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企业文化建设(收集2篇)
来源:
夯实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1
工会的独特优势
工会在推进企业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五大优势”。
组织优势。从企业机关到生产一线单位,按照《工会法》规定都建有工会组织,并且根据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随时调整工会组织,自上而下始终形成完整的工作网络。各级工会组织都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各种活动,与职工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有利于动员和组织职工投入到职工文化建设中去。
阵地优势。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扎扎实实的工作,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动,无论是宣传发动、教育引导还是活动熏陶,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而工会则拥有各种相对比较完善的文体活动设施。工会的这些设施,为动员引导职工投入企业文化建设,为职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为塑造健康文明、时代感强的企业文化氛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是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载体优势。建设职工文化企业文化需要各种载体,工会可以发动职工参加各种群众性组织和兴趣小组的活动,如文艺会演、歌唱比赛、演讲比赛、体育运动会、知识竞赛等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使职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充分运用好这些载体,开展符合企业实际、贴近职工的寓教于乐的活动,对弘扬正气,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风尚,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技术水平、科学文化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具有重要作用。
先进优势。工会联系着一大批先模人物和先进集体。长期以来,工会积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通过宣传先模和先进集体的优秀事迹,大力弘扬先模精神,达到教育和激励职工的目的。在职工文化建设中,这些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和劳动模范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正是企业精神,是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优势。在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拥有自身的文化优势,如“创建学习型工会,争做知识型职工”、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职工书屋建设等,这些品牌工作知名度高,影响广泛,职工广泛认可,已经逐步成为工会特色文化。这些工会特色文化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了职工的情操,对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发挥着积极地引领和催化作用。
形成独具特色的职工文化
正面引导,坚持用企业精神凝聚职工。职工文化企业文化建设重在以文化人。淄博矿区自1904年开始规模开采,1953年建立淄博矿务局,至今有百年开采历史和近60多年的企业发展史,长期孕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淄博矿区文化。形成了建设“优而特、富而强”现代化企业集团的共同愿景、“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员工创造幸福”的企业宗旨、“自强不息,创新进取”的企业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干”的核心理念。我们一是把宣贯企业文化与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将宣贯企业精神与建功竞赛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认真实施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工程”建设。在工会的积极倡导下,淄矿企业精神已经全面融入到企业各项管理活动之中,成为了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和企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职工对企业认同度明显提高。
继承创新,打造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特色品牌。紧紧抓住淄矿企业文化系统推进的有利时机,积极借鉴吸收企业文化先进成果,充分发挥公司工会在群众安全、职工素质提升、服务职工方面的优势,积极打造职工文化企业文化特色品牌。一是打造形成了“泰”文化群众安全工作品牌;二是打造形成了以“职工技能大赛”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素质提升品牌。;三是打造形成了职工服务中心“真情服务”品牌。按照全总统一部署,广泛开展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以“夯实思想基础,强化思想素质;夯实工作基础,强化工作基础;夯实作风基础,强化作风效能”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夯三基、强三能”思想作风建设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工会干部服务职工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认真抓好工会干部“四联系”制度、工会主席接访日制度、联系职工“活动日”制度落实,畅通了联系职工、服务职工渠道,努力实现了对职工的全方位服务。
夯实企业文化建设范文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夯实;专业特色;途径;探析
一、创新专业发展理念,改革专业建设思路是夯实专业特色的灵魂,解决的是以什么样的思想理念推进专业建设发展的问题
要坚持紧紧抓住专业特色资源的优势,在专业长远发展战略上,强化专业特色,着力突出“特”字。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要坚持时时注重专业建设的各种教学资源积累,在专业设置上要强调特色专业设置的稳定性,要稳中求进,着力强调“稳”字。既不能急躁冒进、也不能踯躅不前,要确定专业发展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要坚持牢牢把握专业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专业品牌塑造上要注重特色专业的质量与水平,着力强化“精”字。要做到少而精、宁缺勿滥,要在“特色”基础上做到“精”,防止四面突击、全面开花,确保专业发展的质量。在专业布局调整上要体现特色专业调整的灵活性,着力体现“活”字。要更加注重专业调整“稳而不死、活而不乱”,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而变化。要坚持时刻盯住专业内涵建设进展情况,在专业内涵建设上要追求特色专业的创新度,着力追求“新”字。因此,专业建设发展要做到“特、稳、精、活、新”,为夯实专业特色提供可靠的思想理念保障。
二、教学紧盯企业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夯实专业特色的前提,解决的是专业建设发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夯实专业特色的内在要求。只有确定具体明确的具有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才能进一步开展专业内涵建设工作。我们要坚持教学紧盯企业发展需求,坚持深度校企合作,依据企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校企联手构建课程体系,积极整合教学内容,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更符合企业发展需要,从而保证我们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三、推进“双师”队伍建设,大力优化教学团队是夯实专业特色的关键,解决的是专业建设发展的主体动力问题
夯实一流的专业特色,需要一流的专业人才;一流的专业教师队伍,打造一流的专业特色。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教学团队是夯实专业特色的必要条件。培养一支“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应当以培养专业带头人为重点,以选拔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为支撑,以能力素质结构优化为主线,着力更新现代职业教育观念,全面培养和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水平。为此,一方面要积极出台优惠配套政策,有计划引进高技能高素质专业优秀人才,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作兼职教师,聘请知名专家教授来校讲课等;另一方要完善用人体制机制,有计划地开展师资培训、进修工作,选派专业骨干教师定期到相关行业企业调研、挂职锻炼,到高校进行培训学习,整体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为学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着力改善教学条件是夯实专业特色的基础,解决的是专业建设发展的硬件条件问题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夯实专业特色的基础,是高职院校彰显办学特色、改善实训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就业创业的科学举措。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满足夯实专业特色和教学改革创新为原则,通过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市场化,建立制度完善、设备先进、资源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全仿真的职业环境,使教、学、做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仅可以实现用先进的企业设备和技术武装学校,还可以实现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理念管理学校,用最新的岗位要求和企业标准培养人才,使人才培养工作与企业发展需求实现零对接。学校要充分利用与行业企业建立起来的长期合作、共赢关系,按照“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原则,大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改善专业实习实训条件,保证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为夯实专业特色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五、切实推行工学结合,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是夯实专业特色的核心,解决的是以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促进专业建设发展的问题
无论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还是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专业特色的进一步夯实都离不开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支撑。为了实现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加快推进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新的课程体系;必须加快推进富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与企业行业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必须加快推进富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改革,积极采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学生工作页等教学模式,逐步形成富有专业特色的、体现职教特点的工学结合制度体系。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只有在专业建设发展理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推进“双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实实在在的新突破,才能不断夯实专业特色的基石,为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特色发展注入持久的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