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树的种植技术(整理2篇)
来源:
发财树的种植技术范文篇1
【P键词】:林业造林;种植技术;技术分析
【引言】: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较为显著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明显的提高,与此同时,人类的生活同样得到有效的改善。我国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过去几年,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林业资源的开采严重超出限制,导致我国自然生态严重受损。无节制的开采使我国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为避免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必须在生态资源保护方面加大力度,并且对造林技术实施创新与提升。
1我国营造林建设质量现状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林业部门针对林业开发提出了新的政策方针,将提高营造林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并针对营造林建设和管理提出了许多具备可操作性的措施,进一步提高了造林质量管理工作的水平。2001年,我国林业部门成立了营造林稽查办公室和质量管理处,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依靠优秀的网络条件,建立了营造林质量举报管理体系,全面提高了质量管理水平,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营造林质量检查活动。可以看出,我国在营造林建设和管理方面投入了极大的财力和政策支持。但是由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营造林管理都不受重视,导致出现治理不科学、设计不合理、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和缺陷,有的地方只知道种植却不知道管理,出现了“年年造林不见林、年年种树不见树”的现象。
2我国林业资源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由于我国林业发展存在某些不足,导致出现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其中各种问题中,首先不得不提我国林业缺乏开放的模式,虽然我国各林业资源多为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然而其往往受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此一来,林业资源的发展模式受到限制,并非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目标。其次,缺乏较为完善的林业法律法规,对于林业资源生态效益的补偿,是对自然的有偿使用,然而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存在缺陷,导致其存在一些问题。最后,缺乏严格、科学地监督管理,虽然在退耕还林政策的推行方面做出较大的努力,并且,该政策也得到了各地政府部门的有效执行,对林业资源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林业资源得到的重视程度仍然存在欠缺,并且未实施严格有效地监督管理,同时缺乏健全的管理体系以及强有力的执法力度。
3造林技术分析
3.1造林地清理和整地方法
造林地清理是植树造林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工序,将造林地中的杂草、灌木和采伐迹地的树枝、倒立的枯木全部清理掉。造林地清理分为全面清理和局部清理。清理方法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化学药物清理。割除清理可以采用人工也可以采用机械清理,清理后将树枝、灌木和杂草堆积起来进行焚烧处理。整地方式分为局部整地和全面整地。局部整地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对造林地进行全部整地,主要适用于平坦的地区,局部整地主要适合山区和存在坡度的造林地。针对干旱少雨和荒漠化严重的地区,可以采用集水造林技术。集水造林是干旱荒漠地区最常使用的抗旱造林技术,其关键就是收集有限的降水,其主要技术要点是做好整地和集水处理工作。整地方式了除了较为传统的鱼鳞坑、水平阶、水平沟和反梯田整地技术之后,给水效果较好的整地方法有单坡式整地、双坡整地、扇形整地和V字形整地等,不同造林地区结合降水特点选择合适造林整地方法和树种。对于特殊地面还可以采用覆盖地膜的方法进行集水。采用这种造林技术一般选择在春天造林。这种技术对解决降雨不足,提高苗木成活率有着很大帮助。
3.2分殖法
分殖法是对树木的芽穗、枝干或者根茎等具有分殖能力的营养器官进行利用,采用断植或者扦插等方式,进行林区造林。分殖法主要具有以下优势,表现在能够有效控制树木的形状,并且能够对不同的树种进行嫁接,从而使植树造林施工更加高效,也使植树造林的成本投入有效降低。分殖法主要适用于抗病强、易繁殖的树种,例如杨树和松树等。
3.3混交林技术分析
人工造林的主要目的是商品林生产。因而天然就存在树种单一、对病虫害、自然灾害抵抗能力差的缺点。为了提高商品林的抗性和成功率,必须改善树种种植结构,实现多样化的生态体系。目前,以杉、松、阔为主的多树种的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林木种植的主要发展方向。混交林技术具有如下优势特点:一是空间和养分利用率高。如果采用单一树种种植,只能应用某一层次的空间,汲取较少种类的营养,更多的空间层次和养分的效益无从开发。而采用混交林,不同生长特点的树种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林地体系,可以大幅提高对空间和养分的利用覆盖率。二是林产品产量和质量有保障。混交林通过科学的设计,形成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体系,不同的树种间相互促进,树产品质量和产量大幅提高。三是有利于防护能力的提高。混交林地面上、下的结构远较单一树种成林复杂、丰富,对于固土保水,防止水土流失十分有利。缺点是育林种植技术要求很高,该方法的重点在于树种结构设置,如果设置不合理,就无法发挥应有效果。
3.4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又称为直播造林法,主要是将林木种植直接播种到造林地的一种造林技术。播种造林法省去了中间育苗环节,前期投入陈本较低,施工容易简单,适合在大面积的造林地进行造林,但是这种造林方法对造林地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水分充足,同时造林出苗后抚育管理要求较高,需要投入较高的人力成本。此外,播种造林法对林木种子要求也比较高,该种造林方法适合那些种子颗粒较大,发芽率高、种子来源充足的树种,如橡树、砾树、柞树、核桃树、山杏等树种。播种造林法主要有块状播种法、穴播、条播和撒播等几种。在播种前需要做好种子消毒、浸种和催芽等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林业造林种植是一项投资规模大,影响因素多,内容丰富,环节众多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经济的日渐繁荣,绿色、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题,社会各界对于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不仅是我国林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客观需求。
【参考文献】:
发财树的种植技术范文篇2
一、核桃产业发展的扶持标准和方向
(一)年起,县政府不再按乡镇下达核桃栽植任务,每年安排不低于2000万元资金用于核桃产业发展。加大对种植大户,大片区、大基地的扶持力度。
1、对14个乡镇新发展的大户、联合体、合作社,且连片栽植规模300亩以上的,县政府给予每亩100元的栽植管理费用;对9个乡镇新发展的大户、联合体、合作社,且连片栽植规模500亩以上的,县政府给予每亩100元的栽植管理费用。栽植管理费用直接发放到户。
2、对现有一家一户栽植的核桃树,鼓励以大户承包、租赁、兼并,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方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联合体等合作组织,按照成熟一个、支持一个的原则,对规模达到300亩以上且管理较好的农民合作社、农民联合体,给予每亩50元的资金扶持;对规模达到500亩以上且管理较好的农民合作社、农民联合体,给予每亩70元的资金扶持;对规模达到1000亩的,每亩给予100元资金扶持。
(二)对已栽植的核桃树,重点抓管理、抓配套、抓改制、巩固规模、提档升级。进一步完善核桃基地水利设施配套,对核桃基地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的,由县水务部门设计,逐年在核桃产业发展资金中给予水利配套补贴。
(三)加大苗圃基地和采穗圃建设,扶持、培育不低于100亩的采穗基地。同时,进一步拓宽核桃深加工渠道,重点扶持1~2个深加工企业。
(四)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以现有的“中国核桃之乡”、“核桃金奖”、“绵核桃”、“太行情”、“圣地情”等荣誉称号和商标,做大做强品牌效应和“绵核桃”地理标志商标的推广应用。
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和新技术推广应用
(一)组建科技队伍。全县以乡镇为单位组建技术员队伍,每个乡镇至少聘请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该区域的技术指导。对所辖区域内的核桃树制定全年管理方案,统一管理,并报县林业局建档。对精品园区和重点基地,乡镇要按每百亩两名管理人员组建核桃专业管理队伍,统一管理。
(二)定期举办核桃技术培训班,每年至少在春、夏、秋三个管理关键季节,聘请核桃技术专家,对全县管理技术人员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集中培训。同时,结合林业技术人员下乡,进行田间地头培训。年累计培训人数不低于5000人次。
(三)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要分包乡镇核桃基地,责任到人,定期进行技术指导。
(四)抓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应用,对实生核桃树进行改劣换优,使全县核桃优种率达到85%以上。合理推广乡土品种,优化核桃品质,实现核桃速生丰产。
三、加强核桃产业发展资金监督管理
核桃产业发展资金设立专户,由县政府审批,专款专用。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的原则,合理整合涉农专项资金,用于核桃产业发展。由县政府牵头,审计、财政及项目主管部门配合,依法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发现不按规定使用资金、或不按设计施工的责令限期整改,对违法违纪问题按有关规定处理。
四、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发财树的种植技术(收集5篇)
- 阅0发财树的种植技术篇1关键词:香榧;产业发展;建议;遂昌县中图分类号:S79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58021引言香榧属红豆杉科榧属植物,原产我国亚热带湿润气候的山区,.....

采购内勤的工作职责(收集9篇)
阅:0采购内勤的工作职责篇11.MRO部门采购,采购相关文件的.催收、分类存档和更新工作;2.统计、核对供应商绩效考核....

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收集9篇)
阅:0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篇130岁之前:做好起步这一阶段是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是人生事业发展的起点。它主要目标,就....

非全日制工作要求(整理2篇)
阅:0非全日制工作要求范文篇1案例1:刘阿姨自2010年9月以来一直为北京市顺义区一家企业做钟点工,工作时间是每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