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想象力的特点范例(3篇)
来源:
小班想象力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班班通数学教学思维能力
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而“班班通”有效利用了这些优点,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1.利用班班通,有效衔接新旧知识点
在领会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凭借电教手段助一臂之力,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固定点――新旧知识连接点――新知识生长点”上有序展开,促进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轻松地获取新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两组画面。第一组认识一个数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再通过学具配以折折、摆摆、画画等实际操作,感知单位“1”,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以及何为“平均分”。第二组认识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如六个苹果组成的整体、八面小旗组成的整体……通过大电视机依次显示。于此同时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边回答教师在讲解“分数的意义”过程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
通过直观演示,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等分数概念诸多要素有了全面的感知,即而抽象概括,一个东西(一个苹果、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如一堆苹果、一些小旗、一片森林、一群羊、一队小朋友……)都可看作单位“1”(同时银幕不断显示这些画面,加深对单位“1”的具体理解――单位“1”小可小到比细胞还小,大可大到整个宇宙)。由平均分成2份、3份……最后抽象为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将抽象出来的各个本质属性综合起来就很自然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利用班班通,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教学“相遇应用题”时,其要点是:①掌握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②在能正确分析此类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时,在两张胶纸上各画一汽车,通过抽拉直观演示,显现两车相遇的全过程。如这样分解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a时间:同时;b地点:两地;c方向:相对;d结果:相遇。待学生掌握了这些特征后,进一步通过投影片抽、拉的演示,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即速度和――单位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相遇时间――从两车同时出发到同时相遇所经过的时间;相距距离――相遇的这段时间里两车共行的路程。教师通过大电视机的直观演示,突出了相向而行的两车各从起点出发开始直到两车相遇难点。突破了难点后,学生对相遇应用题特征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因而解答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3.利用班班通,有效训练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思维导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学生思维转折处采用恰当方法及时点拨提示,尽可能地使学生产生发散性思维,又少走弯路,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又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学生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发生了障碍,没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此刻,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伴以“半圆周长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一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并使之印象非常深刻。
4.利用班班通,有效解决思维困惑
常在学生思维困惑处介入电教媒体,及时点拨和调控,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班想象力的特点范文
一、家长在亲子阅读材料选择上的误区
亲子阅读是以书为媒的,但它读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书”,而是幼儿凭借色彩、图像和成人的言语以及文字来理解以图为主的低幼儿童读物的内容的过程。通过问卷、访谈以及班级亲子小书房的观察等形式,我发现许多家长在亲子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误区1:家长对幼儿年龄特点及需要缺乏认识,大多数是凭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为孩子选书,较少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孩子的真实需求。误区2:认为有文字的图书才算是阅读材料,看图画、色彩不算阅读,甚至认为亲子阅读基本上就是亲子识字。误区3:过于看重阅读材料对孩子知识性及智力开发的作用,但是却很少意识到阅读材料对孩子情感的发展、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在阅读材料选择上范围较窄。
二、家长正确选择小班亲子阅读材料的策略
1.要把握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心理需求
不同的图书对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作用,不同年龄的幼儿对图书也有不同的需求。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幼儿的年龄为基础,每个年龄段的幼儿都应该选择适宜的读物。家长只有理解、把握了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和心理需求,用情感和童心介入于幼儿的内心世界,才能产生共鸣与同感,选择到真正适合的亲子阅读材料。
(1)小班幼儿在阅读上其特有的年龄特点。①集中注意时间最多为5-10分钟,他们不能长时间地保持静态的阅读。家长要应尽可能选择单页单幅、故事短小的图书。②喜欢鲜艳的色彩,他们在观察图书画面时,首先选择较为突出的形象。如《彩虹色的花》,书中多采用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鲜艳的色彩,每一页都能突出花的主要形象。③喜欢重复语言与重复情节。如《好饿的小蛇》,书中每一页都用“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来叙述小蛇每天吃到的不同食物,符合小班幼儿喜欢的重复特点。
(2)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心理需求。①他们有很强的参与的心理需求,因此阅读材料的内容必须是他们可理解可互动的,不能脱离其理解能力的。②他们有很强的主动模仿的心理需求,因此阅读材料的语言必须是他们可模仿可学习的,让其在主动模仿中得到乐趣。如《我永远爱你》,书中讲的是小熊和小熊妈妈的故事,宝宝和妈妈的对话亲切可爱,特别是那一句反复出现的“妈妈(宝宝)我永远爱你!”及小熊和小熊妈妈拥抱的画面,是幼儿特别喜欢模仿运用的,使幼儿学习到运用语言来与妈妈相呼应,来表达对妈妈的爱。③有获取成功的心理需求,因此阅读材料的篇幅必须是对他们长短适宜且生动有趣的,过于冗长无趣的会使他们得不到成功感。
根据小班幼儿阅读特点和生理特点我们可以得知:家长为小班年龄阶段的孩子选择亲子阅读材料时,应尽可能选择单页单幅、印刷清晰优美、图案色彩鲜艳亮丽、内容浅显生动,语言朗朗上口具有重复性的阅读材料。
2.要弄清“图”与“文字”的关系
家长不了解图书中图案和色彩的真正涵义,会将阅读和识字进行混淆,是因为不了解幼儿阅读活动的正确涵义,是对幼儿亲子阅读活动缺乏科学的认识。幼儿亲子阅读活动,指的是年幼的孩子,凭借变化丰富的色彩,生动形象的图画,以及成年人的语言讲述,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1-3岁的幼儿亲子阅读是以图画为主的阅读阶段,书中的图画在此阶段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6岁的幼儿亲子阅读是从以图画为主的阅读向书面语言阅读的过渡阶段,可以提供由文字和图画同时组成的,具有图文并茂的图书内容。同时,图书中的文字并不是普通成人阅读的文字,而应是具有简短精炼,并有一定规律可循,能帮助幼儿形成初步书面语言特点的文字。这样的书面语言能够即刻引起他们对口头语言以及图面意义的联想,这样也有利于幼儿对书面语言的逐渐过渡认识。
在小班幼儿的亲子阅读中大量的、系统的识字是不可取的,而在小班亲子阅读活动中故意回避文字的接触也是不对的。换言之,小班幼儿的亲子阅读是决不等同于亲子识字的。
3.要注重亲子阅读材料的多样性
过早强调将亲子阅读活动作为幼儿获取信息和知识的主要工具,给孩子过多进行知识性、文学性的阅读,会对幼儿的成长起到拔苗助长的效果。家长应该多发现亲子阅读材料对孩子情感的发展、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小班想象力的特点范文篇3
【关键词】绘本小班幼儿美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74-02
绘本一般是采用图画和简单的文字,叙述一个故事,绘本中每个画面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艺术性,它给幼儿园美术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如何利用绘本来开展小班美术教育活动,从而调动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创作热情呢?我园小班通过一学年进行“绘本在小班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的课题实践研究,尝试利用绘本开展小班幼儿的美术教育活动,充分应用绘本中的美术教育价值,引导幼儿欣赏绘本的色彩之美,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
一、精心选择适宜的绘本,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热情
1.选择能吸引幼儿的绘本。小班的孩子,对一切事物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对图案和色彩的敏感比成年人更加敏感。在小班的绘本教学中我发现,绘本中各种色彩艳丽的画面,特别能引起幼儿兴趣。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我们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色彩鲜艳、画面简单的绘本提供给孩子阅读。如《好饿的毛毛虫》是一本很有创意深受小班幼儿喜爱的绘本。该绘本画面简单、色彩鲜艳、层次分明,设计的人物形态可爱,充满艺术感。当孩子们翻开书页时,就好像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无限生机的大森林,独特绘画风格和丰富美丽的色彩把孩子带进童话王国里,一下子就让孩子们爱上这本绘本。
2.选择想象力丰富的绘本。一本富于想象的绘本更能调动满足小班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比如《爱吃水果的牛》是一本富有趣味性和想象力的绘本,故事讲述了一头爱吃水果的牛是怎样把主人和邻居的感冒治好的小故事。绘本以简单的画风和漫画的形式,让这本绘本给孩子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简洁抽象的线条构成的画面简单易懂,只要教师稍作启发提示,孩子们就完全可以根据这些绘本画面自己讲出一个情节重叠、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而最具有想象力是这头牛会挤出各种水果味的牛奶,画面形象生动、充满童趣、乐趣。绘本图画中创意深深吸引着孩子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无限乐趣和想象空间。
3.选择具有美术元素的绘本。选择绘本时我们不但要考虑是否具有美术教育元素,还要考虑到是否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美术元素。如:绘本《小黑鱼》就是一本包含各种美术元素的绘本,绘本中使用了印章画和水彩拓印画等方法,表现了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给我们带来美不胜收的视觉效果。有效利用绘本中的美术元素,通过欣赏绘本画面,从而有效引发孩子们大胆联想,让孩子通过看看、想想、说说、画画、印印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绘本的认知和情感,并乐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现和创作。
二、巧妙利用绘本中有价值的资源,为美术教学活动增色添彩
1.利用儿童绘本中情感教育价值,激发幼儿自由想象。幼儿绘画有时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了情感才能充分激发绘画创作的欲望。如在《小黑鱼》美术活动中,我们以故事引入,让先幼儿感受到小黑鱼孤单无助的心情,再迁移幼儿的经验:小鱼该怎样合作来对付敌人呢?让孩子们展开想象来创作。在这样的情感氛围中,孩子们都能大胆表达了自己对绘本故事内容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创作的强烈愿望。
2.利用绘本中的色彩教育价值,培养幼儿的美感。不同的色彩给人不同的感觉,蕴藏着不同的情感语言,丰富的色彩更唤起了孩子情感的共鸣。如:《好饿的毛毛虫》、《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大鱼和小鱼》等绘本中等都蕴藏着许多丰富的色彩搭配技巧。巧妙地利用绘本中色彩,通过观察欣赏、分享交流,逐渐培养孩子形成对颜色的敏锐感觉和美感。
三、灵活运用绘本中的画面内容,设计美术系列活动
1.寻找独特的画面进行欣赏。根据小班幼儿审美特点选择造型独特、色彩鲜艳、构图简单的画面,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一些简单易懂的美术专业语言,引导孩子们自主地去观察、发现、对比、欣赏,并与同伴分享交流。比如绘本《好饿的毛毛虫》中的毛毛虫身上的那些色块不是画的,也不是用手撕的,而是剪的,不规则的毛边,五颜六色的色块,这样独特的形象深深吸引着孩子们,特别是绘本中毛毛虫吃完各种食物前后的画面非常适合让幼儿进行对比欣赏。
2.寻找喜欢的形象进行涂色绘画。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往往是绘本中形象可爱的正面人物和色彩鲜艳具有美感的物品。如:《爱吃水果的牛》中的各种水果,《小黑鱼》中美丽的大鱼和小鱼,《变色龙》中色彩斑斓的变色龙、《逃家小兔》中的小兔等。我们可以把这些形象作为小班幼儿涂色练习,让孩子们体验涂色的乐趣,同时也引发孩子们对绘本故事内容的回忆,不知不觉中孩子们掌握涂色的技能,并表达了自己的绘本内容的认识和情感。
3.寻找有价值的画面内容进行联想。如:绘本《小黑鱼》中,让幼儿思考:大怪鱼来了小黑鱼怎么办?小鱼们要怎样才能变成大鱼?小鱼和大鱼要怎样才能打败大怪鱼?从而有效引发孩子们大胆联想,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鼓励他们用各种形体动作、印画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和创作小鱼变大鱼的场面。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范例(3篇)
- 阅0口腔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范文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均为危重症患者,患者的身体防御机能大大降低,容易发生牙龈红肿、口腔溃疡、异味等症状[1]。临床实践发现加强口腔护理以预.....
矿业投资报告范例(3篇)
- 阅0矿业投资报告范文篇1这是一起由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移交海南省公安厅侦查的海口市新创基实业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林川合同诈骗1.05亿元的案件。此案由海南省海口市.....
个人年度思想工作总结
阅:1个人年度思想工作总结(一) 过去一年,我在思想上经历了诸多转变与成长。工作中,我愈发深刻认识到责任心的重要性,....
个人工作总结(个人通用)
阅:1个人通用工作总结(一) 在过去这段时间,我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也经历了成长与进步。 工作任....
项目可行性报告模板5篇
阅:1项目可行性报告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项目 一、项目概述 本项目聚焦于在城市核心区域以及周边主要交通干道....
