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整理2篇)
来源: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篇1
一、乡土文化与初中语文课堂整合的积极作用
1.可以为语文课堂增光添彩
在大语文观以及校本资源开发的相关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有必要在课本之外寻找新的教学资源。而乡土文化的引入则可以更好的为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增光添彩,因为在我们的乡村深处到处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社会以及自然等多种文化资源,我们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乡土文化与语文教学完美整合,从而起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2.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关调查和研究表明:初中生的综合能力普遍较差。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我们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仅仅局限于学校资源所造成的,其训练范围过于单一。
为了更好的提高初中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而这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往往都离不开乡土文化。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把乡土资源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寻求乡土文化资源中所蕴藏的语文知识,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可以促使学生更热爱家乡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对家乡的乡土文化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很多学生的心中很难燃起对家乡的热爱。我们语文教师在引入乡土文化的时候往往都会选择当地的乡土文化,由于乡土文化的本土性特征,很容易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他们可以在这些优秀的乡土文化当中体验到家乡的文化,了解到家乡的文化之“源”,进而也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增砖添瓦,丰富学校的文化建设。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优秀乡土文化传承教育
1.多角度挖掘优秀乡土文化资源
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优秀乡土文化传承教育,我们必须要多角度的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例如,在农村做宣传的标语(打造全国精神文明先进村、建立绿色生态农业基地等),农民家里的的春联(从春联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成语,例如“万象更新、龙凤呈祥”等),都可以反映出优秀的乡土文化,这些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不仅让学生从中学到很多的语文知识,还可以对其进行优秀的乡土文化教育。
2.在课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乡土文化
课前导入乡土文化。课前导入是实施乡土文化教育的重点,我们语文教师在合适的课文教学中一开始就可以引入相关的乡土文化。例如,笔者在执教《故乡》之前,曾经走访过周边的很多地方,访问过很多老人,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并根据老乡的叙述把大丰市的乡土文化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根据这些乡土文化进行一定的口头描述,然后以文字和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对这些优秀的乡土文化表现出兴趣,尤其是海盐文化、麋鹿文化等乡土文化,他们更是津津乐道。经过这个充满乡土文化气息的课前导入,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课后衍生乡土文化。在初中课本当中很多课文是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对课文中的很多知识都一知半解,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可以在课后补充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说明。例如,我在执教完《国宝——大熊猫》一文之后,为了更好的激发起学生保护我国珍贵动物、热爱家乡的情感,便组织学生对家乡的珍贵野生动物——麋鹿进行搜集整理,调查麋鹿的生活和被保护状况,并以图片和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贴在学校的公告栏上。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保护麋鹿、热爱家乡的情感。
3.在写作教学中传承优秀乡土文化
把乡土文化融入到写作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乡土文化生活,来搜集写作素材。
因此,语文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或者安排学生去搜集与乡土文化相关的素材,从而为孩子的习作勾勒出更美好的画面。而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体会到了浓厚的乡土文化,无形中也对他们进行了乡土文化教育。例如,大丰市的盐文化是很多学生所熟知的。因此,我们在安排学生写作的时候,完全可以写一个关于盐文化的习作,让学生在习作中把盐文化完整的表现出来。
对于乡土文化的理解范文篇2
关键词:乡土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学;应用;反思
乡土地理教材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教材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一、乡土地理教材在新课程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乡土地理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有利于地理知识的收集、整合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有尽可能多地掌握地理知识,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乡土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地理知识的收集整合。因此,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理教师要具有绘制乡土地理的能力,具有收集整理各种乡土地理知识的能力,社会调查和组织开展地理实践的能力。比如,在教学“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课时,教师只有尽可能多地收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有关资料,甚至包括乡土历史方面的资料,开阔自己的视野,加深自己的认识,才能深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的情感,长大后为建设家乡做贡献的决心。
2.乡土地理教材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学习内容的刺激,是所学知识的刺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别人合作,开展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高中地理大多比较枯燥,学生缺乏兴趣,这就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把生活搬进课堂,体现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比如,在教学“人口的增长、迁移”一课时,只讲知识简单乏味,可以让学生结合当地的人口变化实例,尤其是近几年外出打工者居多,人口变化明显,鼓励学生从身边问题入手,分析人口变化原因,绘制图表,探究人口的发展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地理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地理教学效果。
3.乡土地理教材使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高中学生抽象思维占有相对的优势,但是具体形象思维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适当结合乡土地理教材,能够把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比如,在教学“地震、火山和泥石流”一课时结合乡土地理让学生了解本地的地理环境,明白环境对人类的危害以及造成的影响,结合乡土教材使学生对火山、泥石流等抽象的地理知识有形象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对于地震、泥石流的分布有具体明确的了解,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保护家乡环境、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愿望。
4.乡土地理教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生已经具备对生活的认知能力,比如,家乡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乡土文化的变迁等方面,高中生尽管认知水平有限,但他们通过与以前生活的比较,仍能得出自己独立的见解,因此,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适当地引入乡土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旅游开发环境的保护”等方面都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
5.乡土地理教材能够加深学生对自己周围地理环境的认识,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对“90后”的学生来说,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特别明显,对身边的事物漠不关心,更别说什么爱家乡了,这就需要在各个学科中逐渐渗透,在地理教学中,可通过从学生熟悉的乡土教学入手,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从而进行思想教育。比如,在教学“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一课时,可以结合乡土地理了解本地的风景名胜或者文物古迹,在旅游开发时遇到的问题以及给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通过一个个实例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在旅游开发时除了注重经济效益外,更重要的是对环境的保护,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6.乡土教材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理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又不可能带学生都去观察。但是,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地理教师只有充分利用客观存在于学生周围的、为学生所熟知的乡土地理材料,才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的地理概念、地理知识的理解,并逐渐培养学生对生活观察的习惯。比如,在教学“环境的保护”时可以结合乡土教材,通过自己的观察、对比,了解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乡土地理教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反思
充分利用乡土地理教材进行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乡土教材用于地理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认真钻研地理教材,有针对性地选取乡土地理教材内容
乡土地理教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教学都需要结合乡土地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乡土教材,不能生搬硬套,把学生不熟悉的乡土教材用于地理教学中。
2.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分清主次
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材本身就有许多典型的例子,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地理教材为主、乡土教材为辅的思想原则,处理好乡土教材和地理教学之间的关系,不要白菜、萝卜一起抓,甚至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耽误了学习时间,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注意乡土教材的与时俱进
乡土教材有个共同的特性就是更新慢,由于当地的市、县政府在乡土地理更新的工作上相对滞后,因而会导致乡土资料不够全面,如果教师过分依赖乡土教材就会导致对学生的教学有所偏差,因此,教师要注重乡土教材的与时俱进,必要时可以通过网上等其他渠道获取乡土地理知识,确保乡土地理知识的准确无误。
综上所述,如何把乡土地理教材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地理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应用好乡土地理资源,对于体现新课程理念、实施素质教育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利用好这种有利条件,将本地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有效地运用到地理教学中,使地理教学更具有实践性和社会性。
参考文献:
[1]巴桑珍拉.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5).

采购内勤的工作职责(收集9篇)
阅:0采购内勤的工作职责篇11.MRO部门采购,采购相关文件的.催收、分类存档和更新工作;2.统计、核对供应商绩效考核....

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收集9篇)
阅:0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篇130岁之前:做好起步这一阶段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它主要目标,就....

非全日制工作要求(整理2篇)
阅:0非全日制工作要求范文篇1案例1:刘阿姨自2010年9月以来一直为北京市顺义区一家企业做钟点工,工作时间是每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