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习计划(收集2篇)
来源:
毕业学习计划范文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专业特性;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984;G64247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144-04
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最后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受到一次提升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不同专业而言,因专业特性的不同,使毕业设计要求在具有
共性之余,必然存在差异,城市规划专业更是如此。基于这一角度的考虑,毕业设计要进一步体现城市规划专业特性需要,其教学运行体系如何落实,运行过程中各主要环节该如何要求,都应给予认真的思考和探索。
一、城市规划专业特性与毕业设计联系的再认识
城市规划的专业特性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创新性、实践性、技能多样性和体现公共政策的属性。综合性和复杂性体现了城市规划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创新性体现了在应用理论知识、规划理念、技术手段、规划管理时要具备产生原创思想和新方法的能力;实践性则体现了规划从设想到方案成果的实施过程;技能多样性要求规划工作者应具备理论应用能力、方案设计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绘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实现从专业到职业再到执业认知能力等多方面要求;公共政策属性要求统筹兼顾社会不同利益,构建社会和谐,引导城乡协调发展。可以说城市规划的专业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是行业要求与专业人才实际需要的一种具体反映。
毕业设计作为城市规划专业培养中最综合、最贴近社会行业要求与工作实际的环节,理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专业特性,给予全面的关注和落实。
但以往毕业设计过程更多关注的是毕业设计综合性、实践性等共性问题,其综合性要求注重各专业课程基本知识和绘图等内容,更多是技术层面的综
合,缺乏对社会、经济、政策、实施和管理等多方面问题的综合考虑;实践性注重通过完成毕业设计了解一个规划设计方案在物质形态角度的主要构成和操作要求,是规划设计方法和技能的实践,但缺乏方案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运用,技术文件与管理政策文件的联系等内容。总之,以往的毕业设计与专业特性联系不够紧密,涉及面相对狭窄,专业特性方面给予的关注远远不够,导致教学性、技术性较强,专业性、行业性偏弱,直接影响了毕业设计的效果和质量。
二、城市规划毕业设计教学运行体系的构成
基于上述认识,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运行体系的核心就是要体现专业特性及社会行业需求,实现两者的有效结合,不断创新,发挥其在专业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对已有毕业设计工作流程[1]资料的梳理和地方院校实施情况,结合以上思考,可将规划毕业设计工作运行体系分为前期准备、设计形成、成果考核和质量管控四个方面、九个环节(图1)。
前期准备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基础,在毕业设计如何体现专业特性及社会行业需要,实现有效结合方面发挥着引导作用。前期准备包括毕业实习、设计选题、题目审核、开题四个环节。
设计形成是毕业设计的具体过程。在毕业设计如何体现专业特性及社会行业需要,实现有效结合方面发挥着综合培养锻炼作用。设计形成
共包括前期设计、中期设计、后期设计三个环节。
成果考核是对毕业设计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和质量完成优劣的最终认定,对毕业设计如何体现专业特性,如何
有效结合行业需求等问题起到评价验证作用,包括毕业答辩、教学归档两个环节。
质量管控贯穿毕业设计各环节,保障毕业设计整体和各项工作环节有序规范运行,是毕业设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发挥着管理督查、纠错反馈的作用。
质量管控由一系列反映落实各工作环节要求的管理制度和管控措施构成,
包括整体管控和环节分项管控两个主要部分。例如,整体管控部分包括校院系教研室、指导教师各层级的职责和作用,毕业设计工作管理规定,针对各层次类型规划设计的专业毕业设计规范等;环节分项管控包含毕业实习要求及管理办法,校外专业实习基地管理办法,选题、题目审核和开题管理办法,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及监控制度[2],答辩要求及评分标准等。管控部分从整体到局部,使各环节工作得以紧密衔接,有效实施,及时反映问题,围绕专业特性及社会行业需要发挥作用,引导各环节工作不断接近目标要求。
三、与专业特性密切结合的毕业设计关键环节
(一)校企结合的毕业实习环节
教师在毕业实习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规划项目具体操作技术路线和程序,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应用,常见规划设计问题认知,规划素材实例收集整理分析等内容的指导,使学生接受规划师实务与技能和规划管理的基本培训,并为毕业设计自主选题或预计的题目类型做好准备工作。
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应避免零散式的实习方式,如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应加大落实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加强校企联系,实施校企合作指导,通过融入企业要求和教学要求,加大指导力度和效果,突出专业特性要求,这一指导模式可继续在毕业设计指导实施中沿用。
(二)多源头的设计选题环节
毕业学习计划范文篇2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而毕业实习更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学生将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学习过程,也是毕业班学生走向社会,寻找工作和就业不可或缺的训练步骤。
通过实习要求同学们了解、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初步掌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基础工作和各项职能实践;了解公共管理和社会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巩固和完善学校里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安排
(一)实习动员阶段(本学期结束前)
1、主要是实习联系期间,主要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生意愿,到各地市教育系统征求实习意向,取得支持和帮助。
2、召开实习动员和出征仪式,主要请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各专业系主任进行实习的动员工作,并对实习期间的具体工作提出相关的希望和要求。
(二)实习阶段(下学期开学后第1至7周)
1、实习地点:由学生根据就近(指原籍)、相关(指专业)和安全的原则自己选择地点和单位。
2、实习方式:基地实习、分散实习、岗前培训实习、过境外实习、校内实训实习和自主创新实习。
(三)实结阶段(实习结束后2周内)
1、心得体会做好实结,认真填写好实结表。
2、组织座谈、交流心得、体会、经验。
三、组织领导
1、成立公共管理学院实习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任组长)、党总支书记、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有毕业生的各专业系主任、学院办公室主任、学院教学秘书、各毕业班辅导员组成,负责整个实习过程的领导工作。
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毕业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审定毕业实习计划,审核毕业实习成绩和优秀毕业实习学生名单。
2、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毕业生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原则上为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即导师不仅要指导毕业论文,同时还要指导和管理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指导教师必须定期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指导与督促学生按计划进行实习,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3、要求实习单位指定一位有实践经验的同志担任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对实习生进行思想上、业务上的指导与监督。
4、由院里配备一定的编辑力量和提供一定的资金编辑《实习通讯》,每月编写一期,寄发学生,具体指导学生的实习,解答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刊登学生的实习心得、交流经验等。
5、在实习过程中,由院里选派一定数量的老师对实习生进行巡回指导。指导教师也安排适当时间就近对所指导的学生的实习单位进行巡回指导,及时了解情况,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四、实习考核及成绩评定
1、专业实习成绩由基础分和附加分构成:基础分由实习单位评价、个人实结、专业实习报告、实习交流情况等构成;附加分由《实习通讯》投稿、教师评价、实习单位奖惩等内容构成。详见学校的实习成绩评价表。
2、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依据具体的专业实习评分办法全面评价实习生的实习成绩。
3、本专业实习环节总学分为4学分。
五、学生实习注意事项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讲文明、讲礼貌。虚心向实习单位的同志学习,自觉接受他们的指导。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自觉参加所在单位的政治学习和党团组织生活。
2、严守国家和政府机密,保护公共财产。借阅的文件和资料不得丢失和损坏,未经实习单位同意,不得公开引用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