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整理2篇)
来源: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篇1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发展林业不仅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森林资源也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能够促进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从目前林业发展现状来看,影响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病虫害。因此,在发展林业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保障林木健康成长。
1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建设美丽和谐社会,必须重视生态环境的发展。生态安全是五大安全之一,是维持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森林在生态环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可以净化空气、保持水土平衡,对人类影响最直接、最重要,是其他生态系统所无法替代的。近年来我国自然林区的覆盖面积正在逐步减小,虽然人造林面积日益扩大,但由于没有采取恰当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方法,对当地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以及破坏。因此,林业病虫害是威胁林业资源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防治林业病虫害意义重大。
2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2.1气候环境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气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冬季气温升高,春季引发干旱,夏秋季节极端天气突发,给多种致病原和害虫侵袭、越冬、繁殖、生长提供了条件。部分林业病虫害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导致林业病虫害虫源越来越多,对林木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2.2林业病虫害防治不当。在林业病虫害的治理过程中,不同树种的管理方式不同,不同林区不同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和发生情况也有差别。而过量使用农药不仅不能提升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虫的抗药性,使土壤内残留大量农药,影响树木正常生长,使树木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降低,最终导致林业病虫害的大暴发。2.3单一种植。我国林业工程建设基本采用人工造林方式,在植树造林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对树种的选择存在单一性问题,营造了大面积纯种林。森林的林分结构过于单一,林间缺乏生物多样性,导致林业病虫害多发。2.4天然林面积小。从中国林业发展状况与绿化普及率来看,天然林占地面积较小。过去几十年,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人们肆意砍伐林木,导致原始森林受到严重破坏,森林覆盖率下降,森林生态系统丧失了稳定性与平衡性,增加了林业病虫害发生概率。2.5林业管理方式不科学。不科学的林业管理方式是诱发林业病虫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人们只注重造林,不注重后期管理,使得林木成活率较低、生长速度缓慢、抵抗力较差,有些病虫害因为失去了天敌,迅速传播、扩散,但不能得到有效防治,使造林效果变差。2.6病虫害的防治难度大。通过人工干预的方式进行病虫害防控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标准不统一、管理方法不科学等问题。此外,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非常迅速,很多时候防治速度赶不上病虫的繁衍速度,使病虫害治理变得非常困难。
3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修枝抚育。在林业管理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预防病虫害的措施就是修枝抚育。修枝抚育技术能够在各种类型的树木上实施,树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留茬过密、歪斜的现象,抑制树木的健康生长,从而降低树木自身的抵抗力。对病枝、病叶及时修剪和清理,可提高树木抵抗力,提升病虫害的预防效果,从而有效遏制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修枝抚育还能使树木发育和生长情况更好,提升林业生产质量。3.2多种树木混合种植。林业建设中多种植物的混合种植也是预防林业病虫害的方法之一。大量统计数据表明,单一树种的林分结构很容易受到病虫侵害,而且病虫害一旦暴发,扩散速度极快。根据种植地的具体情况针对性选择不同树种进行混合种植,可以使林业系统更具稳定性。3.3加强病虫害预测和检疫工作。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贯彻落实好病虫害监测、预测及预警工作,加强林木检疫,从源头上降低病虫害发生风险,提升病虫害监测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病虫害防治全过程监管,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大面积破坏。3.4加强政策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林业工程建设中病虫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及时出台支持开展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政策;同时林业部门应开展多渠道资金筹集活动,将筹集到的资金集中用于病虫害防治工作,支持相关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展,加大先进技术及资金的投入力度;通过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研发,加大对病虫克星、生物药品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力度,保证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有效治理。
4充分利用无公害防治手段
4.1物理防治4.1.1人工扑杀。对个体较大、容易捕捉的昆虫,在虫害暴发之前,采用人工捕捉林间害虫的方式,防止虫害传播蔓延。4.1.2诱杀法。林业人员可以在林区内安装杀虫灯或黄板,吸引害虫集聚,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和趋热性诱导驱杀。该方法简单易行、经济节约。4.1.3隔离捕杀。一般是指在树木上缠绕毒绳,防止病虫害入侵。在树干上涂白能够有效抑制虫卵的生长,既阻挡害虫入侵,又可以保护树木免受冻害,这种方法常用于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涂白剂的主要成分是石灰、食盐、石硫合剂以及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涂在树木主干上。这些病虫害物理防治方法不仅安全无污染,而且防控效果比较好。4.1.4天敌防治。利用天敌对林业病虫害进行防治是一种较先进的防治措施。通过引进害虫的天敌能够丰富林内的生物结构,不仅可以控制害虫,还可以为生态系统的完善提供助力,通过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来抑制虫害。此法对环境危害小,可以保护生态平衡。4.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林业病虫害普遍采用的手段,通过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降低病虫对林木的不利影响,给林木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化学防治见效快、操作简单,但容易对水源、空气及土壤造成一定污染,极易在土壤中形成药物残留,影响树木的健康成长,也易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因此,化学防治不适合在林区长期应用。在林业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化、合理化原则,优先选择对有害生物杀灭性强,但对其他动植物友好且容易降解的化学农药,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同时,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洋.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J].农家参谋,2023(06):36.
[2]王鹏飞.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23,14(20):85~86.
[3]马保元.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和无公害防治方法分析[J].种子科技,2023,38(04):79.
[4]胡艳,胡博,张楠,等.森林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运用[J].农家参谋,2023(16):54.
病虫害发生的原因范文篇2
关键词:林业管理;病虫害;发生原因;防治策略
一、林木病虫害的发生原因
1、前期调查工作不足,树种适应能力较差
营林造林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气候变化、温度湿度等条件的不同,因此在选择营林树种时,必须要确保树种能够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而部分林业部门片面追求营林造林指标,对于前期调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即便是有些部门开展了环境调查工作,也往往不能收集到详细的资料,难以提供全方位的环境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盲目引进外地树种,不仅树木的成活率较低,而且后期容易遭受病虫害侵袭,严重情况下可能影响本地其他树种的正常生长。例如法桐是一种净化能力较强的树种,在城市中种植法桐,不仅能起到净化空气的效果,还能提升城市道路的美观度。因此国内许多城市大量引进法桐,但是法桐适宜生长的土壤环境为弱碱性,因此,如果弱酸性土壤地区引进该树种,则很难得到生长,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下降。
2、缺乏树苗消毒检查,后期栽种管理不到位
苗木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期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林业部门在从苗圃地引进树种时,没有对树苗进行消毒检验,导致部分树苗的根部或茎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病虫卵,在后期苗木生长过程中,这些病虫卵就会发育成成虫,危害林木健康。除此之外,后期抚育管理工作不到位,也是导致林木病虫害多发的重要诱因。首先,营林地的前期整地工作不足。营林地通常以山区荒地为主,这部分地区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石块、树枝、落叶以及草根等杂物,如果不进行提前的整地工作,这些杂物中所包含的病虫很有可能给林木造成潜在危害。其次,土壤肥力不足,苗木难以获得足够丰富的养分,对病虫的抵抗能力下降,容易受病虫感染和侵害。最后,林区栽种密度过大,森林内部通风性差,土壤不能得到充分的光照,导致内部潮湿,细菌大量滋生,从而诱发病虫害。
3、管理方式过于陈旧,病虫防治不到位
由于森林覆盖面积较大,园林工作者的管理一般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林木病虫害一旦发生则不可控制。在修剪枝叶时,对病虫枝修剪不彻底,或是对有病虫害存留的树木修剪后,未对操作工具进行消毒,直接使用在正常树木上,使得树木在园林管理工作过程中被传染。在发病高峰期,树木受到创伤未被处理,导致抵抗力下降,受到病虫害的侵蚀。另外,园林工作者在发病季节未提前做好病虫害防御工作,喷洒预防的药物导致病虫害发展迅速。
二、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做好预防与检测工作
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与树种在不同生长时间常发生的病虫害是有规律可循的,森林管护人员可以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和丰富的经验,预测出即将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发生动态以及发展趋势等。所以,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检测机制,定期、定点或重点位置设置检测报点对其进行防治。
2、防治工作贯穿整个技术管理
首先,要从营造森林以及森林规划入手,对栽种整体局势、生态总体根据当地的自然影响因素进行了解,并对适宜栽种物种进行对比分析,选择适当的树种,坚持适地适树,营造混交林,严格把控树苗质量。其次,要根据树种可见光照需求、森林郁闭度、适宜栽种密度合理设计树木之间的距离,降低病虫害滋生的环境。第三,注意林分结构、树种搭配以及抚育管理的方式,保护林种多样性和生物丰富性,提高森林自身预防。对与修剪枝叶、树木伤口处理都要严格依照技术管理规定,及时发现并修剪病虫枝,防止病原传播。同时,改变森林粗放型管理模式,注意定期打扫卫生、肥水管理、清理垃圾以及病虫害,注意土壤的养护与消毒,增强树木抵抗能力。
3、掌握并使用多种病虫害防治办法
对于林木病虫害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防治。如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将有益无害的生物通过生物潜能,以及自然生态规律去应对病虫害的发生,以微生物与鸟治理虫害。可以利用对自然环境的光照、温度、湿度、风、土壤等因素对病虫害的生存环境进行调节,也可通过物理机械法对树木生存环境进行改变,如光诱杀法、高温处理、制作塑料薄膜毒环等,从而抑制其生长与传播。
化学方法是治疗方法中使用最频繁,且效果最为明显的方法。可以根据病虫害直接选择对应预防和治疗的药物,按照配比进行稀释,然后按照说明采取喷洒、浇灌、注射、涂抹、诱杀等方式进行使用。化学诱杀法是利用昆虫对化学气味的喜好进行诱杀,药剂喷洒方法是比较常用的方法,可大面积的消灭病虫害,但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物理防治措施也是林木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相关人员可以利用害虫本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高压灭虫灯等来诱捕害虫进而有效捕杀。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害虫的越冬习性,在害虫因天气回暖而上树之前在树干位置绑缚塑料带,阻止害虫上树。此外,工作人员还可以对林木的种子与枝干插条等进行加热处理,如将泡桐树的种子或树根利用刃℃左右的温水浸泡lh左右,就可以有效防治泡桐丛枝病,确保泡桐树的生长状况。
结语:林木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比较多,主要与林木资源的品种、栽种技术、管理方式等有重要联系。林业部门及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当认识到林木资源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价值,并不断探究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如加强预防、采取物理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手段,避免林木资源受病虫害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立新,田亚军,周义,张鸿逵.浅谈海淀区林木病虫害发生原因及其控制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2014(03):131-133.

采购内勤的工作职责(收集9篇)
阅:0采购内勤的工作职责篇11.MRO部门采购,采购相关文件的.催收、分类存档和更新工作;2.统计、核对供应商绩效考核....

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收集9篇)
阅:0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篇130岁之前:做好起步这一阶段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它主要目标,就....

非全日制工作要求(整理2篇)
阅:0非全日制工作要求范文篇1案例1:刘阿姨自2010年9月以来一直为北京市顺义区一家企业做钟点工,工作时间是每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