岩(中风化、微风化),其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为58.5MPA、123.0MPA,岩层单轴抗压强度均比较高。

2施工程序

2.1交桩放线

依据设计线路平面图、断面图、设计控制桩、水准标桩进行测放。测放内容:穿越长度复测、穿越轴线布置加密桩、地下穿越物管线测量等。

2.2围堰导流

定向钻入土点和出土点均位于水下,因此需要开挖导流沟、填筑临时围堰。在东洲河北侧,距穿越轴线50m处清理河床、开挖导流沟。清理出土方堆放导流沟南侧做临时围堰。

2.3修筑施工变道及作业平台

在河道内施工要充分考虑上游洪水影响。围堰完成后,填筑入土端作业平台及进场路,采用大排量水泵将出入土端内积水排入导流沟,出入土端采用山皮石填筑并用石笼护坡。出入土端平台为80m×80m×5m,进场道路为50m×6m出土端从河堤直接进场。由于施工需要配置大量泥浆,预留泥浆池。

2.4钻机钻具选择

穿越管线回拖时,最大回拖力按计算值的1.5倍~3倍选取,本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取3倍的安全系数,选用钻机的最大回拖力不小于780kN,选用德国海瑞克HK250T和美国DD140定向钻机,其最大回拖力达到5000kN和670kN,满足施工要求。导向孔选用钻具组合为81/2HJ737D三牙轮钻头+68/5螺旋马达+68/5无磁钻铤+51/2加厚钻杆。扩孔钻具选用牙轮扩孔器,所有牙轮采用HJ737D三牙轮钻头鸭掌焊接。

2.5地锚施工

定向钻穿越岩石层对钻机的锚固要求很高,钻机锚固不当,将给后续施工带来很大的风险和隐患。开挖6m×3.5m×1.8m地锚坑,并将四周砌筑砖墙,地锚(5m×2m×1.6m)放入后,用混凝土将余缝填满加固。考虑管线回拖时防止回拖力过大使钻机翘起,在钻机底部用配重将地锚固定,地锚之间用钢架混凝土结构连接。地锚前端插入4m×1.5m×0.2m铁排。由于地表地质比较松软,在钻机前方打入四根钢筋混凝土桩,加固上层地质。

2.6泥浆工艺施工

穿越使用泥浆抑制性要好,防漏能力要强,泥浆性能要均匀稳定,流动性良好,滤失量要小,失水量控制在10mL~15mL。开钻前,现场进行泥浆性能试验,取得合理配比。导向孔要求钻进均匀,施工过程中使用水基纳土正电泥浆,以纳土、纯碱为主,钻导向孔粘度控制在45s左右,每扩孔一次粘度以10%递增,管线回拖粘度控制在60s~80s之间。对于回收上来的泥浆,要进行充分除砂处理,每30分钟测量一次泥浆性能并根据所测量的泥浆数据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孔洞安全。

2.7导向孔施工

开钻前将钻孔周围地表碎石清除,深度为2m~3m。钻孔初期要控制钻进速度在3m/min以内,利于成孔。每钻进一次,增加泥浆排量并将钻杆缓慢拉出。控制单根钻杆角度变化小于1.4°,但连续4根钻杆累加角度不大于4°。水平段穿越时尽量减少软地质穿越长度,尽量不旋转钻进,可以工作角度40°±5°缓慢推进,然后调整到320°±5°缓慢推进当量长度,钻进时经常性停机观察角度变化趋势。为避免出现地质软钻头不抬头情况,可采取工作角度左右±30°~70°推进方法抬高角度,出土段尽量不使用旋转钻进的方法。

2.8穿越曲线偏差控制

施工中采用人工磁场技术测量钻头所处位置,并与设计参数对比确定钻进曲线偏差。人工磁场线圈在穿越中心线上,根据实际情况,全程铺设人工磁场,保证穿越曲线的准确性。人工磁场线圈的宽度以3倍于设计曲线的最深值。在钻头进入磁场后的下一根钻杆钻进完成时进行测偏。进入磁场后每钻进一根钻杆测量一遍,对比前后测量结果及时发现偏差和偏差趋势,如不在标准要求范围内需及时纠偏。

2.9扩孔

Ф508管线最大扩孔直径为800mm满足GB/T50424扩孔直径要求。拟定扩孔5次,扩孔直径为400mm、500mm、600mm、700mm、800mm、扩孔使用牙轮扩孔器。第一级扩孔采用2根麻花钻杆连接到扩孔器前端,修正局部曲线,保证曲率;第二级扩孔至第五级扩孔时,扩孔器前端连接扶正器,防止扩孔时偏心,扶正器尺寸要小于前一级扩孔器;每一级扩孔完成后,进行大排量泥浆洗孔,降低孔内泥浆的岩屑含量。

2.10管线回拖

管线回拖采用漂管方式,开挖长400m,深1m,上口宽2m,下口宽1.5m发送沟,发送沟充水2/3,将管线置于发送沟内,使管线充分漂浮,减小管线回拖的阻力。回拖管线与钻具的连接方式为钻杆、麻花钻杆、600mm岩石扩孔器、250t万向节、“U”型环。回拖时,加大泥浆排量,控制回拖速度、保证回拖连续。

2.11地貌恢复

工程完工后,恢复河道地貌并经河道主管部门验收合格。

3结论

定向钻对比传统方法具有安全、可靠等优势。定向钻穿越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Φ6m供水管线,是一次长距离条件下的成功穿越,充分体现了非开挖技术快速、安全、环保的特点,对今后承担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水库供水工程篇3

【论文关键词】峰头水库向东管理处经济困难灌区

【论文摘要】分析了峰头水库当前存在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提出必须着重做好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及体制改革和扩大再生产,提高水库水利用率两项工作,才能摆脱困境,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峰头水库位于云霄县北部马铺乡境内,是漳江灌区的骨干工程,工程于l974年开始投建,1987年建成投入运行。水库集雨面积为333km,总库容1.77亿。,有效库容为1.5亿。,多年平均来水量为3.5亿。,峰头水库承担28万亩的灌溉面积,其范围北起峰头水库,南至东山县全境,东至漳浦县的杜浔镇,西到诏安县的盐仑西张一带,共包括四个县的20个乡镇,其中云霄10.9万亩,东山14.4万亩,诏安0.7万亩,漳浦2.0万亩。峰头水库自1987年投产至2004年18年间,年平均从向东渠供水850万,电站尾水供水727万,两者合计1577万m。,仅占峰头水库多年平均来水量的4.1左右。峰头水库水量较为充沛,从建库以后历年径流量与实际承担灌溉的用水量比较,该水库的利用率较低,为了更好地利用水资源,峰头水库已于1993年、1994年相继建成左岸和右岸电站,装机9000kW,年平均发电量为2250万度,每度电电价为0.27元,年收入在600万元左右,以充分发挥水库的效益。峰头水库于1987年成立漳州市峰头水库管理局,隶属于漳州市水利局,为副处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现有干部、职工125人,其中干部30人、职工70人、临时工25人。平均每年发电收入600多万元,职工工资200多万元,借贷利息支出近200万元,其它支出100多万元。目前单位只能保证基本工资,贷款无法偿还,处境较艰难。

1当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1.1借贷多。单位不堪重负

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单位借贷建电站,1994年左右岸两电站相继建成投产,共向银行贷款1500万元,1997年根据漳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峰头水库向东渠道扩建改造工程正式动工承建,水库管理局担负渠道段7.1kni,和车头岭输水隧道的施工队任务,总投资1286万元。为了完成工程建设,单位又向银行借贷800万元。2002~2004年又连续碰到P一97枯水年份,电站因发电量少,收入有限,为了支付职工工资和正常费用,单位又向电力公司借款500万元,以上三项共计借款2800万元,每年需支付利息近200万元。

1.2水库的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

峰头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近期为23万亩,远期28万亩,随着时间推移20多年,情况有了很大变化,根据最新调查核实,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①原设计灌溉面积包括四个县,云霄、东山、漳浦及诏安,现已明确只有云霄、东山两个县需要峰头水库供水,其他两个县不需要;②原设计规划有东山湾围垦,诏安湾围垦,现已明确该项目上级不批准实施;③现有灌区面积经调查为8.69万亩,灌区内还有杜塘水库、碗窑水库、车圩水尾支流供水,每年平均供水量只占库多年平均来水的4.1左右,以上三点原因造成水库的利用率低,经济效益差。

1.3水价不到位,农业水费征收困难

在峰头水库和向东渠建设过程中,云霄人民作出很大贡献,在大集体时期群众都是“三自带”参加建设。工程建成投产后,群众用水要收费,一时群众难于接受,造成水费征收困难。1987~2000年,单位没有收到一分钱水费,2000年8月云霄政府召开了峰头水库管理局、县水利局、向东渠道管理处等单位的协调会。订出农业用水、水库放水一星期收费300元,居民用水放水按实际量向自来水公司收费,峰头水库和向东管理处四六分成,峰头四成,向东管理处六成。自2000年以来每年收水费6~7万元左右。峰头管理局是自收自支单位,水价不到位水费征收困难。

1.4人员多。负担重

原设想是将向东管理处和峰头管理局合并,编制为140人。然而,工程建成以后没合并,人员又按原编制140人招收。所以每年支付给职工工资要200多万元。以上4点是峰头水库管理局目前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2解决经济困难的对策建议

2.1抓住机遇。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1)明确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福建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闽政办[2004]84号)和福建省水利厅转发水利部、财政部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和《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试点)的通知,(闽水[2004]水管51号)的方件精神,结合峰头水库管理局实际,制定水库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报漳州市政府批准实施。峰头水库是大型水利工程,形成比较完善的,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存在的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权责不明、维修养护经费不足、水价形成和计收机制不合理、经营性资产管理运行也不完善等。这些问题是导致水库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效益差的主要原因,而且给水库的安全运行也带来了隐患,如不从根本上解决,势必带来了老化失修,积病成溢。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2)改革的主要内容:①首先要明确权责,规范管理。峰头水库管理局负责水库工程的管理运行和维护,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效益,漳州水利局负有行业管理责任,负责监督水库工程的管理养护和安全运行,负有监督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责任,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转变职能改善管理方式。漳州市人民政府是水库工程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水库工程管理,落实运行维修经费,组织抢险加固等。在完善安全责任制度方面,峰头水库工程应由市水利局、峰头水库管理局和漳州市人民政府负安全责任;②要划分类别、确定性质。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福建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有关条文规定:峰头水库即承担农业灌溉、防洪等公益性任务;又兼有供水、发电等经营,由于单位存在着亏损情况,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故定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③是内部机构设置。事业管理机构人员,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关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规定:大型水库管理人员定编为54人;生产性项目方面,左右岸两座电站人员为40人,总计为94人;这些编制由机构编制部门核定,事业管理机构人员54人工资、福利应由市财政支付,水库维修费也由政府支付,两项约200万左右。

此外还要规范财务制度,严格资金管理。要确定财政支付的范围和方式,积极筹集水库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严格控制资金管理。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提高养护水平。精简管理机构,降低运行成本。妥善安置分流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严格区分事企,规范经营活动。水库管理局要对内部承担防洪、灌溉等公益性职能和供水、发电等经营性职能进行严格划分,做到事企分开,财务预算独立核算。

(3)体制改革的措施。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分类推进机构、人事、劳动、分配等相关制度改革。第一,要按精简、高效的原则,撤并不合理的科室;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建立健全国标责任制度;第二,对科室负责人通过竞争方式选任,定期考评,实行优胜劣汰;第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制度,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把职工收入与工作职责和绩效紧密结合起来。

总之要认真学好文件,理解文件精神实质,抓住机遇,深化体制改革,只有依靠改革,才能走出困境。

2.2利用古雷港口的供水契机扩大再生产

古雷港口经济开发区位于福建省南端的东山湾东侧,漳浦县境内。是漳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加快实施“工业兴市”战略的重点区域。规划总面积278kmz,其中陆域面积130kmz,海域面积148kmz(浅海滩涂面积55kmz)。区内深水岸线资源丰富、交通便捷、土地平坦、水电供应有保障。古雷港口经济开发区兼备了建设临时海工业基地所必需而十分难得的各项有利条件,十分适宜布局钢铁、石化、能源、造船等大型临海工业项目。淡水是开发区不可缺少的资源,根据规划,近期日供水量为30万吨,远期日供水量为60万吨

峰头水库多年平均流量为11.69m。/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5亿m。,而古雷港口开发区近期日供水量为30吨,考虑到5的管网和未可预见损失,原水取水3.65m3/s,年引水总量为1.15亿m3。在97设计枯水年份,水库年均水量为2.44亿m。,扣除供给古雷开发区需水量30万吨,即年均水量为1.15亿m。,尚有余水1.29亿m。,可供给其他用户,故近期由峰头水库向古雷开发区日供水30万吨有保证。按每吨水0.15元计算,水库向开发区年供水1.15亿m。,年收入为1725万元。扣除水资源费每吨2分,成本3分,年纯收入为1150万元,可以大大提高水库经济效益。

水库供水工程篇4

水安排,严格执行水库控制运行计划。顺应天时、地利,取得了安全供水增量增价,水库发电效益显著提高,灌区二项工程节水效益明显提升,供水能力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

一、争优创先创新发展

水库管理处党支部,拥有正式党员×名,预备党员×人。过去的一年,库党支部凭着一股韧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出色完成局交办的各项管理任务,完成水库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全年共完成全年供水×万吨,发电量×万度。安排农业用水×万立方米。组建精干人员,确保万亩林场安全防火。争取电站改造、河道水环境治理、水库与灌区维修养护各项补助经费,及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开创的党建工作与经营业务的双丰双收。

二、适应新形势真抓实干

去年我库积极参与水价调整核算,实现供水电子遥测计量,大坝水库安全供水实时电脑监控,安排专项经费,实施库面保洁工作常态化、责任化。承担原引水管道供水同时,配合**水厂扩建工程,积极落实城市年供水量×万吨的综合调度方案研究,确保城市供水,兼顾农业与近库村的生活用水供给。上旺水库划归我库管理后,水库管理处研究制定两库连调供水方案的实施计划,灌区用水管理向科学调度、一体化管理的工作目标迈进。以农综开发与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灌溉为平台的灌区节水配套工程建设全面铺开,目前已完成节水干渠衬砌加固工程×千米,建设目标任务完成过半,在建设过程中,落实局制定的水利惠民、水利富民的各项政策,克服各种困难,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得到沿线群众的好评与支持。

水库供水工程篇5

【关键词】长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必要性主要任务

长潭水库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部,椒江支流永宁江上游,坝址以上流域面积441.3km2,总库容6.91亿m3,正常库容4.57亿m3,承担温黄平原面积104.27万亩农田灌溉,防洪人口87万,防洪面积28万亩,以及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国道和路桥机场,发电装机10835kW,多年平均发电量2000万kW・h,日供水25万t,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供水、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Ⅱ)型水利工程。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溢洪道、泄洪洞、发电输水洞及电站和供水隧洞等组成。工程于1958年10月动工兴建,1964年12月竣工,拦河坝1962年挡水运行,电站1967年并网发电。

1工程存在问题

经过40多年的连续运行,长潭水库工程状态出现了明显下降,根据2002年1月浙江省水利厅组织的《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长潭水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长潭水库千年一遇洪水位42.67m,超过斜墙顶高程0.17m,低于部颁近期非常运行洪水标准;溢洪道结构及泄洪洞、输水洞等工程按3级建筑物设计,标准过低。(2)拦河坝粘土斜墙填筑质量差,平均压实度0.90,垂直向与水平向渗透系数均大于1×10-5cm/s,不满足规范要求。斜墙粘土局部为分散性土,分散度大。斜墙下游与砂砾坝壳之间反滤层施工厚度仅为0.3m。钻孔检查发现部分反滤层缺失;粘土齿槽下游与砂砾地基之间未设反滤层。齿槽底部渗透比降达0.96~1.18,超过坝基原状土最小抗渗破坏比降,在高水位下不能保证渗流稳定。(3)拦河坝白蚁侵害严重,虽经大范围开挖毒土回填处理,但尚存在隐患,目前仍存在白蚁活动。(4)溢洪道两侧边坡曾多次发生山体滑坡,堵塞溢洪道,现仍存在中、浅层滑坡隐患。(5)泄洪洞衬砌体环向裂缝密集,闸门和启闭设备老化,启闭力不足,故障时有发生。

2除险加固的必要性

长潭水库是台州市最大的水利工程,担负着灌溉、供水、防洪等重要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她的安全运行不仅仅关系工程本身的存亡和损失,更关系到水库下游星罗棋布村镇、千家万户生命财产的安危,关系到温黄平原乃至台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由于水库目前存在上述种种不安全因素,影响水库的正常安全运行,工程效益不能充分发挥,若不进行及时加固处理,隐患将进一步加剧,一旦失事,将危及87万人口,28万亩农田,还影响灌溉农田105万亩,危及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国道和路桥飞机场等重要设施,到那时,各种损失极大。实施除险加固,可使水库和下游确保安全,避免工程失事,消除重大损失。因此,实施长潭水库工程除险加固是水库工程及下游安全的需要。

目前长潭水库除了原设计的灌溉任务外,1996年以后,承担了向台州市区及温岭市城镇的供水任务。1996年,台州市供水工程一期建成通水,其水源取自长潭水库。该项目一期工程供水规模为28万m3/d,其中的取水隧洞、枫家岭隧洞和钢筋砼输水箱涵、路桥增压泵站已经按56万m3/d供水规模设计并已施工完成。

鉴于长潭水库水质好,数量足,供水有保证,还将进一步成为附近沿海地区的台州市区、温岭市和玉环县城乡生活供水的水源地。根据温黄平原地理条件和相邻县市的缺水情况,《台州市二期供水工程水源论证(浙江省水电设计院编制)》中明确,台州市二期供水工程供水范围为:长潭水库坝址以下、椒江以南的台州南部地区,包括长潭水库坝址以下的黄岩区、椒江区的椒江南区、路桥区和温岭市的全部、玉环县的楚门半岛和玉环本岛;明确台州市二期供水工程的水源地为长潭水库。

经调查分析和水量平衡计算,在供水保证率95%情况下,目前长潭水库的供水能力仅为60万m3/d,只能满足近期2005年水平年58万m3/d的供水要求,难以满足中期2010年水平年96万m3/d的供水要求,对于远期2022年水平缺水更甚。水源短缺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制约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施长潭水库工程除险加固,可提高水库蓄水位,增加供水量,可满足中期2010年水平的供水要求。因此,长潭水库除险加固是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要求。可见,实施长潭水库除险加固,对于长潭水库和下游广大地区的安全,消除工程隐患,避免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对于长潭水库工程的正常运行、流域水资源充分利用、促进台州市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3工程特点

本工程是已建水库除险加固,建筑物已基本定型,枢纽布置与原布置基本相同。大坝采用坝顶打防渗墙防渗方案:防渗墙轴线位于原坝轴线上游1.0m处,防渗墙打穿坝体及坝基砂砾石层,嵌入弱风化基岩,防渗墙顶部设砼头墙,防渗墙两岸设砼岸墙,头墙及岸墙与坝顶挡浪墙连接形成封闭的防渗系统。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端的伏虎山北侧由原溢洪道改建而成,新建的溢洪道由进水渠、泄洪闸、泄水陡槽组成,闸室位于原溢洪道堰置。进水渠在原溢洪道进水渠基础上开挖而成,45.0m高程以下用M7.5浆砌石护坡。溢洪道泄洪闸由前后M7.5浆砌石扭面及C20砼堰体组成。闸室长18.0m,采用C20砼驼峰堰型,堰顶高程33.0m。泄洪闸共5孔,闸门采用露顶式弧形钢闸门。溢洪道左岸高边坡按1∶1.50的坡度进行削坡卸荷处理,70m、80m高程处分别设5.0m宽平台;90m高程以上按1∶1.25的坡度进行削坡卸荷处理,每升高15m设一级马道,马道宽2.0m;坡面打设φ100mm排水孔深入山体,以疏干坡体内地下水。原长潭泄洪渠起始溢洪道泄槽挑鼻坎后冲坑,止于永宁江二期干河起点(前将),长约2.0km。原泄洪渠底宽70.0m,底高程8.0~5.5m,渠道边坡1:2,采用干砌块石护坡。泄洪渠的断面作相应调整:泄洪渠底宽70.0m,坡降i=0.003,底高程8.0~3.0m,顶高程14.0~8.0m,渠道边坡1:2。冲坑至长潭大桥下游100m范围,采用M10浆砌块石护坡,其余均为干砌块石护坡。放水洞位于大坝左侧由原泄洪洞改建而成,对隧洞处理措施为:出口0+240~0+332桩号范围进行钢板衬砌,其余对原隧洞进行厚0.5mC20钢筋砼衬砌处理(衬后隧洞直径为4.5m),全洞范围内进行回填灌浆及固结灌浆。大坝右坝头及下游为长潭村庄,下游左岸为电厂及管理区,水库现对台州市及温黄平原城镇供水,水质为二类水,施工场地布置必须考虑环保要求和尽量减少征地。本工程的主要施工特性和经济指标如表1、表2所示。

4结语

长潭水库原设计任务是灌溉、发电。在多年实际运用中的功能是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温黄平原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灌区各行业尤其是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长潭水库的供水结构已经并将进一步发生变化,工程性质和任务必将随之发生改变。考虑水库大坝下游地区是浙江省重要农工商基地之一的温黄平原地区,村镇密布,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社会财富集聚,有机场、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台州市黄岩城区距水库又较近,在浙江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防洪安全十分重要,防洪任务应是长潭水库承担的主要任务之一。1996年起水库在原有任务基础上承担了向台州市区提供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任务,并已经实施第一期工程,鉴于台州市区及周边温岭、玉环等地缺水状况,今后供水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实施除险加固后,长潭水库工程任务宜相应转变为以灌溉、防洪、供水为主,结合发电等。

参考文献:

[1]杨静,王宁,王黎明.淄博市百座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水利,2012(10).

[2]张斌,党福堂.石堡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分析[J].中国水利,2012(2).

水库供水工程篇6

水安排,严格执行水库控制运行计划。顺应天时、地利,取得了安全供水增量增价,水库发电效益显著提高,灌区二项工程节水效益明显提升,供水能力明显增强的良好局面。

一、争优创先创新发展

水库管理处党支部,拥有正式党员×名,预备党员×人。过去的一年,库党支部凭着一股韧劲,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出色完成局交办的各项管理任务,完成水库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全年共完成全年供水×万吨,发电量×万度。安排农业用水×万立方米。组建精干人员,确保万亩林场安全防火。争取电站改造、河道水环境治理、水库与灌区维修养护各项补助经费,及时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开创的党建工作与经营业务的双丰双收。

二、适应新形势真抓实干

2012年我库积极参与水价调整核算,实现供水电子遥测计量,大坝水库安全供水实时电脑监控,安排专项经费,实施库面保洁工作常态化、责任化。承担原引水管道供水同时,配合**水厂扩建工程,积极落实城市年供水量×万吨的综合调度方案研究,确保城市供水,兼顾农业与近库村的生活用水供给。上旺水库划归我库管理后,水库管理处研究制定两库连调供水方案的实施计划,灌区用水管理向科学调度、一体化管理的工作目标迈进。以农综开发与千万亩十亿方节水灌溉为平台的灌区节水配套工程建设全面铺开,目前已完成节水干渠衬砌加固工程×千米,建设目标任务完成过半,在建设过程中,落实局制定的水利惠民、水利富民的各项政策,克服各种困难,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得到沿线群众的好评与支持。

三、未雨绸缪,2011年度狠抓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6篇)

    - 阅59

    家政培训心得体会篇1论文关键词:农民工;培训政策;学分银行;创新;路径政策创新的核心要义是用新的政策理念拟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